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C16和骨膜蛋白在哮喘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表达水平差异及意义
1
作者 李小丽 李文静 +2 位作者 白建强 金晶晶 丁亚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674-1681,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骨膜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探究其与肺功能、小气道功能、气道炎症相关性及其对哮喘急性发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7例哮喘急性期患儿(急性期... 目的分析急性期、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骨膜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探究其与肺功能、小气道功能、气道炎症相关性及其对哮喘急性发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7例哮喘急性期患儿(急性期组),且经治疗后病情转为缓解期(缓解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CC16、骨膜蛋白水平。对比分析急性期组不同程度者血清CC16、骨膜蛋白、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_(25%))、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_(75%))]与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分析CC16、骨膜蛋白与肺功能、小气道功能、气道炎症、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相关性。交互作用分析血清CC16、骨膜蛋白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C16、骨膜蛋白对哮喘急性发作的评估效能。结果急性期组血清CC16水平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骨膜蛋白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重度及危重组血清CC16、FEV_(1)、FEV_(1)/FVC、MMEF、FEF 25%、FEF_(75%)低于中度、轻度组,骨膜蛋白、EOS、FeNO高于中度、轻度组(P<0.05);CC16与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呈负相关(r=-0.706,P<0.001),骨膜蛋白与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呈正相关(r=0.779,P<0.001);CC16与急性期患者FEV_(1)、FEV_(1)/FVC、MMEF、FEF 25%、FEF_(75%)呈正相关,EOS、FeNO呈负相关,而骨膜蛋白与之相反(P<0.001);CC16降低对骨膜蛋白升高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C16、骨膜蛋白及联合检测评估哮喘急性发作的AUC分别为0.813(95%CI:0.732~0.879)、0.812(95%CI:0.731~0.878)、0.931(95%CI:0.869~0.969),且联合评估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评估(Z=3.057、3.058;P=0.018、0.017,P均<0.05)。结论急性期哮喘患儿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性期 缓解期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骨膜蛋白 炎症 评估价值
下载PDF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和骨膜蛋白与哮喘患儿维生素水平和疗效的相关性及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小丽 杜斯斯 +1 位作者 张松 刘彦霞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40-845,共6页
目的探究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和骨膜蛋白与哮喘患儿维生素水平和疗效的相关性,并分析CC16和骨膜蛋白对哮喘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收集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患儿的CC16、骨... 目的探究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和骨膜蛋白与哮喘患儿维生素水平和疗效的相关性,并分析CC16和骨膜蛋白对哮喘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收集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患儿的CC16、骨膜蛋白、维生素A(VA)、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E(VE)水平,根据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将患儿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骨膜蛋白和CC16水平与VA、25(OH)D、VE水平和疗效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16和骨膜蛋白及2个指标联合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120例患儿中疗效为显效的有54例、有效的有45例、无效的有21例,分别作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3组CC16、25(OH)D、VA和V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骨膜蛋白水平与VA、25(OH)D和VE水平和疗效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CC16水平与VA、25(OH)D和VE水平和疗效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显示,CC16和骨膜蛋白预测哮喘患儿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和0.733,2个指标联合预测疗效的AUC为0.910(敏感度88.89%,特异度85.71%,P<0.001)。结论哮喘患儿的CC16和骨膜蛋白水平与维生素水平和疗效相关,CC16和骨膜蛋白联合对哮喘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复合维生素 骨膜蛋白 哮喘 疗效 维生素A 维生素E 25-羟基维生素D
原文传递
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及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曹美美 次玲娟 张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4期2676-2679,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在石家庄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腹痛患儿作对象,均予以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所有患儿诊断...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在石家庄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腹痛患儿作对象,均予以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所有患儿诊断结果,并计算高频超声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有4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及5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高频超声检出4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及5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准确性为94.00%。急性阑尾炎患儿中,主诉有右下腹转移性疼痛、恶心呕吐症状者,出现腹部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感及反跳痛者数量比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多(P<0.05);急性阑尾炎患儿中,高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为93.33%,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6.36%,阴性预测值为91.38%,阳性预测值为95.24%。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高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为94.55%,敏感度为89.09%,特异度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4.23%。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效果突出,能获得较高诊断准确性,可作为首选辅助诊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性阑尾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 鉴别诊断 高频超声 准确性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6
