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肿瘤蒂扭转超声诊断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国杰 李玉兰 +3 位作者 江峰 张正荣 盛天明 郑青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94-895,共2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蒂扭转 超声波诊断 病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因素 被引量:22
2
作者 江国权 方兴根 +1 位作者 徐善水 张连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9-1113,共5页
随着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瘤被检测出来,如何从中鉴别出高破裂风险的动脉瘤成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做一总结。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形态学
下载PDF
关键业绩指标体系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陶秀彬 江海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效率提升。本研究尝试将现代管理方法中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引入护理管理,旨在构建质量和效益均衡发展的新型绩效考核体系,以达到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活动及其核心效果进行直... 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效率提升。本研究尝试将现代管理方法中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引入护理管理,旨在构建质量和效益均衡发展的新型绩效考核体系,以达到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活动及其核心效果进行直接控制和衡量,进而实现医院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 绩效考核 关键业绩指标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0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晓峰 徐华平 赵国海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0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6、10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O.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血必净注射液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类风湿因子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9
5
作者 邵体红 杨善鹏 陆进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1-533,共3页
目的了解RF在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06-2012年pss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RF的临床意义。2组间计量数据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RF在pSS中的阳性率为49%(63/128... 目的了解RF在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06-2012年pss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RF的临床意义。2组间计量数据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RF在pSS中的阳性率为49%(63/128),其中低滴度阳性32%(20/63),高滴度阳性占68%(43/63);RF高滴度阳性的患者较阴性的患者更易出现腮腺肿、关节炎及血液系统累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更易出现抗SSA抗体阳性,IgG升高,血小板减少,ESR加快,球蛋白升高;RF低滴度阳性与阴性者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高滴度阳性与低滴度阳性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F高滴度阳性的pSS患者易出现腺体外脏器受累,且炎症指标及抗体水平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何莲芝 倪观泰 +1 位作者 杨军文 徐国祥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5期366-368,375,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20例良性、23例交界性和37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结果黏蛋白MUC2...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20例良性、23例交界性和37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黏蛋白MUC2和MUC5AC的表达。结果黏蛋白MUC2和MUC5AC表达水平随卵巢黏液性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表达增高。黏蛋白MUC2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黏蛋白MUC5AC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卵巢黏液性肿瘤发生早期肿瘤细胞即有胃型和肠型的分化,并且随着肿瘤的恶性进展持续存在。检测黏蛋白MUC2的表达可作为预测卵巢癌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黏蛋白 MUC2 MUC5AC 免疫组织化学 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免疫组化方法 肿瘤恶性程度 恶性进展 巢黏液性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麦冬 吉兆宁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094-1095,共2页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6例我科就诊的ⅢB期或者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所有患者均为病理学确诊,患者因体力状态较低一线选择厄洛替尼或至少接受1~2个周期化疗,治疗失败或因毒...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6例我科就诊的ⅢB期或者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所有患者均为病理学确诊,患者因体力状态较低一线选择厄洛替尼或至少接受1~2个周期化疗,治疗失败或因毒副反应不能耐受后二线选择口服厄洛替尼,具体用法:150 mg/qd,直至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副反应。结果在36例患者中,CR0例,PR 9例(25.0%),SD17例(45.2%),PD10例(27.8%),ORR为25.0%,DCR为72.2%。中位TTP为5.3个月,统计学结果显示: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DCR有关(P=0.029),腺癌的DCR较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及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可好转。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厄洛替尼
下载PDF
结核菌L型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家政 章霞芝 +1 位作者 张丽琴 王安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3-294,共2页
为探讨结核菌L型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对845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行抗酸染色,并进行结核菌及其L型的液体培养,发现肺癌组L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结核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癌组细菌型检出率... 为探讨结核菌L型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对845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行抗酸染色,并进行结核菌及其L型的液体培养,发现肺癌组L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结核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癌组细菌型检出率显著低于结核组(P<005),但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肺癌组中,腺癌的结核菌L型检出率分别较其它类型癌高(P<005),但各类癌间的结核菌细菌型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结核菌尤其L型与肺癌特别是肺腺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结核杆菌 结核菌L型 发病
