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海舰 徐韧 李然 《China Economist》 2016年第4期68-83,共16页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pplies to every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China's transition towards high-end manufacturing, Premier Li Keqiang put forward th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pplies to every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China's transition towards high-end manufacturing, Premier Li Keqiang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This paper reckons tha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can be defined from six dimensions including dedication, standard, precision, innovation, perfection and human care. In fac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bounds in China, a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s of Tongrentang and Haier. In comparing the three manufacturing powers of German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cross these countries. According to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stage, China must achieve structural re-engineering of corporate organizations at the level of firms, products, divisions and modules. In a nutshell,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s a core component of corporate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it holds an important historic position in industrial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ocial civilization supply-sidestructural reforms
下载PDF
建构主义教学实验研究:演进性学习进阶的构建取向 被引量:16
2
作者 丁锐 金轩竹 +2 位作者 Ron Tzur 卫冰倩 马云鹏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0,共7页
学习进阶强调对学生在探究某主题时的思维变化进行连续与精致化的描述,并由此设计课程、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我国已有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学教育领域,且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验证性研究路径。而建构主义教学... 学习进阶强调对学生在探究某主题时的思维变化进行连续与精致化的描述,并由此设计课程、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我国已有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学教育领域,且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验证性研究路径。而建构主义教学实验作为探究和构建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纵向的质的研究方法,其所具有的持续性、动态性、互动性和双重性特征为演进性学习进阶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研究者通过探索性教学、提出假设、诊断性访谈、系列教学与即时性分析、回溯性分析、模型构建与修订等一系列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轨迹进行刻画,自下而上地构建学生在特定概念中的学习进阶。建构主义教学实验研究与认知诊断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提高学习进阶模型的稳定性与解释性,进而发挥其在课程编制、教师教学与评价中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实验 学习进阶 学习轨迹 演进性构建取向
原文传递
大数据个性化信息传递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的影响探究
3
作者 鲍钰 《声屏世界》 2020年第1期5-6,36,共3页
新媒体环境与政治传播相辅相成,二者的快速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是中国传播技术发展的成果。大数据技术在新媒体中,尤其是对于互联网社交媒体而言,可以统计、计算、分析、推测用户个人信息与偏好,将相关内容推荐于用户浏览,达到策... 新媒体环境与政治传播相辅相成,二者的快速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是中国传播技术发展的成果。大数据技术在新媒体中,尤其是对于互联网社交媒体而言,可以统计、计算、分析、推测用户个人信息与偏好,将相关内容推荐于用户浏览,达到策略性、群众性的传播效果。大数据及时的应用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提供了有效的传播渠道与技术,使政治传播信息可以有效触及到目标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政治传播 大数据 个性化 信息媒介学 沉默的漩涡
下载PDF
美国公共行政重建运动:从“狂热”的反国家主义到90年代“适度”的反国家主义(上) 被引量:28
4
作者 里查德.J.斯蒂尔曼(RichardJ.Stiuman II) 闻道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美国公共行政 国家主义 至上主义者 公共选择 公共行政学 美国宪法 公共部门 新保守主义 90年代 重建者
下载PDF
华南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春林 龙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1-188,共8页
