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理种群泥蚶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张永普 林志华 应雪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Based on ni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populations of Tegillarca granosa from Guangxi, Zhejiang, Shandong,of China and Lishui, Korea,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Based on ni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populations of Tegillarca granosa from Guangxi, Zhejiang, Shandong,of China and Lishui, Korea,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among the fou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ANOVA indicated that four popula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respectively (P <0.01). In the result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PC) were constructed by factor loading, in which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PC1) was affected by shell width, shell height and shell moisture weight, and the PC2 was affected by hinge tooth, and the contributory ratios of two PC were 41.02% and 20.4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orphological chTegillraca granosa from Zhejiang population and Shandong population were similar.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s of four popul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iscriminant accuracy was 90.80%, 80.89%, 71.76%, and 97.46% respectively, so the average discriminant accuracy was 8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种群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喜树果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贤兴 陈析丰 +1 位作者 南旭阳 何献武 《河南科学》 2003年第4期431-433,共3页
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果实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属于半知菌亚门的匙孢霉属(MystrosporiumCda.)、鲜壳孢属(ZythiaFr.)及无孢类群(MyceliaSterilia)。其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后,采用薄层层析(TLC)法... 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果实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属于半知菌亚门的匙孢霉属(MystrosporiumCda.)、鲜壳孢属(ZythiaFr.)及无孢类群(MyceliaSterilia)。其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后,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其菌丝体提取物进行分析,初步表明WZ001菌株可能产生喜树碱(Camptothecin,CPT)的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果实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匙孢霉属 鲜壳孢属 无孢类群 薄层层析法
下载PDF
四川大头茶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对低温的适应性 被引量:35
3
作者 梁莉 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3-465,共3页
利用电导法,测定了四川大头茶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并与其生境中之温度变化相比较,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对生长地低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低温 半致死温度 大头茶 抗寒力 适应性
下载PDF
薯蓣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艳乐 申秀英 +1 位作者 丁炳扬 贾守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62,共4页
从薯蓣中提取多酚氧化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pH为5.8,最适作用温度为20℃,Km=1.82mol/L,Vmax=1.11(ΔOD/min)。本文同时考察了抑制剂对薯蓣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薯蓣 多酚氧化酶 褐变控制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瓯柑愈伤组织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勇 陈娴婷 王君晖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采用玻璃化法对瓯柑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瓯柑愈伤组织在含5%二甲亚砜(DMSO)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5d,室温下60%PVS2预处理20min,然后用100%PVS2于0℃处理40min,投入液氮(LN)保存,24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再用1.2mol/L蔗糖培养... 采用玻璃化法对瓯柑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瓯柑愈伤组织在含5%二甲亚砜(DMSO)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5d,室温下60%PVS2预处理20min,然后用100%PVS2于0℃处理40min,投入液氮(LN)保存,24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再用1.2mol/L蔗糖培养液洗涤3次.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检测,其存活率可达85.62%.冻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6-BA0.5mg/L继代培养基上,在黑暗中培养生长,存活率可达76.32%.分析讨论了瓯柑愈伤组织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意义,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冻存法 芸香科 中药材
下载PDF
