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元盛世音乐教育状况述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曾美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唐开元年间的音乐教育创造了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的一次高峰,这一高峰的出现有赖于统治者的音乐政策与具体措施。但当时的音乐教育仅仅为统治阶级娱乐消遣而设,在地位上还远远不能与经学教育相提并论。加上它单一的课程培养模式,致使... 唐开元年间的音乐教育创造了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的一次高峰,这一高峰的出现有赖于统治者的音乐政策与具体措施。但当时的音乐教育仅仅为统治阶级娱乐消遣而设,在地位上还远远不能与经学教育相提并论。加上它单一的课程培养模式,致使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不能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这一时期培养的音乐人才,主要作用仍然是为统治阶级的娱乐消遣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开元盛世 音乐教育
下载PDF
波动状态:人类最理想的韵味表现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新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音乐的一切表现形式始终贯穿着波动状态的特点,韵的波动状态形式体现在音乐中即是节奏。所有民族器乐的演奏,为了突出音乐的韵味,都是在演奏过程中运用肢体动作控制发音体,将人类对声音的波动状态的美感形式用乐器再现出来。歌唱是波动... 音乐的一切表现形式始终贯穿着波动状态的特点,韵的波动状态形式体现在音乐中即是节奏。所有民族器乐的演奏,为了突出音乐的韵味,都是在演奏过程中运用肢体动作控制发音体,将人类对声音的波动状态的美感形式用乐器再现出来。歌唱是波动状态在声韵中的最佳表现形式,也是一切有声艺术美感形成的重要依据。音响的波状流动状态,作为人类最理想的韵味表现形式——贯穿在一切有声艺术的始终,并影响着一切艺术形式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状态 节奏 民族器乐 歌唱 理想的韵味表现形式 气韵
下载PDF
试谈钢琴音色的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湛频洁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怎样在钢琴上弹出好听的声音呢?这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教学中往往容易陷于就事论事地去应付面临的各种视谱、节奏、速度、熟练、背谱等问题的解决之中,而无暇去顾及声音的质量,这恰恰是误区之所在。该文的重点即在于技... 怎样在钢琴上弹出好听的声音呢?这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教学中往往容易陷于就事论事地去应付面临的各种视谱、节奏、速度、熟练、背谱等问题的解决之中,而无暇去顾及声音的质量,这恰恰是误区之所在。该文的重点即在于技术训练中如何结合对声音质量的提高和完善作一些方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 音色 声音 手指
下载PDF
浅议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嘉 《文教资料》 2008年第6期223-224,共2页
本文针对高师钢琴基础教学中学习时间短、水平起点低和教学目标要求高之间的矛盾,从弹奏方法、练琴方法、读谱的习惯、音乐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基础训练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 钢琴教学 听觉 练琴 表现力
下载PDF
听觉的误差现象对歌唱者的误导
5
作者 魏新民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人们听来自外界的声音,和听自己发出的声音,由于听觉器官生理结构的构造,声波传导方式的不同,以及自己对声音的主观记忆和定位,造成了听觉的误差现象,给歌唱和声乐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此,笔者研究分析了听觉误差现象产生的原因并... 人们听来自外界的声音,和听自己发出的声音,由于听觉器官生理结构的构造,声波传导方式的不同,以及自己对声音的主观记忆和定位,造成了听觉的误差现象,给歌唱和声乐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此,笔者研究分析了听觉误差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学习 听觉误差现象 传导方式 内感觉 外感觉 主观听觉感受
下载PDF
唐宫廷音乐教育的职业训练与考核规范
6
作者 曾美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唐代宫廷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与东汉“鸿都门学”以来特别是隋唐官学教育中的附设制度紧密相连的,这种行政管理机构下附设的职业学校教育形式是官学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五代、宋元时期的市民... 唐代宫廷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与东汉“鸿都门学”以来特别是隋唐官学教育中的附设制度紧密相连的,这种行政管理机构下附设的职业学校教育形式是官学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五代、宋元时期的市民音乐文化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实施的一系列技能训练措施,不仅具有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实用价值,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有许多方面值得推崇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音乐教育 职业训练 考核规范
下载PDF
钢琴演奏中的读谱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嘉 《艺海》 2007年第5期123-124,共2页
  读谱是钢琴学习、练习和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乐谱是作曲家留给全人类的"公开信",记载着作曲家希望传递给他人的信息.……
关键词 读谱 钢琴学习 钢琴演奏 乐谱 指法 演奏者 调号
下载PDF
浅析库利“意象”论对歌唱学习的影响
8
