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液凝胶的力学性质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有楠 苏春霞 +3 位作者 叶晶 张岳梅 杨楠 方亚鹏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8-276,共9页
乳液凝胶是指油滴分散在凝胶基质中的一种典型的半固状食品体系,近年来在食品质构调控、功能性物质的荷载与控释等方面引起广泛重视。乳液凝胶的基质可以应用蛋白质或多糖等凝胶性生物大分子。按照分散油滴与基质的相互作用,乳液凝胶可... 乳液凝胶是指油滴分散在凝胶基质中的一种典型的半固状食品体系,近年来在食品质构调控、功能性物质的荷载与控释等方面引起广泛重视。乳液凝胶的基质可以应用蛋白质或多糖等凝胶性生物大分子。按照分散油滴与基质的相互作用,乳液凝胶可分为"活性填充"和"非活性填充"两类。乳液凝胶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它力学性质与基质类型、油滴含量和性状、油滴与基质的相互作用、油滴与基质的硬度比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介绍乳液凝胶的形成与结构,讨论影响乳液凝胶力学性质的因素,并对乳液凝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力学性质 蛋白 多糖
原文传递
聚赖氨酸抗菌肽改性明胶多功能水凝胶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江云静 黄童黛 +4 位作者 曹玉玉 白荣先 吴杰 王祖曦 孙红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
将ε-聚赖氨酸(EPL)抗菌肽接枝到明胶上,合成ε-聚赖氨酸改性明胶(GEL-E)后,以GEL-E、羧甲基壳聚糖(CMC)和氧化硫酸软骨素(OCS)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注射性、自愈合性及抗菌性的多功能快速凝胶化水凝胶——GEL-E/CMC/OCS水凝胶.该水... 将ε-聚赖氨酸(EPL)抗菌肽接枝到明胶上,合成ε-聚赖氨酸改性明胶(GEL-E)后,以GEL-E、羧甲基壳聚糖(CMC)和氧化硫酸软骨素(OCS)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注射性、自愈合性及抗菌性的多功能快速凝胶化水凝胶——GEL-E/CMC/OCS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弹性形变性能、自愈合性能、可注射性能以及抗菌性能.将甘草酸二钾(DG)载入水凝胶,赋予水凝胶抗炎特性以及促伤口愈合能力.初步评价了水凝胶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药物释放可达100%.同时,评价了载药后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以及促细胞迁移能力,发现水凝胶对细胞的毒性很低,且可以促进细胞迁移.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促细胞迁移能力,在促进伤口愈合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水凝胶 聚赖氨酸 抗菌肽 伤口敷料
下载PDF
NADH氧化途径迁移促进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被引量:5
3
作者 夏会丽 陈思思 +4 位作者 陈雄 黄亚男 谢婷 李爱玲 王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67,共5页
为提高丁酸梭菌的发酵生物量,首先在厌氧瓶水平确定了0 h添加0.2 mmol/L乙醛可以有效提高细胞数,后在10 L发酵罐规模研究了葡萄糖和乙醛共补料策略对丁酸梭菌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葡萄糖和乙醛共补料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11.37&... 为提高丁酸梭菌的发酵生物量,首先在厌氧瓶水平确定了0 h添加0.2 mmol/L乙醛可以有效提高细胞数,后在10 L发酵罐规模研究了葡萄糖和乙醛共补料策略对丁酸梭菌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葡萄糖和乙醛共补料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11.37×10~8CFU/mL),相对于葡萄糖补料发酵(9.93×10~8CFU/mL)和批发酵(9.39×10~8CFU/mL)分别提高了14.5%和21.1%。发酵8 h时,丁酸和乙酸的比生成速率相对于葡萄糖补料发酵分别降低18.9%和17.3%,而乙醇的比生成速率却提高了9.7%,实现了高生物量和低产酸的相对统一。乙醛的添加使NADH的氧化由丁酸合成途径部分向乙醇合成支路迁移,增强了乙醇的合成效率,降低丁酸、乙酸的积累,提高了丁酸梭菌的生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生物量 NADH的氧化 乙醛
下载PDF
鲁氏接合酵母对高盐和高温胁迫响应的差异性与共性分析
4