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其在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万喜 应雪萍 +1 位作者 竺俊全 周宏 《东海海洋》 2000年第3期53-58,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应用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成的特征可以系统研究鱼类的系统演化 ,对精子超微结构以及精子表面大分子物质的三维结构的比较研究 ,在鱼类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 综述了近年来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应用硬骨鱼类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成的特征可以系统研究鱼类的系统演化 ,对精子超微结构以及精子表面大分子物质的三维结构的比较研究 ,在鱼类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骨鱼类 精子发生 精子结构 系统演化 进化
下载PDF
芜菁汁对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钱晓薇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芜菁汁 肝细胞 肝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白背三七草的诱变及抗诱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贤兴 《河南科学》 2002年第3期260-262,共3页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 ,以微核为指标 ,以环磷酰胺为诱变剂 ,研究了白背三七草 (Gynuradivaricata)提取液的致畸性及对环磷酰胺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 :白背三七草水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没有影响 ;而对环磷...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 ,以微核为指标 ,以环磷酰胺为诱变剂 ,研究了白背三七草 (Gynuradivaricata)提取液的致畸性及对环磷酰胺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 :白背三七草水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没有影响 ;而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率则有抑制作用 ,其微核率从 41.6± 5 .32降至 2 .2±2 .17,提示这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草 诱变 抗诱变作用 提取物 抗癌药物
下载PDF
酵母菌T-2对蒽醌染料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新姣 林晓华 +1 位作者 李晓云 李红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32,共3页
从温州市上桥一家染料厂的污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染料脱色优势酵母菌T 2。经初步鉴定为红酵母属 (RhodotorulaHarri sonsp .)。并研究了该菌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染料浓度、接种量等条件下对染料脱色的情况。同时 ,还研究了不同碳... 从温州市上桥一家染料厂的污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染料脱色优势酵母菌T 2。经初步鉴定为红酵母属 (RhodotorulaHarri sonsp .)。并研究了该菌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染料浓度、接种量等条件下对染料脱色的情况。同时 ,还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等营养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 R脱色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在 30℃~ 35℃温度范围内T 2菌对活性艳蓝KN R的脱色率为 89.9%~ 95.1 % ,最佳脱色温度为 35℃ ,pH值在 2 .0~ 7.0范围内T 2对活性艳蓝KN R的脱色率为 81 .7%~ 92 .6 % ,最佳脱色 pH为 3.0 ,碳源、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蒽醌染料 脱色
下载PDF
高校课程表编排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伟国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2-94,共3页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高校课程表编排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遵循科学的排课原则,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实现高校排课现代化。
关键词 高校 排课 原则 改革
下载PDF
非稳态酶动力学的布尔函数图解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敏 《科技通报》 1996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非稳态酶动力学的布尔函数图形方法.利用这一方法,用代数及微分方法处理十分困难的非稳态酶动力学问题便可用相对简易的图形算法来处理.
关键词 非稳态 酶动力学 图解方法 布尔函数
下载PDF
浙江洞头列岛的软体动物及生态特点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一农 张永普 +1 位作者 於宏 徐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9年第3期39-48,共10页
整理、鉴定了1986—1998年间采自浙江洞头列岛的贝类标本共238种,并系统分析了该列岛贝类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生态特点及数量分布情况.
关键词 浙江 洞头列岛 软体动物 生态 数量分布 贝类
下载PDF
一种光催化体系光催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柯强 陈英旭 +1 位作者 何云峰 程天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膨润土为载体 ,用酸性溶胶法合成 Ti O2 纳米复合物 ,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 ,在 H2 O2 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 UV/H2 O2 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其效果优于纯 Ti...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膨润土为载体 ,用酸性溶胶法合成 Ti O2 纳米复合物 ,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 ,在 H2 O2 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 UV/H2 O2 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其效果优于纯 Ti O2 ;H2 O2 的存在提高了苯胺光催化降解速率 ,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佳摩尔浓度是 5 mmol/L ;溶液 p H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p H在中性范围内具有更强的光催化活性 ;该体系中苯胺能够有效地被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催化剂 钛酸丁酯 溶液 光催化降解 溶胶法 TiO2 一级反应动力学 UV/H2O2 光催化反应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雄性小鼠的遗传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钱晓薇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本文以清洁级ICR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As2O3对小鼠的遗传毒性。