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对乙醇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卫辉 蔡川 +2 位作者 周扬 刘芳娥 田少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实验性慢性乙醇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肝功能和肝脏病理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造模+高浓度MT给药组(C组),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D组).用60 mL/L乙醇制成小鼠慢性肝损伤...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实验性慢性乙醇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肝功能和肝脏病理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造模+高浓度MT给药组(C组),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D组).用60 mL/L乙醇制成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损害程度并评分.结果:MT使慢性乙醇慢性肝损伤小鼠的MDA含量明显下降,有效降低AST和ALT活性,并与剂量呈正相关.MDA:造模+高浓度MT给药组和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值均明显较模型组减低(P均<0.05).ALT: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活性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造模+高浓度MT给药组活性值明显较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减低(P<0.01).AST: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活性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造模+高浓度MT给药组活性值明显较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减低(P<0.01).病理学形态观察显示,MT能减轻肝脏病理损害程度,与剂量成正相关.病理损害程度评分: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造模+高浓度MT给药组值明显较造模+低浓度MT给药组低(P<0.01).结论:MT对慢性乙醇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乙醇 肝/损伤 慢性病
下载PDF
不同方式的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博文 徐兆慧 +2 位作者 杜勇 陈胜 刘芳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方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140h)、对照组(连续睡眠剥夺120h)、实验1组(睡眠剥夺共计120h,分3次进行,每次40h;间歇2次,每次10h,共间歇20h)和实...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剥夺方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140h)、对照组(连续睡眠剥夺120h)、实验1组(睡眠剥夺共计120h,分3次进行,每次40h;间歇2次,每次10h,共间歇20h)和实验2组(睡眠剥夺共计120h,分6次进行,每次20h;间歇5次,每次4h,共间歇20h)。睡眠剥夺后用旷场反应箱测试大鼠的行为,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试剂盒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中乙酰胆碱酯酶(TChE)含量。结果旷场反应测试大鼠兴奋性和探索性行为,实验组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实验2组强于实验1组(P<0.01);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组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实验2组强于实验1组(P<0.01);实验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血浆中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2组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血浆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2组低于实验1组;实验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TCh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2组低于实验1组(P<0.01)。结论不同的间断性睡眠剥夺方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的影响,一次性睡眠剥夺时间越长、间歇次数越少,学习记忆能力越差。这种作用可能与睡眠剥夺抑制了大脑皮层、海马和血浆中SOD活性,提高了MDA含量及TChE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行为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被引量:14
3
作者 程青青 刘芳娥 +2 位作者 曲萍 邢金良 陈云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130-132,共3页
针对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创新观念淡薄、平台建设不足、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封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基础与临床长期稳定的开放性、协作式发展的研究生培养合作机制,... 针对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创新观念淡薄、平台建设不足、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封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基础与临床长期稳定的开放性、协作式发展的研究生培养合作机制,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医学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心肌延迟整流钾电流两种成分的计算机重建 被引量:6
4
作者 商立军 商立群 +1 位作者 臧益民 王四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 建立能模拟心肌延迟整流钾电流 (IK)两种成分的数学模型 .方法 用计算机重建技术实现动力学机制的模拟 .结果 重建了心肌 IK 两种成分的通道电流 ,开关因子动态过程及 I- V曲线 .结论 该模型能有效模拟心肌
关键词 心肌延迟整流 钾电流 计算机重建 开关因子
下载PDF
生物钟紊乱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姜子超 曲萍 +3 位作者 顾昊武 程耀萍 康明强 陈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钟紊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为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建立,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则同... 目的观察生物钟紊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为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建立,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则同时改变光照时间,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肝重系数、肾重系数。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血糖浓度、肾重/体重系数(肾重系数)、肝重/体重系数(肝重系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②与糖尿病组相比,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血糖浓度、肾重系数、肝重系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结论生物钟紊乱可以加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肝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紊乱 糖尿病 脏器损伤 链脲佐菌素 小鼠