4
作者 高虹 薛红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MPP)的效果及对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SMPP 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在基础对症...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MPP)的效果及对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SMPP 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在基础对症处理上,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总疗程均为15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期间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热、咳嗽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SMPP可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糖皮质激素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5
作者 邢慧敏 梁军 +2 位作者 耿晓 耿松珊 杨波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腹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cy,CSP)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0例CSP患者的病例资料,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浆肌层厚度均≤0.3 mm,...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腹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cy,CSP)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0例CSP患者的病例资料,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浆肌层厚度均≤0.3 mm,手术方式采用宫腔镜下监测联合腹腔镜下子宫瘢痕病灶切除修补术,同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2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87.40±19.63)min,术中出血量为(97.55±33.13)ml。术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34.00±4.68)d。20例患者均未再次发生CSP,有6例患者再次妊娠经剖宫产后分娩。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浆肌层厚度≤0.3 mm的CSP患者,联合应用宫腹腔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23 76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天洁 梁建梅 +4 位作者 王向东 王清泽 秦丽欣 杨宏洁 封纪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市23 76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检测数据的分析,探讨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新生儿于出生后3d同步进行听力筛查及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其中听力筛查采用初筛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市23 76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检测数据的分析,探讨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新生儿于出生后3d同步进行听力筛查及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其中听力筛查采用初筛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和复筛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步法,常见耳聋基因检测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荧光PCR),最后对联合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 763例新生儿中有20 443例通过了听力初筛,初筛通过率为86.03%(20 443/23 763);3 087例参加复筛的新生儿中有2 964例通过了复筛,复筛通过率为96.02%(2 964/3 087)。23 763例新生儿中有960例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随机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率为4.04%(960/23 763);123例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有20例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高危人群携带率为16.26%(20/123),高危人群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高于随机人群组(P<0.05)。最终在37例进行听力学诊断的新生儿中确诊中度耳聋1例,重度耳聋4例,确诊为听力损失的5例新生儿中有1例为235delC纯合突变型,1例为235delC/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型,2例为IVS7-2A>G纯合突变型,1例为IVS7-2A>G/2168A>G复合杂合突变型。结论将联合筛查应用于临床可以扩大听力障碍的防治范围,有效提高新生儿耳聋的检出率,有助于提早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并实施早期个性化靶向预防,为患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咨询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检查 基因检测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高跃丽 耿欣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106例,观察比较其不同临床分期DCE-MRI表现、定量参数;探讨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并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106例,观察比较其不同临床分期DCE-MRI表现、定量参数;探讨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并分析不同DCE-MRI容积运转常数(K^(Trans))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Ⅰ期表现为T2WI矢状位宫颈内膜不均匀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晰,宫颈内膜不连续,未达宫体;Ⅱ期表现为T1WI矢状位见肿瘤病灶强化不均匀,肿瘤信号超出宫颈,延伸至阴道上2/3,宫颈周围信号正常,无宫旁浸润;Ⅲ期主要表现为T2WI矢状位呈不均匀略高信号,侵及阴道下1/3;Ⅳ期主要表现为T2WI矢状位见肿瘤病灶侵袭子宫、阴道,且累及子宫肌层及膀胱。随着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增加DCE-MRI K^(Trans)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DCE-MRI表现结合定量参数评估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5.28%,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P<0.01)。随访3年,102例完成随访,生存率为71.57%。3年生存率高K^(Trans)值患者低于中、低K^(Trans)值患者(P<0.05)。结论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较高,其参数K^(Trans)对宫颈癌患者生存情况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容积运转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Kappa检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樊立新 于然 +1 位作者 曹珍珍 马靖茹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结果 1)共收集49 644例学龄前儿童的有效体检数据,其中男童25 885例(52.1%),女童23 759例(47.9%)。2)其中体重过轻(P97)的儿童有6 876人(13.9%)。