从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质、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开展的综合研究表明:华南前寒武纪至中生代的花岗岩作用,是呈阶段演变的一种历史地质过程。它与该区大陆地壳演化与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大陆大地构造不同体制的深部动力过程密... 从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质、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开展的综合研究表明:华南前寒武纪至中生代的花岗岩作用,是呈阶段演变的一种历史地质过程。它与该区大陆地壳演化与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大陆大地构造不同体制的深部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传统板块理论连续作用的构造模式,难以对此作出全面解释。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规律性的研究,需要从大陆地壳的形成、演化与运动的历史动力学作用过程中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壳演化 演化特征 岩石化学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盆地中侏罗统张北足迹(Changpeipus,兽脚类)的重新研究(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邢立达 Hendrik KLEIN +8 位作者 Martin G. LOCKLEY Andreas WETZEL 李忠东 李建军 Gerard D. GIERLINSKI 张建平 松川正树 Julien D. DIVAY 周隆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59,共27页
详细描述了中国西北部新疆吐鲁番市鄯善足迹点、中侏罗统三间房组的兽脚类足迹组合。连同新发现在内,共描述了143个足迹,并阐明其不同的保存状况与额外形态变化。在足迹分类学上,这批足迹被归入石炭张北足迹(Changpeipus carbonicus),... 详细描述了中国西北部新疆吐鲁番市鄯善足迹点、中侏罗统三间房组的兽脚类足迹组合。连同新发现在内,共描述了143个足迹,并阐明其不同的保存状况与额外形态变化。在足迹分类学上,这批足迹被归入石炭张北足迹(Changpeipus carbonicus),该足迹种常见于中国其他侏罗纪足迹点。前人的研究认为此地有两种不同的足迹形态,但研究表明这是由软且湿滑的基底造成的额外形态变化。足迹的结构特征亦不支持此地存在不同的足迹种。此外,对比了其他化石点类似的足迹,认为张北足迹为单型属,即模式种石炭张北足迹。鄯善足迹点的足迹长度从12.2 cm(几个孤立的样本)到47 cm,足迹应由不同年龄段的、小型至中型的同类造迹者或不同类的造迹者所留。奇异的足迹状态包括了一个滑动造成的足迹,足迹由三道平行条带构成,条带应为第II,III和IV趾所留。一个与其关联的"正常"足迹可能与该滑动足迹构成一个单步。与足迹共生的、丰富的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支持该化石点的沉积环境是一个逐步扩大和深化的湖泊。前人的研究将此地的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归入洛克迹(Lockeia),新的研究将其归入福尔斯迹(Fuersichnus),这类遗迹被归于泥食性昆虫幼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所留。福尔斯迹指示的环境特征是在泥泞的河漫滩或湖泊边缘居住与/或觅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鄯善 中侏罗世 三间房组 张北足迹 福尔斯迹
下载PDF
石花形恐龙幻迹:中国重庆綦江区下白垩统夹关组的罕见遗迹化石(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邢立达 洛克利 马丁 G. +8 位作者 王丰平 胡旭峰 罗顺清 张建平 杜伟 培森四世W.斯考特 谢显明 代辉 王荀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在中国重庆綦江区虎山足迹点发现了2个大型恐龙天然足模化石,化石赋存于砂质富集的夹关组的一悬崖底面。它们属于罕见的幻迹,同类足迹也发现于韩国和北美白垩系足迹点。放射状、同心及半脆性形变使这些幻迹具有切断状或网状外观,有时呈... 在中国重庆綦江区虎山足迹点发现了2个大型恐龙天然足模化石,化石赋存于砂质富集的夹关组的一悬崖底面。它们属于罕见的幻迹,同类足迹也发现于韩国和北美白垩系足迹点。放射状、同心及半脆性形变使这些幻迹具有切断状或网状外观,有时呈现出类似裂断花或菜花的形态。这正是当地"石头开花"民间传说的来源。这些特征表明,造迹者必然是恐龙,同时也清晰地展现了其外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幻迹 夹关组 下白垩统 綦江
下载PDF
重庆晚侏罗世两处兽脚类足迹组合与四川盆地侏罗纪地层(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邢立达 Martin G. LOCKLEY +7 位作者 陈伟 Gerard D.GIERLINSKI 李建军 W.Scott PERSONS Ⅳ 松川正树 叶勇 Murray K.GINGRAS 王昌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30,共24页
重庆市已报道了4处侏罗纪的恐龙足迹点,包括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的大足化石点,该地点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蜥脚类行迹;另外两处化石点(南岸和金鸡)的层位曾被视为中或上侏罗统,这里首次将其确认为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第4处化石点(成渝),... 重庆市已报道了4处侏罗纪的恐龙足迹点,包括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的大足化石点,该地点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蜥脚类行迹;另外两处化石点(南岸和金鸡)的层位曾被视为中或上侏罗统,这里首次将其确认为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第4处化石点(成渝), 本文全部作者目前都未曾观察,这里不做描述。南岸化石点是南岸重庆足迹(Chongqingpus nananensis)模式标本的所在地,位于重庆市中心,曾发现过大量兽脚类足迹,如今已消逝在城市化进程中。幸运的是,这批标本被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本文作者曾前后两次对其进行研究,并得出文中的结论。南岸重庆足迹为中型足迹(平均长约29 cm), 最可能被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所囊括,这批标本中有一些保存着边界不清的拇趾迹。