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蓖麻油引产餐引产前后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颜建英 陈文祯 游巧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蓖麻油引产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血清中雌孕激素、皮质醇及胎盘泌乳素水平变化,阐明蓖麻油引产餐发动分娩的内分泌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足月妊娠引产57例血清相关激素水平,其中成功引产32例(A组),未成功2... 目的探讨蓖麻油引产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血清中雌孕激素、皮质醇及胎盘泌乳素水平变化,阐明蓖麻油引产餐发动分娩的内分泌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足月妊娠引产57例血清相关激素水平,其中成功引产32例(A组),未成功25例(B组),分娩自然发动34例(C组)。结果A组在不同时期(临产前、临产时、临产后)血清中皮质醇(Co)及胎盘泌乳素(HPL)水平均有显著上升(P<0.01),且与C组一致;A组3个不同时期血清雌二醇(E2)、雌三醇(E3)水平有不同程度上升,孕酮(Pr)下降,但无显著性(P>0.05);A组临产时Co,HPL水平高于未成功组,差异显著(P<0.01),E2,E3及P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HPL参与蓖麻油引产餐引产的发动,且与分娩的进展有关,未达到一定水平,分娩不能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蓖麻油 引产 药物引产
下载PDF
分娩第一产程自由体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6
2
作者 江秀敏 高丽素 +2 位作者 金丽珠 郭胜斌 林勇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趴的 :探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 1999~ 2 0 0 0年 2 45例孕妇为观察组 ,在孕妇入产房待产的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 ,即卧、走、立、坐、跪、趴、蹲 ,任孕妇自由选择... 趴的 :探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 1999~ 2 0 0 0年 2 45例孕妇为观察组 ,在孕妇入产房待产的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 ,即卧、走、立、坐、跪、趴、蹲 ,任孕妇自由选择。同时以1998年 1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中用药、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和产程中用药明显减少 ,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使产程中医疗干预减少 ,自然分娩率提高 ,利于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产程 体位 分娩 临床研究 自由体位
原文传递
妊娠梅毒1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9
3
作者 张肖民 张荣娜 +2 位作者 林淑钦 陈水仙 郑丽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192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93例)及未治疗组(9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192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93例)及未治疗组(9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母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高低,将192例梅毒孕妇分为≤1∶8组与≥1∶16组,观察血清滴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36%(87/93),未治疗组仅为283%(28/9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发生率分别为54%(5/93)和11%(1/93),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283%(28/99)和323%(32/99),且治疗组无死产及流产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630%(58/92),未治疗组仅占232%(13/56)。治疗组窒息儿、低体重儿、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RPR滴度≤1∶8组114例,≥1∶16组72例。≤1∶8组足月儿占781%(89/114),明显高于≥1∶16组的361%(26/72)。≤1∶8组早产儿、先天梅毒患儿、新生儿及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3%(6/114)、219%(25/114)、26%(3/114)和193%(22/114),明显低于≥1∶16组的375%(27/72)、722%(5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先天梅毒 孕妇 发生率 滴度 患儿 梅毒患者 母血清 显著性 孕周
原文传递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6
4
作者 颜建英 陈文祯 +2 位作者 王梅英 罗美瑜 黄晓燕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79,共2页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对产妇第3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7年6月至19...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对产妇第3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7年6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防 米索前列醇
原文传递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致子宫破裂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李莉 颜建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子宫破裂系产科的急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大幅提高,瘢痕子宫孕妇孕期及分娩期需面临子宫破裂的风险,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工作者棘手的问题。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2010年收治的32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子宫破裂系产科的急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大幅提高,瘢痕子宫孕妇孕期及分娩期需面临子宫破裂的风险,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工作者棘手的问题。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2010年收治的32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发生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子宫破裂的认识、诊断及积极防治,避免母儿的不良结局。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至2010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行剖宫产者35446例,其中瘢痕子宫419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破裂 剖宫产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下载PDF
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绝经相关特征的调查 被引量:53
6
作者 陈蓉 郁琦 +12 位作者 徐克惠 谢梅青 雷小敏 任慕兰 阮祥燕 丁岩 符书馨 杨欣 林元 王惠兰 吴宜勇 张绍芬 郭雪桃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3-727,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的绝经相关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对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其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以及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共有1641... 目的调查中国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的绝经相关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对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其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以及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共有1641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进入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分别为(47±4)、(46±4)和(49±3)岁。78.43%(1287/1641)的患者在绝经过渡期存在绝经相关症状,以轻、中度为主;最常见的5种绝经相关症状是乏力(71.48%,1173/1641)、易激动(68.68%,1127/1641)、失眠(67.65%,1110/1641)、骨关节和肌肉痛(64.11%,1052/1641)及潮热(57.90%,950/1641)。在绝经过程的不同亚阶段,出现绝经相关症状的程度不同,以绝经过渡期晚期和绝经后期最为明显,出现中、重度绝经相关症状者分别占59.1%(189/320)和51.1%(291/570)。76.5%(750/981)的患者在月经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绝经相关症状,17.5%(172/981)的患者是先有绝经相关症状后发生月经改变,6.0%(59/981)的患者在绝经后才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在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激素补充治疗的知晓率达56.39%(733/1300),信息来源主要是妇产科医师,占54.08%(703/1300)。结论到医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患者大部分有绝经相关症状,但以轻、中度为主;尽管大多数妇女是在月经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绝经相关症状,但仍有一部分妇女是先有绝经相关症状后发生月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绝经后期 疲劳 入睡和睡眠障碍 关节痛 激惹心境