3)母儿ABO血型不符(OR=0.671,95%CI:0.481~0.935,P=0.019)、出生体重偏低(OR=0.546,95%CI:0.443~0.674,P<0.001)、出生时身高偏低(OR=0.335,95%CI:0.272~0.414,P<0.001)是学龄前儿童身高过矮的独立相关因素;出生时身高过矮(OR=0.330,95%CI:0.269~0.404,P<0.001)、体重过轻(OR=0.330,95%CI:0.269~0.404,P<0.001)是学龄前儿童体重过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与2005年九市的标准相比较,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高于全国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不良受到出生时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三级预防及孕产期高危因素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身高评价 体重评价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益桑止遗颗粒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肾气虚型小儿遗尿的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吕小静 贾国华 +3 位作者 刘曼芳 白玉玲 陈丽雯 黄春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究益桑止遗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肾气虚型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80例脾肾气虚型遗尿症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40例)采用缩泉胶囊治疗,治疗组患儿(40例)采用益桑止遗颗粒联合... 目的探究益桑止遗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肾气虚型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80例脾肾气虚型遗尿症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40例)采用缩泉胶囊治疗,治疗组患儿(40例)采用益桑止遗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梦中遗尿、夜寐不安、五心烦热、食欲不佳、面色晦暗)及夜间遗尿次数、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变化、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PSQI)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比较2组患儿治疗6、12个月后遗尿症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夜间遗尿次数、ADH水平、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夜间遗尿次数、ADH水平、PSQI评分均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10.00%),治疗组2例复发(5.00%);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儿出现11例复发(27.50%),治疗组4例复发(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桑止遗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肾气虚型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显著,患儿遗尿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未见不良反应,1年后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桑止遗颗粒 穴位贴敷 缩泉胶囊 脾肾气虚型小儿遗尿
下载PDF
MRI评估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跃丽 耿欣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MRI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92例宫颈癌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MRI表现特征,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究MRI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92例宫颈癌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MRI表现特征,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表现特征评估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治疗后1年不同预后患者术前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MRI表现特征评估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57(95%CI:0.847,1.045;P<0.001),诊断符合率为95.65%。预后不良患者术前K_(ep)、V_(e)、K^(trans)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术前K_(ep)、V_(e)、K^(trans)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99、0.843。结论MRI表现特征在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具有较高可靠性,且术前MRI定量参数K_(ep)、V_(e)、K^(trans)对宫颈癌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 曲线下面积 速率常数 容积转移常数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史军然 杜杰静 +2 位作者 高虹 薛晋玲 刘连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3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子病历的自然排序,将其分为治疗A组(106例)、治疗B组(100例)和对照组(100...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3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子病历的自然排序,将其分为治疗A组(106例)、治疗B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A组患儿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治疗B组患儿采用丙酸倍氯米松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喘息、喘鸣音、三凹征消失时间,观察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A组患儿的喘息、喘鸣音及三凹征消失时间均短于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B组患儿的喘息、喘鸣音及三凹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治疗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乙酰半胱氨酸 丙酸倍氯米松
下载PDF
听力筛查不合格新生儿的常见耳聋基因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天洁 梁建梅 +2 位作者 王向东 王清泽 封纪珍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未通过听力筛查新生儿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探讨耳聋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42 d复筛耳声发射技术(OAE)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检测不合格的134例新生儿进行常见耳聋基因GJB2(235delC...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未通过听力筛查新生儿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探讨耳聋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42 d复筛耳声发射技术(OAE)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检测不合格的134例新生儿进行常见耳聋基因GJB2(235delC、299-300delAT),SLC26A4(IVS7-2A>G、2168A>G)和mt DNA12SrRNA(1555A>G、1494C>T)检测。结果:发现22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16.42%,其中含2例235delC纯合突变、10例235delC杂合突变、1例235delC/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2例IVS7-2A>G纯合突变、6例IVS7-2A>G杂合突变和1例IVS7-2A>G/2168A>G复合杂合突变。