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 被引量:129
1
作者 刘正光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12,共5页
自1985年Fauconnier提出心理空间理论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到今天的概念合成理论,已基本成熟,目前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Fauconnier也成为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其理论的... 自1985年Fauconnier提出心理空间理论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到今天的概念合成理论,已基本成熟,目前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Fauconnier也成为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其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国内已有初步的介绍.本文重点阐释了其语言观、理论动因、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目标、理论表述等几个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该理论的实质--概念合成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运作过程.同时也对该理论提出了三点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合成理论 阐释 质疑
下载PDF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 被引量:111
2
作者 刘正光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70,共10页
转喻和隐喻二者之间构成连续体关系。其区别应是标量的而不是离散的,因此两个实体间的概念关系由于以下两种机制的作用而可能更接近于连续体的某一端。一个是转喻的经验基础对隐喻的源域及其映射选择的制约作用,另一个是抽象机制(本身... 转喻和隐喻二者之间构成连续体关系。其区别应是标量的而不是离散的,因此两个实体间的概念关系由于以下两种机制的作用而可能更接近于连续体的某一端。一个是转喻的经验基础对隐喻的源域及其映射选择的制约作用,另一个是抽象机制(本身就是转喻性的)。转喻与隐喻连续体理论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转喻不但是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为解决像high price中的high到底是直义(转喻的)还是隐喻的争论找到了共同的视点;修正了在一般定义下关于转喻和隐喻的一些概念和认识;揭示出并强调了概念映射的动态性质,弥补了Lakoff 概念隐喻理论中因过分强调概念映射而偏于静态所带来的理论解释上的缺陷——难以完整明确地解释实时在线生成的新颖隐喻的意义生成与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概念隐喻 连续体 强调 源域 直义 制约作用 视点 静态 认知过程
下载PDF
教师书面修正性反馈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被引量:113
3
作者 陈晓湘 李会娜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1-358,共8页
本文探讨教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的书面修正性反馈是否能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写作水平。实验持续16周,受试54人,根据前测成绩和反馈类型将学习者分为直接反馈、间接反馈和控制三组,每组18人。整个实验过程受试各写八篇议论文,并对... 本文探讨教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的书面修正性反馈是否能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写作水平。实验持续16周,受试54人,根据前测成绩和反馈类型将学习者分为直接反馈、间接反馈和控制三组,每组18人。整个实验过程受试各写八篇议论文,并对每篇至少修改一次。研究显示在语言形式方面得到书面修正性反馈的学生其语言准确性有显著提高,接受直接反馈的比间接反馈的提高程度更显著。本研究还表明教师就学生作文整体内容方面给予具体反馈和笼统反馈都能有效提高作文质量。该结果反驳了Truscott(1996,1999,2007)提出的二语写作中教师语法纠错无效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馈 间接反馈 具体反馈 笼统反馈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写作
原文传递
词汇教学对理工科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2
4
作者 阳志清 邓威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项调查以大学理工科二年级学生为对象,运用教育统计学手段,就词汇教学对理工科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经过四个月的实验教学,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和阅读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班学生的... 本项调查以大学理工科二年级学生为对象,运用教育统计学手段,就词汇教学对理工科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经过四个月的实验教学,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和阅读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班学生的词汇和阅读成绩提高显著(0.01【P【0.05),实验班学生词汇和阅读成绩提高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教学 阅读水平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理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67
5
作者 陈志国 蒋玲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的亲身经历,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出发说明了理工科大学只有推行双语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讨论了双语教学过程中中文与英文、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教... 本文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的亲身经历,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出发说明了理工科大学只有推行双语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讨论了双语教学过程中中文与英文、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教学以及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等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理工科大学推行双语教学的七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双语教学 面向现代化 国际竞争力 理论与实践 亲身经历 出国留学 面向未来 优秀人才 教学过程 专业英语 英语教学 国内外 推行
下载PDF
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被引量:55
6
作者 冯梅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冯梅外语教学法流派甚多,兴衰沉浮、互见短长。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不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与个别差异,教得再努力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近些年... 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冯梅外语教学法流派甚多,兴衰沉浮、互见短长。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不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与个别差异,教得再努力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近些年来,外语教学界便出现了既研究教者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现状 交际能力 理工科学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素质 专业学习 专业英语 四级统考 语言能力