下载PDF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铁茹 周幸春 +5 位作者 张海锋 张璟 陈宝莹 李旭波 曲萍 于军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又是医学微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员掌握医学微生物实验基本技术和实验技能的有效手段。通过整合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充分进行实验准备,精心组织与安排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又是医学微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员掌握医学微生物实验基本技术和实验技能的有效手段。通过整合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充分进行实验准备,精心组织与安排实验,及时总结与归纳,建立有效的实验考核模式等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础医学概论》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芳娥 刘利兵 +3 位作者 杨芳 刘涛 叶晓龙 蔡锋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基础医学概论是针对医学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门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教材。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异常-康复"方面重组、融合了基础医学10余门课程的内容... 基础医学概论是针对医学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门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教材。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异常-康复"方面重组、融合了基础医学10余门课程的内容,突破了传统按分科编写教材的思路,编写顺序独特,内容整体优化,使用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概论 教材编写 实践
下载PDF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商立军 臧益民 臧伟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标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结果 当心室肌细胞由保持电压 - 40mV除极到 0mV时 ,10 -9、10 -8、和 10 -7mol·L-1的CGRP分别使...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标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结果 当心室肌细胞由保持电压 - 40mV除极到 0mV时 ,10 -9、10 -8、和 10 -7mol·L-1的CGRP分别使正常状态下ICa L由 (1 2 6± 0 18)nA (n=8)增加到 (1 87± 0 2 5 )nA (P <0 0 5 ,n =8) ,(1 90±0 2 6 )nA (P <0 0 5 ,n =6 )和 (2 10± 0 2 7)nA (P <0 0 5 ,n=5 ) ;使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ICa L由原来的 (0 71± 0 10 )nA (n =8)增加到 (0 95± 0 12 )nA (P <0 0 1,n =6 ) ,(1 13± 0 15 )nA (P <0 0 5 ,n =4)和 (1 2 6± 0 13)nA(P <0 0 5 ,n =4) ,且对ICa L的最大激活电位无明显影响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ICa L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该作用可能是CGRP发挥其心血管效应的离子通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缺血 缺氧 心肌细胞 钙通道
下载PDF
灸神阙穴对雌性大鼠寒凝血瘀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宁 白久旭 +4 位作者 李国超 程鹏 刘利兵 黄晓军 曲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寒凝血瘀证形成机理和灸神阙穴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冰水法刺激健康雌性大鼠诱发寒凝血瘀证的动物模型。采用灸神阙穴作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其寒凝血瘀证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 目的:探讨妇科寒凝血瘀证形成机理和灸神阙穴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冰水法刺激健康雌性大鼠诱发寒凝血瘀证的动物模型。采用灸神阙穴作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其寒凝血瘀证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灸神阙穴可改善寒凝血瘀证大鼠的情况,治疗组血清中SOD与NO含量分别为(101.55±5.06)U/mL、(127.04±22.73)μmol/L,明显的高于模型组SOD(94.35±5.17)U/mL以及NO的含量(94.64±25.72)μmol/L(P<0.05)。结论:妇科寒凝血瘀证时SOD活性和NO含量表现不足,灸神阙穴可以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和NO含量,从而有助于妇科寒凝血瘀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神阙 雌性大鼠 寒凝血瘀 SOD NO
下载PDF
基于电镜和免疫组化的线粒体数目标志物评估肝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海燕 翟玉龙 +4 位作者 孙夏承 安家泽 吕英华 邢金良 黄启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4期2646-2650,共5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数目与肝癌生长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定量肝癌组织中线粒体数目,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肝癌组织中的线粒体标志物COX Ⅳ及HSP60表达水平,分析电镜肝癌线粒体定量结果与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线粒体数目与肝癌生长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定量肝癌组织中线粒体数目,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肝癌组织中的线粒体标志物COX Ⅳ及HSP60表达水平,分析电镜肝癌线粒体定量结果与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肝癌中线粒体数目、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与肝癌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相比,肝癌组织中线粒体数目(P<0.001)、COX Ⅳ及HSP60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417,P=0.0290)。COX Ⅳ及HSP60表达水平与线粒体数目无显著相关(r^2=0.009,P=0.5468;r^2=0.056,P=0.1396)。线粒体数目与肿瘤直径显著负相关(r^2=0.1086,P=0.0434),COX Ⅳ及HSP60表达量与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r^2=0.0251,P=0.3287;r^2=0.0461,P=0.1830)。结论:线粒体数目是潜在的肝癌生长标志物。但常用的线粒体定量分子HSP60与COX Ⅳ并不能准确定量肝癌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定量 电子显微镜 COX HSP60
