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_3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晓岚 李冰燕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和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急性并发症的T2DM患者85例。按性别、年龄因素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基础治疗加维生素D3组(维生素D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将空腹血糖(F...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和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急性并发症的T2DM患者85例。按性别、年龄因素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基础治疗加维生素D3组(维生素D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将空腹血糖(FPG)控制在7.0 mmol/L以下,将餐后2 h血糖(2 hPG)控制在10.0 mmol/L以下。维生素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31 000 IU/d。疗程12周。在疗程结束后的次日取空腹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测定FPG、2 h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的FPG、2 hPG和HbA1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维生素D组患者体内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维生素D3降低了T2DM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砷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思 徐梦柔 +3 位作者 梅成镐 杨乾磊 武婧 安艳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2-546,共5页
随着对砷由毒性至药性的"两面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砷通过影响多种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引起多器官的损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显示,砷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其诱导... 随着对砷由毒性至药性的"两面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砷通过影响多种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引起多器官的损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显示,砷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其诱导PCD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文中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砷通过产生ROS诱导细胞凋亡、自噬和程序性坏死等主要的PCD形式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砷毒性作用提供基础资料,有助于更好地临床开发和利用砷剂治疗肿瘤及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程序性死亡
原文传递
砷致HaCaT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NRF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周淼 倪一平 +5 位作者 杨乾磊 黄琳 孙一丹 张莉 武婧 安艳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7-964,共8页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致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HaCaT)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NF-E2)相关因子-2(NRF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 以含0.0(对照组)和1.0 μmol/L NaAsO2(染砷组)的DMEM高糖培养基...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致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HaCaT)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NF-E2)相关因子-2(NRF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 以含0.0(对照组)和1.0 μmol/L NaAsO2(染砷组)的DMEM高糖培养基长期培养HaCaT细胞至第35代, 构建细胞恶性转化模型, 收集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建立过程中对照组和染砷组的第0、1、7、14、21、28、35代细胞;分别采用NRF2干扰RNA(siRNA)、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Rapamycin处理染砷组的第35代恶性转化HaCaT细胞(T-HaCaT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染砷组不同代次HaCaT细胞及各处理组T-HaCaT细胞内NRF2, PI3K-蛋白激酶B(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PI3K、Akt、mTOR、磷酸化(p)-PI3K、p-Akt、p-mTOR, 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Ⅰ、LC3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染砷组不同代次HaCaT细胞中NRF2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9.371、16.035、15.932、27.739, P均<0.05);且NRF2蛋白表达、p-mTOR/mTOR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同代细胞(P均<0.05)。与同代HaCaT细胞比较, T-HaCaT细胞中NRF2、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 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 LC3Ⅰ比值均明显较低(P均<0.05);NRF2沉默的T-HaCaT细胞较其对照siRNA(Con siRNA)组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较高, NRF2、p-mTOR、p62蛋白表达均较低(P均<0.05);LY294002处理组T-HaCaT细胞较其非处理组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较高, NRF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均较低(P均<0.05);Rapamycin处理组T-HaCaT细胞较其非处理组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较高, p-mTOR蛋白表达较低(P均<0.05)。结论在砷致HaCaT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 NRF2可以作为自噬重要调节机制PI3K-Akt-mTOR中PI3K-Akt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自噬 恶性转化