原文传递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林建华 林其德 +14 位作者 刘兴会 严建英 贺晶 李力 古航 孙丽洲 张建平 于松 马玉燕 牛建民 夏泳 赵三存 李望 王惠兰 王柄顺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07年4至8月,选择全国15所三级医院440例因产科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益母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07年4至8月,选择全国15所三级医院440例因产科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益母草组147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术后2h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20mg/12h,共3次;益母草+缩宫素组144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及缩宫素10u,术后2h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20mg/12h,共3次;缩宫素组149例,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术后2h开始,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10U/12h,共3次。观察:(1)产时出血量、产后2、6、12、24、48h的阴道出血量;(2)产后24h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3)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差值;(4)不良反应。结果(1)出血量:平均产时出血量益母草组为(368±258)ml,缩宫素组为(269±141)ml,益母草+缩宫素组为(255±114)ml,3组的产时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6、12、24、48h各组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24h总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益母草组平均为(480±276)ml、益母草+缩宫素组为(361±179)ml、缩宫素组为(381±179)ml,3组术后24h总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益母草组为32.0%(47/147)、益母草+缩宫素组为11.1%(16/144)、缩宫素组为18.8%(28/149),益母草+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而益母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产后出血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实施临床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 被引量:44
8
作者 江秀敏 罗丹丹 +2 位作者 张玲玲 石秀红 魏慧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对6236例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后出血临床干预措施:应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针对孕妇存在的不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 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对6236例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后出血临床干预措施:应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针对孕妇存在的不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在产时严密观察和处理三个产程,产妇宫口开全时常规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对潜在产后宫缩乏力者,在其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2h内准确测量出血量,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等。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前后比较,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根据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表对入院孕妇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积极采用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后出血 护理
原文传递
催产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超斌 王梅英 李东舫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2-314,共3页
1909年BlairBel发现,垂体后叶提取物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后来人们证实,其中起宫缩作用的是催产素。从那以后,催产素就被用于催产、引产和防止产后出血。催产素虽然是发现较早、研究较多的一种激素,但在促进分娩中... 1909年BlairBel发现,垂体后叶提取物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后来人们证实,其中起宫缩作用的是催产素。从那以后,催产素就被用于催产、引产和防止产后出血。催产素虽然是发现较早、研究较多的一种激素,但在促进分娩中的作用机理及其重要性至今仍有许多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结构 代谢 体内分布 受体
原文传递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敏 颜建英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36-441,共6页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随着宫颈癌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筛查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筛查目标已转变为早期检出高级别CIN并行阻断性治疗。在CIN治疗策略的原则中,首要目的应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CIN的诊断仍...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随着宫颈癌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筛查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筛查目标已转变为早期检出高级别CIN并行阻断性治疗。在CIN治疗策略的原则中,首要目的应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CIN的诊断仍依靠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这三阶梯技术("three step"technique)。治疗方面,推荐期待治疗作为CINⅠ女性的标准治疗。对于CINⅡ与CINⅢ,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激光锥切是推荐的治疗方法。术后主要通过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低至中度疾病残留及复发风险患者进行随访,对高度疾病残留及复发风险患者,推荐阴道镜随诊。现拟从CIN的诊断、转归、治疗、CIN合并妊娠、CIN治疗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科 治疗
下载PDF
