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布鲁氏菌A19号疫苗免疫血清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小梅 李建玲 +8 位作者 王涛 蔡扩军 朱冠林 杨镇 马小娟 高敏 陈利苹 钟旗 李爱巧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5期110-115,共6页
为选择科学适用的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对1721份免疫布鲁氏菌A19号疫苗18个月后的牛血清,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荧光偏振试验(FPA)5种... 为选择科学适用的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对1721份免疫布鲁氏菌A19号疫苗18个月后的牛血清,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荧光偏振试验(FPA)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荧光定量PCR病原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比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符合率、Kappa值等。结果显示:与SAT相比,其他4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ELISA、FPA、cELISA、RBT,其中敏感性均在85.00%以上,特异性均在97.60%以上,符合率均在97.50%以上,Kappa值均≥1.00;与PCR相比,LAMP方法敏感性低(9.09%),但特异性强(99.65%),与PCR符合率高(98.49%)。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方法较为敏感特异,符合率和一致性均较高,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不易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牛群的布鲁氏菌病净化,要结合牛群污染和免疫情况以及净化的不同阶段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仅用一种方法可能会存在偏差。建议先用iELISA或FPA或RBT进行初筛,再用c ELISA或SAT进行确诊,进而对确诊为阳性牛的阴道拭子或奶样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本研究为免疫牛群的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 比较 评价
下载PDF
GC-MS法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五种非法添加物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霞 郭庆园 +4 位作者 韦晓群 向君毅 刘桂兴 陈利苹 李向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2-336,共5页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西布曲明、脱氢表雄酮、美伐他汀、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5种非法添加物含量的方法。减肥产品经10 mL乙腈超声提取15 min,以5 mL水、2 g氯化钠液液萃取净化,80℃氮吹浓缩后采用GC-MS-SI...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西布曲明、脱氢表雄酮、美伐他汀、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5种非法添加物含量的方法。减肥产品经10 mL乙腈超声提取15 min,以5 mL水、2 g氯化钠液液萃取净化,80℃氮吹浓缩后采用GC-MS-SI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种目标物在0.01~2.00µ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定量限为0.05 m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2%~106%,平行6份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5.7%。此方法高效便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减肥类保健食品中5种非法添加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西布曲明 脱氢表雄酮 美伐他汀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多基因家族MGF360-13L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达年 马旭升 +13 位作者 代军飞 汪洋 李茜 白衡 毛甜甜 刘永生 丁龙 陈昊翰 陈思言 饶宇飞 贾宁 张杰 郑海学 刘湘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19-4428,共10页
旨在初步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多基因家族MGF360-13L基因的功能。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GF360-13L基因进行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MGF360-13L并转染至293T细胞进行表达;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 旨在初步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多基因家族MGF360-13L基因的功能。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GF360-13L基因进行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MGF360-13L并转染至293T细胞进行表达;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毒株ASFV-ΔMGF360-13L,以相同的感染复数(MOI=0.01)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中感染基因缺失毒株和亲本毒株(ASFV CN/GS/2018)后,利用红细胞吸附试验(HAD)计算病毒滴度并绘制体外生长曲线;以MOI=1将ASFV-ΔMGF360-13L和ASFV CN/GS/2018分别感染猪骨髓巨噬细胞(BMDM),利用qPCR和ELISA测定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GF360-13L基因在ASFV基因Ⅱ型中相对保守,编码蛋白属于非分泌型、无跨膜区、亲水性好;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MGF360-13L被293T细胞表达;成功获得MGF360-13L单基因缺失毒株ASFV-ΔMGF360-13L,与ASFV CN/GS/2018相比,其体外复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ASFV-ΔMGF360-13L感染BMDM后,IL-1β、IL-6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在转录和分泌水平都显著高于ASFV CN/GS/2018。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SFV的MGF360-13L基因缺失毒株,并证实了MGF360-13L基因作为ASFV复制非必需基因具有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功能,这为进一步注释ASFV MGF360-13L基因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FV MGF360-13L 炎性因子 生长曲线测定
下载PDF
9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驱避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辉 晏许超 +2 位作者 李慧 吴华 冯俊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对薄荷油、蓝桉油、肉桂油、荆芥油、桉叶油等9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驱避活性的筛选,并对驱避效果好的精油进行组合复配,为开发植物源蚊虫驱避剂产品提供依据。方法 "Y"型嗅觉仪法和国标GB/T 13917.9-2009规定的攻击力试验方... 目的通过对薄荷油、蓝桉油、肉桂油、荆芥油、桉叶油等9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驱避活性的筛选,并对驱避效果好的精油进行组合复配,为开发植物源蚊虫驱避剂产品提供依据。方法 "Y"型嗅觉仪法和国标GB/T 13917.9-2009规定的攻击力试验方法。结果在5μl时,荆芥油效果最好,驱避率(PR)可达98.00%;肉桂油的驱避活性次之,PR为87.50%;桉叶油、薄荷油、蓝桉油等3种植物精油的PR在70%~80%之间。组合配方:10%荆芥油、10%肉桂油、5%薄荷油、5%桉叶油和5%吐温80的复配精油驱蚊液,驱蚊效果良好,有效保护时间为4 h,达到国家驱避剂登记的B级标准。结论荆芥油、肉桂油、薄荷油、桉叶油均具有很好驱蚊活性,其组合配方及其驱蚊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荆芥油 白纹伊蚊 驱避活性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明 汪劲松 +2 位作者 刘沐芸 胡祥 徐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代hUC-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81、CD9的表达,BCA法测定浓度;不同浓度外泌体与CD3/CD28...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代hUC-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81、CD9的表达,BCA法测定浓度;不同浓度外泌体与CD3/CD28单抗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用72 h,流式检测作用前后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检测对CD4^+T、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结果 hUC-MSCs外泌体高表达CD9、CD81,可明显抑制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经CD3/CD28单抗刺激后CD45+ CD4^+ Ki67^+和CD45^+ CD8^+ Ki67^+细胞比例为85.3%±5.6%和72.6%±6.3%,同时升高PBMC分泌的TGF-β1水平,降低IFN-γ、IL-6、TNF-α的水平(均P<0.05).结论 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有望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外泌体 免疫