原文传递
长期低剂量亚砷酸钠对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春 邓晗依 +7 位作者 倪一平 马园 刘纪廷 严锐 王大朋 王庆陵 张洁 安艳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1.0μmol/L亚砷酸钠(NaAsO2)长期作用于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用1.0μmol/LNaAsO2长期作用HaCaT细胞成功建立恶性转化模型,收集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建立过程中0、1... 目的观察1.0μmol/L亚砷酸钠(NaAsO2)长期作用于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用1.0μmol/LNaAsO2长期作用HaCaT细胞成功建立恶性转化模型,收集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建立过程中0、1、7、14、21、28、35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包括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8(cleaved—caspase-3、8)、转录因子C/EBP的同源蛋白(Chop)、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结果随着染砷代数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各代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70,P〈0.05),其中染砷第7、14、21、28、35代细胞的凋亡率(0.307±0.049、0.213±0.055、0.163±0.057、0.147±0.035、0.053±0.012)低于对照组0代(0.393±0.021,P均〈0.05)。染砷组促凋亡的cleaved—caspase-3、Chop、Bax蛋白和抗凋亡的Bcl-2蛋白表达各代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eaved—caspase-3:1.000±0.000、1.030±0.027、1.104±0.069、1.016±0.087、0.838±0.075、0.753±0.082、0.677±0.073;Chop:1.000±0.000、1.059±0.018、0.934±0.095、0.976±0.216、0.793±0.136、0.651±0.042、0.564±0.056;Bax:1.000±0.000、1.069±0.037、1.028±0.042、0.954±0.118、0.641±0.135、0.531±0.132、0.429±0.085;Bcl-2:1.000±0.000、1.072±0.023、1.249±0.134、1.334±0.143、1.633±0.221、1.507±0.152、1.461±0.145.F=7.730、7.355、27.802、12.438,P均〈0.05),且21代及以后与对照组0代(1.000±0.000)和同代对照组(1.0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leaved.caspase-8蛋白各代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2,P〉0.05)。结论低剂量NaAsO:可能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HACAT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氡致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海 童建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82-484,共3页
氡及其子体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主要致癌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氡致肺癌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氡致肺癌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氡暴露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分为氡致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遗传损伤效... 氡及其子体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主要致癌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氡致肺癌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氡致肺癌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氡暴露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分为氡致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遗传损伤效应研究包括基因突变或表达改变以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生物学转化
下载PDF
1,25-(OH)_2D_3对1型糖尿病小鼠主要脏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正宇 吴淑燕 +2 位作者 李新寅 薛智谋 童建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3-717,共5页
目的研究1,25-(OH)2D3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0 mg/kg STZ腹腔注射C57BL/6小鼠连续5 d建立T1DM模型,5μg/kg 1,25-(OH)2D3隔日腹腔注射,监测血糖、体质量、饮水及饲料消耗,分析各脏器的病理及超微结构。结果 1,2... 目的研究1,25-(OH)2D3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0 mg/kg STZ腹腔注射C57BL/6小鼠连续5 d建立T1DM模型,5μg/kg 1,25-(OH)2D3隔日腹腔注射,监测血糖、体质量、饮水及饲料消耗,分析各脏器的病理及超微结构。结果 1,25-(OH)2D3治疗14 d后,T1DM小鼠的血糖、饮食、饮水量显著下降(均P<0.05);1,25-(OH)2D3可减轻胰岛炎症状及各脏器的超微结构病变,诱导淋巴细胞的凋亡,并在胰腺中可见典型自噬现象。结论 1,25-(OH)2D3可诱导胰腺细胞的自噬,同时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减轻T1DM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25-(OH)2D3 自噬
原文传递
