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评价
1
作者 颜国栋 郭桂元 《胰腺病学》 2006年第4期233-233,242,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30%。因此,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奥曲肽(善宁)治疗SAP,已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疗效。我院消化科...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30%。因此,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奥曲肽(善宁)治疗SAP,已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疗效。我院消化科于2001年7月~2005年7月,经确诊为SAP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奥曲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方案 疗效评价 奥曲肽 治疗效果 结果报告 SAP 并发症 病死率 消化科
下载PDF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2
作者 颜国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876-1877,共2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雷贝拉唑组30例,服用雷贝拉唑10 mg,qd;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丁150 mg,bid,早晚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雷贝拉唑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雷贝拉唑组30例,服用雷贝拉唑10 mg,qd;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丁150 mg,bid,早晚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雷贝拉唑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明显改善内镜下食管炎分级,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分级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郭桂元 黄子成 +1 位作者 林婵婵 黄志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293-2298,共6页
目的考察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Ⅱ期结肠癌患者185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按照实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益生菌干预组(80例)和益生... 目的考察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Ⅱ期结肠癌患者185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按照实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益生菌干预组(80例)和益生菌未干预组(105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术前和术后1个月粪便,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粪便的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4年生存情况及与肠道菌群数量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前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均明显降低(P<0.05),益生菌干预组和益生菌未干预组的菌群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随访,无1例失访。105例益生菌未干预组中存活90例(85.71%),15例(14.29%)死亡,其中14例为结肠癌转移死亡,1例为心血管病死亡。乳酸杆菌属(χ~2=6.700,P=0.035)和双歧杆菌属(χ~2=5.777,P=0.016)数量越高,大肠杆菌(χ~2=3.301,P=0.069)和肠球菌属(χ~2=4.780,P=0.029)数量越低,结肠癌患者4年生存时间越长。80例益生菌干预组中存活76例(95.00%),4例(5.00%)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结肠癌转移死亡,1例交通意外死亡。与益生菌未干预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的存活例数较多(χ~2=4.248,P=0.039),因结肠癌转移死亡例数较少(χ~2=4.997,P=0.02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数量越高,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数量越低,结肠癌的预后较好。给予益生菌干预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肠道菌群 益生菌 预后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积液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志雄 姚玉珍 +2 位作者 余卫峰 张长青 费洪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1例SAP且病程中确定存在液体(II型)腹腔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观察组),66例行保守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1例SAP且病程中确定存在液体(II型)腹腔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观察组),66例行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疗效评价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饮食的天数及总住院天数等疗效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压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膀胱压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可以降低SAP并腹腔积液患者的腹腔内压力,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未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引流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原文传递
长节段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洋洋 陈雅华 +7 位作者 钟世顺 黄新香 兰世迁 郭建民 黄子成 李彩苹 林吟 梁玮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病灶长度超过5 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在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治疗的85例病灶长度超过5 cm的早期食... 目的探讨病灶长度超过5 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在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治疗的85例病灶长度超过5 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ESD组(52例)及EPMR组(33例),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结果ESD组与EPMR组的完整切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5%(45/52)比87.9%(29/33),P〉0.05],ESD组的手术时间[(58.53±30.50)min比(32.06±9.12)min]、术后禁食时间[(4.18±1.30)d比(3.67±0.96)d]、住院时间[(7.45±2.44)d比(6.54±1.73)d]及抗生素使用时间[(3.48±2.33)d比(1.96±2.20)d]明显长于EPMR组(P均〈0.05)。ESD组与EPMR组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胸痛、术后出血等近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狭窄发生率较EPMR组高[23.1%(12/52)比6.1%(2/33),P〈0.05]。术后随访3~63个月,ESD组复发5例,EPMR组1例,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PMR与ESD治疗病灶长度超过5 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EPMR操作时间短,术后狭窄并发症少,且术式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介入超声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志雄 姚玉珍 +2 位作者 余卫峰 张长青 孙安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856-859,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高压早期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5月-2015年5月确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高压患者21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04例),观...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高压早期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5月-2015年5月确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高压患者21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04例),观察组采用介入超声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疗效评价指标、医疗资源的使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价指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值分别为(8.3±2.5)天比(12.4±2.9)天,(5.2±1.73)天比(7.1±2.1)天,(7.9±2.4)天比(11.9±3.1)天,P〈0.05)〕,观察组患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值分别为〔(17.9±4.6)天比(22.4±5.2)天,(181 862±6091)元比(273691±11836)元,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压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膀胱压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7.3%比34.6%,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0%比77.9%,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因病例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7%比6.7%,P〉0.05)。