作者 刘梦奇 闫珍珍 +2 位作者 胡娜 陈雄 李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针对高温(40℃)和高盐(18%NaCl)逆境设计了最低营养需求全合成培养基,分析了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在长期逆境下生长的营养需求差异,重点解析了酵母细胞从生长适应期到对数生长初期阶段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物质的代... 针对高温(40℃)和高盐(18%NaCl)逆境设计了最低营养需求全合成培养基,分析了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在长期逆境下生长的营养需求差异,重点解析了酵母细胞从生长适应期到对数生长初期阶段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物质的代谢及基因表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遭遇高盐压力的鲁氏接合酵母细胞更需要外源氨基酸,而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有助于缓解酵母细胞的高温压力。鲁氏接合酵母针对高盐和高温逆境采用了差异明显的有机酸、氨基酸和糖代谢策略。MSN4(逆境转录子基因)和HOG1(高渗调控蛋白基因)响应高盐,而HSF1(热激调控蛋白基因)和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对高温响应。本研究加深了对耐盐鲁氏接合酵母耐温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双抗新能力酿造酵母菌株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氏接合酵母 高盐逆境 高温逆境 全合成培养基 营养需求 代谢差异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发酵玉米粉酶解液制备天然鲜味料 被引量:3
5
作者 卢慧芳 上官玲玲 +5 位作者 夏会丽 宋庆怡 李沛 李库 陈雄 代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8-166,共9页
本研究以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新型天然鲜味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粉酶解工艺;然后在摇瓶水平对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氮源及含量和最佳玉米粉酶解液添加量,然... 本研究以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新型天然鲜味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粉酶解工艺;然后在摇瓶水平对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氮源及含量和最佳玉米粉酶解液添加量,然后在20 L发酵罐水平进行验证,将5%的麦芽糊精加入发酵液上清中喷雾干燥得到鲜味料样品,最后对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及评定。结果表明,玉米粉最佳酶解工艺为固液比1:4,酶添加量1%,温度90℃,时间3 h,在该条件下酶解度DE值达到60.84%;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最佳氮源为酵母抽提物FIG12LS 30 g/L,玉米粉酶解液最佳添加量为50%(v/v);天然鲜味料样品MJ谷氨酸含量为43.9 g/100 g,氨基酸总含量为44.8 g/100 g,相较于不添加玉米粉酶解液发酵而得的鲜味料样品CK谷氨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4.0%和23.4%。此外,样品MJ富含坚果及咖啡风味的吡嗪类物质,相较于样品CK鲜味含量和营养价值均有提高,风味也更加丰富。本研究为用天然植物原料发酵生产鲜味料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鲜味料 谷氨酸 玉米粉 酶解 发酵 正交优化
下载PDF
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宇琴 董云鹏 蔡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7,共7页
试验旨优化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组分。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联用,以丁酸梭菌生物量为优化指标,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对其影响,探索最优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显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从16种发酵培养基中筛选得到4... 试验旨优化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组分。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联用,以丁酸梭菌生物量为优化指标,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对其影响,探索最优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显示,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从16种发酵培养基中筛选得到4种高度显著性组分,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粉、磷酸氢二钾、氯化钙,进一步经响应面分析对4种组分进行优化组合,得到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15%、淀粉0.34%、蛋白胨2.05%、酵母浸粉2.65%、麸皮0.23%、玉米浆0.21%、磷酸二氢钾0.64%、磷酸氢二钾0.75%、硫酸镁0.006%、硫酸锰0.001 5%、氯化钙0.018%、氯化钠0.52%、硫酸亚铁0.018%、碳酸钙0.42%。研究表明,两种方法联用优化后所测得的丁酸梭菌生物量达到18.1×10^(8) CFU/mL,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2.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生物量 均匀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发酵优化
