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静姬 吴光峰 +1 位作者 王桂香 陈小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不同程度疼痛作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常见、严重的症状之一,伴随患者整个疾病的进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如何做好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最大程度地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肿瘤专科护士... 不同程度疼痛作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常见、严重的症状之一,伴随患者整个疾病的进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如何做好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最大程度地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肿瘤专科护士研究的重点.自我管理教育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1].笔者对我科60例应用自我管理教育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消化道肿瘤 自我管理教育 疼痛患者 生活质量 疾病管理 肿瘤专科护士 肿瘤患者 疼痛护理
下载PDF
胃癌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晓华 吴光峰 +1 位作者 金晓威 黄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障碍因素及相关因素,为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应用William WK zung编制焦虑(SAS)、抑郁(SDS)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对82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障碍因素及相关因素,为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应用William WK zung编制焦虑(SAS)、抑郁(SDS)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对82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用Enter法,saep-wise的单因素、多因素及相关分析。结果:82例胃癌患者的恐惧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2.43%、74.39%和60.97%。表现较严重的分别为4.87%、7.32%和8.53%。焦虑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684,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焦虑有显著相关因素分别有文化程度、疾病分期、血红蛋白、经济收入、医院适应情况、食欲;与抑郁相关因素为食欲、疾病恐惧感,医院适应情况和化疗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焦虑、抑郁相关因素有文化程度、是否化疗、恐惧感、放、化疗反应、体重指数、是否放疗、医院适应情况和食欲等。结论:胃癌患者住院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对癌症患者的心理评估极为重要,为癌症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针对性心理治疗、护理对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在监测乳腺癌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燕 应敏刚 +2 位作者 杨建伟 胡敏华 黄建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TPS)监测乳腺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4 0例健康体检者及10 8例乳腺癌患者 (其中 5 1例为治疗后转移复发 )的血清TPS、CA15 3、CEA及TPA水平 ,观察其中 2 3例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TPS)监测乳腺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4 0例健康体检者及10 8例乳腺癌患者 (其中 5 1例为治疗后转移复发 )的血清TPS、CA15 3、CEA及TPA水平 ,观察其中 2 3例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前后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术后稳定未转移者各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 .0 5 )。术后转移复发者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5 )。检出乳腺癌转移复发最敏感的指标是TPS (78.7% ) ,特异性最强的是CA15 3(96 .5 % ) ,TPS与CA15 3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互补 ,有效性提高 (78.9% ) ,若再加入CEA ,可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和有效性 (87.5 % )。TPS对乳腺癌骨转移最为敏感 ,远处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TPS水平最高。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有效 (CR +PR +SD)各标记物与治疗前相比 ,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治疗无效 (PD) ,TPS与TPA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TPS是检出转移性乳腺癌最为敏感的标志物 ,尤其是骨转移的患者。TPS与CA15 3、CEA联合是监测转移性乳腺癌的最佳组合。TPS水平升高表明病情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监测 乳腺癌 肿瘤转移 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SELDI-TOF-MS技术筛选NSCLC血清肿瘤标志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叶韵斌 陈玲 +4 位作者 佘志廉 陈慧菁 蔡丹 柳硕岩 陈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蛋白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并建立NSCLC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简称SELDI-TOF或SELDI)技术,分析100例NSCLC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血清,获得蛋白表...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蛋白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并建立NSCLC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简称SELDI-TOF或SELDI)技术,分析100例NSCLC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血清,获得蛋白表达图谱。用Biomarker Pattern(BPS)软件分析NSCLC差异蛋白并初步建立诊断模型。通过盲筛进一步验证诊断模型。结果发现NSCLC患者血清与正常人有16个显著差异的蛋白波峰,显著高表达8个(P<0.001)。显著低表达8个(P<0.001)。经BPS软件分析,建立分类树模型,其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100例样本盲筛验证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95.83%。无吸烟史患者较有吸烟史患者血清中显著高表达蛋白质波峰有3个(P<0.05)。鳞癌患者较腺癌患者血清中显著高表达蛋白质波峰有2个(P<0.01)。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之间未发现差异蛋白峰。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NSCLC差异性蛋白并建立NSCLC诊断的分类树模型,有望成为NSCLC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蛋白指纹图谱技术)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翔 杨建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73-877,共5页
关键词 老年 体力状态 化学治疗 肿瘤
下载PDF
