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淮淮 贺禹博 张楠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5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凝血功能PT、FIB、TT及血清MPAR、IP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MPAR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FIB、TT水平相比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低;血浆P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替格瑞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小板参数,继而有效恢复患者凝血功能,且疗效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凝血功能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严华兰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4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之间展开该次研究,将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综... 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之间展开该次研究,将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分别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生活质量在护理前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血脂水平(4.36±1.0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37±1.12)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2,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96%),高于对照组的(69.69%),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6,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得到较好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6σ质量管理在凝血酶原时间室间质量评价与室内质量控制分析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楠楠 李淮淮 王绪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在持续监控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灌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017年、2018年PT的省EQA结... 目的探讨6σ质量管理在持续监控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灌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017年、2018年PT的省EQA结果和IQC数据,分别获得偏倚(Bias)、差值占允许差值的百分比和半年IQC平均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以允许总误差(total allowable error,TEa),Bias和CV计算σ值:σ=(TEa-|Bias|)/CV,当σ<6时,通过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uality goal index,QGI):QGI=|Bias|/(1.5×CV),分析性能不佳的原因。结果2017(1)EQA五组样本差值占允许差值的百分比平均值为-31.55%,σ水平为4.23,其QGI为1.29;2017(2)EQA五组样本差值占允许差值的百分比平均值为-10.88%,其绝对值低于20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室内质控CV为2.04%,σ水平为6.55。2018(1)及2018(2)EQA五组样本差值占允许差值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别为18.57%和11.07%,室内质控CV分别为2.62%和2.82%,σ水平为4.66和4.73,QGI为0.71和0.39。结论应用6σ质量管理综合分析PT连续的EQA结果、IQC数据可达到全面监控和持续改进其检测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凝血酶原时间 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量控制
下载PDF
“互联网+应对方式培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陶金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20期9-11,49,共4页
目的评价“互联网+应对方式培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4例接受住院期间常规血压控制健康教育及出院电话随访跟... 目的评价“互联网+应对方式培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4例接受住院期间常规血压控制健康教育及出院电话随访跟踪管理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64例接受“互联网+应对方式培养”全程高血压控制健康管理模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于患者住院和出院期间通过微信实施心理疏导、认知和行为干预,以及平衡膳食营养指导等全程健康管理干预。共干预8周,对比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血压控制水平、知识知晓、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效能相关分析指标。结果干预后的两组患者医学应对能力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组间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回避”和“屈服”因子有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的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服药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自我护理效能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应对方式培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程健康管理干预,患者积极应对能力、知识知晓、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效能均明显提升,血压控制水平更为理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互联网+ 应对方式 知识知晓 服药依从性 自我护理效能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5
作者 聂娣 娄焕堃 +6 位作者 邢团结 梅佳慧 王勋 李鹏 王飞翔 汪明琅 王怡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48-1952,共5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对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研究,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表型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患者12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为对照,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从基因水平对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研究,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表型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患者12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为对照,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高血压、LAD、LVEF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心律失常组较对照组ε3/ε3基因型明显减少,ε3/ε4和ε4/ε4基因型明显增多(P<0.05);两组ApoE2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心律失常组ApoE3型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ApoE4型表达明显增多(P<0.05);房颤组较其他房性心律失常组ApoE2型比例减少,ApoE4型比例明显增多(P<0.05);ApoE基因多态性为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ApoE基因表达多态性具有一定关联性,ApoE4可能是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的敏感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律失常 载脂蛋白E 基因 多态性 炎症 心肌重构
下载PDF
医药护专科联合家庭辅助干预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银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5期155-158,共4页
目的评价医药护专科联合家庭辅助干预模式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疾病感知、自我管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影响结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2017年1月-2019年8月因非瓣膜病房颤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评价医药护专科联合家庭辅助干预模式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疾病感知、自我管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影响结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2017年1月-2019年8月因非瓣膜病房颤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凝治疗护理及出院后传统随访,观察组住院治疗期间及出院延伸管理期间接受医药护专科联合家庭辅助干预模式。跟踪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疾病感知,抗凝治疗期间自我管理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感知(80.26±12.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33±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9,P<0.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各条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NR复诊监测依从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NR合格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依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药护专科联合家庭辅助干预模式可明显增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药物治疗及复诊依从性增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 房颤 华法林 抗凝治疗 专科联合 家庭辅助 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