结论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可以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高压患者的腹腔内压力,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病程,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并延缓及阻止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穿刺引流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颖怡 郭翠芬 +5 位作者 章瑞南 汪保灿 潘勤 汪余勤 曹海霞 范建高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48-851,共4页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rs671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在120例研究对象,行肝脏硬度和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血ALDH2 rs671多态性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rs671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在120例研究对象,行肝脏硬度和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血ALDH2 rs671多态性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判断基因多态性与NAFLD患病的相对风险度。结果根据CAP检测结果发现脂肪肝73例,无脂肪肝人群47例;脂肪肝组和无脂肪肝组ALDH2 rs671基因GA/AA型比例分别为52.1%和34.0%(P<0.05);女性和超重人群中脂肪肝组GA/AA型比例分别为48.8%和53.3%,显著高于无脂肪肝组的22.2%和23.1%(P<0.05);GA/AA型者脂肪肝患病风险升高3.756倍,其体质量、臀围、腰高比超标比例显著高于GG型者(P<0.05),血清GGT水平为(55.57±99.97)U/L,显著高于GG型者[(38.17±48.02)U/L,P<0.05]。结论ALDH2 rs671突变可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乙醛脱氢酶2 单核苷酸多态性 患病风险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桂元 黄子成 +1 位作者 叶源春 陈小令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3期21-23,40,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UC患者作为病例组,抽取同期103名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UC患者作为病例组,抽取同期103名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基因型频率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分析两组间SNPs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检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NFSF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U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TNFSF15基因中rs3810936、rs6478108、rs6478109、rs7848647和rs7869487等5个SNPs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两组5个SNPs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频率比较,P=0.685,0.903,0.750,0.808,0.988;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0.612,0.764,0.620,0.622,1.000)。结论 TNFSF15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UC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遗传易感性 TNFSF15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围术期应用效果及对预后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春芳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需行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行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在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需行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术后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围术期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息肉 内镜 钳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育斌 张长青 +1 位作者 张葵玲 周阿佩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5期992-99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坏死感染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74例经PCD治疗的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和CT...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坏死感染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74例经PCD治疗的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有效预测PCD治疗效果的临床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本组AP合并坏死感染接受PCD治疗成功率为58.1%(43/74),PCD失败转为手术清创者31例(41.9%)。单因素分析发现:CT影像学指标中胰腺坏死范围(P<0.001)、感染灶范围(P=0.038)、数目(P=0.010)、成份(P=0.001)、包裹程度(P=0.029),临床指标中是否并发持续性器官衰竭(P=0.013),与PCD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关联性;而人口学特征中年龄、性别、病因学诊断以及临床指标中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BISAP)评分、白细胞计数、CRP、是否并发器官衰竭和器官衰竭数目以及一过性器官衰竭与PCD治疗效果未存在显著关联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胰腺坏死范围>50%(OR=1.75,95%CI 1.39~3.76,P=0.013)、多发感染灶(OR=2.04,95%CI1.83~5.92,P=0.001)、感染灶成分不均质(OR=2.76,95%CI 1.47~6.58,P<0.001)和持续性器官衰竭(OR=1.27,95%CI 1.20~2.97,P=0.035)是AP合并坏死感染接受PCD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CD治疗AP合并坏死感染的成功率较高,CT影像学评估尤其是感染灶成分、数目和胰腺坏死范围对预测PCD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坏死感染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文症状量表在使用闽南方言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726-1727,共2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疾病中文症状量表(CRDQ)在使用闽南方言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3例受试者接受CRDQ量表评估,并进行胃镜检查。结果63例受试者中,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RE)26例,占41.27%。症状评分阳性者35例,占55.56%,以症状评分判... 目的探讨反流性疾病中文症状量表(CRDQ)在使用闽南方言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3例受试者接受CRDQ量表评估,并进行胃镜检查。结果63例受试者中,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RE)26例,占41.27%。症状评分阳性者35例,占55.56%,以症状评分判断RE的存在,其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6.42%。有无RE症状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症状评分与RE的洛杉矶分级呈正相关(r=0.505,P=0.009)。结论CRDQ可作为反流性疾病病情评价的手段,操作方便,受试者接受程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症状评分量表 有效性
下载PDF
非诺贝特治疗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并减少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以琳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使用非诺贝特对血清学相关指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于治疗第3天... 目的:探讨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使用非诺贝特对血清学相关指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于治疗第3天加用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给予包括奥曲肽在内的综合治疗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相关指标、复发率及疗效。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水平、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率及白细胞(WB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腹痛缓解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56±1.20)d、(2.56±1.55)d、(8.50±1.24)d均短于对照组(5.82±1.23)d、(4.01±1.18)d、(13.35±2.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给予非诺贝特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预防患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非诺贝特 血清学相关指标 复发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长青 张葵玲 +2 位作者 吴伟岗 黄贞毅 张万岱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8例肠梗阻患者分为奥曲肽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的病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曲肽组25例采用奥曲肽(善宁)0.1mg H q 6 h或q 8 h,连用3~14 d,同...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8例肠梗阻患者分为奥曲肽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的病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曲肽组25例采用奥曲肽(善宁)0.1mg H q 6 h或q 8 h,连用3~14 d,同时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23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结果:奥曲肽组的治愈率为7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奥曲肽组的症状缓解率为80%,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3.4±1.4 d,平均住院时间8.5±2.6d,副作用发生率为12%;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6.8±2.4d、平均住院时间10.7±2.3 d,副作用发生率为4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肠梗阻上是一种新的、安全及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肠梗阻
