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对肝炎病人血清中HBV DNA的定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虹 王省良 +2 位作者 万成松 彭华国 张文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测定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含量。方法用PCR法将病人血清标本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然后通过酶联显色对6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0例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 目的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测定肝炎病人血清中HBVDNA含量。方法用PCR法将病人血清标本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然后通过酶联显色对6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0例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DNA含量超过2μg/L,88.24%的急性轻型肝炎患者和54.55%轻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少于2μg/L,66.67%中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在2-1000μg/L的范围,75%重度慢性肝炎和45%急性重型肝炎血清中的HBVDNA含量超过1000μg/L。结论做饭核酸杂交-ELISA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核酸定量测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易自动化,对于研究病毒感染量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 肝炎 血清诊断 HBV-DNA
下载PDF
尿嘧啶DNA糖苷酶防止PCR产物污染及其对核酸杂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省良 周东耀 +4 位作者 王丽之 万成松 曾位森 彭华国 王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分析尿嘧啶DNA糖苷酶(UNG/UDG)防止PCR产物污染及其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在不同A/T含量的微生物中含尿嘧啶的PCR产物对核酸杂交的影响。方法 以3组dUTP含量不同的PCR产物作模板,抗污染组用UN... 目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分析尿嘧啶DNA糖苷酶(UNG/UDG)防止PCR产物污染及其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在不同A/T含量的微生物中含尿嘧啶的PCR产物对核酸杂交的影响。方法 以3组dUTP含量不同的PCR产物作模板,抗污染组用UNG处理,直接进行再次扩增。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检测第二次PCR扩增的结果。 结果 抗污染组中以含dUTP的PCR产物作模板,结果为阴性;而以不含dUTP的PCR产物作模板,结果为阳性。非抗污染组全部为阳性。对3组PCR产物再进行核酸杂交无明显差别,且在一定温度内,3组具有同样的稳定性。 结论 UNG能有效降解含dUTP的PCR产物,使之不能作为模板再次扩增,可以有效地防止PCR产物的污染。含有尿嘧啶的PCR产物对寡核苷酸探针的杂交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DNA糖苷酶 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杂交
下载PDF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HBV DNA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王虹 万成松 +1 位作者 王省良 彭华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对HBVDNA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 ,首先将HBVDNA进行PCR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HBV通用探针的微孔板 ,再加入HBV各基因型显色探针 ,同时进行微板核酸夹... 目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对HBVDNA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 ,首先将HBVDNA进行PCR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HBV通用探针的微孔板 ,再加入HBV各基因型显色探针 ,同时进行微板核酸夹心杂交 ELISA显色 ,对 15 2例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5 2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的基因型大多集中在B、C和D这 3种基因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B型 2 8.2 9% (43 15 2 )、C型 37.5 0 % (5 7 15 2 )、D型 18.42 % (2 8 15 2 ) ;A型、E型、F型所占比例很少 ,各只有 3.2 9% (5 15 2 )。还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基因型 ,B、C、D三型不同组合的混合型共占 10 .5 3% (16 15 2 )。结论 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简便进行HBV基因分型 ,在探讨HBV的流行病学及观察各基因型毒力强弱及致病性大小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微孔板 核酸杂交 ELISA PCR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广东地区TT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虹 王省良 +1 位作者 万成松 彭华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TT病毒 (TTV)感染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方法 选取TTV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Ⅰ型、Ⅱ型同源性极高的序列nt2 46 4~nt2 5 2 0作包被探针 ,异源性大于 5 0 %的序列nt2 12 5~nt2 15 9作显色探针Ⅰ和显色探针Ⅱ ,...