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市夏秋季气传花粉的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星星 张续德 +1 位作者 展波 刘凤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3-736,共4页
目的调查潍坊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本地区花粉症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叶氏重力采样器,于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对潍坊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检测,并对花粉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结果与1986年度潍坊... 目的调查潍坊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本地区花粉症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叶氏重力采样器,于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对潍坊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检测,并对花粉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结果与1986年度潍坊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曝片123张,共收集花粉1 318粒,归属于6科、5属,其中以葎草属(40.14%)、苋科(24.96%)多见,其次依次为蒿属(22.61%)、藜科(3.71%)、禾本科(3.41%)、悬铃木属(2.05%)、酸模属(1.52%)等。总数比1986年同期减少了84.85%;种类比1986年同期增加了3科,减少了14属、5种。结论葎草属、苋科、蒿属、藜科是目前潍坊市夏秋季节最主要的气传花粉,占潍坊市夏秋季气传花粉总数的9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花粉种类 花粉含量 花粉症
下载PDF
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蒿属花粉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丽 王夕娟 +3 位作者 张续德 盛舰辉 张丽丽 刘凤霞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估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蒿属花粉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夏秋季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及变应性结膜炎患者98例,行蒿属花粉等20种常规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UniCAP100系统检测蒿属血清特异性IgE。根据典型的病史... 目的评估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蒿属花粉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夏秋季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及变应性结膜炎患者98例,行蒿属花粉等20种常规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UniCAP100系统检测蒿属血清特异性IgE。根据典型的病史、症状、点刺试验、血清学检测结果确立综合诊断标准,以此评价点刺试验及血清特异性IgE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98例患者中,皮肤点刺试验蒿属阳性者为83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1级者75例,且二者等级呈正相关。以综合诊断为确诊标准时,点刺试验敏感度为95.0%,高于血清学特异性IgE检测(88.8%)。结论点刺试验对花粉症的诊断价值大于血清学IgE检测,可以有效、安全地诊断蒿属花粉过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花粉症 血清特异性IGE 皮肤点刺试验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潍坊市花粉症患者主要致敏花粉种属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香顺 王夕娟 +1 位作者 张续德 刘凤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9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潍坊市花粉症患者主要致敏花粉种类,为花粉症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16年1—12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具有典型花粉症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进行常见吸入物皮肤试验,分析其结果同时对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症状、... 目的:调查分析潍坊市花粉症患者主要致敏花粉种类,为花粉症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16年1—12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具有典型花粉症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进行常见吸入物皮肤试验,分析其结果同时对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以及持续时间进行临床问卷调查。结果:皮肤试验阳性者425例,阳性率最高的致敏花粉为大籽蒿,占68%,其次为葎草、夏秋季花粉Ⅰ、豚草、法桐;发病时间集中在3—5月及7—9月,与花粉播散量呈正相关(r=0.657,P<0.05);春季阳性率最高花粉变应原为法桐、白蜡,夏秋季阳性率最高的致敏花粉为大籽蒿、葎草;花粉症患者中对2种花粉变应原过敏的人数最多。结论:大籽蒿为潍坊市地区花粉症最主要致敏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症 致敏花粉 变应原 皮肤试验
下载PDF
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吕超昌 冯少杰 +1 位作者 张续德 刘凤霞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78-380,3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2例RA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人群,分为RA组和健康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 目的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2例RA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人群,分为RA组和健康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根据放射学改变分为骨质破坏组和骨质未破坏组,并与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水平进行比较,评价COMP和抗CCP抗体在RA中的诊断作用,绘制ROC曲线,计算其各自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健康对照组检测指标同RA患者。结果 RA患者血清COM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活动期组COMP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骨质破坏组COMP水平高于骨质未破坏组(P=0.0156);当COMP和抗CCP抗体各自以21.51 ng/ml和34.76 RU/ml为最佳截断值来区分RA患者和健康人群时,COMP的AUC(0.864)、灵敏度(0.817)、特异度(0.882)均高于抗CCP抗体的AUC(0.764)、灵敏度(0.610)、特异度(0.824)。结论 COMP作为软骨破坏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可以用来鉴别RA患者和健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抗体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血管炎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红梅 刘凤霞 昌路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9期1403-1404,1481,共3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血管炎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诱因、皮肤表现、皮肤损害以及其他脏器累及情况的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46例(A组)和变应性血管炎患者46例(B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血管炎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诱因、皮肤表现、皮肤损害以及其他脏器累及情况的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46例(A组)和变应性血管炎患者46例(B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季节、诱因、皮肤表现、皮肤损害以及其他脏器累及情况。结果 B组的发病年龄显著大于A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春、夏、秋、冬的发病例数分别为7例(15.3%)、10例(21.7%)、14例(30.4%)、15例(32.6%),B组春、夏、秋、冬的发病数分别为5例(10.9%)、6例(13.1%),17例(36.9%)、18例(3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而A组的主要皮肤表现为隆起的紫癜,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关节受累、胃肠道受累以及肾脏受累例数分别为23例(50.0%)、14例(30.4%)、22例(47.8%),显著高于B组的7例(15.2%)、5例(10.9%)、6例(1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血管炎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变应性血管炎皮肤损害较过敏性紫癜重,而内脏损害变应性血管炎较过敏性紫癜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变应性血管炎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