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学习(PBL)与新媒体的深度学习初探——以“浮力计”测物体的密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滕元斌 《中学物理》 2019年第18期19-22,共4页
本文从项目学习活动案例角度出发,结合媒体技术对项目学习的辅助作用,简略地探讨了中学物理教学活动的新体会.同时运用典型实例片断对个人设想进行了论证,并指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再创新——项目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 本文从项目学习活动案例角度出发,结合媒体技术对项目学习的辅助作用,简略地探讨了中学物理教学活动的新体会.同时运用典型实例片断对个人设想进行了论证,并指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再创新——项目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及深度学习能力等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学习 媒体整合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单元案例设计与实践——以八年级物理“鉴别物质”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伍厚文 《中学物理》 2020年第18期12-14,共3页
以项目化学习方式,成立项目学习小组.各小组利用自制测量工具测量物质密度、鉴别物质.学生经历三个相互衔接、有效关联的任务单元的合作探究过程.在其深度学习中,高阶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实现了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 项目学习 核心素养 单元案例 循环递进
下载PDF
考场构建"模型"思维探究"设计"——以"2021年安徽中考一道压轴题的探析"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滕元斌 《中学物理》 2021年第24期55-57,共3页
通过透析2021年中考物理命题最新动态,对一道压轴题的微观思维探究过程展开分析与思考,让笔者感受到"教的逻辑"与"学的逻辑"急需转变,未来教学将是进阶性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真实情境"导入学习目... 通过透析2021年中考物理命题最新动态,对一道压轴题的微观思维探究过程展开分析与思考,让笔者感受到"教的逻辑"与"学的逻辑"急需转变,未来教学将是进阶性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真实情境"导入学习目标,设置"系列任务"和"问题嵌入",通过一系列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实现深度学习可能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物理 思维探究 杠杆 项目
下载PDF
基于项目学习(PBL)的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沪科版“科学探究:摩擦力”的设计与实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霞忠 《中学物理》 2020年第8期11-13,共3页
基于项目学习、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本文从项目选题与准备、项目的规划与起动、项目活动的不断推进及以科学探究为背景的阶段成果汇报、评估与反思等角度,对项目学习的开展与研究作了较深入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个人感悟与思考.对... 基于项目学习、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本文从项目选题与准备、项目的规划与起动、项目活动的不断推进及以科学探究为背景的阶段成果汇报、评估与反思等角度,对项目学习的开展与研究作了较深入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个人感悟与思考.对课例研究中基于项目学习背景下的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了初步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单元 项目学习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PBL与深度学习的课例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滕元斌 《中学物理》 2020年第10期24-27,共4页
基于项目学习、深度学习、大单元设计等理念的系列课例的设计与实践,从项目学习活动的单元设计出发及前期的课外"拓展性项目学习"的反思,到回归常规课堂知识群(概念中心)的"大单元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中的新体会... 基于项目学习、深度学习、大单元设计等理念的系列课例的设计与实践,从项目学习活动的单元设计出发及前期的课外"拓展性项目学习"的反思,到回归常规课堂知识群(概念中心)的"大单元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中的新体会,通过典型实例片段,对基于PBL与深度学习的单元课例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做了一定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学习 单元设计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新定义”赛题的求解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开金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9年第10期23-25,共3页
数学竞赛中,经常会出现“新定义”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引入了新概念,新模型或新运算,其实质是制定了一种新“规则”(包括运算、判断或推理方式等),要求我们运用规则判断或求解.这类题难在营造了一种陌生的情景,但只要我们能用好题中的规... 数学竞赛中,经常会出现“新定义”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引入了新概念,新模型或新运算,其实质是制定了一种新“规则”(包括运算、判断或推理方式等),要求我们运用规则判断或求解.这类题难在营造了一种陌生的情景,但只要我们能用好题中的规则,把陌生的情景转化为熟悉的情景,就能顺利判断或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解策略 定义 数学竞赛 推理方式 运算