下载PDF
以小麦粉为基质的地衣芽孢杆菌与酵母混酵氨基酸代谢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欣 黄石宽 +5 位作者 陈雄 姚娟 李志军 常旭 廖蓓 陈向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92,97,共6页
为阐明白酒酿造微生物液态纯种混合发酵的代谢特征,本研究以传统固态发酵中的常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酵母(汉逊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粉为发酵唯一基质,分析了在芽孢杆菌和不同单一酵母共酵条... 为阐明白酒酿造微生物液态纯种混合发酵的代谢特征,本研究以传统固态发酵中的常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酵母(汉逊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粉为发酵唯一基质,分析了在芽孢杆菌和不同单一酵母共酵条件下氨基酸代谢特征。结果显示,汉逊酵母是混酵下主要乙醇生成酵母,最高乙醇浓度达(93.33±4.71) mg/L,相应的还原糖水平最低,不超过1 g/L。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有11种氨基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在四种混合发酵条件下都会被合成。对只在特定微生物组合下才出现的氨基酸,汉逊酵母比毕赤酵母更容易积累丝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赖氨酸。丙氨酸是地衣芽孢杆菌与毕赤酵母混合发酵所特有。本研究结果揭示白酒酿造微生物混酵下氨基酸代谢特征,为深入研究氨基酸与风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地衣芽孢杆菌 酵母 混合发酵 氨基酸
下载PDF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联合免疫层析用于快速检测NT-proBNP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宏浩 梁玉芬 +2 位作者 赵晓双 黄玲 廖天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6-9,15,共5页
为提高常规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引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以荧光微球作为标记物,建立了一种新型快速定量检测NT-pro BNP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试剂盒在0.02~30μg·L^(-1)范围能对NT-proBNP实现快速检测.在全血检测中,... 为提高常规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引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以荧光微球作为标记物,建立了一种新型快速定量检测NT-pro BNP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试剂盒在0.02~30μg·L^(-1)范围能对NT-proBNP实现快速检测.在全血检测中,新型试纸条所测NT-pro BNP浓度与雷度快速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新型免疫层析试纸条大大提高了快速检测的准确性,可广泛用于床旁检验(POCTs)等临床诊断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荧光免疫层析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即时检验
下载PDF
Fe3O4@SiO2与PAC、PAM联合去除污水中磷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崔琪瑶 孙宏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4-277,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球,并采用St9ber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Fe_3O_4@SiO_2)纳米复合粒子,Fe_3O_4@SiO_2具有超顺磁性,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从水中快速分离。并对Fe_3O_4@SiO_2进行了表征,同时...