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霞 杨雨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4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情... 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38.53±3.28)分、SAS评分(33.26±7.9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69±4.78)分、(39.44±9.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78.27±19.34)显著高于对照组(66.17±1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脑外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中医情志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纳洛酮对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大鼠c-fos表达及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荆俊杰 王守森 +3 位作者 杨庆武 王如密 高进喜 赵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4-867,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干预后,弥漫性脑损伤(DBI)合并二次脑损伤(SBI)大鼠脑内c-fos蛋白及血浆β内啡肽(β-EP)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β-EP与c-fos在SBI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DBI合并SBI组(A组)、DBI合并SBI后盐酸...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干预后,弥漫性脑损伤(DBI)合并二次脑损伤(SBI)大鼠脑内c-fos蛋白及血浆β内啡肽(β-EP)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β-EP与c-fos在SBI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DBI合并SBI组(A组)、DBI合并SBI后盐酸纳洛酮(1mg/kg,腹腔注射)治疗组(B组)、DBI后SBI前盐酸纳洛酮治疗组(C组),于伤后3、24、48h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内c-fos蛋白和血浆β-EP的含量,并进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B、C两组在各时间点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C两组比较,A组3h及24h时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24h及48h时的神经元损伤数量明显减少(P<0.05),3h、24h及48h时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3h及24h时的血浆β-EP含量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降低DBI合并SBI大鼠脑内c-fos蛋白及血浆β-EP的含量,减轻神经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DBI合并SBI后与DBI后SBI前使用盐酸纳洛酮对SBI的疗效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Β内啡肽 纳洛酮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2种微创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霖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2种微创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穿刺引流术...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2种微创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穿刺引流术超早期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手术超早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观察组GCS评分为(11.10±2.90)分,高于对照组的(8.20±2.03)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80±3.01)分,低于对照组的(18.11±4.30)分(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穿刺引流术超早期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GCS评分,降低NIHS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基底节脑 个性化 护理 治疗 高压氧 超早期微创手术
下载PDF
生决明子外敷神阙穴防治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霞 张榕英 谢丽霞 《中外医疗》 2013年第9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生决明子外敷神阙穴对防治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取60例神外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指导、腹部按摩、情志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生决明子穴位贴敷,3d/疗程,观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 目的探讨生决明子外敷神阙穴对防治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取60例神外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指导、腹部按摩、情志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生决明子穴位贴敷,3d/疗程,观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决明子外敷神阙穴对防治神外患者便秘有一定成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生决明子 神阙穴 便秘
下载PDF
63例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宇华 刘盛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寻找治疗和促醒严重颅脑损伤长期昏迷患者方法。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呈持续深昏迷状态,GCS评分均在6分以下。入院后给予及时手术、脱水及激素治疗,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组织循环、促进脑组织代谢治疗,营养脑神经治疗,超大剂量中... 目的寻找治疗和促醒严重颅脑损伤长期昏迷患者方法。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呈持续深昏迷状态,GCS评分均在6分以下。入院后给予及时手术、脱水及激素治疗,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组织循环、促进脑组织代谢治疗,营养脑神经治疗,超大剂量中枢神经兴奋药纳络酮及高压氧和亚低温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35例在治疗2~6个月期间神志转清醒,9例昏迷程度明显减轻,11例仍长期昏迷、呈植物状态,8例死亡。结论认为损伤时间在半年之内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对于年龄小于45岁的患者,在此期间及早进行恰当有效的联合治疗可以使部分深昏迷患者早日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促醒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健 杨庆武 +1 位作者 刘水源 张永亮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9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护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的5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监护组患者,以该院同时期未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的56例双额叶脑挫...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护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的5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监护组患者,以该院同时期未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的5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以此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持续颅内压监护的监护组患者出现重度残疾的概率为1.79%,中度残疾的概率为5.36%,良好的概率为92.86%。