原文传递
一类新发现的“数字黑洞”及其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闯 杨付民 《中学生数学》 2022年第2期29-30,共2页
"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密度大,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 "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密度大,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譬如: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数字 天体
原文传递
几何计算中的方程思想
8
作者 张开金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9年第9期34-36,共3页
数学教材指出'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方程思想不仅在代数中应用广泛,它在几何计算中,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 几何计算 数学竞赛 方程思想 勾股定理 切割线定理 相交弦定理 海伦公式 几何问题 竞赛题 延长线
原文传递
正多边形的赛题探讨
9
作者 张开金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9年第6期33-34,共2页
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的铺成一片,叫作平面图形的密铺;它的特征:(1)边长都相等;(2)顶点公用;(3)在一个顶点处各正多边形... 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的铺成一片,叫作平面图形的密铺;它的特征:(1)边长都相等;(2)顶点公用;(3)在一个顶点处各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多边形 外接圆 正六边形 勾股定理 正三角形 平面图形 竞赛题
原文传递
例析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线段最值问题
10
作者 高艺萌 武咸保(指导)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4期78-79,共2页
线段最值是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其中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线段最值问题是热点.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性质与线段最值进行结合,让问题的难度提升、复杂性增加,这类问题的解决一般有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 线段最值
下载PDF
让圆不再有隐形的翅膀
11
作者 武咸保 《中学生数学》 2024年第14期4-5,共2页
在一些几何问题中,已知条件中没有涉及圆,但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已知条件能让隐形的圆显现出来,再利用圆的知识解答,往往会柳暗花明,事半功倍.1利用圆的定义构造圆例1如图1,已知AB=AC=AD,∠CBD=2∠BDC,∠BAC=44°,则∠CAD的度数为().(A... 在一些几何问题中,已知条件中没有涉及圆,但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已知条件能让隐形的圆显现出来,再利用圆的知识解答,往往会柳暗花明,事半功倍.1利用圆的定义构造圆例1如图1,已知AB=AC=AD,∠CBD=2∠BDC,∠BAC=44°,则∠CAD的度数为().(A)68°(B)88°(C)90°(D)112°解析因为AB=AC=AD,则B,C,D三点到A的距离相等.由圆的定义知B,C,D三点在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如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知条件 柳暗花明 隐形的翅膀
原文传递
复杂拼图问题 轻松有趣求解
12
作者 林闯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24年第7期26-27,49,共3页
一直以来,拼图问题都是中考数学的高频考点之一.此类问题的题意虽然通俗易懂,但若想规范、严谨地解答,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在众多中考拼图问题中,2008年芜湖市中考数学第16题是一道难得的好题.此题在网络上的曝光率也较高,... 一直以来,拼图问题都是中考数学的高频考点之一.此类问题的题意虽然通俗易懂,但若想规范、严谨地解答,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在众多中考拼图问题中,2008年芜湖市中考数学第16题是一道难得的好题.此题在网络上的曝光率也较高,一些搜题软件或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数学 高频考点 曝光率 好题 搜题软件 空间想象能力 轻松有趣 视频平台
原文传递
例谈弧在圆中的桥梁作用
13
作者 武成保 《中学生数学》 2024年第2期5-7,共3页
圆中的问题大多还是有关线段(弦)和角(圆周角、圆心角)的计算与证明.我们可通过弧的转化将弦与弦、角与角、弦与角之间联结,弧在此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在解决圆的问题中要抓住弧的这一重要功能.1弧在求角的度数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 桥梁作用 圆周角 圆心角 求角 例谈
原文传递
诗词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14
作者 周雨嘉 程绪平(指导) 《初中生》 2023年第36期44-45,共2页
曾经咿呀学语的稚童,今日已是苗壮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同学们能否感受到祖国母亲跳动的脉搏?少年盼祖国繁荣昌盛,祖国更盼少年积极奋进。学习、生活中的感悟,让我们从身边的变化说起。
关键词 祖国母亲 咿呀学语 繁荣昌盛 少年
原文传递
角平分线的四个基本模型
15