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球,并采用St9ber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Fe_3O_4@SiO_2)纳米复合粒子,Fe_3O_4@SiO_2具有超顺磁性,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从水中快速分离。并对Fe_3O_4@SiO_2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研究了不同pH和不同浓度的Fe_3O_4@SiO_2与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联合使用时对污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Fe_3O_4@SiO_2用量为5mg/L,PAC用量为3mg/L,PAM用量为0.413mg/L,pH=9的条件下,Fe_3O_4@SiO_2对磷的去除率达到86.441%,采用Fe_3O_4@SiO_2与PAC和PAM联合除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聚合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污水除磷
下载PDF
鲁氏接合酵母海藻糖耦合发酵过程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杨建 刘梦奇 +3 位作者 闫珍珍 陈敦武 陈雄 李欣 《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50-156,163,共8页
[目的]为探究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在海藻糖耦合发酵过程中适应高温胁迫的基因表达差异及内在代谢调节机制。[方法]采用GC色谱仪和Illumina H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藻糖耦合发酵过程(无调控阶段、补料响应阶段... [目的]为探究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在海藻糖耦合发酵过程中适应高温胁迫的基因表达差异及内在代谢调节机制。[方法]采用GC色谱仪和Illumina H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藻糖耦合发酵过程(无调控阶段、补料响应阶段、补料与中温刺激耦合响应阶段、补料与高温刺激耦合响应阶段)的生物量、胞内海藻糖含量、基因转录序列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无调控阶段对比,三个调控响应阶段分别筛选得到1717、522、2038个差异表达基因。海藻糖耦合发酵过程中的鲁氏接合酵母细胞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核糖体、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上,高温胁迫条件下(海藻糖高速合成过程)分别涉及158、97、58个差异表达基因,次级代谢主要涉及赖氨酸等氨基酸和嘌呤/嘧啶核苷酸,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赖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结论]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鲁氏接合酵母主要通过调控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氨基酸代谢来适应高温热激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氏接合酵母 海藻糖 耦合发酵 温度刺激 转录组
原文传递
微生物源甲硫氨酸γ-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菲凡 朱丽雯 +2 位作者 周成 张桂敏 贾开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33,共13页
甲硫氨酸γ-裂解酶(methionineγ-lyase,MGL)催化甲硫氨酸γ位C-S键的裂解反应,生成等摩尔的α-酮丁酸、甲基硫醇和氨。MGL降低胞内甲硫氨酸浓度,显著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激发正常细胞的抗氧化反应,开发高效的MGL已成为肿瘤... 甲硫氨酸γ-裂解酶(methionineγ-lyase,MGL)催化甲硫氨酸γ位C-S键的裂解反应,生成等摩尔的α-酮丁酸、甲基硫醇和氨。MGL降低胞内甲硫氨酸浓度,显著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激发正常细胞的抗氧化反应,开发高效的MGL已成为肿瘤治疗和抗衰老研究的热点。MGL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而在哺乳动物中不存在,MGL是开发抗致病微生物感染药物的重要靶标。产物甲基硫醇及其衍生物是构成食品香味的主体成分,其组分和浓度决定了食品整体香味的形成,系统阐明MGL的催化机制和活性调节机制将推动食品品质及其稳定性的精准控制。本文总结了微生物源MGL的挖掘、催化机制和改造方面的最新进展,讨论了MGL在癌症治疗、抗衰老、抗致病微生物感染以及食品香味合成和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展望了MGL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γ-裂解酶 肿瘤治疗 抗衰老 抗感染 食品香味
原文传递