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TT病毒 (TTV)感染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方法 选取TTV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Ⅰ型、Ⅱ型同源性极高的序列nt2 46 4~nt2 5 2 0作包被探针 ,异源性大于 5 0 %的序列nt2 12 5~nt2 15 9作显色探针Ⅰ和显色探针Ⅱ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对 2 80例肝功能损害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TTV检测及TTV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检测出 44例TTV阳性患者 ,检出率为 15 .71%。对 44例TTV阳性患者的标本进行分型 ,Ⅰ型、Ⅱ型和混合型比例为 30∶4∶10。慢性肝炎中TTV感染者与急性肝炎中TTV感染者比例为 2 8∶16。结论 在广东地区的肝炎疾病中 ,TTV有较高的发病率 ,且慢性肝炎感染TTV的机会多于急性肝炎 ,TTV可分为两个型 :Ⅰ型和Ⅱ型 ,Ⅰ型占 6 8.18% ,Ⅱ型占 9.0 9% ,Ⅰ型明显多于Ⅱ型。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分型准确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核酸杂交 TTV感染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双突变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少华 王虹 +1 位作者 李福元 曾位森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启动子 (BCP)双突变与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及HBeAg表型的关系。方法 针对BCP双突变的特点 ,设计一条通用捕捉探针、一条野生型和一条双突变显色探针。待测标本DNA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后分别与野生...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启动子 (BCP)双突变与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及HBeAg表型的关系。方法 针对BCP双突变的特点 ,设计一条通用捕捉探针、一条野生型和一条双突变显色探针。待测标本DNA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后分别与野生型和双突变显色探针杂交 ,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显示杂交结果 ,判定BCP突变与否。结果  14 7例经证实为HBVDNA阳性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中共有 5 1例双突变 ,其中 4 2例为单纯双突变 ,9例为混合突变 (双突变和野生型皆为阳性 )。 117例慢性中、重型肝炎中共有 36例BCP双突变 ,8例混合突变。 78例HBeAg阳性患者中 ,有 2 5例BCP双突变 ,其中 7例为混合突变。 6 5例HBeAg阴性患者中 ,有 2 6例BCP双突变。结论 慢性肝炎BCP双突变高于急性肝炎 ;BCP双突变对HBeAg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是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核酸杂交 乙型肝炎病毒 C基因启动子突变
原文传递
TTV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虹 周东耀 +3 位作者 彭永正 王省良 彭华国 曾位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85-87,共3页
目的调查华南地区 TTV感染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方法选取 TTV开放读码枢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G1、 G2、 G3、 G4、 G5、 G6同源性极高的系列 2 160— 2 196 nt作包被探针,异源性大于 20%的序列作... 目的调查华南地区 TTV感染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方法选取 TTV开放读码枢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 G1、 G2、 G3、 G4、 G5、 G6同源性极高的系列 2 160— 2 196 nt作包被探针,异源性大于 20%的序列作显色探针G1、G2、G3、G4、G5、G6,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对380例肝功能损害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TTV检测及TTV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检测出61例TTV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6.0%。对61例TTV进行基因分型,G1型44例,G2型5例,G1、G2混合型感染10例,G3、G4各1例,尚未发现G5、G6型。慢性肝炎中TTV感染者与急性肝炎中TTV感染者比例两者相近。结论在华南地区的肝炎疾病中, TTV有较高的感染率; TTV存在四个基因型,主要为G1型,其次为G2型,尚未发现G5、G6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经输血传播病毒 微板核酸杂交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耐药与HBV基因型及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虹 熊梦辉 +5 位作者 吴志华 万成松 周东耀 王省良 曾位森 彭华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23-126,共4页
目的 了解拉米夫定耐药与HBV基因型及HBV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HBV前C区保守序列作为通用包被探针 ,HBV不同基因型 (A、B、C、D、E、F)的序列、BCP野生株及突变株的序列、YMDD野生株及突变株序列分别作多条... 目的 了解拉米夫定耐药与HBV基因型及HBV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HBV前C区保守序列作为通用包被探针 ,HBV不同基因型 (A、B、C、D、E、F)的序列、BCP野生株及突变株的序列、YMDD野生株及突变株序列分别作多条显色探针。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分别对服药前及服药后 6个月进行HBV含量、基因型、BCP突变株及YMDD突变株的检测。结果 HBVC基因型占 36 % ,B基因型占 30 % ,D基因型占 2 3%。服药前 13例BCP突变患者仅 1例为B型 ,C型 8例 ,D型 4例 ;13例中有 2例DNA浓度小于 10 0pg ml血清 ,11例DNA浓度均大于 10 0pg ml血清。口服拉米夫定 6个月 ,YMDD突变株发生率为 9.4% ,在 5例YMDD突变中 ,C基因型 3例 ,D基因型 2例。并且 4例伴有BCP双突变。结论 HBVBCP的突变株HBV基因型及DNA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口服拉米夫定可以明显降低HBV水平 ,HBVYMDD突变株的发生也与基因型有关 ,且 80 %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MDD突变 基本核心启动子 微板核酸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