该化石点的其他足迹被归于似异样龙足迹(cf. Anomoepus)。其他较小的、来自重庆市周边中侏罗统中部的足迹此前已被归于跷脚龙足迹(Grallator)。金鸡化石点保存了一条孤立的兽脚类行迹,因其粗壮的特征而被暂时归于似窄足龙足迹(cf. Therangospodus)。金鸡点的行迹也保存了非连续出现的拇趾迹。虽然重庆市和四川盆地及其周边更广泛地区之侏罗纪地层发现的兽脚类足迹日渐增多,但要明确其确切地质年龄及有效的足迹分类依然需要进一步工作。这是因为侏罗纪的恐龙足迹尽管丰富,但显示出连续变化的形态学特征,而保存状况的变化更使其难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出定义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四川盆地 晚侏罗世 兽脚类足迹 足迹分类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最古老的兽脚类恐龙和似哺乳四足类动物足迹(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邢立达 Hendrik KLEIN +5 位作者 Martin G. LOCKLEY 王仕莉 陈伟 叶勇 松川正树 张建平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4-198,共15页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层已发现了两处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点,其大小分别与实雷龙足迹(Eubrontes)和跷脚龙足迹(Grallator)相仿。其中与实雷龙足迹大小相近的足迹包括了两个连续的后足迹,并构成行迹的一部分,已被命名为磁峰彭县足迹(Pengxia...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层已发现了两处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点,其大小分别与实雷龙足迹(Eubrontes)和跷脚龙足迹(Grallator)相仿。其中与实雷龙足迹大小相近的足迹包括了两个连续的后足迹,并构成行迹的一部分,已被命名为磁峰彭县足迹(Pengxianpus cifengensis)。与粗壮的实雷龙足迹相比,彭县足迹有着较细长的脚趾、保存尚清晰的趾垫、较宽的趾间角,这些特征都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相似。目前尚不能证明彭县足迹和卡岩塔足迹属于同物异名,彭县足迹仍然被保留。两个足迹的部分区域都保存有皮肤纹理和多边形的鳞片印痕,其中最清晰的是第二个彭县足迹第四趾的跖趾垫处。与跷脚龙足迹大小相近的、较小的兽脚类恐龙足迹也组成不甚完整的行迹。它们表现出的较宽趾间角与卡岩塔足迹和彭县足迹相似,这里暂将其归入兽脚类足迹属种未定。彭县足迹的另一特别之处在于,岩板表面还有着小的前/后足迹,可归入似哺乳四足类动物足迹,其形态类似于北美和南非三叠系–侏罗系地层产出的同类足迹。这是亚洲东南部似哺乳类足迹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须家河组 兽脚类足迹 似哺乳类足迹
下载PDF
光动力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霞 黄正 伍津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物,由细菌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生物膜对机体免疫清除和抗生素的杀菌作用抵抗力很强,与体内的很多慢性感染灶相关,如何清除生物膜仍然是抗菌治疗中的...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物,由细菌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生物膜对机体免疫清除和抗生素的杀菌作用抵抗力很强,与体内的很多慢性感染灶相关,如何清除生物膜仍然是抗菌治疗中的严峻挑战。近年的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是治疗生物膜感染的新策略,本文拟综述近年来光动力治疗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光动力疗法 慢性感染灶 抗菌治疗 光动力治疗 适应环境 生长过程 基质组成
原文传递
中国新沂马陵山白垩纪恐龙足迹——从虎到肉食龙及由传说至古生物学(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立达 钮科程 +4 位作者 马丁G洛克利 郭颖 唐永刚 W.斯考特培森四世 冉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5-910,共6页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地区的4个神秘的印记,传统上被解释为“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和“人足迹”,重新将其解释为大盛群田家楼组恐龙足迹。这些足迹中只有一个最深的“虎爪印”保存了可识别的趾印,表明它是一个有着后内侧拇趾印的兽...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地区的4个神秘的印记,传统上被解释为“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和“人足迹”,重新将其解释为大盛群田家楼组恐龙足迹。这些足迹中只有一个最深的“虎爪印”保存了可识别的趾印,表明它是一个有着后内侧拇趾印的兽脚类恐龙左足迹,是一道单步约50cm的直线行迹的一部分;另一种解释是该足迹为小型蜥脚类恐龙的右后足迹,形成行迹的右侧部分,其左侧部分没有保存。马陵山足迹点提供了恐龙足迹如何影响中国民间传说的另一个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恐龙足迹 蜥脚类 大盛群 传说
下载PDF
中国西南攀西地区下侏罗统益门组蜥脚类足迹:分类学与潜在的造迹者(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立达 Lockley Martin G +6 位作者 尤海鲁 彭光照 唐翔 冉浩 王涛 胡健 Persons Ⅳ W Scott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5,共5页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均与真蜥脚类的何氏通安龙极为接近。通保足迹与造迹者的关联是可能的,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证据。通保的雷龙足迹是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蜥脚类足迹,这也表明,在早侏罗世,原始蜥脚类和基干蜥脚型类共存于中国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蜥脚类 益门组 下侏罗统 通安
下载PDF
论图像解析与景观规划设计场地分析的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军 王巍 《华中建筑》 2014年第7期30-36,共7页