未经过持续颅内压监护的对照组患者出现重度残疾的概率为14.29%,中度残疾的概率为19.64%,良好的概率为66.0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及植物状态,监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重度残疾、中度残疾的概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相应评分概率,其评分为良好的概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对应评分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护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准确的预后参考,降低死亡与致残率,促进患者拥有良好的预后效果,早日恢复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持续颅内压监护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脊髓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季毅平 詹梦熊 +1 位作者 刘水源 陈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3-934,共2页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病种,而发生于脊髓则更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脊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笔者现将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脊髓RGNT患者...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病种,而发生于脊髓则更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脊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笔者现将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脊髓RGNT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脊髓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原文传递
经Keen点入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附21例报告)
8
作者 林健 刘水源 陈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时采用Keen点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笔者在非洲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马丽娜公主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期间收治21例先天性脑积水患儿,采用Keen点入路行...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时采用Keen点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笔者在非洲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马丽娜公主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期间收治21例先天性脑积水患儿,采用Keen点入路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 shunt),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无一例分流管堵塞、出血、癫痫发生。术后1例因反复颅内感染死亡。2例头部伤口感染,分流阀暴露,予拔除分流管,换对侧重新置管后治愈。1例头部伤口愈合欠佳,经换药处理重新缝合后愈合。20例患儿经复查颅脑CT提示脑室变小、间质水肿消失、脑皮质发育,较术前CT脑积水征象获得改善。结论对于先天性脑积水患儿选择Keen点手术入路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短期随访观察显示术后堵管率低、术后出血少及术后癫痫发生率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脑积水 Keen V-P分流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脑疝致自主呼吸停止不同时间窗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盛泽 陈实 +4 位作者 肖颖 吴敏霞 林茂晖 林健 陈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通过硬膜下球囊注水导致脑疝形成致犬自主呼吸停止,观察脑疝致自主呼吸停止不同时间窗不同部位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Beagle犬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只开骨窗不行硬膜下球囊注水)、手术组。通过右侧颞部颅骨钻孔硬膜下球... 目的通过硬膜下球囊注水导致脑疝形成致犬自主呼吸停止,观察脑疝致自主呼吸停止不同时间窗不同部位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Beagle犬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只开骨窗不行硬膜下球囊注水)、手术组。通过右侧颞部颅骨钻孔硬膜下球囊注水致Beagle犬自主呼吸停止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并在自主呼吸停止后不同时间窗(15min组、30min组、45min组、60min组)行去除水囊及骨窗扩大术。观察犬在不同时间窗不同部位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光镜显示:15min组不同部位脑组织均表现为轻度充血,30min组不同部位脑组织充血水肿加重,45min组脑组织出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60min组脑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45min组脑细胞结构尚清楚,线粒体等细胞器水肿,髓鞘板层结构厚薄不一;60min脑细胞结构不完整,包膜、核膜、线粒体等崩解,神经元胞体碎裂,血管周细胞坏死明显。结论脑疝致自主呼吸停止时间越长脑组织病理改变越明显、脑组织变性坏死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疝 自主呼吸 光镜 电镜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余文珍 陈实 +2 位作者 张永亮 涂春香 陈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高脂喂养1个月后,随机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其余大鼠均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成膜后再随...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高脂喂养1个月后,随机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其余大鼠均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成膜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8只)、活血化瘀中药方中剂量(临床等效量)组(n=8只)和高剂量(临床2倍量)组(n=8只)。从术后第4天开始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假手术组灌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取术侧颈总动脉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捡测wnt、Fz D1、AXIN1、GSK-3β、β-catenin、VEGF mR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wnt、Fz D1、AXIN1、β-catenin、VEGF等mRN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活血化瘀中药方干预后,上述各基因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只有GSK-3βmRNA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活血化瘀法可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使损伤血管VEGFmRNA基因表达水平上升,提示该法可保护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损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脑疝致自主呼吸停止不同时间窗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盛泽 陈实 +8 位作者 林茂晖 林健 张宇华 陈祖盛 倪秀雄 林毅 陈朴 肖颖 陈文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6-578,共3页
本实验用硬膜下球囊扩张法模拟急性硬膜下血肿导致脑疝形成致自主呼吸停止,以了解脑疝致自主呼吸停止后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影像学改变,并观察不同时间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自主呼吸停止 脑疝形成 时间窗 急性硬膜下血肿 实验研 动物 病理生理变化 球囊扩张法
原文传递