原文传递
全过程护理干预对老年胃溃疡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春芳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过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胃溃疡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过程护理干预,观察两... 目的探讨全过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胃溃疡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过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胃溃疡内镜检查中应用全过程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护理 胃溃疡 内镜检查
原文传递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长青 张葵玲 +1 位作者 吴伟岗 黄贞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2年第2期59-60,共2页
奥曲肽(Octreotide)又称善宁是一个以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八肽,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疾病和内分泌肿瘤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来国外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报道[1,而国内有关... 奥曲肽(Octreotide)又称善宁是一个以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八肽,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疾病和内分泌肿瘤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来国外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报道[1,而国内有关报道甚少.近一年来用奥曲肽对25例肠梗阻与同期的23例肠梗阻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治疗 肠梗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彩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疾病症状缓解情况、睡眠质量、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腹痛、腹胀、早饱、反酸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觉醒次数、入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AIS、觉醒次数、入睡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可促进消化系统症状改善,并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还能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腹痛腹泻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慢性铅中毒10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林丽 黄奕森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A01期786-786,789,共2页
本文对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以消化系统症状表现首诊收治,后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慢性铅中毒的10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及职业病防治水平持续提高,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本文对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以消化系统症状表现首诊收治,后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慢性铅中毒的10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及职业病防治水平持续提高,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中的年轻医师已较少接触铅中毒病例,慢性铅中毒常见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极其类似,易出现误诊、漏诊.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与医院消化内科等科室的交流、合作,提高年轻临床医师对铅中毒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认识.对于间歇性腹绞痛且腹部触诊无明显异常,尤其伴随恶心、呕吐、乏力、腹胀、便秘、肝功能损害、贫血、神经衰弱(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骨骼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时,应结合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铅接触史考虑铅中毒可能,提醒患者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铅及尿铅的检验排除或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腹痛 黄疸 误诊
原文传递
泮托拉唑四联法不同疗程对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培忠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四联法不同疗程对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纳入50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法治疗,按随机排列法选出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四联法不同疗程对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纳入50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法治疗,按随机排列法选出25例列为对照组:1个疗程;剩余25例列为研究组:3个疗程;比较两组对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后研究组Hp阳性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水平对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泮托拉唑四联法3个疗程疗效优于1个疗程,可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Hp阳性率及复发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四联法 不同疗程 胃溃疡 糖尿病
下载PDF
羔羊胃颗粒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的作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昌欣 《北方药学》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羔羊胃颗粒在慢性萎缩性胃炎(GAS)大鼠中的作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0只。低剂量组给予1.2g/(kg·d)灌胃,每日1次;高剂量组给予4.8g/(kg·d),每日1... 目的:探讨羔羊胃颗粒在慢性萎缩性胃炎(GAS)大鼠中的作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0只。低剂量组给予1.2g/(kg·d)灌胃,每日1次;高剂量组给予4.8g/(kg·d),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各组大鼠连续灌胃4周。采用HE染色法评价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根据Cuth法计黏膜损伤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AS和MT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指数高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低于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GAS水平低于正常组,而MT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GAS水平高于模型组,而MTL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血清GAS水平高于低剂量组,而MTL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正常组,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而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低剂量组,而IL-10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羔羊胃颗粒在GAS大鼠中作用效果明显,可减轻胃黏膜损伤,改善胃动力学,及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胃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引流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吴晓敏 蔡清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Angiotech双腔引流管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行Angiotech双腔引流管置管引流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Angiotech双腔引流管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行Angiotech双腔引流管置管引流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6205.3±156)元、住院天数(13.6±2.6)天、留置引流时间(8.2±1.2)天,均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5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Angiotech双腔引流管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在SAP治疗中,不仅可以降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胰周脓肿 Angiotech引流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