亚砷酸钠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旭 王大朋 +10 位作者 许熙国 马园 王小娟 朱震 赵莹莹 陈敏 许菲菲 付乐 朱继刚 高芬芳 安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亚砷酸盐致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步探讨其对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方法用1μmol/L亚砷酸钠连续染毒HBE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软琼脂克隆实验鉴定细胞恶... 目的探讨在亚砷酸盐致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步探讨其对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方法用1μmol/L亚砷酸钠连续染毒HBE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软琼脂克隆实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情况,分别于暴露1、8、15、22、29、36、43代,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亚砷酸钠长期染毒HBE细胞至43代时,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且呈浸润型生长,MMP-9分泌量升高,细胞集落数量增多。与正常对照(0代)比较,22代及以前HBE细胞内ROS、MDA及SOD的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波浪形趋势;29代及以后,ROS、MDA水平逐渐下降,且以ROS表现更为明显,而SOD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可能在低剂量砷化合物诱导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亚砷酸盐 恶性转化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芳香烃受体介导双酚A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伟 何梦婷 +1 位作者 许洁 张洁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2-349,共8页
[背景]双酚A(BPA)在生命早期暴露会导致发育毒性,芳香烃受体(AhR)能够调控各种发育和生理功能,研究发现BPA可使其激活。[目的]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研究AhR在BPA所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8组进行染... [背景]双酚A(BPA)在生命早期暴露会导致发育毒性,芳香烃受体(AhR)能够调控各种发育和生理功能,研究发现BPA可使其激活。[目的]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研究AhR在BPA所致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8组进行染毒,分别为DMSO对照组、AhR抑制剂CH223191(CH)对照组、BPA暴露组(1、5、25μmol·L^(-1))、CH+BPA(1、5、25μmol·L^(-1))组。染毒时间为受精后2 h(2 hpf)至受精后96 h(96 hpf),分别观察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心率、体长及运动能力。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hR相关基因(ahr2、cyp1a1、cyp1b1)、心脏发育关键基因(nkx2.5、sox9b)、神经发育关键基因(elavl3、gfap、mbp、syn2a)、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sod1/2、ho1、nqo1)的表达。[结果]与DMSO对照组相比,25μmol·L^(-1) BPA暴露组斑马鱼胚胎出现孵化延迟、心率下降、畸形率升高,5μmol·L^(-1)和25μmol·L^(-1) BPA暴露组出现死亡率增加、体长缩短以及运动距离下降的现象(P<0.05)。与相应BPA暴露组相比,CH+25μmol·L^(-1) BPA组斑马鱼的心率、畸形率、运动能力和CH+5μmol·L^(-1) BPA组及CH+25μmol·L^(-1) BPA组的体长均有所恢复(P<0.05)。但孵化率和死亡率并未受CH影响。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PA组AhR相关基因(ahr2、cyp1a1和cyp1b1)的表达上调(P<0.05);CH联合处理后能降低各BPA组ahr2、cyp1a1基因的过表达及25μmol·L^(-1) BPA组cyp1b1的过表达(P<0.05)。心脏发育相关基因(nkx2.5和sox9b)的表达分别在25μmol·L^(-1)和5、25μmol·L^(-1) BPA组出现下调(P<0.05);CH联合处理后上述基因的低表达恢复(P<0.05)。神经发育相关基因elavl3在25μmol·L^(-1) BPA组出现下调,gfap和syn2a在5、25μmol·L^(-1) BPA组出现下调,mbp在各BPA组均出现下调(P<0.05);CH联合处理后上述基因的低表达恢复(P<0.05)。BPA暴露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出现改变,其中nrf2在25μmol·L^(-1) BPA组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芳香烃受体 氧化应激 斑马鱼 发育毒性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参与溴乙酰胺致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毒性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梦婷 王伟 +1 位作者 许洁 张洁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592,共7页
[背景]溴乙酰胺是一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证实其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但对于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究溴乙酰胺在斑马鱼胚胎期暴露所致神经发育毒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6组(每组n=30)进... [背景]溴乙酰胺是一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证实其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但对于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究溴乙酰胺在斑马鱼胚胎期暴露所致神经发育毒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6组(每组n=30)进行染毒,分别为:对照组、溴乙酰胺各质量浓度(后称:浓度)(0.625、1.25、2.5、5、10 mg·L^(-1))染毒组。染毒时间为受精后2 h(2 hpf)至96 hpf。每天观察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情况并更换培养液,最终统计72 hpf的孵化率和96 hpf的死亡率、畸形率、体长。于120 hpf时检测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能力,并进行结果统计。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为探针检测斑马鱼体内活性氧(ROS)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神经发育相关基因(dlx2、ngn1、elavl3、shha、mbp、syn2a)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Cu/Zn sod、gpx、cat、nrf2、ho-1)的表达情况。[结果]72 hpf时,10 mg·L^(-1)溴乙酰胺染毒组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为88.40%,较对照组(100%)降低(P <0.05)。96 hpf时,5、10 mg·L^(-1)溴乙酰胺染毒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为48.10%和96.06%,较对照组(15.92%)升高(P <0.05);2.5、5 mg·L^(-1)溴乙酰胺染毒组胚胎畸形率为21.38%和43.43%,也较对照组(1.94%)升高(P <0.05);2.5、5 mg·L^(-1)溴乙酰胺染毒组胚胎体长分别为5.21、4.94 mm,较对照组(5.40 mm)下降(P <0.05)。运动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溴乙酰胺染毒组均出现运动距离下降和运动时间缩短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S染色发现,1.25、2.5、5 mg·L^(-1)溴乙酰胺染毒组斑马鱼胚胎头部区域RO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发育相关基因dlx2在2.5、5 mg·L^(-1)染毒组表达下调,ngn1在5 mg·L^(-1)1染毒组下调,elavl3、shha在1.25、2.5和5 mg·L^(-1)染毒组下调,mbp在1.25、5 mg·L^(-1)染毒组下调,syn2a在各染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 溴乙酰胺 斑马鱼 氧化应激 神经发育