支架置入术在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血流重建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生辉 张帆 +3 位作者 杨永凯 周晓辉 吴彩松 丁艺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重建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经机械取栓后血管狭窄程度仍>50%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1例,随机分成支架组31例和药物组30例,支架组在颅... 目的探讨急性期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重建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经机械取栓后血管狭窄程度仍>50%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1例,随机分成支架组31例和药物组30例,支架组在颅内球囊扩张后选择合适大小的Enterprise支架或取栓支架(Solitair-FR)直接解脱,药物组不置入支架。评估患者术后90 d血管再通情况、预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及病死率。结果支架组即刻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组(93.5%vs 66.7%,P=0.021)。术后90 d,支架组18例血管狭窄程度≥50%;8例闭塞,血管再通23例;药物组血管再通12例,支架组术后90 d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组(74.2%vs 40.0%,P=0.007);2组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可明显提高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90 d后的血管再通率,安全性与药物治疗相当,但90 d良好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卒中 颅内栓塞 动脉闭塞性疾病 球囊取栓术
下载PDF
融合影像导航和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治疗运动区肿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德智 郑霖飞 +3 位作者 林元相 林章雅 余良宏 吴赞艺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及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DTI-FT)融合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手术治疗颅内运动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运动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导航薄层扫描、BOLD-fMRI及DTI-...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及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DTI-FT)融合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手术治疗颅内运动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运动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导航薄层扫描、BOLD-fMRI及DTI-FT,并在导航仪上进行三者影像融合,了解肿瘤、运动区及锥体束相对关系.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定位肿瘤、运动区及锥体束,结合术中电生理实时定位肿瘤周围脑功能边界,在显微镜内导航引导下切除肿瘤.结果:导航精确成像,BOLD-fMRI与术中电生理提示基本一致,DTI-FT指导切除肿瘤中保护纤维束.15例肿瘤中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 例.术后随访3 ~10个月,术后4 例出现一过性肌力减退加重,随访末期其肢体肌力均基本恢复至术前,其余11例肌力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好转或不变.结论:MRI、BOLD-fMRI及DTI-FT融合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实现镜内导航下最大程度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同时尽量避免运动区和锥体束的损伤,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BOLD—fMRI DTI—FT 电生理
原文传递
神经导航在颅内深部小病灶手术切除中的应用(附12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霖飞 刘盛泽 康德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深部小病灶手术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颅内深部小病灶患者,行神经导航影像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DTI-FT),在导航仪上进行两者影像融合。术中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避开纤维束,精确定位深部小病灶并切...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深部小病灶手术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颅内深部小病灶患者,行神经导航影像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DTI-FT),在导航仪上进行两者影像融合。术中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避开纤维束,精确定位深部小病灶并切除。结果术后12例患者运动、语言、视觉功能与术前均相同。术后病理为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动静脉畸形,2例星形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脑囊虫病。结论神经导航定位准确,可达到对颅内深部小病灶的切除及神经功能最大保护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深部小病灶 手术
下载PDF
Beagle犬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祖盛 刘盛泽 +4 位作者 倪秀雄 林毅 林茂晖 林健 张宇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Beagle犬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手术清除后恢复期模型。方法健康Beagle犬40只,分为3组:正常组4只;实验组32只,通过右侧颞叶硬膜下球囊注水致自主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在不同时间窗(15,30,45,60 min)行去除水囊... 目的建立和评价Beagle犬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手术清除后恢复期模型。方法健康Beagle犬40只,分为3组:正常组4只;实验组32只,通过右侧颞叶硬膜下球囊注水致自主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在不同时间窗(15,30,45,60 min)行去除水囊及骨窗扩大术,观察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假手术组4只,仅右侧颞部钻孔,不行球囊注水。结果实验组动物随着球囊注水量的增加,血压和心率先兴奋后抑制至衰竭,注水(4.9±1.0)mL出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先快后慢,注水(5.9±0.7)mL出现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停止时间越长,恢复期内神经功能缺失、活动障碍程度越明显,生存时间越短。15 min组存活时间>2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术后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未见异常。结论球囊注水法建立的Beagle犬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成功率高,重复稳定性良好,恢复期存活时间长,可作为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疾病模型 动物 颅内高压 灌流
下载PDF
6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DSA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茂晖 刘盛泽 +1 位作者 林健 陈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造影的时机及介入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6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造影的时机及介入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6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66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发现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10例,烟雾病2例。其中动脉瘤患者13例行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7例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治疗。术后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DSA造影可以准确评估动脉瘤、血管畸形的大小、方向。在出血后3天内及3周后行造影检查动脉瘤的检查阳性率比较高,且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较少。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治疗
