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9
1
作者 蒋银芬 杨如美 +2 位作者 佟伟军 谭丽萍 丁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如何避免发生给药错误。方法在建立半结构性非惩罚护理意外事件上报系统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08~2010年系统上报的229起给药错误事件,对护士发生给药缺陷的类型、特点、原因... 目的分析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如何避免发生给药错误。方法在建立半结构性非惩罚护理意外事件上报系统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08~2010年系统上报的229起给药错误事件,对护士发生给药缺陷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①遗漏和"5R"类错误是护士给药错误的主要类别。给药错误的前三位原因为不遵守操作流程(低年资护士)、沟通不良和干扰(高年资护士)。②护士年资是影响给药错误的重要因素,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最高,3年以上者发生率明显降低。③护士给药错误容易发生在白天交接班时,尤其是在12∶00左右。④与其他科室相比,外科护士给药错误的发生率更高。⑤给药错误各影响因素中,与结局相关者为沟通(P=0.044)、遗漏(P=0.019)、给药速度(P=0.008)、监测(P=0.000)和药品(P=0.009),Ⅱ级以上结局主要与高危药物有关。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护士排班时应增加中午值班人员数量。对重点科室和高危药物应重点监测并提出降低给药错误的风险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错误 护士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7
2
作者 华晨 刘励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危重症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病人的临床转归和评价EE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在入住ICU的24~48 h内行EN,对照组病人在入ICU的48 h后开始EN。比较两组病人对营养... 目的:通过对危重症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病人的临床转归和评价EE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在入住ICU的24~48 h内行EN,对照组病人在入ICU的48 h后开始EN。比较两组病人对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营养指标、肝功能、EN可耐受的起始时间、达EN目标喂养点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和28 d病死率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病人的前清蛋白、氮平衡和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EN可耐受的起始时间和达EN目标喂养点所需时间亦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治疗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28 d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EN能及时纠正危重症病人的负氮平衡,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ICU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病人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朱虹 李小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415-41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用药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相关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意识评估方法、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ICU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谑妄/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ICU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朱艳 陆娟 +1 位作者 杨亚 丁力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ICU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需要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且因各种因素导致局部血管肉眼不可见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引...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ICU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需要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且因各种因素导致局部血管肉眼不可见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常规穿刺组. 超声引导组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置入的全过程,包括操作前血管的评估、留置针型号的选择,操作时的实时引导及操作后的确认. 常规穿刺组采用常规技术置入留置针. 对两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共有102例患者进入研究,运用超声引导穿刺静脉留置针后,危重患者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可达80. 4%,置管操作时间缩短近5 min,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了近35 h,静脉炎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5. 5%降至9. 8%. 结论 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针是一种快速、实用、安全的置管方法,提高了ICU护士的工作效率,对外周静脉状况差的危重患者更突显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静脉穿刺术 ICU
原文传递
血必净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朱建军 刘励军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协同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重症肺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加用血必净治疗(静脉滴注100ml,每天2次,连续7d)。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 目的探讨血必净协同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重症肺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加用血必净治疗(静脉滴注100ml,每天2次,连续7d)。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入组第1天,两组患者BALF和血清中IL-1β和TGF-β的浓度均高于正常范围(P<0.05);第5天,治疗组患者BALF和血清中IL-1β和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也低于对照组[(1.250±0.426)ng/ml vs.(2.474±0.537)ng/ml](P<0.05)。结论在规范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静可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同时也能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血必净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达标对不同程度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方理超 徐文秀 刘励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达标与否,对不同疾病严重程度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生存率等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的患者,满足以下标准进入本研究:(1)年龄≥18岁;(2)住院时间≥7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达标与否,对不同疾病严重程度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生存率等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的患者,满足以下标准进入本研究:(1)年龄≥18岁;(2)住院时间≥72 h;(3)入ICU 48 h内予以肠内营养.依据第3天肠内供给能量是否达到目标供给量62.7 kJ/(kg·d)的60%,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再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每组患者分为<15分、15~25分和>25分3个亚组,并比较患者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死亡率.结果 共有192例重症患者进入本研究,62例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达标,而其余的130例患者未达标.对于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达标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未达标组(P<0.01);对于APACHEⅡ评分15至25分的患者,达标组患者除总住院时间(P<0.01)外,ICU住院时间(P<0.01)、医疗费用(P<0.01)及死亡率(P<0.05)均明显低于未达标组;当APACHEⅡ评分>25分时,达标组患者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达标能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并且其临床治疗价值随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 疾病严重程度 死亡风险 预后