原文传递
氡暴露对大鼠淋巴细胞的免疫毒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爱清 万建美 +4 位作者 洪承皎 聂继华 李冰燕 田海林 童建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3-75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氡暴露对大鼠胸腺、脾脏、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氡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探索氡致机体免疫损伤的可能机制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将1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动物整体暴露于HD-3型多功... [目的]通过研究氡暴露对大鼠胸腺、脾脏、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氡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探索氡致机体免疫损伤的可能机制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将1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动物整体暴露于HD-3型多功能生态氡室,累积受照剂量分别达200工作水平月(WLM)和400WLM后,腹主动脉采血,胸腺、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分离股骨取骨髓。采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骨髓、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采用荧光探针检测不同剂量氡暴露组淋巴细胞内活性氧(ROS)、游离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的变化。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后,观察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200WLM氡暴露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为(6.84±1.40)×109/L,高于对照组的(3.34±1.10)×109/L(P<0.01),2剂量组骨髓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P<0.01);200WLM组胸腺淋巴细胞ROS高于对照组(P<0.01),骨髓、外周血淋巴细胞MMP低于对照组(P<0.01),脾脏、胸腺淋巴细胞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胸腺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脾脏细胞则相反;200WLM氡暴露组胸腺细胞凋亡率为(1.63±0.46)%,高于对照组的(0.69±0.64)%(P<0.05),而400WLM氡暴露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氡及其子体可暴露对大鼠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产生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性 淋巴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壬基酚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胰腺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雪骥 周莉婷 +7 位作者 王爱清 胡明江 蔺瑶 陈彬 洪承皎 童星 童建 田海林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6年第6期387-391,共5页
目的研究壬基酚对大鼠胰腺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3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0 mg/kg、20 mg/kg、60 mg/kg和180 mg/kg壬基酚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每日灌胃染毒,持续90 d。染毒结束后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腺组... 目的研究壬基酚对大鼠胰腺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3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0 mg/kg、20 mg/kg、60 mg/kg和180 mg/kg壬基酚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每日灌胃染毒,持续90 d。染毒结束后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腺组织内胰岛素浓度;分离胰岛进行胰岛分泌胰岛素实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肝糖原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岛面积、胰岛α、β细胞相对容积以及β细胞与α细胞比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80 mg/kg染毒组大鼠体重减轻,血清胰岛素、胰岛分泌胰岛素及肝糖原水平下降,胰岛面积减小,β细胞相对容积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mg/kg染毒组胰高血糖素、胰腺组织内胰岛素、肝糖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空腹血糖水平、α细胞相对容积和β细胞与α细胞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壬基酚能够改变胰岛形态结构,影响胰腺组织的正常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SD大鼠 胰腺 胰岛
下载PDF
亚砷酸钠单次染毒大鼠后唾液及血液总砷含量变化比较
12
作者 王大朋 范丽丽 +5 位作者 张利明 李建 刘建 金洹宇 刘星 安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比较亚砷酸钠单次染毒后大鼠血液及唾液中总砷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21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一次性灌服亚砷酸钠20mg/kg。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1~2、4~5、7~8、11~12、17~18和23~24 h时间段分别收集血液... 目的比较亚砷酸钠单次染毒后大鼠血液及唾液中总砷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21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一次性灌服亚砷酸钠20mg/kg。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1~2、4~5、7~8、11~12、17~18和23~24 h时间段分别收集血液和唾液,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AFS-230)检测血砷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唾液砷含量。结果大鼠摄入亚砷酸钠后,其血液中砷含量急剧上升,在1~2小时便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但在第7~8小时又出现第二个峰值。唾液中砷含量上升趋势较血砷缓慢,在第7~8小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唾液砷与血砷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678(P<0.01)。结论砷在唾液中的代谢及排泄速率与血液相比较为缓慢,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唾液砷也能够反映机体砷暴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唾液 血液