遵从功能还是形式永远都是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们所争论不休的话题。长久以来,景观设计师们在不断地寻找是否以形式设计还是功能设计先行问题,以及两者相互的倚重程度。该文通过图像与场地关系分析,倡导以图形先行作为思维启发的辅佐方式... 遵从功能还是形式永远都是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们所争论不休的话题。长久以来,景观设计师们在不断地寻找是否以形式设计还是功能设计先行问题,以及两者相互的倚重程度。该文通过图像与场地关系分析,倡导以图形先行作为思维启发的辅佐方式;强调以图像解析来理解场地,结合场地立体功能需求贯穿图形;进而让形式和功能在不同设计阶段碰撞,均衡达到主次合理分配。该文并非宣扬以景观形式操纵设计而忽略功能特征,而是剖析和总结一种以图形着手,强调景观场地的形式美感和满足使用人群的功能所需相结合的新型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解析 空间组合 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
下载PDF
新疆恐龙足迹的最早记录(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立达 Martin G. LOCKLEY +5 位作者 王启飞 李忠东 Hendrik KLEIN W. Scott PERSONS IV 叶勇 松川正树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8,共9页
尽管新疆地域辽阔,但其四足动物足迹在不久前仍是寥寥。近几年,这种情况得以改变,来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四足动物足迹陆续被报道和描述,其形态可归入鸟类、非鸟恐龙和翼龙足迹。这里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保存的新疆下侏... 尽管新疆地域辽阔,但其四足动物足迹在不久前仍是寥寥。近几年,这种情况得以改变,来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四足动物足迹陆续被报道和描述,其形态可归入鸟类、非鸟恐龙和翼龙足迹。这里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保存的新疆下侏罗统地层发现的第一个恐龙足迹。该足迹是一个小型兽脚类足迹,也是中国西北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恐龙足迹。标本暂时归入似张北足迹未定种(cf.Changpeipus isp.),它类似于常见的跷脚龙-实雷龙足迹丛(Grallator-Eubrontes plexus),该种类的足迹主宰着早、中侏罗世的中国,乃至全球之四足动物足迹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下侏罗统 八道湾组 兽脚类足迹 张北足迹 古地理学
下载PDF
比较公共行政新探:研究趋势与未来议程
15
作者 乔迪·菲茨帕特里克 马尔科姆·高金 +5 位作者 塔尼娅·希基拉 唐纳德·克林纳 贾森·马查多 克里斯汀·马特尔 黄金(译) 乔迪·菲茨帕特里克(著)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2015年第2期3-22,338,339,共22页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公共行政的研究需要具有比较的视野,才能更好地了解行政改革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里是如何开展的。为了更好地把握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发展状况,本文选取了发表于2000~2009年的151篇涉及比较公共行政主题的文献来进行...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公共行政的研究需要具有比较的视野,才能更好地了解行政改革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里是如何开展的。为了更好地把握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发展状况,本文选取了发表于2000~2009年的151篇涉及比较公共行政主题的文献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的文献利用立意抽样,综合运用因果解释的、描述性的与探索性的方法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主要对现有的资料开展定性研究,涉及的主题甚为广泛,但大部分研究对象集中在欧洲、亚洲以及北美等地区的国家。作者倡导增强混合方法的运用,更加重视“文化”这一重要变量的影响,同时整合社会科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实践者与学者运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思考与实践。三个从事比较研究的资深学者对这一重要的公共行政话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比较研究 混合方法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online personal trainers
16
作者 黄成琪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第26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文摘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原文传递
超越政策过程中的倡议联盟框架 被引量:6
17
作者 Young-Jung Kim Chul-Young Roh +1 位作者 黄丽 杨志军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3,126-127,共10页
自从倡议联盟框架(ACF)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框架被提出以来,大量关于倡议联盟框架的文献试图通过描述政策网络途径如何与政策过程理论相结合,以及通过检验群体动力学怎样影响政策后果来发展政策过程理论。然而,这些先前倡议... 自从倡议联盟框架(ACF)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框架被提出以来,大量关于倡议联盟框架的文献试图通过描述政策网络途径如何与政策过程理论相结合,以及通过检验群体动力学怎样影响政策后果来发展政策过程理论。然而,这些先前倡议联盟框架研究文献的局限性迫切要求本项研究开发一些超越当前倡议联盟框架的概念步骤以产生更好的政策过程理论。因此,本文集中于三个问题:(1)分析单位;(2)开发政策过程理论中的集体行动;(3)宏观层次的因素在将政策过程理论应用到不同文化形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倡议联盟框架 集体行动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