作者 曾美英 《肇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7-79,共3页
歌唱学习者成长的道路问题是一个认知能力的把握问题,这种认知能力把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定位。在歌唱学习过程中合理把握自我知觉与群体评价的和谐关系,全面参照现实形象与角色形象,保持同一性,度衡自尊性,是自我意象在当前的歌... 歌唱学习者成长的道路问题是一个认知能力的把握问题,这种认知能力把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定位。在歌唱学习过程中合理把握自我知觉与群体评价的和谐关系,全面参照现实形象与角色形象,保持同一性,度衡自尊性,是自我意象在当前的歌唱学习大潮中所衍生的重要要求,更是歌唱学习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学习 意象论 知觉 评价 同一性 自尊
下载PDF
课程理论与20世纪实践中的音乐课程“范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蔡觉民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5,共6页
本文以课程理论中有关“静态课程”与“动态课程”相互冲突的现象为切入点,联系20世纪音乐教育实践中奥尔夫、柯达伊和达尔克罗兹音乐课程的成功经验,将音乐课程理解为由静态文本与动态解读构成的课程整体。这种文本与解读的整体构成关... 本文以课程理论中有关“静态课程”与“动态课程”相互冲突的现象为切入点,联系20世纪音乐教育实践中奥尔夫、柯达伊和达尔克罗兹音乐课程的成功经验,将音乐课程理解为由静态文本与动态解读构成的课程整体。这种文本与解读的整体构成关系源于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自身特点的认识,而不是由于受到接受美学和诠释学课程观的影响。因此,我们倾向于注重将音乐课程的开发或理解奠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和“自律”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 音乐教育实践 静态文本 动态解读 音乐课程整体
原文传递
浅谈钢琴演奏中内心听觉的训练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的"耳朵"特别是"内心听觉"是至关重要的。而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的内心听觉就是让演奏者有较高质量的听觉感受能力,以敏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的"耳朵"特别是"内心听觉"是至关重要的。而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的内心听觉就是让演奏者有较高质量的听觉感受能力,以敏锐的音乐听觉和优异的音色作保证,以广博的文化素养,精确地把握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和理解,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我们应当始终把它作为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对优质音响的听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 演奏者 钢琴学习 听觉训练 声部 内心听觉
下载PDF
浅谈巴赫的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被引量:1
11
作者 湛频洁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7-79,共3页
文章就大提琴史上的不朽之作———《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来阐述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与技巧,并结合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体验及简要的结构分析,去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这部圣经之作。
关键词 巴赫 大提琴 无伴奏组曲 版本 结构 音色
下载PDF
动生气韵的提出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新民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通过对"动生气韵"的哲学基础及其特征和属性的阐述,认为声音的波动状态是人类对声音美感形成的最理想的韵味形式。歌唱是"动生气韵"的重要载体,其特点是音、声在动态中产生的余韵、余味、余意,即"动中求韵... 本文通过对"动生气韵"的哲学基础及其特征和属性的阐述,认为声音的波动状态是人类对声音美感形成的最理想的韵味形式。歌唱是"动生气韵"的重要载体,其特点是音、声在动态中产生的余韵、余味、余意,即"动中求韵,动中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生气韵 波动状态 歌唱 动中求韵
原文传递
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接轨
13
作者 吴琴 《克拉玛依学刊》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培养目标的不适应之处日益突现。加强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的衔接的必要性迫在眉睫 ,本文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接轨的途径。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教育 中小学课程改革 接轨 途径
下载PDF
浅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14
作者 罗嘉 《广播歌选》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叙事曲这种体裁来自民间传统歌曲或模仿传统形式创作的歌曲。这种体裁首先在舒伯特的声乐作品《魔王》、《鳟鱼》中获得典范的体现。而使叙事曲这一本来属于声乐体裁范畴的形式首先用于器乐曲,并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抒情浪漫主义风... 叙事曲这种体裁来自民间传统歌曲或模仿传统形式创作的歌曲。这种体裁首先在舒伯特的声乐作品《魔王》、《鳟鱼》中获得典范的体现。而使叙事曲这一本来属于声乐体裁范畴的形式首先用于器乐曲,并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抒情浪漫主义风格钢琴曲的作曲家,就是波兰杰出的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曲 肖邦 小调 作曲家 真正意义 浪漫主义风格 声乐作品 体裁 戏剧性 钢琴作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