ccpN敲除对地衣芽胞杆菌DW2杆菌肽合成代谢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雪松 丁跃 +3 位作者 宋昭 陈晓斌 陈雄 王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29,共7页
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DW2生长和杆菌肽合成代谢在能量及前体利用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为了提高杆菌肽的合成效率,在20 L发酵罐水平研究了ccpN基因敲除对杆菌肽合成与细胞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菌株DW2ΔccpN杆菌肽峰... 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DW2生长和杆菌肽合成代谢在能量及前体利用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为了提高杆菌肽的合成效率,在20 L发酵罐水平研究了ccpN基因敲除对杆菌肽合成与细胞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菌株DW2ΔccpN杆菌肽峰值效价(1337 U/mL)比菌株DW2峰值效价(1024 U/mL)提高30.6%。但是,其峰值生物量(3.39×10^(10) CFU/mL)仅为菌株DW2峰值生物量(5.56×10^(10) CFU/mL)的61%。另外,DW2ΔccpN胞外氨基酸浓度在36 h时、溢流有机酸总量在22~27 h时分别比DW2提高43.8%和24.7%~37.6%。同时,细胞对数期能量代谢(citZ、icd、zwf、cydA)、氨基酸转运(relA、brnQ、vpr、yvbW)以及丙酮酸转化(pycA、pckA、pyk)和hprK等13个基因的转录组表达(TPM值)也上调2.0~18.4倍,说明菌株DW2ΔccpN的溢流代谢增强,为对数后期提供了更多的碳源和能源分子;细胞严谨响应增强使CodY的调控活性下降,降低了细胞的生长速率,提高了氨基酸转运能力,增加了ATP和NADPH的供应,最终提高了杆菌肽的合成效率,为杆菌肽发酵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胞杆菌 杆菌肽 ccpN敲除 生长代谢 转录组
下载PDF
一株产5’-肌苷酸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13
作者 宋庆怡 陈雄 +1 位作者 李沛 李库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7-234,共8页
5’-肌苷酸具有独特鲜味,在调味品行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缩短5’-肌苷酸的生产周期,进一步降低成本,对可直接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进行筛选,但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资源匮乏,为了找到适合直接发酵法生产的菌株,本文在豆... 5’-肌苷酸具有独特鲜味,在调味品行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缩短5’-肌苷酸的生产周期,进一步降低成本,对可直接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进行筛选,但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资源匮乏,为了找到适合直接发酵法生产的菌株,本文在豆瓣酱分离出的菌株中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仪诱变,再用影印法进行初筛,最后以5’-肌苷酸产量为响应值进行复筛,得到适合的菌株LK-6。筛选出菌株后,再利用形态学分析、Vitek 2 Compact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测序分析对LK-6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后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进行初步的发酵优化,结果表明酵母粉、KH2PO4和温度是5’-肌苷酸发酵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在PB设计的基础上,获得了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优化后5’-肌苷酸的产量从10 mg/L增长到407.21 mg/L。本文为工业化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生产菌的筛选方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肌苷酸 ARTP诱变育种仪 Vitek 2 Compact 解淀粉芽孢杆菌 PLACKETT-BURMAN设计
下载PDF