原文传递
查检表结合情景模拟培训在提升低年资护士安全输血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沈辉 蒋银芬 +1 位作者 黄庆红 李育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9期-,共2页
目的 探讨查检表结合情景模拟培训在提升低年资护士安全输血能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年限<5年)158名,按照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正面为干预组,反面为对照组)进行分组,2组各79名,对照组护士按输血... 目的 探讨查检表结合情景模拟培训在提升低年资护士安全输血能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年限<5年)158名,按照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正面为干预组,反面为对照组)进行分组,2组各79名,对照组护士按输血流程常规培训考核,干预组护士用查检表结合情景模拟培训的方法进行培训,对比2组的实施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错误率在核心关键项目、其他项目、核对方法、注意事项知晓方面分别为1.27%(1/79)、7.59%(6/79)、11.39%(9/79)、8.86%(7/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8%(15/79)、22.78%(18/79)、24.05%(19/79)、21.52%(17/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1 ~ 13.630,P<0.05或0.01).结论 经过查检表结合情景模拟培训,可使低年资护士在理解的基础上,按查检表正确地执行操作流程,避免查对项目遗漏及操作不规范,提升了低年资护士安全输血的能力,从而保障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检表 情景模拟培训 低年资护士 安全输血
原文传递
B型尿钠肽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流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海伟 刘励军 +3 位作者 马丽梅 朱建军 赵旭明 周保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研究B型尿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suPAR )在血流感染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目的研究B型尿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suPAR )在血流感染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收治的165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根据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感染组和非血流感染组。根据患者的预后又将血流感染组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清suPAR、 BNP、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的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评分,患者的预后状况。分析患者血清suPAR、BNP、 CRP、PCT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与预后(死亡情况)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suPAR、BNP、CRP、PCT , APACHE Ⅱ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的能力。结果血流感染患者血清suPAR,BNP、 CRP、PCT及APACHE II评分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均P<0.05 );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uPAR、 BNP、 CRP、PCT 及 APACHE Ⅱ评分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 )。预后结果表明,血流感染患者血清suPAR 、 BNP、PCT与APHCHE 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503, 0.548, 0.781,均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血清suPAR、 BNP、PCT及APACHE Ⅱ评分水对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评估作用:结论检测血流感染患者血清suPAR 、 BNP水平可以较好地评估血流感染的严重程度,并能够初步评估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B型尿钠肽 APACHE Ⅱ评分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吸入对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功能的作用及血流动力学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志彬 刘励军 +1 位作者 王英 吾柏铭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9期549-551,共3页
目的 :评估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7例感染性休克并发 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 ,Swan Ganz导管检查 ,观察吸入 10 m mol/ L NO前后氧合功能... 目的 :评估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7例感染性休克并发 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 ,Swan Ganz导管检查 ,观察吸入 10 m mol/ L NO前后氧合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吸入 NO后 ,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分别由 (8.6 7± 2 .15 ) k Pa(1k Pa=7.5 mm Hg) ,0 .86± 0 .0 8和 (9.6 3± 3.0 7) k Pa上升至(17.74± 8.82 ) k Pa,0 .95± 0 .0 8和 (2 5 .33± 11.36 ) k Pa(P均 <0 .0 0 1) ;肺内分流率由 (4 7.4± 13.3) %下降至(2 8.1± 12 .7) % (P<0 .0 0 1) ;血流动力学参数 :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体肺循环阻力指数、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均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结论 :吸入低浓度 NO对感染性休克并发ARDS患者的氧合功能、血气指标有明显改善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 一氧化氮 氧合功能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波 刘励军 Sauder P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water,EVLW)的变化特点,试图阐明其与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并寻找客观评价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方法采用前瞻设计,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7年8月至10月期间,收入法国路易&...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water,EVLW)的变化特点,试图阐明其与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并寻找客观评价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方法采用前瞻设计,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7年8月至10月期间,收入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附属民众医院内科ICU并经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测定,其血流动力学特征符合高排低阻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对照研究。连续3d利用PICCO监护仪测定入选患者EVLW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20例患者进入本研究,男13例,女7例。年龄48~84岁,平均69.1岁。12例存活患者,8例死亡。入院时两组病例出血乳酸水平外,其他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ICU时EVLW均明显增加[均数分别(19.9±8.0)mL/kg与(18.7±8.1)mL/kg,P〉0.05],且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强化治疗的第2天,存活组患者EVLW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组患者的EVLW仅轻度下降;在两组间EVLW出现明显差异[均数分别为(13.8±4.5)mL/kg与(18.6±6.3)mL/kg,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EVLW间的差别更加明显[(10.1±2.7)mL/kg与(16.6±6.3)mL/kg,P〈0.05]。