改良DCF方案治疗27例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奕贵 杨建伟 +3 位作者 蔡雄超 高炜 陈帆 李惠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改良的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方案(mDCF)治疗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入选的27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50mg/m2d1、DDP25mg/m2d2~d3、CF0.2g/... 目的研究改良的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方案(mDCF)治疗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入选的27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50mg/m2d1、DDP25mg/m2d2~d3、CF0.2g/m2d2~d3、5-FU2g/m2持续静滴46小时(d2~d3)双周方案全身化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27例胃癌患者平均化疗4.5个周期,CR1例,PR12例,总有效率(RR)为48.1%(95%CI:32%~64%),对紫杉醇耐药者仍然33.3%(2/6)有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11.8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发生率达100.0%,且48.9%为3~4级(其中16.3%为4级),出现2例(7.4%)因骨髓抑制停止化疗;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损害、腹泻、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9.2%、51.9%、48.1%、44.4%、25.9%、18.5%及11.1%,大部分为1~2级。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改良的多西紫杉醇联合DDP加CF和5-FU双周方案(mDCF)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仍然偏高,但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与紫杉醇无完全交叉耐药,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改良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多西紫杉醇 顺铂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配合剂量密集化疗法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天传 杨建伟 陈乃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9-851,共3页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参附注射液 化疗治疗 化疗法 临床观察 剂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患者生活质量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维持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蒙燕 杨建伟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2-415,共4页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已从单纯化学药物治疗向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的方向转化,传统持续给药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的维持治疗策略也受到许多新策略的挑战。维持治疗不仅可以巩固一线治疗的疗效,而且可以减轻化学治疗药物的累积性毒性,...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已从单纯化学药物治疗向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的方向转化,传统持续给药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的维持治疗策略也受到许多新策略的挑战。维持治疗不仅可以巩固一线治疗的疗效,而且可以减轻化学治疗药物的累积性毒性,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并最终延长总生存期。维持治疗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化学治疗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维持治疗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长乐高发区胃癌发生的关系
9
作者 郑天荣 陈奕贵 +2 位作者 郑雄伟 许磊 陆莉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对细胞凋亡及EGFR、VEGF表达的影响 ,从而初步探讨Hp感染与长乐市高发区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碱性品红染色法和血Hp抗体检测法检测Hp感染状况 ;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 目的 :探讨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对细胞凋亡及EGFR、VEGF表达的影响 ,从而初步探讨Hp感染与长乐市高发区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碱性品红染色法和血Hp抗体检测法检测Hp感染状况 ;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检测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粘膜EGFR及VEGF表达情况。结果 :长乐市胃癌演化系列Hp现症感染率 (Hp +率 )为 74.4% ,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化 (CAG IM)组最高 ,为 92 .5 % ;细胞凋亡指数在CAG IM组最高 ,为 0 .35 7,而胃癌组最低 ,为 0 .179;EGFR表达阳性率为 5 1.35 % ,其中CAG IM组阳性率最高 ,达 75 .0 % ,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最低 ,为 2 5 .0 % ,胃癌组为 46 .7% ;VEGF在不典型增生 (AH)组最低 ,为 35 .0 % ,在胃癌组最高 ,为 6 5 .0 %。 (P <0 .0 5 )。VEGF表达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 (P <0 .0 5 )。Hp感染使胃粘膜凋亡指数增高 ,EGFR表达增加 ,VEGF表达下降 (P <0 .0 5 )。结论 :Hp感染与长乐市高发区胃癌发生相关 ,Hp感染影响了胃粘膜细胞EGFR、VEGF的表达及胃粘膜细胞的增生和凋亡 ,从而可能影响了胃癌演化系列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凋亡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胃癌 发生
下载PDF
营养支持辅助化疗在28例晚期胃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杰 郭增清 范南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辅助化疗在体力状况(PS)评分≥3.0的晚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全组28例,先用小剂量单药紫杉醇50-60mg/m^2,静滴3h,单周重复;待一般情况好转后改予紫杉醇60-90mg/m^2,静滴3h,第1天;随后甲酰四氢叶酸(CF)200mg...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辅助化疗在体力状况(PS)评分≥3.0的晚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全组28例,先用小剂量单药紫杉醇50-60mg/m^2,静滴3h,单周重复;待一般情况好转后改予紫杉醇60-90mg/m^2,静滴3h,第1天;随后甲酰四氢叶酸(CF)200mg/m^2,静滴2h,第1,2天;接着予5氟尿嘧啶(5-Fu)2.0mg/m^2 civ 46h的两药联合方案或进而改予加用草酸铂60mg/m^2,静滴2h,第1天的三药联合化疗。在化疗同时辅助营养支持治疗。结果28例可评价病例中,完全缓解(CR)1例(3.6%),部分缓解(PR)13例(46.4%),肿瘤控制率[CR+PR+SD](78.6%)。中位生存期6个月。一般状况改善24例(85.7%)。主要毒性反应为血液毒性,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100.0%,其中Ⅲ-Ⅳ度占53.5%。结论对于一般状态较差的晚期胃癌患者,在营养支持下,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营养支持 紫杉醇 草酸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0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光峰 王桂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晚期结直肠癌 联合化疗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护理 配体结合区 细胞毒作用 EGFR
下载PDF
东西方胃癌治疗的现状及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莎(综述) 杨建伟(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689-692,共4页
手术、化疗、放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东、西方国家针对胃癌的治疗策略有所不同,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东、西方治疗胃癌的现状及争议,以期为临床上胃癌的最佳治疗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胃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I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晓杰 范南峰 +3 位作者 郭增清 林榕波 刘捷 陈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136-1137,共2页
目的:评价IF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1例晚期胃癌患者,以伊立替康80mg/m2静脉滴注半小时,随后亚叶酸5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接着开始持续静脉滴注氟脲嘧啶2000mg/m222个小时,每周1次,连用6周,休息1周后重复。结果... 目的:评价IF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1例晚期胃癌患者,以伊立替康80mg/m2静脉滴注半小时,随后亚叶酸5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接着开始持续静脉滴注氟脲嘧啶2000mg/m222个小时,每周1次,连用6周,休息1周后重复。结果:19例可评价患者中,没有CR病例,PR7例(36.8%),PR+SD78.9%。中位生存期10月。不良反应以血液学不良为主,多为I-Ⅱ度(87.0%)。结论:IF方案对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化学疗法