原文传递
Nrf2调控细胞凋亡在砷致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13
作者 徐梦柔 李春春 +5 位作者 丁思 梅成镐 杨乾磊 毛佳渊 武婧 安艳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7-634,共8页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_(2))长期作用于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致其恶性转化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含0.0和1.0μmol/L NaAsO_(2)的培养基培养HBE细胞,分别为对照组和染砷组。用含1.0μ...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_(2))长期作用于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致其恶性转化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含0.0和1.0μmol/L NaAsO_(2)的培养基培养HBE细胞,分别为对照组和染砷组。用含1.0μmol/L NaAsO_(2)处理HBE细胞至43代,建立恶性转化模型。检测细胞染砷后不同代数(0、1、8、15、22、29、36、43代)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包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Nrf2蛋白的表达情况。用Nrf2小干扰RNA(siRNA)转染恶性转化的HBE细胞(T-HBE细胞)来沉默Nrf2,验证Nrf2蛋白的沉默效果,并检测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染砷代数增加,HBE细胞凋亡率呈下降趋势(0、1、8、15、22、29、36、43代分别为0.370±0.029、0.443±0.069、0.357±0.046、0.330±0.016、0.273±0.050、0.160±0.024、0.110±0.022、0.097±0.012,F趋势=22.981,P<0.05),与0代细胞比较,第22、29、36、43代细胞的凋亡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染砷代数增加,染砷组细胞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转录因子C/EBP的同源蛋白(CHOP)、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均呈下降的趋势(F趋势=22.356、3.738、6.130、8.061,P均<0.05),抗凋亡蛋白髓样细胞白血病-1蛋白(Mcl-1)、Bcl-2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F趋势=58.201、7.691,P均<0.05)。分别与0代和同代对照组细胞比较,22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15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CHOP、Mcl-1、Bcl-2蛋白表达,29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Bax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各代染砷组细胞caspase-8、cleaved-caspase-8、caspase-12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与0代和同代对照组细胞比较,8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Nrf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恶性转化 凋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短期禁食减轻小鼠放射性损伤的作用
14
作者 朱胜男 顾秀玲 +2 位作者 宋廉 童建 李建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禁食对60Coγ射线的拮抗作用。方法对ICR小鼠禁食后给予7.5 Gy 60Coγ射线照射(剂量率为2.5 Gy/min),照后恢复给食,观察不同组小鼠的一般状况、死亡情况、体质量变化、食物消耗量及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脏器指数,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短期禁食对60Coγ射线的拮抗作用。方法对ICR小鼠禁食后给予7.5 Gy 60Coγ射线照射(剂量率为2.5 Gy/min),照后恢复给食,观察不同组小鼠的一般状况、死亡情况、体质量变化、食物消耗量及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脏器指数,检测分析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抗氧化指标。结果照射后ICR小鼠均出现兴奋反应,48、72 h禁食组小鼠很快恢复正常,而0、12 h禁食组小鼠出现兴奋反应后又继发不同的毒性症状直至死亡。0、12、48、72 h禁食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0、0、12.5%、50%,且72 h禁食组较0 h禁食组小鼠ROS生成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短期禁食具有抵抗60Coγ射线对小鼠放射性损伤的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禁食时间越长,其抵抗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禁食 保护 存活率 60Coγ射线
原文传递
慢性砷暴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王小娟 杨旭 +6 位作者 王大朋 许熙国 马园 朱震 邓晗依 李春春 安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2-665,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亚砷酸钠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恶性转化过程中线粒体及其他细胞器超微结构的改变,为砷致癌的机制研究提供动态细胞形态学改变基础资料。方法用1.0μmol/L亚砷酸钠连续染毒HBE细胞至43代,分别取正常和亚砷酸钠暴露1、8... 目的研究长期亚砷酸钠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恶性转化过程中线粒体及其他细胞器超微结构的改变,为砷致癌的机制研究提供动态细胞形态学改变基础资料。