结论EVLW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同时,也提示EVLW可能是客观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 感染性休克 预后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6和IL-10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车明 刘励军 吴曙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目的探讨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动态变化及与预后关系。方法据患者综合治疗10d后临床转归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用放免法动态检测... 目的探讨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动态变化及与预后关系。方法据患者综合治疗10d后临床转归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用放免法动态检测两组患者第1,4,7天血清和BALF中IL-6、IL-10的水平.观察它们在这两种不同预后患者中的变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尚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好转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10也呈下降趋势;但恶化组患者IL-10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第7天IL-10水平明显高于第1、4天(P值均<0.05)。另外,恶化较好转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10水平明显增高,其中第4、7天出现显著性差异(血清:8.51±5.32 vs 3.89±2.81;7.37±5.99 vs 2.47±2.99,P值均<0.05。BALF:14.71±7.82 vs 1.92±2.86:16.82±5.25 vs 0.14±0.19.P值均<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0水平,可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艳 陆娟 吴曙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76-1878,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入组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测量组)和对照组。测量组采用超声法测量静脉直径,根据静脉直径选择匹配型号的留置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选择... 目的:探讨静脉直径对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入组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测量组)和对照组。测量组采用超声法测量静脉直径,根据静脉直径选择匹配型号的留置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留置针,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结果:超声测量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超声测量组直径≥0.4 cm静脉组和直径<0.4 cm静脉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同时选择直径≥0.4 cm的外周静脉,能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在外周静脉置管困难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直径 超声引导 静脉置管 首次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原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7
13
作者 滕宝群 周好 +2 位作者 何宋兵 汪良 朱建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423-3424,3427,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诊治的相关资料,找出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并在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的314例无感染患者作... 目的分析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诊治的相关资料,找出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并在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的314例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找出导致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中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经验找出控制感染的相关措施。结果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22.28%,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基础疾病(β=0.850,OR=5.123)、感染前有放化疗史(β=1.114,OR=6.517)、低蛋白血症(β=0.997,OR=5.835)、住院天数≥7d(β=0.907,OR=5.382)是导致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中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诊治中感染率较高,易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并合理预防,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 感染原因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APACHEⅡ评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理超 徐文秀 刘励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08-110,1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在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选取近18个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0cu)的病例192例,均给予APACHEⅡ评分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并对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进行了回...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在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选取近18个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0cu)的病例192例,均给予APACHEⅡ评分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并对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取第三天肠内营养供给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营养供给量[25kcal/(kg·d)】的60%,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15分、15~25分和〉25分3个亚组。结果192例危重症患者中有62例早期肠内营养达标。APACHEⅡ评分〈15分达标组患者总住院时间(P=0.000)明显低于未达标组;APACHEⅡ评分15-25分的达标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P=0.000)、医疗费用(P=0.000)及死亡率(P=0.038)明低于未达标组;APACHEⅡ评分〉25分达标组患者医疗费用(P=O.000)明显低于未达标组。结论APACHEⅡ评分不但能客观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价医疗措施效果、估计疾病预后,还可作为指导早期肠内营养时机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评分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 预测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风险防范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意飞 郭明 +4 位作者 董世童 夏伟 陈群 朱建军 刘励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
饮酒已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死亡的头号凶手,而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人数最多的国家,可见饮酒既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更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于2014年2月首次在《中华急诊... 饮酒已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死亡的头号凶手,而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人数最多的国家,可见饮酒既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更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于2014年2月首次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布了《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2],说明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处于初始阶段,也是学科建设的良好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酒精浓度检测 潜在风险