原文传递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被引量:46
7
作者 戴曼纯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41,共22页
本文按照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理论探索思路,尤其是Chomsky(1999)的《语段推导》,论证句法推导可以完全按自下而上、由右向左的方式进行。由于附加语的推导在现有理论中有不同的处理并且带来许多理论上的问题(Larson 1988,Kayne 1994,Ch... 本文按照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理论探索思路,尤其是Chomsky(1999)的《语段推导》,论证句法推导可以完全按自下而上、由右向左的方式进行。由于附加语的推导在现有理论中有不同的处理并且带来许多理论上的问题(Larson 1988,Kayne 1994,Chomsky 1995b,Epstein et al 1998),作者以此为研究突破口,试图取消右向附加。大量的例句分析显示,以往通过附加手段处理的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可以通过合并的方式进入句法推导。它们的表层位置均是其它语类经过相关移动后推导出来的结果。 通过分析英汉语的附加语,我们发现附加语有A、B、C、D四种合并位置,均在VP和TP的指示语位置,即[TP AdvD[TP Spec[TP AdvC[TP T[v*P AdvB[v*PSpec[v*Pv*[AgroP Spec[AgroP Agro[VP AdvA[VP[VDP]]]]]]]]]]]]。例如,句末附加语的基础生成在下层VP的指示语位置,动词和宾语移动后,停留在原位的附加语位于句末。所有附加语都在成分统制被修饰对象的位置进入句子的推导。 作者将Chomsky的语段推广至带谓词的介词短语(关联词也是介词,因此状语从句是介词短语),认为这类结构是CP强语段。介词的内在属性[+P]决定T是否有EPP特征,或者说是否有主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语 句法推导 指示语 左向合并理论
下载PDF
“立德树人”与大学英语教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 被引量:51
8
作者 刘正光 许哲 何岚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共8页
"立德树人"从目标到理念、从方法到内容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本文基于对《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的全面解析,阐述为了满足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教材开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满... "立德树人"从目标到理念、从方法到内容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本文基于对《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的全面解析,阐述为了满足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教材开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满足课程培养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需要,又满足培养情操与格局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材开发 原则 方法
原文传递
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界定问题 被引量:46
9
作者 戴曼纯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105,共12页
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界定问题戴曼纯1.引言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competence)这一关键术语使用非常之广,内涵极其丰富。理论家出于构建自己理论框架的需要,通常对其重新审视和定义。目前,... 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界定问题戴曼纯1.引言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competence)这一关键术语使用非常之广,内涵极其丰富。理论家出于构建自己理论框架的需要,通常对其重新审视和定义。目前,“语言能力”不再具有精确的意义(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 中介语 语言学研究 语言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语法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 应用语言学 学习者
原文传递
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研究述评 被引量:33
10
作者 潘建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美国伊迪丝·华顿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华顿生前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评价 ;父权社会中华顿研究的命运 ;用女性主义理论和现代主义研究华顿。
关键词 华顿 美国文学 父权社会 美国作家 现代主义 命运 女性主义理论 研究述评 中华
下载PDF
新词概念合成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陆佳英 肖运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共5页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比比皆是。本文分析了新词中名词+名词的合成,形容词+名词组合及一个单词(紧缩词)的概念合成,并用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四个空间模式来分析两个概念的合成,而且讨论了合成、组合后的新词的语义关系及其特征。合成...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比比皆是。本文分析了新词中名词+名词的合成,形容词+名词组合及一个单词(紧缩词)的概念合成,并用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四个空间模式来分析两个概念的合成,而且讨论了合成、组合后的新词的语义关系及其特征。合成的新概念更加灵活,在不同的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下能产生多种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 概念合成 认知语义学
下载PDF
论典籍翻译中的“深度翻译”倾向——以21世纪初三种《中庸》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41
12
作者 宋晓春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948,961,共10页
21世纪初美国出版的三种《中庸》英译本均呈现出显著的深度翻译特征。安乐哲译本通过在引言中论证中国哲学的过程性、译文中运用焦点与场域语言以及注释中诉诸类比等深度翻译形式凸显了对中国过程哲学的阐发;浦安迪译本则侧重于文内隐... 21世纪初美国出版的三种《中庸》英译本均呈现出显著的深度翻译特征。安乐哲译本通过在引言中论证中国哲学的过程性、译文中运用焦点与场域语言以及注释中诉诸类比等深度翻译形式凸显了对中国过程哲学的阐发;浦安迪译本则侧重于文内隐注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显化翻译建构了一条经典重构的诗学路径;迦达纳译本着重通过爬梳《中庸》经典化历史、复制双行小注的注疏体和引用业已为经典的朱熹注等方式践行了以"经"构"经"的史学路径。本文结合中国阐释学的境域论,将这三种译本中哲学、诗学和史学的多样化阐释解释为译者与其最为切近层次存在境域之间张力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翻译 《中庸》英译 翻译阐释
原文传递
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杨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作者以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分析了翻译文化生产场内资本的占有与翻译的话语权力建构的关系,并对中国翻译如何在世界文化生产场内获取文化资本、建立独特的话语结构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文化生产场 话语权力 翻译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外部路径研究——兼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伟荣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6,共18页