子痫前期双胎孕妇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兆董 赵扬玉 +1 位作者 魏瑗 杨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子痫前期(PE)和正常双胎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上述指标在双胎妊娠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在PE病情评估和发病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目的通过比较子痫前期(PE)和正常双胎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上述指标在双胎妊娠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在PE病情评估和发病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70例双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55例,重度子痫前期75例,正常双胎孕妇240例,回顾性分析三组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①凝血功能各指标中,从孕早期到孕中晚期,PT逐渐缩短,DD逐渐升高,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组间比较,重度PE组的FIB比其他两组均降低,重度PE组的TT比其他两组均升高,轻度PE组和重度PE组的DD及APTT均比正常组升高(P<0.05)。②血小板参数中,从孕早期到孕中晚期,PLT和PCT逐渐下降,MPV、PDW逐渐升高(P<0.05)。组间比较,孕晚期,PDW、MPV在轻度PE组和重度PE组均比正常组升高,PLT、PCT在重度PE组均比正常组下降(P<0.05)。③妊娠晚期做ROC曲线预测子痫前期,TT的AUC=67.5%,截断值=13.5s,OR=2.1,P<0.01;PDW的AUC=70.7%,截断值=13.5fL,OR=1.7,P<0.01。结论①子痫前期可能引发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血液异常高凝,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发展,指导临床工作。②TT和PDW可能是早期预测双胎子痫前期发生的有效指标,若妊娠中晚期超过截断值,可起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子痫前期 凝血功能 血小板参数 预测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吕鑫 张为远 +12 位作者 张靖霄 魏玉茜 郭晓丽 崔世红 颜建英 张孝艳 乔宠 周容 顾蔚蓉 陈先侠 杨孜 李笑天 林建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0-766,共7页
目的探讨早发和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差异,提高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我国160家医疗机构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共21000例,其中早发子痫前期8031例(早发组),晚发子痫前期12969例(晚发组)。比较早发组与晚... 目的探讨早发和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差异,提高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我国160家医疗机构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共21000例,其中早发子痫前期8031例(早发组),晚发子痫前期12969例(晚发组)。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孕妇各高危因素及不同体质指数(BMI)、年龄分层的占比情况。结果(1)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早发组与晚发组各高危因素的占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早发组的初产妇、多胎妊娠占比均显著低于晚发组,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晚发组。(2)BMI分层分析:早发组BMI≥24 kg/m^(2)孕妇占比[分别为48.2%(2828/5872)和45.5%(4177/9181),P=0.001]及BMI≥28 kg/m^(2)孕妇占比[分别为19.5%(1143/5872)和18.0%(1656/9181),P=0.028]均显著高于晚发组。(3)年龄分层分析:早发组35~39岁孕妇占比[分别为21.8%(1752/8023)和17.6%(2118/12068),P<0.01]、40~44岁孕妇占比[分别为6.8%(545/8023)和5.4%(649/12068),P<0.01]、≥45岁孕妇占比[分别为0.7%(58/8023)和0.5%(57/12068),P=0.021]均显著高于晚发组。(4)多因素分析:高龄(≥35岁)、多胎妊娠、未规律产前检查或由外院转入、高血压家族史(包括父系、母系及父母两系)、既往子痫前期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均是影响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风险因素(P均<0.05)。结论有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高血压家族史、既往子痫前期病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这些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更易发生早发子痫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林顺和 谢熙 +2 位作者 刘超斌 苏彦钊 王真红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患者的生殖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EP分...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患者的生殖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和非EP组,EP组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妊娠的96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经过和围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EP发生率为42.86%(129/301)。Ⅲ~Ⅳ期EMS患者EP发生率高于Ⅰ~Ⅱ期EMS患者(P=0.018)。EP在深部侵润型EMS的发生率(53.13%)明显高于卵巢型(36.36%)(P=0.014)和腹膜型(42.54%)(P=0.003)。EP组的胚胎停育率(4.65%)高于非EP组(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自然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与非E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48.15%)、临床妊娠率(43.21%)均高于Ⅲ~Ⅳ期患者(31.25%,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7)。EMS合并EP组宫、腹腔镜术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EP在EM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MS合并EP不孕症患者应尽早接受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以提高术后自然妊娠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明显改善EMS合并EP不孕患者的生殖预后,不增加孕期并发症,不影响围产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子宫内膜息肉(EP) 不孕 手术 妊娠
原文传递
胎儿畸形选择引产孕妇心理准备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曾巍 钱小芳 +1 位作者 刘桂华 林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 深入了解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斗争过程及心理准备状况.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1例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进行访谈.结果 升华出4个主题:知晓胎儿畸形时的应对、选择引产的心理障碍、引产的知识及来源、对未来生活的担... 目的 深入了解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斗争过程及心理准备状况.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1例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进行访谈.结果 升华出4个主题:知晓胎儿畸形时的应对、选择引产的心理障碍、引产的知识及来源、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选择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分析胎儿畸形严重程度,充分尊重孕妇的选择,减轻胎儿畸形孕妇的矛盾与负罪感,给予持续的专业支持,减轻引产前的焦虑,增强其引产后再孕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心理过程 胎儿畸形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林丽卿 孙蓬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7期2593-2594,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并于产后5周到院复诊的产妇96例,其中51例产妇为自然阴道分娩,将其设立为对照组,45例产妇为剖宫产,将其设...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并于产后5周到院复诊的产妇96例,其中51例产妇为自然阴道分娩,将其设立为对照组,45例产妇为剖宫产,将其设立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性功能情况。结果:经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后,两组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静息压为(47.03±4.44)cmH2O,高于对照组的(36.36±3.03)cmH2O(P<0.05);对照组的盆底收缩压为(46.86±4.07)cmH2O,观察组为(47.65±4.18)cmH2O,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功能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肌康复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使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性功能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康复锻炼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妇盆底康复效果 性功能