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法以及小鼠骨髓PCE微核实验法,对成年的小鼠腹腔注射0.25-6.00mg/kg/dAs2O3,染毒7d。结果表明,As2O3对小鼠的体重增长及睾丸的重量存在抑制作用,其... 本文以清洁级ICR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As2O3对小鼠的遗传毒性。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法以及小鼠骨髓PCE微核实验法,对成年的小鼠腹腔注射0.25-6.00mg/kg/dAs2O3,染毒7d。结果表明,As2O3对小鼠的体重增长及睾丸的重量存在抑制作用,其中1.00mg/kg/d荆量As2O3对小鼠体重增长及睾丸重量的抑制是最显著的(P<0.001);As2O3使小鼠精子的畸形率明显增加(P<0.001),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As2O3还使小鼠PCE微核率增加,且As2O3与PCE微核率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结论是As2O3对雄性小鼠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AS2O3 雄性小鼠 遗传毒性 精子畸形 砒霜
下载PDF
固定化真菌对铅离子生物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新姣 朱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4,27,共4页
采用多种固定化材料包埋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结果表明:以一定比例混合的海藻酸钠-明胶包埋的枝孢霉小球对Pb2+具有最佳吸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最优条件为:菌量为10g/L,包埋剂量为1.5∶1.5,CaCl2浓度为... 采用多种固定化材料包埋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结果表明:以一定比例混合的海藻酸钠-明胶包埋的枝孢霉小球对Pb2+具有最佳吸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最优条件为:菌量为10g/L,包埋剂量为1.5∶1.5,CaCl2浓度为4%,钙化时间为4h.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接触反应时间,溶液的pH, 温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吸附的时间为3h左右,最适pH为4.0, 在15℃~45℃的温度范围内,吸附量有缓慢增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30~700mg/L)内,生物吸附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生物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霉属 固定化 生物吸附 铅离子
下载PDF
一株高耐铜菌株的分离及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董新姣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探索去除电镀废水中铜的处理方法 ,更有效地治理含铜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采用梯度浓度驯化的方法 ,从自然界筛选了高耐铜的微生物。经鉴定该菌为枝孢霉属 (Cladosporiumsp .) ,它能耐受铜离子的最高浓度为 72 0mg L ,该菌在摇床... 为探索去除电镀废水中铜的处理方法 ,更有效地治理含铜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采用梯度浓度驯化的方法 ,从自然界筛选了高耐铜的微生物。经鉴定该菌为枝孢霉属 (Cladosporiumsp .) ,它能耐受铜离子的最高浓度为 72 0mg L ,该菌在摇床培养过程中能成菌丝球 ,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C ,最适 pH 5 .0 ,培养时间为 72h ,摇床转速为 15 0r min。用碱进行预处理可提高菌株的吸附量 ,经 0 .2NNaOH预处理过的菌丝球对含 2 0mg L的铜离子进行吸附实验 ,其吸附量可达15 .64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铜菌株 菌株筛选 枝孢霉属 菌株分离 重金属废水 电镀废水 吸附量
下载PDF
耐铜细菌的筛选及其吸附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新姣 陈文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7,19,共3页
从电镀厂废水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高耐铜的菌株 ,它能耐受Cu2 + 的最高浓度为 560mg/L ,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菌吸附Cu2 + 的最佳条件为pH 5 .0 ,接... 从电镀厂废水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高耐铜的菌株 ,它能耐受Cu2 + 的最高浓度为 560mg/L ,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菌吸附Cu2 + 的最佳条件为pH 5 .0 ,接触反应时间为 0 .5h ,摇床转速为 50r/min ,菌量为 1 0 0mg。在最佳条件下 ,该菌对Cu2 + 的吸附量可达 1 4 .6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废水 耐铜细菌 筛选 吸附条件 优化
下载PDF
山茶属Camellia植物花粉形态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敖成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山茶属16组3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山茶属的花粉形状分规则形与不规则形两种,其中规则形花粉极面观呈三裂圆形、三裂正三角形、三裂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或钝三角形.
关键词 山茶属 植物花粉 花粉形态 圆形 光学显微镜 赤道 形状 种植 镜下观察
下载PDF
解氰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新姣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8-10,52,共4页
从温州东方集团的电镀废水及污泥中分离得到真菌 ,并进行纯化 ,共得耐氰菌 19株。其中 7株均能在含CN-为 80 0 /mg·L-1的马丁氏培养基中生长 ,耐受力最强的 12 # 菌能在 2 0 0 0 /mg·L-1CN-浓度中生长 ,经鉴定 12 # 为黑青霉 ... 从温州东方集团的电镀废水及污泥中分离得到真菌 ,并进行纯化 ,共得耐氰菌 19株。其中 7株均能在含CN-为 80 0 /mg·L-1的马丁氏培养基中生长 ,耐受力最强的 12 # 菌能在 2 0 0 0 /mg·L-1CN-浓度中生长 ,经鉴定 12 # 为黑青霉 (Peni cilliumnigricans) ,该菌能以CN-为唯一碳源 ,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C ,最佳pH为 5 .5 ,在最佳条件下 ,12 # 菌在 12h时可将含CN-45 /mg·L-1的废水降解至 0 .5 /mg·L-1以下 ,达到国家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生物降解 菌种培养 废水处理 菌株培养
下载PDF
针刺防治玉环柚裂果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陶月良 赵鹂 +2 位作者 徐建国 夏抗生 梁莉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对利用针刺防治玉环柚裂果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针刺玉环柚果顶部位能明显降低玉环柚裂果率 ,且对其品质无明显影响 .该方法简单、易行、有效 。
关键词 玉环柚 裂果 针刺 果实品质 生长中期 果形指数 裂果率 果顶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