作者 武成保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23年第11期36-37,共2页
角平分线是几何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几何题的解决中,角平分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些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固定模型,若能辨别出这些模型,可以使问题变得容易解答.现结合教学谈谈几何题中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常见模型,模型一见角... 角平分线是几何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几何题的解决中,角平分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些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固定模型,若能辨别出这些模型,可以使问题变得容易解答.现结合教学谈谈几何题中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常见模型,模型一见角平分线,利用性质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平分线 几何学习 几何题 性质定理 固定模型 基本模型 重要知识点 常见模型
原文传递
试探三种全等变换之间的替代关系——对一道中考选择题的探究及推广
16
作者 林闯 《中学生数学》 2023年第18期33-36,共4页
2019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第6题(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是客观题中的压轴题,题目立意新颖,引人入胜.但考查内容“三种全等变换之间的替代关系”实属冷门,解决此题需要考生结合三种全等变换的概念及性质,尝试动手画图或直观想象对4个结论逐一判断... 2019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第6题(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是客观题中的压轴题,题目立意新颖,引人入胜.但考查内容“三种全等变换之间的替代关系”实属冷门,解决此题需要考生结合三种全等变换的概念及性质,尝试动手画图或直观想象对4个结论逐一判断,而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确实颇有难度.本文试对此类问题做一番较全面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轴题 中考数学 替代关系 全等变换 立意新颖 考查内容 直观想象 选择题
原文传递
一个硬币穿孔小魔术的揭秘
17
作者 林闯 《中学生数学》 2023年第12期24-25,共2页
春节期间在家刷抖音时,无意中看到一个有趣的魔术短视频.简介如下:如图1,一张正方形纸片ABCD的中央挖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小孔,记作正方形EFGH,其中点E,F,G,H均在正方形纸片的两条对称轴LJ,KI上.图中的☉O代表一枚1元的硬币,显然硬币的直... 春节期间在家刷抖音时,无意中看到一个有趣的魔术短视频.简介如下:如图1,一张正方形纸片ABCD的中央挖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小孔,记作正方形EFGH,其中点E,F,G,H均在正方形纸片的两条对称轴LJ,KI上.图中的☉O代表一枚1元的硬币,显然硬币的直径大于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此时硬币是不可能穿过小方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正方形 对称轴 小魔术 对角线 纸片 春节期间
原文传递
利用旋转巧解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开金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8年第3期23-24,7,共3页
在解几何问题时,合理使用旋转法,能把分散的线段或角相对集中在一个熟悉的基本图形中,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下面举例介绍利用旋转法解各类竞赛题,供参考.
关键词 旋转法 利用 解题 几何问题 合理使用 基本图形 竞赛题 线段
原文传递
一道英国奥赛题的简证及变式
19
作者 林闯 《中学生数学》 2023年第10期27-28,共2页
2023年1月26日举行的英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二轮(2023BMO Round2)的第1题是一道相对容易的平面几何题,此题条件简明、结论优美,且证法多样,是一道难得的好题.本文试给出它的一个简证和一个变式,以就教于广大读者.题目△ABC中,A为钝角,... 2023年1月26日举行的英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二轮(2023BMO Round2)的第1题是一道相对容易的平面几何题,此题条件简明、结论优美,且证法多样,是一道难得的好题.本文试给出它的一个简证和一个变式,以就教于广大读者.题目△ABC中,A为钝角,I为内心,☉(ABI),和☉(ACI)分别交BC于X和Y.AX交BI于P,AY交CI于Q.求证:B,C,P,Q共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式 平面几何题 好题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奥赛题 简证 第二轮
原文传递
构造特殊函数解图象问题(初三)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闯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17年第4期13-13,15,共2页
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信息题,可按照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设法把二次函数解析式y=ax^2+bx+c中的各系数具体化,即构造出一个符合已知图象信息的特殊函数,再结合这个具体函数来判断题目中的各个结论.
关键词 图象信息 特殊函数 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 解图 象问题 大致位置 解题方法 顶点坐标 交点坐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