下载PDF
恶性肿瘤介入化疗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严晓星 汪国祥 黄如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介入化疗对外周血象影响的规律。方法  11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于介入术前及术后第 1、2、3周分别检查外周血象 ,统计出不同年龄组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下降出现的时间及程度 ,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1) 5 0岁以上A组白... 目的 探讨肿瘤介入化疗对外周血象影响的规律。方法  11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于介入术前及术后第 1、2、3周分别检查外周血象 ,统计出不同年龄组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下降出现的时间及程度 ,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1) 5 0岁以上A组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下降多出现在介入化疗后第一周 ;2 5— 49岁B组多出现于第二周 (P <0 0 1)。 (2 )A组血象下降明显 ,与B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介入化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长春瑞滨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艺凤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盖诺 长春瑞滨 联合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疗效 毒性反应
下载PDF
胃泌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斌 韩真 束庆文 《安徽医学》 2014年第7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70例,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均经过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GAS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S在正常组织中和结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70例,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均经过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GAS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S在正常组织中和结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2.9%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正常组织中GAS呈低表达,在结肠癌组织黏膜中GAS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结肠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膝以下肢体动脉硬化闭塞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双超 胡骥琼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3-625,共3页
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好发部位,易致流出道狭窄或闭塞,引发患肢缺血而有可能发生截肢的危险。笔者就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影像学诊断、腔内治疗、机械装置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 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好发部位,易致流出道狭窄或闭塞,引发患肢缺血而有可能发生截肢的危险。笔者就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影像学诊断、腔内治疗、机械装置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并对该病流出道构建的发展趋势和临床研究做一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 下肢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中B细胞活化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进明 李志 +2 位作者 陈兰芳 宣丹 徐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9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活化子(B cell activativ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family,BAFF)在R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9例正常人血清中BAFF的表达,并测定两组临床指标:类风湿因子(RF)、...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活化子(B cell activativ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family,BAFF)在R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9例正常人血清中BAFF的表达,并测定两组临床指标:类风湿因子(RF)、丙种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晨僵时间(Ms,以min为单位)、关节肿胀数目(Number,不分关节大小、部位)。比较两组血清BAFF水平差异;在RA组中:将BAFF分别与以上临床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RA组血清BAFF水平(0.82±0.10)ng/ml,显著高于正常组(0.33±0.07)ng/ml,P=0.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BAFF与RF成相关性(r=0.38,P=0.39)、BAFF与Ms无相关性(r=0.46,P=0.43)、BAFF与Number无相关(r=0.47,P=0.42),BAFF与CRP无相关性(r=(0.25,P=0.63)、BAFF与ESR无相关性(r=(0.09,P=0.86)。结论①BAFF在RA组升高;②BAFF水平还不能作为临床评价RA活动与否的指标,但BAFF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B淋巴细胞活化子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楚真 何莲芝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年第4期278-280,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 β1 ,TGF - β1 )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 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 β1 ,TGF - β1 )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 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 - β1、VEGF的表达和MVD值。 结果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 - β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4 9%和 6 2 8% ,MVD值为 1 7 2~ 1 1 4 6 ,平均值为 5 7 4 2± 2 3 1 5。TGF - β1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 (P >0 0 5 ) ,TGF - β1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MVD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生长抑素受体与大肠癌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元光 吴佩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胰腺组织内的,具有广泛抑制作用的胃肠激素。SS能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制作用是通过应答细胞膜上特异性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胰腺组织内的,具有广泛抑制作用的胃肠激素。SS能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制作用是通过应答细胞膜上特异性的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R)介导的。SSR有1~5五种亚型,在不同的种属和组织中分布与表达的亚型及量均不同。人大肠癌细胞有SSR分布表达,但迄今为止,在大肠癌中分布与表达的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SSR亚型及SS通过SSR调控大肠癌生长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受体 大肠癌