下载PDF
脑挫裂伤患者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亮 杨庆武 +4 位作者 陈实 郑霖飞 林茂晖 林健 刘盛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8-49,共2页
目的通过对脑挫裂伤患者血浆水平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进行动态检测,探讨两者在脑挫裂伤进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脑挫裂伤患者及对照组住院3d及7d的血浆标本,运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ET-1、CGRP水平的检测。... 目的通过对脑挫裂伤患者血浆水平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进行动态检测,探讨两者在脑挫裂伤进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脑挫裂伤患者及对照组住院3d及7d的血浆标本,运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ET-1、CGRP水平的检测。结果脑挫裂伤患者住院3d的ET-1是(23.2±10.0)pg/mL,比对照组[(14.2±3.2)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组患者住院7d的ET-1水平有所下降,为(19.7±4.5)pg/mL,比对照组[(13.4±3.4)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组患者住院3d的CGRP水平是(14.9±9.8)pg/mL,比对照组[(7.5±2.3)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组患者住院7d的CGRP水平下降至(11.0±5.5)pg/mL,比对照组[(7.2±2.5)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ET-1和CGRP与脑挫裂伤进展过程存在一定关联性,对两者进行动态检测可能对脑挫裂伤患者预后评估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改良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实 余文珍 +3 位作者 刘盛泽 张永亮 刘丽娜 肖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术中及术后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模型组大鼠行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做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以...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术中及术后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模型组大鼠行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做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以成模,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术中及术后14天观察颈动脉血流情况,并取损伤侧颈总动脉,行HE染色,观察术后第1天及14天后血管内皮损伤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颈动脉血流明显减少,血管内皮损伤严重;术后14天颈动脉血流有所增加,但仍较假手术组少(P<0.05),血管内膜增生明显、管壁变厚。结论改良手术方法能够更好地建立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能够有效地观察到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球囊损伤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血流变化
下载PDF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置入犬基底动脉后的对比研究
19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4 位作者 周晓辉 吴彩松 何心光 魏书山 吴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9-692,共4页
目的通过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置入拉布拉多犬基底动脉的动物实验,探讨置入犬基底动脉的颅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由上海甲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健康成年拉布拉多犬18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钴铬支架组(... 目的通过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置入拉布拉多犬基底动脉的动物实验,探讨置入犬基底动脉的颅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由上海甲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健康成年拉布拉多犬18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钴铬支架组(B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C组),不同类型的支架置入到相应组别犬基底动脉,分别在术后30、60、90 d行血管造影测量支架置入处基底动脉管腔直径,采用犬神经功能评分方法评估犬神经功能,测量评估后处死犬行大脑组织学检查。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在术后30 d A、B及C组犬基底动脉管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0.01) mm比(1.52±0.04) mm,t=1.038,P>0.05;(1.51±0.01) mm比(1.50±0.03) mm,t=0.913,P>0.05;(1.52±0.04) mm比(1.50±0.03) mm,t=1.316,P>0.05],在术后60 d及90 d C组血管直径较A组和B组粗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3±0.04) mm比(1.43±0.02) mm,t=9.867,P<0.05;(1.21±0.01) mm比(1.43±0.02) mm,t=10.548,P<0.05;(1.10±0.03) mm比(1.31±0.02) mm,t=9.317,P<0.05;(1.07±0.04) mm比(1.31±0.02) mm,t=12.512,P<0.05],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0.04) mm比(1.21±0.01) mm,t=0.627,P>0.05;(1.10±0.03) mm比(1.07±0.04) mm,t=0.864,P>0.05]。在术后30 d及60 d A、B及C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0.27)分比(2.89±0.64)分,t=1.341,P>0.05;(3.15±0.27)分比(3.23±0.47)分,t=0.976,P>0.05;(2.89±0.64)分比(3.23±0.47)分,t=1.183,P>0.05;(4.12±0.19)分比(4.21±0.25)分,t=0.943,P>0.05;(4.12±0.19)分比(3.44±0.54)分,t=1.852,P>0.05;(4.21±0.25)分比(3.44±0.54)分,t=1.980,P>0.05],在术后90 d C组犬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0±0.63)分比(3.50±0.42)分,t=12.843,P<0.05;(6.50±0.54)分比(3.50±0.42)分,t=13.148,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0.63)分比(6.50±0.54)分,t=0.871,P>0.05]。在术后30、60、90 d造影复查后处死犬行大脑组织学检查未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 基底动脉 支架置入
原文传递
C6胶质瘤细胞对体外共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詹梦熊 陈实 刘盛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3期3776-3779,共4页
目的探索与C6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增殖变化。方法分别培养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利用共培养池(cell culturetranswell inserts)建立两种细胞的体外共培养模型。应用相... 目的探索与C6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增殖变化。方法分别培养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利用共培养池(cell culturetranswell inserts)建立两种细胞的体外共培养模型。应用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共培养后NSCs的形态变化;共培养后NSCs MTT法作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后获得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与C6胶质瘤细胞共培养7天后的NSCs增殖较对照组快,电镜观察可见核质比增高,细胞器较发达。结论 C6胶质瘤细胞对体外共培养的大鼠NSCs的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C6胶质瘤细胞 共培养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