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考古纪实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旺 《河南文史资料》 2010年第1期83-95,共13页
2003年6月24日下午,一个令全国古建筑学界、考古学界震惊而又兴奋的消息从河南省内黄县传出:在该县南部黄河故道地下的淤沙土内,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房屋建筑遗存!一得到消息,河南省文物局的领导和省内的有关专家就立即赶到了... 2003年6月24日下午,一个令全国古建筑学界、考古学界震惊而又兴奋的消息从河南省内黄县传出:在该县南部黄河故道地下的淤沙土内,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房屋建筑遗存!一得到消息,河南省文物局的领导和省内的有关专家就立即赶到了现场。仅凭保存较好的瓦屋顶,专家们很快就作出了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遗址考古 纪实 聚落 汉代 黄河故道 房屋建筑 建筑学
原文传递
对多糖类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综述) 朱为(审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06-309,共4页
某些有荚膜的细菌,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其荚膜多糖可以开发成疫苗,但对儿童的免疫原性低,只有短期保护作用。多糖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疫苗可以部分改善多糖疫苗的缺陷。此文回顾了对结合和非结合的多糖类... 某些有荚膜的细菌,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其荚膜多糖可以开发成疫苗,但对儿童的免疫原性低,只有短期保护作用。多糖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疫苗可以部分改善多糖疫苗的缺陷。此文回顾了对结合和非结合的多糖类疫苗的免疫应答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人体对这些疫苗的异常应答的研究,以了解对多糖类疫苗的应答机制,从而有助于解决多糖类疫苗的低效和异常应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类 细菌 疫苗 疫苗 结合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损伤后结肠功能变化与Cajal间质细胞的关系
3
作者 洪有建 江龙 +5 位作者 陈旺 李陈成 李森 刘媛 伍亚民 黄显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结肠功能的改变与Cajal间质细胞(ICC)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脊髓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装置以10g×25cm强度打击大鼠T10硬膜囊,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选择100只成年sD雌性大鼠按随...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结肠功能的改变与Cajal间质细胞(ICC)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脊髓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装置以10g×25cm强度打击大鼠T10硬膜囊,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选择100只成年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和损伤组(60只)。各组于伤后1,2,4周取近端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记录各组近端结肠的生物电改变;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各组结肠肌层ICC阳性细胞数和神经元吸光度(A)值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伤后1,2,4周时各组结肠组织ICC特异蛋白c—kit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近端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损伤组绒毛上皮细胞倒伏、脱落,黏膜层及肌层厚度增加。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生物电活动较规律,损伤组近端结肠生物电紊乱,振幅变异较大,且波形较不稳定。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损伤组近端结肠肌内ICC阳性细胞数1周为57.384-4.69,2周为32.26±3.62,4周为25.07±3.05,均明显少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2周时损伤组结肠神经元A值为71.46±4.69,均小于正常组的114.30±24.44和假手术组的108.11±26.46(P〈0.05)。Westernbla显示损伤组C—kit蛋白表达1周为0.7454-0.017,2周为0.492±0.480,4周为0.409±0.032,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结肠功能明显改变,可能与结肠肌内ICC数量减少和C—kit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脊髓损伤
原文传递
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03
4
作者 欧阳雪梅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6,共7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一再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理念,为当下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我国乡村程度不同地存在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一再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理念,为当下繁荣乡村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我国乡村程度不同地存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式微,乡土文化、乡村文明衰败,公共文化设施短缺,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宗教文化抢占农村文化阵地等问题。为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建设须以存在的问题为抓手,改变"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思维定势,引导农民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集合国家支农资源下乡、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符合农民精神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培育乡贤文化、推动乡贤参与文化建设,以政府、社会、农民群众的合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挑战 建设路径
原文传递
大蒜素协同抗癌药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哈敏文 董明 +1 位作者 王兰 袁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苔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观察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苔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观察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3μg/ml大蒜素与周期特异性抗癌药物博莱霉素A5和长春新碱联合使用,观察药物细胞毒活性的改变。结果:大蒜素可抑制MGC-803细胞生长,24hIC50为6.4μg/ml,也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24hIC50为7.3μg/ml;以3μg/ml、6μg/ml、9μg/ml终浓度大蒜素分别作用两种胃癌细胞系24h后,与对照组比较,G0/G1细胞周期百分率明显减少,而G2/M期明显增加(P<0.01);6μg/ml大蒜素作用培养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分裂指数明显增加。提示两种细胞系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大蒜素与两种抗癌药物联合使用,作用于MGC-803细胞,BLMA5和VCR的24hIC50值分别由单独应用的1.210μg/ml和0.125μg/ml下降到0.370μg/ml和0.031μg/ml,作用于SGC-7901细胞,BLMA5和VCR的24hIC50值分别由单独应用的1.760μg/ml和0.287μg/ml下降到0.680μg/ml和0.074μg/ml,显示低剂量大蒜素增强了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大蒜素可使MGC-803及SGC-7901两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癌细胞株 细胞周期 抗癌药物
下载PDF
突出重围: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38
6
作者 熊鸿儒 田杰棠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4-62,共9页