下载PDF
妊娠间隔对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隽娟 杨慧霞 +22 位作者 魏玉梅 宋耕 苏日娜 陈叙 杨秋红 顔建英 肖梅 李颖 崔世红 胡娅莉 赵先兰 樊尚荣 冯玲 张眉花 马玉燕 尤子善 孟海霞 刘海蔚 朱莹 吴春凤 蔡雁 胡可佳 丁虹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间隔(IPI)对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4个省区市共21家医院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查阅病历收集2011—2018年间两次妊娠均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经产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IPI、既往史、妊娠合并症和...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间隔(IPI)对经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4个省区市共21家医院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查阅病历收集2011—2018年间两次妊娠均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经产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IPI、既往史、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资料。根据不同IPI分为4组:<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根据WHO的推荐,以24~59个月组作为参照,比较各组经产妇的妊娠结局。进一步根据年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巨大儿分娩史和早产史进行分层分析,探讨不同特征经产妇中IPI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经产妇8026例,其中<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分别为423、623、5512和1468例。(1)<18个月组、18~23个月组、24~59个月组和≥60个月组的妊娠年龄、本次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剖宫产史比例、GDM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均逐渐增加,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经产妇相比,≥60个月组经产妇的早产、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2%(OR=1.42,95%CI为1.07~1.88,P=0.015)、46%(OR=1.46,95%CI为1.13~1.88,P=0.004)和64%(OR=1.64,95%CI为1.13~2.38,P=0.009),其他组均未见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P均>0.05)。(3)根据妊娠年龄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高龄经产妇≥60个月组羊水过少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2.87,95%CI为1.41~5.83,P=0.004);非高龄经产妇<18个月组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1.59,95%CI为1.04~2.43,P=0.032),≥60个月组胎膜早破(OR=1.58,95%CI为1.18~2.13,P=0.002)和早产(OR=1.52,95%CI为1.07~2.17,P=0.020)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根据有无GDM史分层,校正混杂因素后,与24~59个月组比较,≥60个月组有GDM史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间隔 妊娠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产前诊断泰国缺失型α仪地中海贫血1引起的胎儿巴氏水肿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黄海龙 林娜 +7 位作者 徐两蒲 许金榜 何德钦 李英 郑琳 吴小青 刘合焜 林元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1-533,共3页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遗传病,临床上主要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两种,以α地贫更为常见。目前,国内报道的α地贫产...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遗传病,临床上主要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两种,以α地贫更为常见。目前,国内报道的α地贫产前基因诊断主要是针对常见的3种α地贫缺失型和非缺失型基因突变类型的胎儿产前基因诊断。本研究报道2例极为少见的泰国缺失型仪地α1和东南亚缺失型α地贫1双重杂合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非缺失型 产前诊断 胎儿 泰国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珠蛋白链合成 产前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韩晴 潘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167-168,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因、临床诊断、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间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59例,其中合并... 目的总结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因、临床诊断、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间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59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6例,发生率为10%,6例术前B超均提示前置胎盘、瘢痕处胎盘植入;术中4例行子宫切除术,2例保守治疗成功未切除子宫,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掌握好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该并发症的根本所在,产前及时诊断,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可有效的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顺萍 张荣莲 +3 位作者 何菲 黄萌 庄海林 庄怀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 :了解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梅毒母婴传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梅毒母婴传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城市、农村居民与流动人口3类人群共1274名孕妇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孕妇人群整体的梅... 目的 :了解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梅毒母婴传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梅毒母婴传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城市、农村居民与流动人口3类人群共1274名孕妇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孕妇人群整体的梅毒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6.91%,其中城市、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分别为72.72%、51.35%、44.44%,城市孕妇知晓率高于后二者。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和网络是孕妇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 :孕妇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仍较低,改进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质量以提高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认知,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先天性梅毒的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梅毒 母婴传播 知晓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 被引量:16
20
作者 颜建英 蒋玲玲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3年第2期16-22,共7页
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其中感染的因素一直备受关注,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围产期感染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溶血性链球菌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关键词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不良妊娠结局 围产期感染 围产儿感染 致病菌 孕产妇 国内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