金磁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检测肌红蛋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宏浩 王甜甜 +5 位作者 廖天作 王怡 柯鹏 周凤珍 孙红梅 郭惠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以粒径约为120 nm的Fe_3O_4磁性纳米球为内核,经过SiO_2包埋,BSA修饰并吸附金纳米球三步后得到一种组装型金磁复合纳米球MNP@SiO_2@BSA@AuNPs,并以此纳米球为载体,建立了检测心梗标志物之一的肌红蛋白的新方法.金磁复合纳米球偶联肌红... 以粒径约为120 nm的Fe_3O_4磁性纳米球为内核,经过SiO_2包埋,BSA修饰并吸附金纳米球三步后得到一种组装型金磁复合纳米球MNP@SiO_2@BSA@AuNPs,并以此纳米球为载体,建立了检测心梗标志物之一的肌红蛋白的新方法.金磁复合纳米球偶联肌红蛋白抗体4E2后,可快速分离和富集样品中的肌红蛋白,加入偶联有肌红蛋白抗体7C3的荧光硅纳米球后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实现了对肌红蛋白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肌红蛋白浓度为0~250 ng·m L^(-1)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肌红蛋白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选择性高,重复性好,快速检测肌红蛋白时间不超过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磁纳米球 肌红蛋白 荧光硅纳米球 POCT技术
下载PDF
基于乳酸菌生物转化消除酵母抽提物酵母味能力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春蕾 汪继伟 +5 位作者 魏杨建 陈雄 李沛 李库 熊建 李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29-135,共7页
围绕风味物质、呈味物质和氨基酸等指标,开展了基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单菌和混菌发酵体系消除酵母味的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体系下均有... 围绕风味物质、呈味物质和氨基酸等指标,开展了基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单菌和混菌发酵体系消除酵母味的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体系下均有去除酵母味(丙酸和异戊酸)的效果,然而整体的风味具有明显差异。混菌发酵优于单菌发酵,且乳酸乳球菌与乳酸链球菌的混酵效果最佳。与其他6种发酵体系相比,2种乳酸菌混合发酵后的酵母抽提物中的酵母味异戊酸降低了86.73%,具有果香和花香的醇类物质从0.77 ng/mL增加至10.73 ng/mL,乳酸质量浓度为10.60 g/L,风味前体氨基酸苯丙氨酸提升了112.91 mg/L,鲜味物质(肌苷酸和鸟苷酸)提升了0.02 g/L,整体风味和呈味协调。本研究将有助于提升酵母抽提物应用的广泛性,为新型酵母抽提物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酵母抽提物 酵母味 氨基酸 呈味物质
下载PDF
梭菌芽孢形成的调控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宇琴 陈亚楠 +1 位作者 董云鹏 蔡俊 《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522-529,共8页
梭菌独特的芽孢形成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梭菌物种与生理特性的不同,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的调控(促进或抑制)芽孢的产生。该文通过对转录调节因子Spo0A,孤儿组氨酸激酶和Sigma因子相关研究进展的介绍,系统... 梭菌独特的芽孢形成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梭菌物种与生理特性的不同,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的调控(促进或抑制)芽孢的产生。该文通过对转录调节因子Spo0A,孤儿组氨酸激酶和Sigma因子相关研究进展的介绍,系统阐述了梭菌芽孢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梭菌芽孢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同时对近年来通过调控芽孢形成在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精准调控梭菌芽孢的形成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菌 芽孢形成 Spo0A Sigma因子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巴氏醋杆菌的耐酸醇营养盐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子云 陈雄 李欣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9-45,共7页
从26种微量元素中筛选出5种对巴氏醋杆菌有促进作用的生长因子,分别为精氨酸、赖氨酸、胞嘧啶、谷氨酰胺和叶酸,均以0.10 g/L的添加量复配加入营养盐培养基中,最大生物量提高26%。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初优添加量。利用Plackett-Burman实... 从26种微量元素中筛选出5种对巴氏醋杆菌有促进作用的生长因子,分别为精氨酸、赖氨酸、胞嘧啶、谷氨酰胺和叶酸,均以0.10 g/L的添加量复配加入营养盐培养基中,最大生物量提高26%。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初优添加量。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进一步优化培养基成分,证实营养盐、赖氨酸和叶酸对巴氏醋杆菌的生长影响显著。通过回归方程(R 2=96.42%),预测当培养基成分配比为营养盐5.0 g/L、精氨酸0.10 g/L、赖氨酸0.46 g/L、胞嘧啶0.70 g/L、谷氨酰胺0.20 g/L、叶酸0.16 g/L时,巴氏醋杆菌在体积分数为9%的乙醇和1%的乙酸胁迫条件下的最大生物量可达0.45 g/L。经过3次平行验证试验,最大生物量为0.45 g/L,比未优化前的营养盐培养基提高了32%,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醋杆菌 微量元素 响应面法 营养盐