原文传递
非呼吸系统病理因素对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励军 蒋志彬 +4 位作者 余世全 沈斌 吴曙华 SauderP JaegerA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试图阐明非呼吸系统病理因素对面罩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 NIPPV最终治疗效果 ,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 ,比较 2组非呼吸系统病理因素的差异 ,分析无效组... 目的 :试图阐明非呼吸系统病理因素对面罩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 NIPPV最终治疗效果 ,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 ,比较 2组非呼吸系统病理因素的差异 ,分析无效组患者最终放弃 NIPPV治疗措施的原因。结果 :进入研究的 5 8例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呼吸系统的基本病理状态、基础治疗以及进入 ICU时血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别。但是 ,经过仅 1个小时的 NIPPV治疗后 ,有效组患者的高碳酸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得到明显改善。NIPPV治疗前无效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32 .5± 7.2 ) g/ L〕明显低于有效组〔(37.2± 5 .0 ) g/ L〕。无效组中47.1%的患者是非直接的呼吸系统因素 (循环状态恶化、烦躁和消化系统紊乱 )导致最终放弃 NIPPV治疗 ,而行气管插管后的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对于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在实施 NIPPV治疗的同时 ,积极控制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及内环境紊乱 ,尤其是加强循环系统监护治疗 ,将有助于提高 NIPPV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正压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小敏 王艳 朱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30例ICU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30例ICU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选取同期护理人员12人。对照组实行常规ICU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接...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30例ICU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30例ICU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选取同期护理人员12人。对照组实行常规ICU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ICU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率、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服务态度、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舒适度
下载PDF
床旁超声评价重症患者心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慧琴 刘励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应用床旁超声快速评价重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可靠性,从而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因病情需要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ulse-induced continu...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应用床旁超声快速评价重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可靠性,从而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因病情需要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ulse-induc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的54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血管外肺水(ELVW)、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参数,同时行床旁经胸心脏超声(TTE)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1)、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VTI)等参数。以PiCCO监测的数值为标准,对SV1、AV、VTI与PiCCO测定的SV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有38例获得满意的心脏二维及多普勒频谱图像,经胸左室长轴切面M型超声测定的SV1与PiCCO测定的SV呈正相关(r=0.839,P<0.05)。主动脉瓣口AV及VTI与PiCCO测定的SV呈正相关(r1=0.416,r2=0.427,P均<0.05)。一致性检验发现,除高排低阻型血流动力学情况,经胸左室长轴切面M型超声测定的SV1与PiCCO测定的SV可以互相替代。结论经胸心脏超声左室长轴切面测量每搏量、心尖五腔心切面测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速度时间积分等参数在无左心室形态异常和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中,可以间接反映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功能
下载PDF
成人患者全麻术后咽喉痛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静 陈香凤 +3 位作者 黄慧 李育苏 沈沐 邓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32期4456-4462,共7页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国内外关于成人患者全麻术后咽喉痛(POST)管理的相关文献,全面汇总并形成最佳实践证据,为临床工作者实施成人患者全麻POST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国内外关于成人患者全麻术后咽喉痛(POST)管理的相关文献,全面汇总并形成最佳实践证据,为临床工作者实施成人患者全麻POST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指南网、国际指南图书馆、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麻醉师学会、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等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成人患者全麻POST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最佳实践、证据总结、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由2名经过系统学习循证护理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7篇、原始研究5篇,从POST识别和评估、人工气道管理、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多学科管理5个方面汇总24条最佳证据。结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和加强对成人患者全麻POST的管理,在选择应用相关证据时应充分考虑实际临床情景、证据实施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的意愿,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缓解患者全麻POST,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全麻 气道并发症 咽炎 术后咽喉痛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单侧重症肺炎感染侧和非感染侧肺泡灌洗液中IL-6和IL-10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国林 刘励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9-480,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肺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单侧重症肺炎患者25例,在明确诊断后24h内行双侧肺泡灌洗,收集感染侧和非感染侧的肺泡灌洗液,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细胞因子IL-6、IL-10的浓... 目的探讨局部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肺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单侧重症肺炎患者25例,在明确诊断后24h内行双侧肺泡灌洗,收集感染侧和非感染侧的肺泡灌洗液,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细胞因子IL-6、IL-10的浓度。对照组非肺炎患者10例,相同方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的浓度。结果单侧重症肺炎患者感染侧BALF中IL-6、IL-10的浓度比非感染侧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炎组两侧BALF中IL-6、IL-10的浓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单侧重症肺炎患者感染侧局部的炎症反应程度比非感染侧强烈,BALF中IL-6和IL-10的浓度能反映局部炎症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