方法用1.0μmol/L亚砷酸钠连续染毒HBE细胞至43代,分别取正常和亚砷酸钠暴露1、8、15、22、29、36、43代HBE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和生化法分别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亚砷酸钠暴露15、29、43代和传代对照的HBE细胞内各细胞器超微结构的改变,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内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与正常HBE细胞(0代)比较,亚砷酸钠染毒组22代及以前的ROS、MDA及SOD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染毒29代及以后的ROS、MDA水平逐渐下降,SOD水平逐渐升高。透射电镜观察,与传代对照组细胞比较,染毒15代细胞的线粒体开始出现肿胀,嵴模糊,内质网扩张,且细胞mtDNA拷贝数增加;染毒29代及以后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呈明显空泡状态,且有膜增殖、盘绕现象,mtDNA拷贝数先降低后升高,且均高于传代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mol/L亚砷酸钠在诱导HBE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内氧化-抗氧化状态失衡,且随着染毒代数的增加,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增加明显,超微结构观察有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及膜增殖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亚砷酸钠染毒大鼠唾液砷水平及其与血砷、尿砷间关系研究
16
作者 王大朋 张利明 +6 位作者 李建 刘建 金洹宇 刘星 纪春燕 傅春玲 安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砷暴露大鼠唾液中含砷量变化及其与血砷、尿砷间的关系。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及低(0.2mg/kg)、中(2.0mg/kg)、高(20.0mg/kg)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砷暴露大鼠唾液中含砷量变化及其与血砷、尿砷间的关系。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及低(0.2mg/kg)、中(2.0mg/kg)、高(20.0mg/kg)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经口灌胃染毒方法,隔日1次,连续2周后收集唾液、血液、尿液及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AFS-230)检测血砷、尿砷,应用电感耦合一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唾液砷。、结果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76.13±17.19)g]与对照组[(103.00±12.31)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及肾脏脏器系数[(3.92±0.54)%、(0.96±0.15)%]与对照组[(3.27±0.35)%、(0.76±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低、中、高染毒组大鼠唾液砷[(0.044±0.019)、(0.211±0.071)、(1_1284-0.380)mg/L]、血砷[(11.832±1.887)、(45.032±7.216)、(121.839±17.323)mg/L]及尿砷[(0.138±0.085)、(0.874±0.328)、(8.843±1.754)mg/L]与对照组[(0.018±0.014)、(2.267±0.370)、(0.025±0.01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各染毒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鼠唾液砷与血砷、尿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0.960(P均〈0.01)。结论高砷暴露可抑制大鼠体质量增长,并对肝脏及肾脏有较强毒性。砷在唾液中存在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唾液砷与血砷、尿砷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示唾液砷也是一种良好的砷暴露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唾液 血液 尿
原文传递
2013年年度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简介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继华 张洁 +1 位作者 顾爱华 张作文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共4页
2013年年度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受理申请项目l661项,研究内容涉及了我国相关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现就2013年年度申请项目的数量、内容、特点、存在问题及资助情况作简要介绍,希望对今后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申报国家自然科... 2013年年度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受理申请项目l661项,研究内容涉及了我国相关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现就2013年年度申请项目的数量、内容、特点、存在问题及资助情况作简要介绍,希望对今后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 资助
原文传递
2012年年底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情况简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洁 陈继华 +1 位作者 顾爱华 张作文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结题报告作为国家门然科学基金项目评估的重要依据,从研究结果层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基金资助成效和学科发展趋势.有助于加强堆金管理,为制定优先资助领域和连续资助优秀项目提供依据。为此,作者对2012年年底预... 结题报告作为国家门然科学基金项目评估的重要依据,从研究结果层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基金资助成效和学科发展趋势.有助于加强堆金管理,为制定优先资助领域和连续资助优秀项目提供依据。为此,作者对2012年年底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进行了初步汇总与分析,通过简要介绍,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基金资助、项目管理以及项日负责人准备结题报告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自然科学基金 结题 项目管理
原文传递
吸烟与氡导致肺癌的氧化损伤与基因突变异同
19
作者 刘海云 童建 李建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吸烟与氡是导致肺癌的两个主要因素,氧化损伤和基因突变是两个主要的机制。氧化损伤涉及多种自由基,而发生突变的基因主要包括p53基因、K-ras基因、p16基因、O6-MGMT基因和FHIT基因。通过对吸烟和氡致肺癌的氧化损伤与基因突变方面的对... 吸烟与氡是导致肺癌的两个主要因素,氧化损伤和基因突变是两个主要的机制。氧化损伤涉及多种自由基,而发生突变的基因主要包括p53基因、K-ras基因、p16基因、O6-MGMT基因和FHIT基因。通过对吸烟和氡致肺癌的氧化损伤与基因突变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为肺癌发生的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肺癌 氧化损伤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