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离不开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国际化程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一直较低。随着国内市场不断趋向饱和,这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突出短... 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离不开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国际化程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一直较低。随着国内市场不断趋向饱和,这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突出短板。放眼世界,数据跨境流动制度的全球博弈明显加强,美国、欧盟都在推行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治理规则并扩大“朋友圈”。美国采取战略进攻模式,加紧构筑所谓“数据同盟体系”;欧盟则采取防守反击模式,筑起“制度高墻”以谋求引领国际规则。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尚处于战略被动地位。建议以签订双多边协议和深化国内区域试点改革为抓手,尽快提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打破美欧主导格局,赢得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的战略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数据安全制度 双多边协议 欧美模式 中国方案
下载PDF
聚乳酸类骨科材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建华 廖维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聚乳酸类 骨科材料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被引量:24
8
作者 姚力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100,共5页
口述史学在我国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一方面,目前它的发展存在着理论性研究薄弱、学科定位不明以及易受质疑、常遭误解等问题,另一方面,悠久的治史传统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基础以及共和国独特的历史进程,也为其学科建设和研究品质... 口述史学在我国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一方面,目前它的发展存在着理论性研究薄弱、学科定位不明以及易受质疑、常遭误解等问题,另一方面,悠久的治史传统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基础以及共和国独特的历史进程,也为其学科建设和研究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口述史学 困境 前景
原文传递
大蒜素诱导人胃癌细胞M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哈敏文 袁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透射电镜观察两种胃癌细胞的直接损伤改变;以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两...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透射电镜观察两种胃癌细胞的直接损伤改变;以流式细胞仪及瑞士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两种胃癌细胞周期的改变;以SP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两种胃癌细胞的p21WAF1和p16INK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蒜素可抑制MGC803细胞生长,24h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4μg/ml;也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24hIC50为7.3μg/ml。12μg/ml的大蒜素作用两种胃癌细胞24h后,细胞出现急性直接损伤,膜系统改变明显。以3μg/ml、6μg/ml、9μg/ml终浓度大蒜素分别作用于两种胃癌细胞系24h后,与对照组比较,G0和G1期细胞周期百分比(%)明显减少,而G2和M期明显增加(P<0.01);6μg/ml大蒜素作用培养两种胃癌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分裂指数明显增加,提示两种细胞系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经大蒜素处理后,MGC803细胞的p21WAF1和p16INK4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SGC7901细胞的p21WAF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大蒜素可使MGC803及SGC7901两种细胞周期阻滞于M期;大蒜素的M期阻滞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细胞的p21WAF1和p16INK4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细胞 SGC-7901细胞 大蒜素 MGC-803 p16^INK4基因 P21^WAF1 改变 细胞周期阻滞 阻滞作用 细胞分裂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甙对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和感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龙在云 伍亚民 +1 位作者 曾琳 陈恒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三七总皂甙 (totalsaponinsofpanaxnotoginseseng ,PNS)对脊髓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S组 )和PNS治疗组 (PNS组 )。Allen’s打击法 5 0gcm ( 5g× 10cm)...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三七总皂甙 (totalsaponinsofpanaxnotoginseseng ,PNS)对脊髓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S组 )和PNS治疗组 (PNS组 )。Allen’s打击法 5 0gcm ( 5g× 10cm)致伤大鼠L1 L2 段脊髓 ,立即腹腔注射PNS(生理盐水配制 ,10ml kg ,2 0mmol L) ,于伤前、伤后即刻、1、3、6、2 4h分别记录T13段脊髓血流量、脊髓感觉诱发电位。结果 与盐水对照组比较 ,应用PNS后 ,大鼠SCBF、SEP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大剂量PNS能有效改善损伤早期脊髓微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三七总皂甙 脊髓血流量 感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IL-8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状态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付浩 袁媛 +6 位作者 孙秀菊 王兰 马明超 李福才 赵彦艳 王吉民 孙开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IL-8基因与癌前状态及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2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粘膜中IL-8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3例不同胃粘膜标本IL-8蛋白表达,其中包括29例正常胃粘膜、54例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57例萎... 目的:探讨IL-8基因与癌前状态及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2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粘膜中IL-8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3例不同胃粘膜标本IL-8蛋白表达,其中包括29例正常胃粘膜、54例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57例萎缩性胃炎、40例异型增生、70例胃癌。结果:1)胃癌组织中IL-8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2)正常胃粘膜、癌前状态与胃癌组织IL-8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1),胃癌IL-8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癌前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及胃癌IL-8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上升(29.6%、45.5%、57.5%、71.9%、88.6%),胃癌与萎缩性胃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异型增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中IL-8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浅表性胃炎(P<0.01或P<0.05);萎缩性胃炎中IL-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异型增生。结论:IL-8基因在癌前状态及胃癌中高表达,IL-8基因表达增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与癌前状态的进展有关。IL-8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胃癌 癌前状态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C在胃癌及胃癌前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宁佩芳 孙丽萍 +1 位作者 刘慧杰 袁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18-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C(PG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对其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4 2 4例胃黏膜标本中PGC的表达情况。