原文传递
本科生专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利兵 张学策 +3 位作者 陈健康 曲萍 黄小军 铁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4期442-444,共3页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创新实验的开展,建立了学生专用创新实验室。设置实验场地和配备常规实验设备为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程序对于学生创新实验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实...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创新实验的开展,建立了学生专用创新实验室。设置实验场地和配备常规实验设备为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程序对于学生创新实验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实验更好更快的完成。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血管钠肽减轻MPP^+所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军 陈宝莹 +2 位作者 赵鸽 张学策 赵海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取自小鼠中脑腹侧的多巴胺神经元,暴露于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采用细胞活力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VNP对MPP+神经毒性... 目的:探讨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取自小鼠中脑腹侧的多巴胺神经元,暴露于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采用细胞活力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VNP对MPP+神经毒性的影响,并应用多种阻断剂和激动剂探讨VNP神经效应的机制。结果:MPP+造成多巴胺神经元损伤,VNP增强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增加神经元轴突数目和长度。VNP还可抑制MPP+造成的神经元β-微管蛋白III解聚。另外,VNP显著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VNP的效应可以被8-Br-cGMP(一种膜通透性的cGMP类似物)所模拟,被HS-142-1[鸟苷酸环化酶偶联的钠尿肽受体(NPR)的阻断剂]或KT-5823[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的阻断剂]所阻断。结论:VNP通过NPR/cGMP/PKG通路减轻MPP+的神经毒性,提示VNP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尿肽 多巴胺神经元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PHB6基因突变的筛选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军 铁茹 +2 位作者 赵鸽 张学策 陈宝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557-560,667,共5页
目的筛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PHB6的体突变位点,并对突变的功能进行预测。方法提取80例NSCLC患者肿瘤标本和3种NSCLC细胞系的基因组DNA,对EPHB6基因的整个编码区测序,所得结果与Genebank数据库比对,筛查... 目的筛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PHB6的体突变位点,并对突变的功能进行预测。方法提取80例NSCLC患者肿瘤标本和3种NSCLC细胞系的基因组DNA,对EPHB6基因的整个编码区测序,所得结果与Genebank数据库比对,筛查得到EPHB6的突变位点。采用SIFT与Polyphen-2软件对目前所有已知的EPHB6体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在80例NSCLC患者标本中发现3种新的EPHB6体突变位点(3例),即R52C、Q498H和915-917del各1例,突变发生率为3.8%。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为包括R52C在内的多种EPHB6突变可能损害EPHB6的功能。结论 NSCLC中频发EPHB6突变,这可能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的功能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6 非小细胞肺癌 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突变
下载PDF
实验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芳娥 曲萍 +4 位作者 于军 陈健康 黄小军 梁向艳 田菲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年第5期122-124,共3页
实验基础医学是为医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新课程,旨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第四军医大学从课程建设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试评估、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实验基础医学是为医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新课程,旨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第四军医大学从课程建设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试评估、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基础医学 精品课程 建设 探索
原文传递
医学院校师生在课外科研活动中应具备的素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曲萍 刘利兵 陈健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结合学员课外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分别对教员及学员在活动中应具备的品质提出了要求,首先参加人员应树立科学实验观,充分认识科学实验的重要价值及课外科研活动的意义。其次,学员应... 结合学员课外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分别对教员及学员在活动中应具备的品质提出了要求,首先参加人员应树立科学实验观,充分认识科学实验的重要价值及课外科研活动的意义。其次,学员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坚韧品质,积极、主动、灵活地投入到科学实验中去,而教员则应具备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去指导学员,以便顺利完成科研任务,真正达到培养创新型现代医学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课外科研 科学实验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萍 隋延仿 +1 位作者 叶菁 张秀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重组表达及纯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全长cDNA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EGFP,经过DNA序列测定证实其序列正确,转化大肠杆菌B...