结论:耳聋基因检测有助于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诊断及干预,临床开展该检测项目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检查 基因 突变 听力障碍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绒毛膜羊膜炎与CRP、白细胞计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武长芬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并分娩的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55例(观察组)及同期无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6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测定...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并分娩的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55例(观察组)及同期无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6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经病理检查又分为绒毛膜羊膜炎亚组38例及非绒毛膜羊膜炎亚组17例,两组CRP、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 d后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白细胞计数仅轻度下降(P>0.05)。结论检测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早期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对及早处理、改善妊娠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基于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蕾 马夕锐 +2 位作者 康会贤 李旭琳 邢慧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9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血栓弹力图和凝血五项指标评价子痫前期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确诊子痫前期的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阿司匹林... 目的分析比较血栓弹力图和凝血五项指标评价子痫前期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确诊子痫前期的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周期14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五项(PT、APTT、TT、FIB、D-D)指标,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指标。同时筛选同期在医院接受产检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凝血五项指标、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凝血五项指标中D-D水平升高,PT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中R值降低,MA及CI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凝血五项指标中D-D水平降低,血栓弹力图参数中R值升高,MA及CI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凝血五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升高,MA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血栓弹力图评价凝血功能准确性和精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子痫前期 凝血五项
下载PDF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曹晓蕾 杨翠丽 +3 位作者 谷金玉 于春燕 刘静 张伟卿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568-1569,1572,共3页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住院治疗足月胎膜早破且超过12 h未临产的患者120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及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前2组比较差...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住院治疗足月胎膜早破且超过12 h未临产的患者120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及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h及用药后12 h地诺前列酮栓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缩宫素(P〈0.05),且用药后12 h宫颈Bishop评分提高≥2分前列酮栓组有55例(91.7%),缩宫素组有36例(60.0%),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诺前列酮栓用药至临产时间、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0.05)。但2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治疗足月胎膜早破,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度,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用药至临产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足月 地诺前列酮栓 缩宫素 治疗效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耿欣 高跃丽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宫颈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比...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宫颈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比较肿瘤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特征及DCE-MRI定量参数,评价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水平DCE-MRI定量参数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复发患者K^(trans)、K_(ep)、V_(e)高于未复发患者(P<0.01)。K^(trans)、K_(ep)、V_(e)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932)最大。宫颈癌患者K^(trans)、K_(ep)、V_(e)为高水平时,复发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2.250、2.432、1.995倍(P<0.05)。K^(trans)、K_(ep)、V_(e)高水平宫颈癌患者3年内生存率分别低于K^(trans)、K_(ep)、V_(e)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容积运转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肿瘤复发 生存
下载PDF
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关薇 张若男 +2 位作者 刘连凤 田滑华 牛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57-63,共7页