结果 PGC抗原在 5 4例正常胃黏膜中全部阳性表达 (10 0 ...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C(PG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对其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4 2 4例胃黏膜标本中PGC的表达情况。结果 PGC抗原在 5 4例正常胃黏膜中全部阳性表达 (10 0 % ) ,在 12 4例胃癌中表达率显著下降 (2 4 % ) ,从浅表性胃炎或胃糜烂溃疡到萎缩性胃炎或异型增生再到胃癌 ,PGC阳性表达率依次逐渐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PGC抗原的表达与胃黏膜细胞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与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PGC抗原对于胃癌前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对于癌前疾病的诊断 ,对胃癌筛查、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C 胃癌 胃癌前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胃黏膜 浅表性胃炎 胃糜烂溃疡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与中医药的百年传承创新 被引量:22
13
作者 欧阳雪梅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38-50,共13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务,坚持辩证法,中西医并重,推动中西医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对中医文化充满自信与自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为世界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医药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孙丹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96,共8页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从旧时代过来的各个阶级阶层的人都要通过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放在首位,认为这“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从旧时代过来的各个阶级阶层的人都要通过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放在首位,认为这“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1951年秋至1952年秋,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迅速从北京、天津20余所高校推广到全国高校和中小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知识分子 思想改造 研究述评
原文传递
虚拟战场视景仿真 被引量:13
15
作者 莫怀才 冯勤 《测控技术》 CSCD 1999年第6期9-11,共3页
分析了虚拟战场仿真中包含的各项关键技术,并特别介绍了虚拟战场视景仿真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讨论了虚拟战场视景系统构造的关键问题:建模、模型驱动及视点的选择。
关键词 虚拟战场仿真 视景仿真 虚拟现实 虚拟座舱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状态MG7表达的动态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冬丽 宁佩芳 +1 位作者 王兰 袁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MG7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组化技术检测 40 6例胃黏膜MG7抗原的表达情况及肠上皮化生类型。结果 从组织学角度观察 ,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癌 ;Ⅰ、Ⅱ型... 目的 探讨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MG7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组化技术检测 40 6例胃黏膜MG7抗原的表达情况及肠上皮化生类型。结果 从组织学角度观察 ,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胃癌 ;Ⅰ、Ⅱ型肠上皮化生→Ⅲ型肠上皮化生 ,MG7抗原阳性表达率依次上升 (P <0 .0 1)。从临床疾病角度观察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 ,MG7抗原阳性表达率依次上升 (P <0 .0 1)。结论 MG7抗原与胃癌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 ,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对萎缩性胃炎 ,Ⅲ型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进行严密监测有可能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MG7在胃癌前疾病动态随访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状态 MG7 表达 动态观察 分析 肠上皮化生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检测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中兴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29.62±3.23)以及OE+CE(8.60±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连续单一应激 复合应激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子明 杨恒文 +1 位作者 李芳 曾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半切致伤方法 ,按给药剂量将动物分成 :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10只 ,观察时间为10d。结果 :10d治疗...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半切致伤方法 ,按给药剂量将动物分成 :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每组10只 ,观察时间为10d。结果 :10d治疗组动物的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 ,运动诱发电位(MEP)治疗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N1、P1、N2、P2各波的峰潜时均缩短(P<0.05 ,P<0.01) ,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低剂量与中、高剂量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结论 :NGF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神经传导功能 ,减轻神经继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骨神经损伤 诱发电位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和透明质酸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海林 杨少平 +2 位作者 陆汉明 李定国 蒋祖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研究维拉帕米(Ver)和硝苯地平(N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增殖、胶原与透明质酸(HA)合成的作用,为应用钙通道阻滞剂防治器官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分别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3H-脯氨酸参入和放射免疫... 研究维拉帕米(Ver)和硝苯地平(N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增殖、胶原与透明质酸(HA)合成的作用,为应用钙通道阻滞剂防治器官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分别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3H-脯氨酸参入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增殖、胶原和HA合成。Ver和Nif在20~40μmol·L-1浓度范围内均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HLF增殖及胶原和HA合成。Ver和Nif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硝苯地平 成纤维细胞 胶原 透明质酸
下载PDF
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曾琳 杨恒文 +1 位作者 邵阳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脊髓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MBP含量的变化 ,实验分为Ⅰ组 :生理盐水对照 ;Ⅱ组 :硅胶管内给NGF ;Ⅲ组 :硅胶管内给NGF +每日肌肉注射NGF(5 0 0ng/kg连续 2周 )。结果 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2 4h、2周时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 (P <0 0 1) ,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NGF 髓鞘碱性蛋白 MBP 含量 影响 腰髓 损伤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