下载PDF
X—Y理论在护士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娟 《海峡科学》 2010年第10期280-281,共2页
据国外学者报道,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间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该病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中发病率约为1088/10万。
关键词 护士压力 护士长 护理管理者 护士工作 合同护士 护理部
下载PDF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15
作者 汪通 杨建伟 蒙燕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前胃癌的细胞毒药物治疗已进入一个平台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胃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入了分子水平。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正在探索胃癌的分子靶点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目前胃癌的细胞毒药物治疗已进入一个平台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胃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入了分子水平。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正在探索胃癌的分子靶点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以及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等。目前,仅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药物ramucirumab被III期临床研究证实在晚期胃癌中有显著疗效,针对上述靶点的其他药物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分子靶点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改进微量泵固定方法的探讨
16
作者 王桂香 吴光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3,共2页
胃癌、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化疗仍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5-氟尿嘧啶(5-Fu)是化疗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且通常置于微量泵中持续给药,使用中常由于微量泵固定不妥而影响化疗的顺... 胃癌、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化疗仍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5-氟尿嘧啶(5-Fu)是化疗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且通常置于微量泵中持续给药,使用中常由于微量泵固定不妥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通过对5-Fu置于微量泵中使用时固定方法的改进,来避免或减少头皮针反折及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方法 微量泵 5-氟尿嘧啶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方案 持续给药
原文传递
安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患者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奕贵 蔡雄超 +2 位作者 林景辉 邹思平 余家密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患者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对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影响,探讨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疗效。方法通过监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 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患者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对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影响,探讨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疗效。方法通过监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及体力状态等的变化,观察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提高了患者血中前白蛋白、白蛋白、CRE水平,对维持血中血红蛋白的水平、稳定患者的体质指数、提高患者的体力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安素能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减轻营养不良程度,提高体力状态评分、稳定体质指数,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化疗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肠内营养治疗 安素
下载PDF
交替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18
作者 杨宇辉(综述) 杨建伟(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8-381,共4页
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探讨了这些不同活性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并进行了多种联合治疗模式的尝试。多项临床试验表明,交替方案化疗有效率高且毒性较低,为转移性... 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探讨了这些不同活性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并进行了多种联合治疗模式的尝试。多项临床试验表明,交替方案化疗有效率高且毒性较低,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联合化疗拓展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诊治进展
19
作者 刘秀钦(综述) 杨建伟(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18-522,共5页
综合国内外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早期胃癌(EGC)的文献资料,对EGC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探讨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等对EGC的诊断价值,以及外科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切除术等对EGC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53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39
20
作者 宋锦添 陈奕贵 +2 位作者 许春伟 蔡雄超 陈丽珠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3期557-563,共7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多程治疗后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53例,每天给予阿帕替尼250,500,850 mg口服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或者不能耐受。随访时间21个月,评估疗效并...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多程治疗后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53例,每天给予阿帕替尼250,500,850 mg口服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或者不能耐受。随访时间21个月,评估疗效并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8.8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56.6%,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free survival,mPFS)为3.6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疲乏等,多数为Ⅰ级或Ⅱ级,多数患者能够能耐受。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原发肝癌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多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原发肝癌 安全 有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