下载PDF
基于柑橘浓缩汁的醋杆菌与酵母发酵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彩霞 余红波 +3 位作者 邹涛 陈雄 陈世贵 李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77-183,共7页
以柑橘浓缩汁为唯一原料,研究了葡糖醋杆菌和鲁氏酵母在单一或混合模式下的3种溶氧水平中的发酵特征。结果显示葡糖醋杆菌对糖的利用弱,最低残留总糖和还原糖分别为292.31 mg/m L和74.41 mg/m L,但将乙酸完全消耗。酵母对柑橘汁中的糖... 以柑橘浓缩汁为唯一原料,研究了葡糖醋杆菌和鲁氏酵母在单一或混合模式下的3种溶氧水平中的发酵特征。结果显示葡糖醋杆菌对糖的利用弱,最低残留总糖和还原糖分别为292.31 mg/m L和74.41 mg/m L,但将乙酸完全消耗。酵母对柑橘汁中的糖和乙酸消耗较彻底,同时乙醇最大积累水平为65.00 g/L(静置模式)。在共酵模式下,溶氧的改善使得糖在72 h^96 h几乎被消耗完,而接种比例的改变将导致发酵终点乙醇最大浓度(35.00 mg/m L)从间歇振荡模式转变为静置模式。只有在单一葡糖醋杆菌条件下,发酵终点的乙偶姻浓度维持在(125.36±13.73)μg/m L。可见,微生物种类、接种比例和溶氧水平对整个发酵过程均产生影响。最佳发酵条件是葡糖醋杆菌与鲁氏酵母混合间歇振荡模式发酵96 h,其总糖和还原糖浓度分别为130.56 mg/m L和37.85 mg/m L,乙醇和乙酸浓度分别为56.00 g/L和33.97μg/m L,乙偶姻浓度为34.02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浓缩汁 葡糖醋酐菌 鲁氏酵母 发酵特征
下载PDF
变温控制策略促进地衣芽胞杆菌合成杆菌肽
19
作者 宋昭 戴航 +4 位作者 黄雪松 陈雄 陈守文 李俊辉 王志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65-70,共6页
地衣芽胞杆菌发酵产杆菌肽的过程中,菌体前期生长和代谢的强度会影响杆菌肽的合成。为了提高效价,在20 L发酵罐水平研究变温控制策略对效价合成的影响,发现:37℃发酵温度(对照)下的效价在21 h到达最高点(962 U/mL),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45... 地衣芽胞杆菌发酵产杆菌肽的过程中,菌体前期生长和代谢的强度会影响杆菌肽的合成。为了提高效价,在20 L发酵罐水平研究变温控制策略对效价合成的影响,发现:37℃发酵温度(对照)下的效价在21 h到达最高点(962 U/mL),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45.33 U/(mL·h)。通过降低发酵培养温度(35.5℃、34℃、32.5℃和31℃),可以降低菌体生长速率和糖耗速率,虽然会降低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但延长了效价合成时间。在34℃发酵温度下以37.66 U/(mL·h)的平均效价合成速率至29 h到达效价最高点(1092 U/mL),比37℃条件下提高了13.5%。基于降温控制策略进行18 h前后分别34℃和37℃的变温策略研究,其平均效价合成速率为41.14 U/(mL·h),效价在29 h到达最高点(1193 U/mL),比对照(37℃培养)合成周期延长了8 h,效价提高了24%,也比全程34℃培养提高了9.2%。该策略增产效果显著,便于工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胞杆菌 杆菌肽 效价 温度
下载PDF
鸟嘌呤和异亮氨酸促进丁酸梭菌生长
20
作者 刘颖 杨华 +3 位作者 宋昭 陈雄 黄亚男 王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4-40,共7页
为了延缓丁酸梭菌芽孢形成,提高丁酸梭菌的生长效率,在20 L发酵罐水平研究了发酵基料添加鸟嘌呤(0.2 g/L)、Ile(0.5 g/L)对丁酸梭菌生长、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鸟嘌呤或Ile的最大生物量分别达到5.31×10~8CFU/mL和4.65×... 为了延缓丁酸梭菌芽孢形成,提高丁酸梭菌的生长效率,在20 L发酵罐水平研究了发酵基料添加鸟嘌呤(0.2 g/L)、Ile(0.5 g/L)对丁酸梭菌生长、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鸟嘌呤或Ile的最大生物量分别达到5.31×10~8CFU/mL和4.65×10~8CFU/mL,较对照(4.32×10~8CFU/mL)分别提高了22.91%和7.64%;丁酸的菌体得率(Yp/x)分别较对照(0.37 g/g)减少了48.64%和40.54%。鸟嘌呤和Ile均显著降低了丁酸的生成效率、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延缓了芽孢的形成。当发酵基料同时添加鸟嘌呤和Ile时,生物量达到5.4×10~8CFU/mL,比对照提高了25%,为丁酸梭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鸟嘌呤 异亮氨酸 芽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