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的柳崇拜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康松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柳崇拜观念,其表现为古人认为柳可以占测吉凶、感应人事、显灵通神、行云降雨、降魔驱疫、护幼延生。古人对超常生命、生殖力的祈求导致了对具有超常生命力、生殖力的柳树的崇拜,原始的柳崇拜是女性... 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柳崇拜观念,其表现为古人认为柳可以占测吉凶、感应人事、显灵通神、行云降雨、降魔驱疫、护幼延生。古人对超常生命、生殖力的祈求导致了对具有超常生命力、生殖力的柳树的崇拜,原始的柳崇拜是女性生殖崇拜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柳崇拜 生殖崇拜 生命力 古人 超常 普遍 吉凶
原文传递
清代的“十番乐”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显贵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1-63,共3页
十番乐是起源于明代的一种合奏乐,其乐器随着自身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展,流传地区也日渐广泛,至清代盛行开来以后,使用场合也逐渐扩大,甚至被用之于歌榭酒肆之中。十番乐在清代宫廷娱乐生活中曾起过很大作用,后来更成为皇家陵园... 十番乐是起源于明代的一种合奏乐,其乐器随着自身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展,流传地区也日渐广泛,至清代盛行开来以后,使用场合也逐渐扩大,甚至被用之于歌榭酒肆之中。十番乐在清代宫廷娱乐生活中曾起过很大作用,后来更成为皇家陵园祭祀音乐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使用场合 娱乐生活 乐器 明代
下载PDF
春秋侯国公墓群体形态与分布规律考察——以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为中心
3
作者 刘玉堂 张钰晨 《人文论丛》 2023年第1期89-100,共12页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葬遗址为春秋早期曾国公墓,该墓葬遗址位于地势平坦的江汉平原岗地之上,北倚桐柏山,南临滚河,不仅符合古人在墓地选址所追求的背山面水的地理格局,而且暗合“营高畅之地,以护佑子孙”的心理需求。以郭家庙考古发掘...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葬遗址为春秋早期曾国公墓,该墓葬遗址位于地势平坦的江汉平原岗地之上,北倚桐柏山,南临滚河,不仅符合古人在墓地选址所追求的背山面水的地理格局,而且暗合“营高畅之地,以护佑子孙”的心理需求。以郭家庙考古发掘材料为基础,结合建筑景观学及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建筑空间组合的角度考察,发现郭家庙曾国墓葬群体空间布局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整体布局呈向心型群体空间组合形态和流线关系布置呈以主墓为中心环绕式展开形态。利用现有考古发掘数据结合周制测算,其外部群体空间尺度控制基本符合“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设计原则。郭家庙曾国墓地的上述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春秋侯国公墓群体形态与分布规律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侯国公墓 郭家庙曾国墓葬 墓葬选址 群体形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火者”宦官义考辨
4
作者 杜朝晖 邵丽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63,共9页
“火者”是波斯语源的外来词,核心词义为身份地位高的人士,元代用来指称宦官。与“火者”同一语源的音译词“霍加”“和卓”等,并无宦官义,专指伊斯兰教“圣裔”或学者,经由阿拉伯语或突厥语进入汉语。“火者”的宦官义是以波斯语义为... “火者”是波斯语源的外来词,核心词义为身份地位高的人士,元代用来指称宦官。与“火者”同一语源的音译词“霍加”“和卓”等,并无宦官义,专指伊斯兰教“圣裔”或学者,经由阿拉伯语或突厥语进入汉语。“火者”的宦官义是以波斯语义为基础、由蒙元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而成,“火者”词形的确立则受到汉语的影响。因情势的变化,同为阉人的“火者”在元明清的地位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者 宦官 和卓 波斯语 蒙元文化 近代汉语
原文传递
《〈至正条格〉校注本》标点辨误
5
作者 杜朝晖 周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3年第4期99-102,共4页
《至正条格》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2007年,韩日学者共同整理出版了《〈至正条格〉校注本》,该书为学者阅读和利用《至正条格》提供了便利。但是该校注本存在不少标点问题,主要由不明文意、不明词义、不明语法、不明典制等原因... 《至正条格》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2007年,韩日学者共同整理出版了《〈至正条格〉校注本》,该书为学者阅读和利用《至正条格》提供了便利。但是该校注本存在不少标点问题,主要由不明文意、不明词义、不明语法、不明典制等原因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条格〉校注本》 标点辨误 古籍整理
原文传递
清代宫廷戏曲的发展与承应演出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显贵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4-61,共8页