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重组表达及纯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全长cDNA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EGFP,经过DNA序列测定证实其序列正确,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通过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用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法纯化GST-EGFP融合蛋白。结果成功地克隆了EGFP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以及蛋白的纯化,GST-EGFP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量的40%以上。经纯化后纯度高于90%。菌体超声裂解后上清液及其纯化产物在长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结论本研究为应用EGFP追踪细胞吞噬功能等动态活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复制 基因表达调控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恶性肿瘤有氧糖酵解关键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健华 王鹏 +1 位作者 李积彬 黄启超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61-365,共5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其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氧糖酵解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其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氧糖酵解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这一现象于1920年被Otto Warburg发现并命名为"Warburg效应",并已成功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中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异常与"Warburg效应"显著相关,并极具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潜能。因此,本文旨在总结恶性肿瘤细胞糖酵解过程中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进而深入理解其潜在的重要诊断、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有氧糖酵解 关键酶 糖代谢重编程
下载PDF
α-亚麻酸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菲 张薇 +4 位作者 周和平 刘楠楠 于军 陈宝莹 张海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研究摄食α-亚麻酸(ALA)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脂饲料-链脲霉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FD-STZ),每日灌胃给予正常或HFD-STZ大鼠ALA处理(500μg/kg),4周后行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4或6 h),... 目的研究摄食α-亚麻酸(ALA)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脂饲料-链脲霉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FD-STZ),每日灌胃给予正常或HFD-STZ大鼠ALA处理(500μg/kg),4周后行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4或6 h),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等。结果 HFD-STZ大鼠MI/R损伤加重,虽摄食ALA 4周对正常动物MI/R损伤无影响,但可将HFD-STZ大鼠的心梗面积减小至37.7%±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6%±8.5%(P<0.05),且血清CK、LDH活性及细胞凋亡减少;还可增加HFD-STZ大鼠心肌PI3K表达及Akt磷酸化。结论长期摄食ALA有效减轻糖尿病大鼠MI/R损伤,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糖尿病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rhBMP-2m对化疗损伤小鼠的修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斌 袁诚君 +1 位作者 田琼 薛采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m)对环磷酰胺 (CTX)致骨髓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即CTX注射组、BMP治疗组和PBS对照组 ,每组 6只小鼠。CTX组和BMP治疗组小鼠 ,一次性腹腔注射 2 0 0mg/kgCTX建立骨...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m)对环磷酰胺 (CTX)致骨髓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即CTX注射组、BMP治疗组和PBS对照组 ,每组 6只小鼠。CTX组和BMP治疗组小鼠 ,一次性腹腔注射 2 0 0mg/kgCTX建立骨髓损伤的模型。注射CTX第 2天 ,BMP治疗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0 .5mg的rhBMP 2m开始治疗。观察 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分别在第 5天和第 8天 ,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骨髓有核细胞中DNA的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同时进行粒单细胞集落形成 (CFU GM)细胞培养。结果 :注射CTX后第 4天 ,BMP治疗组和CTX注射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均降至最低点 ,然后逐渐回升 ,两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注射CTX后第 5天 ,BMP治疗组骨髓有核细胞中 ,G0 /G1期细胞的比例较CTX组明显提高 ,细胞的坏死及凋亡率明显下降 (P <0 .0 1)。第 8天 ,BMP治疗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较CTX组增加明显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化学疗法 环磷酰胺 骨髓损伤 造血干细胞 动物实验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与骨形成和骨疾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宏炜 吴亚琼 张海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79,共6页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影响细胞命运的信号转导途径,可通过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控胚胎发育与组织更新,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近期研究发现该信号在骨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影响细胞命运的信号转导途径,可通过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控胚胎发育与组织更新,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近期研究发现该信号在骨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的分化具有调节作用。其功能失调将导致多种骨发育和骨代谢疾病,并与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 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