近年来,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新兴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树立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而翻译作为交流文化、沟通思想的桥梁,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直接作... 近年来,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新兴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树立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而翻译作为交流文化、沟通思想的桥梁,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直接作用(即内部路径)。除此之外,与翻译工作相关的间接因素(即外部路径)对文化战略的实现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也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文章从文化传播与译介规律入手,提出了文化"走出去"的五种外部路径:遴选译介作品与跨界对话;厘清翻译模式与人才培养学者化;讲好中国故事,超越"中国威胁论";建立版权代理制度,扩大作品的海外传播力;树立"和而不同"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走出去” 国家形象 外部路径 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原文传递
修正后输出对目标语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陈晓湘 张薇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9-286,共8页
本研究检测了重铸和引导两种纠错式反馈引起的学习者即时修正后输出与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规则动词发展的关系。实验持续四周,将学习者分为重铸组、引导组及控制组,分别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只有引导组引起的学习者修正后输出能成为目... 本研究检测了重铸和引导两种纠错式反馈引起的学习者即时修正后输出与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规则动词发展的关系。实验持续四周,将学习者分为重铸组、引导组及控制组,分别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只有引导组引起的学习者修正后输出能成为目标语发展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后输出 纠错式反馈 重铸 引导 目标语发展
原文传递
书院制融入我国现代大学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8
16
作者 龙跃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4,126,共6页
大学的使命是育人,其根本目的是培育学生的道德人格和"高贵的灵魂"。而现代大学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日趋明显,人文教育却越来越弱化,在人才培养上严重地偏离了育人的本质,以致成为了"失去灵魂的卓越&q... 大学的使命是育人,其根本目的是培育学生的道德人格和"高贵的灵魂"。而现代大学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日趋明显,人文教育却越来越弱化,在人才培养上严重地偏离了育人的本质,以致成为了"失去灵魂的卓越"。我国传统书院制注重道德人格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朵美丽奇葩。将书院制融入现代大学,既是对我国教育传统的一种创造性继承,也是参照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建立的一种跨专业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是我国大学制度创新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大学的文化自信,促使我国现代大学回归大学的初心、育人之根本,也将大大拓展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树立起全人教育的理念、落实育人为本的思想,进而促进学生工作模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 书院制 院系制 导师制 学生管理模式
下载PDF
日语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其特点——以《日本语初级教程》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妲莉 邱蔚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语网络教育是日语教育实现大众化与终身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及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围绕中国第一例日语网络课程——《日... 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语网络教育是日语教育实现大众化与终身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及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围绕中国第一例日语网络课程——《日本语初级教程》,阐述了日语网络课程的开发意义和目的,分析总结了其内容、形式所反映的教学理念以及创作开发等方面的特点,旨在推动日语网络课程及多媒体技术在中国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语初级教程》 网络课程 日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非范畴化与汉语诗歌中的名词短语并置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正光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30,共9页
本研究试图解决三个问题:1)名词短语何以能够并置;2)名词短语并置产生修辞效果的认知理据是什么;3)连贯机制是什么。汉语诗歌中的名词短语并置有两个基本特征:1)句法上突破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常规限制,主要体现为本来属于聚合关系... 本研究试图解决三个问题:1)名词短语何以能够并置;2)名词短语并置产生修辞效果的认知理据是什么;3)连贯机制是什么。汉语诗歌中的名词短语并置有两个基本特征:1)句法上突破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常规限制,主要体现为本来属于聚合关系的成分置入到了组合关系之中;2)并置的名词短语主要表示描述性意义。本文认为,非范畴化使名词短语能够并置起来,起描述性的作用;并置的过程其实也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重叠的过程,同时在认知上经历了一个图形.背景逆反的过程。非范畴化和图形.背景逆反能够充分解释名词短语并置的震撼性修辞效果的来源,ICM(或超前景化图形)解释连贯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名词短语并置 非范畴化 图形·背景逆反
原文传递
论中介语系统中的接口问题 被引量:20
19
作者 戴曼纯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1.引言七十年代至今这二十多年中,国外应用语言学家们针对第二语言能力到底如何形成、受何因素在何等程度上的影响、新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做了探索性的、颇有争议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乏实验、分析、推理、论证和辩论... 1.引言七十年代至今这二十多年中,国外应用语言学家们针对第二语言能力到底如何形成、受何因素在何等程度上的影响、新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做了探索性的、颇有争议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乏实验、分析、推理、论证和辩论,的确鼓舞人心。但是,由于控制变量的难度大、实验的周期长、重复实验的有效性低、观察者的局限性和学习第二语言的直觉体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潜意识 第二语言能力 中介语系统 语言运用 语言习得机制 有意识 语言输入 接口 自然顺序
原文传递
元认知与外语听力理解的教与学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艺菲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0年第3期82-85,101,共5页
听力理解历来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难关。因此 ,在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效率方面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作过种种尝试。本文试图探讨元认知理论的内涵、及其在外语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听力理解 元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