目的 探讨含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160例,根据出院时病情恢复情况将其... 目的 探讨含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160例,根据出院时病情恢复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和预后良好组(112例)2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炎性指标,探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不含与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及临床净获益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哮喘病史、胸腔积液及炎性指标IL-6、PCT、CRP、ESR是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分是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为0.873,0.998,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5.71%,优于不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且该模型一致性、拟合度均较好;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值在0.4~0.9时能够提供附加临床净获益;外部验证显示,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为0.870,0.984,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1.82%,优于不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论 炎性指标IL-6、PCT、CRP、ESR在构建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提高预测价值与临床净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预后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孕妇早期血清miR-29a-3p和VEGFA表达水平及其对子痫前期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康会贤 张蕾 +1 位作者 马夕锐 崔照领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9a-3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600例孕妇为研究对...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9a-3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6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孕妇随访至分娩结束,根据孕妇是否患子痫前期,分为子痫前期组(n=60)和非子痫前期组(n=54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孕10~14周入院产检时血清中miR-29a-3p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EGF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29a-3p水平与VEGFA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29a-3p和VEGFA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miR-29a-3p(2.05±0.54)水平高于非子痫前期组(1.04±0.29),VEGFA水平(34.38±9.25 ng/L)低于非子痫前期组(69.49±19.57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51,13.824,均P<0.05)。重度组血清中VEGFA水平(24.05±6.41 ng/L)显著低于轻度组(38.81±10.47 ng/L),miR-29a-3p(2.45±0.6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1.88±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7,3.738,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miR-29a-3p与VEGFA呈负相关(r=-0.60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中miR-29a-3p和VEGFA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4,0.882;两者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AUC为0.93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95.20%。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miR-29a-3p表达上升,而VEGFA表达下降,血清miR-29a-3p和VEGFA对子痫前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微小核糖核酸-29a-3p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尘肺病胸部CT重建图像圆形小阴影密集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畅 杨明 +3 位作者 王强 白净 段铮 董会台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9-369,共11页
目的遴选尘肺病诊断用胸部CT图像模式,建立尘肺病胸部CT圆形小阴影密集度判定方法。方法于2021年4月,选择以圆形小阴影为主要表现的、具有同期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胸片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的66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5... 目的遴选尘肺病诊断用胸部CT图像模式,建立尘肺病胸部CT圆形小阴影密集度判定方法。方法于2021年4月,选择以圆形小阴影为主要表现的、具有同期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胸片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的66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5 mm、5 mm胸部CT轴位图像,1 mm、5 mm胸部CT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图像,5 mm胸部CT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观察尘肺病患者不同影像特征,并同DR胸片进行影像学比较分析,建立实验用胸部CT标准。对实验用胸部CT标准与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的密集度判定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66例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尘肺壹期33例、尘肺贰期17例、尘肺叁期16例。观察66例研究对象五种胸部CT图像发现,不同模式胸部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和辨识圆形小阴影、大阴影、小阴影聚集、蜂窝状磨玻璃影、片状磨玻璃影、全肺均匀性低密度磨玻璃影、网格状磨玻璃影、索条状影、线状影、胸膜下棘突状影、胸膜下结节、各种肺气肿及肺纹理扭曲断裂等异常影像;小阴影聚集多伴有大阴影的出现;5 mm CT图像血管影延展性好,小结节影较易区分;5 mm胸部CT冠状位MIP图像使用了边缘增强技术,容易出现小阴影融合和纤维化影融合现象;5 mm胸部CT冠状位MPR图像在阅片的整体性上与DR胸片存在高度一致性。用GBZ 70-2015标准,对66例研究对象DR胸片与5 mm胸部CT冠状位MPR图像总体密集度进行比较,一致性检验Kappa值=0.64。用GBZ 70-2015标准和实验用胸部CT标准,分别对66例研究对象DR胸片和5 mm胸部CT冠状位MPR图像总体密集度判定结果进行比较,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0,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5 mm冠状位MPR图像作为尘肺病诊断的胸部CT图像模式是适宜的;沿用GBZ 70-2015密集度判断标准片遴选路径和方法,建立的实验用胸部CT标准对尘肺病5 mm胸部CT冠状位MPR图像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胸部CT 5 mm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PR) 圆形小阴影 密集度
原文传递
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7
20
作者 郝梦格 孙艳 +1 位作者 姜玲玲 石芸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48-251,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近年研究发现, AD患者脑中有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沉积,且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会增加AD的发病风险;将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直接给予神经细胞,能...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复杂。近年研究发现, AD患者脑中有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沉积,且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会增加AD的发病风险;将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直接给予神经细胞,能够增加细胞中AD特征性分子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的水平。这些结果都提示,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长链/极长链饱和脂肪酸与AD的关系及其在Aβ生成和聚集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这些脂肪酸导致Aβ生成的分子机制,以加深对AD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饱和脂肪酸 极长链脂肪酸 β-淀粉样蛋白(A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