在丰富多彩的清代宫廷娱乐音乐中,戏曲是其主体。清代宫廷戏曲的发展从清初逐步走向繁荣,并在乾隆和光绪时期形成两大高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活跃。清代宫廷戏曲的管理也经过了教坊司、南府和升平署三个重要阶段较为规范的制度保证,成为... 在丰富多彩的清代宫廷娱乐音乐中,戏曲是其主体。清代宫廷戏曲的发展从清初逐步走向繁荣,并在乾隆和光绪时期形成两大高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活跃。清代宫廷戏曲的管理也经过了教坊司、南府和升平署三个重要阶段较为规范的制度保证,成为清宫戏曲繁荣的重要因素。清宫戏曲的承应演出主要有令节、典礼和燕筵三种形式。频繁的承应演出更给戏曲的发展带来了繁荣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宫廷戏曲 繁荣发展 演出风格 表演形式
下载PDF
西汉对匈奴和亲政策的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玉堂 薛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5,213,共13页
西汉王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经历了由汉初"奉"匈奴"和亲"到汉中后期"赐"匈奴"和亲"的转变过程。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是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和亲"策略的提出是对西汉以前政... 西汉王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经历了由汉初"奉"匈奴"和亲"到汉中后期"赐"匈奴"和亲"的转变过程。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是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和亲"策略的提出是对西汉以前政治联姻习惯及传统儒家"子婿""甥舅"观念的继承与发展,尽管也导致某些不良后果,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匈奴 和亲政策 政治联姻
原文传递
清代宫廷祭祀乐探微 被引量:2
8
作者 温显贵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7-35,共9页
清代宫廷祭祀和历史上的传统祭祀内涵大体相似,分作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同时保留了统治者自身满民族的祭祀传统——堂子祭。与之相应的祭祀用乐也分为中和韶乐(用于大祀和中祀)、庆神欢乐及祭堂子乐。同是中和韶乐,大祀与中祀的... 清代宫廷祭祀和历史上的传统祭祀内涵大体相似,分作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同时保留了统治者自身满民族的祭祀传统——堂子祭。与之相应的祭祀用乐也分为中和韶乐(用于大祀和中祀)、庆神欢乐及祭堂子乐。同是中和韶乐,大祀与中祀的乐器种类完全相同,各类所用乐器的数量则有差别。另外,祭祀对象的级别可以随着统治思想的需要而变化,祭祀乐的内容亦随之调整。这说明:礼乐制度是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宫廷祭祀乐 礼乐制度 制定过程 大祀 中祀 群祀
下载PDF
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中国古代文本阐释的双轨与多维
9
作者 王勋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2-67,共6页
本文借鉴库恩“科学范式”理论,揭示我国古代文本阐释的诸种形态,并根据当代哲学解释学的理论思路,分析“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两种主体文本阐释范式的理性特征,进而肯认古代文本阐释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本 阐释 范式 理性
下载PDF
清代乐论史料述论
10
作者 温显贵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101,共12页
清代乐论内涵丰富,其所依存的文献载体也庞大多样,这成为清代乐论史料最为明显的总体特点。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清代乐论史料的关注、整理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远逊于此前其他各历史时期,这无疑应当引起学界高度重视。通过对... 清代乐论内涵丰富,其所依存的文献载体也庞大多样,这成为清代乐论史料最为明显的总体特点。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清代乐论史料的关注、整理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远逊于此前其他各历史时期,这无疑应当引起学界高度重视。通过对清代乐论史料基本状况的梳理,可以得知清代乐论的主要特点是:它能够客观真实地看待音乐的性质,更加重视俗乐的地位,考证、梳理了音乐史上的一些模糊问题。开展清代乐论史料的整理工作,可以使该领域不再荒芜,同时可以知晓家底,整理成果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工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乐论 史料 整理 价值
原文传递
论阮元对传统经籍诸名物、典制的考证之功
11
作者 林久贵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4年第2期14-26,共13页
阮元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型官员,他一生学术成就巨大,在学界被奉为'山斗'。阮元的学术重心在经学,其经学研究,一方面在对古名物、典制的考证,力图还古名物、典制本来面貌,具有典型的乾嘉朴学之风;另一方面在对经学领域诸重要范畴... 阮元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型官员,他一生学术成就巨大,在学界被奉为'山斗'。阮元的学术重心在经学,其经学研究,一方面在对古名物、典制的考证,力图还古名物、典制本来面貌,具有典型的乾嘉朴学之风;另一方面在对经学领域诸重要范畴的阐释,努力廓清千百年来重重误说,推明原始儒家经义,倡导新的经学观念及新的经学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学术 名物 学者型 经学 典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