原文传递
经皮前路腰骶轴向融合的骶前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宏光 吴天亮 +3 位作者 靳松 王弘 王凌挺 张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了解国人骶前区域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为准确、安全应用经皮前路腰骶轴向融合(AxiaLIF)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标本20具,男12具,女8具;年龄31~75岁,平均48岁.观察骶前区解剖关系,测量髂内外血管、骶正中动静脉到S... 目的 了解国人骶前区域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为准确、安全应用经皮前路腰骶轴向融合(AxiaLIF)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标本20具,男12具,女8具;年龄31~75岁,平均48岁.观察骶前区解剖关系,测量髂内外血管、骶正中动静脉到S1.2间隙水平中点的距离及S1前孔内缘间的距离,并观察骶前静脉丛血管的特点和S1神经根走向,确定手术冠状位的'安全操作空间'.结果 双侧髂内静脉距离S1,2间隙水平中点的距离最短,'安全操作空间'男性为(57.58±5.20)mm、女性为(69.95±9.09)mm,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S1前孔内缘距离:男性为(34.95±3.50)mm;女性为(31.98±2.99)mm.骶正中动脉变异较小,存在率100%,居中占10%;骶正中静脉壁薄,变异较大,存在率为60%.骶正中动、静脉在S1,2间隙水平其平均外径分别为(0.96±O.36)mm和(2.05±0.60)mm.骶前区静脉丛壁薄,且大多数血管缺少静脉瓣,相互汇合成网状.S1神经根出骶前孔后偏向前内下走行.结论 在'安全操作空间'范围内,不超过S1神经前孔的内缘,并在X线透视引导下尽可能沿骶骨正中线操作,可保证经皮腰骶轴向融合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骶骨 脊柱融合术 解剖学 局部
原文传递
自建免疫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丽儿 欧成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57-958,960,共3页
目的评价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间的差异,确保使用两系统进行特种蛋白测定时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EP9-A2评价进行整个比对过程,比对项目为常规的9种特种蛋白。结果两系统IgA、IgG、IgM和C反应蛋白(C... 目的评价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间的差异,确保使用两系统进行特种蛋白测定时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EP9-A2评价进行整个比对过程,比对项目为常规的9种特种蛋白。结果两系统IgA、IgG、IgM和C反应蛋白(CRP)4个项目的低、中、高值测定结果的批内精密度(CV)<2.79%;9个项目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Xc)的预期偏差(Bc)除IgA高值和类风湿因子(RF)项目外均小于允许误差(EA)。结论两系统间差异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自建检测系统可向临床提供准确的一致性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对研究 误差 免疫检测系统
下载PDF
增强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国朝 陈晓鹏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增强子是能够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顺式作用序列,生物信息学的诞生为其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增强子修饰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使治疗或效应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或器官中表达,实现对肿瘤靶向性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基因... 增强子是能够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顺式作用序列,生物信息学的诞生为其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增强子修饰的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使治疗或效应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或器官中表达,实现对肿瘤靶向性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基因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子元件(遗传学)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兔梭形动脉瘤模型的制作
19
作者 张连富 徐善水 +2 位作者 方兴根 李子付 江国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1-715,共5页
目的利用猪胰弹力酶诱导法制作类似人颅内动脉瘤特点的兔颈内动脉梭形动脉瘤模型。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15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3亚组(7、14和21 d组),每组5只。应用猪胰弹... 目的利用猪胰弹力酶诱导法制作类似人颅内动脉瘤特点的兔颈内动脉梭形动脉瘤模型。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15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3亚组(7、14和21 d组),每组5只。应用猪胰弹性蛋白酶消化兔右侧颈总动脉建立梭形动脉瘤模型,7、14、21 d时分别行DSA检测、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观察模型动物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结果 DSA造影显示正常对照组血管直径(1.64±0.17)mm;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血管直径(1.66±0.24)mm。7 d组动脉瘤长径和宽径分别为(19.33±1.65)mm和(2.86±0.21)mm;14 d组分别为(19.66±1.18)mm和(3.95±0.54)mm;21 d组分别为(19.84±0.82)mm和(4.03±0.95)mm。病理学观察发现7 d组梭形动脉瘤模型内弹力膜断裂,中膜平滑肌结构絮乱,细胞形态扭曲;14 d组梭形动脉瘤模型瘤腔内膜逐渐增生稳定;21 d组梭形动脉瘤模型瘤颈与瘤腔交界处结构的变化明显。弹力纤维染色显示7 d组梭形动脉瘤模型弹力层明显变薄;14 d组从交界处始弹力层逐渐变薄;21 d组变薄的弹力层基本稳定。结论利用简单外科手术方法结合猪胰弹性蛋白酶消化局部血管壁,可以建立形态学与人颅内动脉瘤相似的梭形动脉瘤模型,且动脉瘤模型与人颅内动脉瘤病理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性蛋白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剂型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李志鸿 沈伊娜 胡茂庆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2期121-122,135,共3页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水剂与粉剂治疗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效果。方法将36例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rhGH水剂与粉剂治疗6个月,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年生长速率和青春期发育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水剂与粉剂治疗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的效果。方法将36例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rhGH水剂与粉剂治疗6个月,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年生长速率和青春期发育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rhGH治疗,A、B两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儿童的年生长速率均明显的提高,身高年龄的增长明显快于生活年龄和骨龄的增长,A、B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没有明显青春期加速的现象。A、B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型rhGH均可显著改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儿童的身高,且青春期、骨龄均不提前。但粉剂治疗费用低于水剂,更易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剂型 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 骨龄 青春期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