原文传递
虫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艳丽 许剑怡 +4 位作者 王宏娟 刘蕊 张景照 赵欣 唐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8期39-42,共4页
虫草素是从蛹虫草中分离的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糖降脂和抗衰老等。虫草素对肺部、肝脏、肾脏和胃部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以作为化妆品和保健品原料,还可以用于畜牧业... 虫草素是从蛹虫草中分离的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糖降脂和抗衰老等。虫草素对肺部、肝脏、肾脏和胃部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以作为化妆品和保健品原料,还可以用于畜牧业。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虫草素的药理作用渐渐被挖掘,其作用机制也愈发清晰。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虫草素的药理作用研究及其应用,为后续更加深入地研究虫草素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抗炎 抗肿瘤 免疫调节 降糖降脂 抗衰老 应用前景
下载PDF
8种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欧青叶 顾大勇 +6 位作者 胡春凌 李永进 史蕾 刘春晓 赵纯中 徐云庆 张妮奇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22-227,234,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多重PCR技术结合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汉坦病毒(HTV)、裂谷热病毒(RVFV)、黄热病毒(YFV)、西尼罗病毒(WN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拉沙热[下同]病毒(LFV)、埃博拉病毒(EBV)和马尔堡病毒(MBV)的方法。方法建立8... 目的建立基于多重PCR技术结合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汉坦病毒(HTV)、裂谷热病毒(RVFV)、黄热病毒(YFV)、西尼罗病毒(WN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拉沙热[下同]病毒(LFV)、埃博拉病毒(EBV)和马尔堡病毒(MBV)的方法。方法建立8种病毒同时扩增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分别用各种病毒特异的核酸探针偶联不同编码的微球,将获得的PCR产物与偶联核酸探针的微球混合物进行杂交,建立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及特异性检测评价。结果建立的8种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的液相芯片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对8种病毒进行特异的检测。灵敏性实验结果表明,RVFV为10 ng/PCR、WNV为1 ng/PCR、EBV为10 ng/PCR、CCHFV为10 pg/PCR、MBV为1 ng/PCR、HTV为100 pg/PCR、LFV为1 ng/PCR、YFV为10 pg/PCR。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病毒液相芯片筛查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地同时检测8种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对口岸入境人员是否携带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的快速筛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性传染病病毒 多重PCR 液相芯片 筛查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前后血清甲胎球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建华 徐玉琴 +1 位作者 杨晋辉 张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甲胎球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变化,观察病人肝功能有无改善。方法 MSC移植治疗73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其中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5例,慢性重症肝炎5例,监测疗前...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甲胎球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变化,观察病人肝功能有无改善。方法 MSC移植治疗73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其中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5例,慢性重症肝炎5例,监测疗前和疗后1周、疗后1个月、2个月AFP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疗后1周AFP较疗前明显升高,其后降低,2个月至疗前水平,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疗后1月、2月与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碱酯酶疗后2月较疗前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观察过程中未出现肝脏及其他器官肿瘤。结论 MSC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 移植 甲胎球蛋白(AFP)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酶及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根 陈宝锐 +3 位作者 陈涛 谢怡茵 薛颖昊 魏政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作为农业副产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而某些细菌和真菌生产的酶具有较好的生物化学性质,可用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本研究阐述了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和降解机理,综述了水... 作为农业副产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而某些细菌和真菌生产的酶具有较好的生物化学性质,可用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本研究阐述了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和降解机理,综述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降解微生物种类。同时,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单一菌株和复合菌系的在商业化利用上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将为筛选新型优质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和开发纤维素降解菌用于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木质纤维素 微生物 降解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焦红亮 关方霞 +4 位作者 杨波 李建斌 单泓 杜英 胡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质量留样,然后与亚甲蓝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亚甲蓝的终浓度在0.9~1.3μmol/L。将加入亚甲蓝的血浆置入4℃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min,利用32000~38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照射35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mL,立即置于-80℃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FⅧ∶C、FⅤ∶C、VWF、Fi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VWF、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6.39±1.73)%、(82.55±9.25)%、(81.03±15.27)%、(93.25±6.17)%、(81.61±14.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输血 凝血因子 病毒灭活 血浆
下载PDF
植物源蚊虫驱避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慧 刘辉 张兴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植物源蚊虫驱避剂安全、环保,近年来在蚊虫防治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长期从事植物源农药的研发经验,本文综述了植物源蚊虫驱避剂的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植物源蚊虫驱避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植物源蚊虫驱避剂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酸乳货架期内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瑞 许静 +1 位作者 顾宗珠 朱美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29,共4页
研究了两种典型酸乳在货架期内pH值、黏度、滴定酸度和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等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酸乳在货架期冷藏中存在着后发酵过程,导致酸乳的pH值降低,滴定酸度上升;黏度在初期上升,在后期随pH值降低有所下降;酸乳冷藏过... 研究了两种典型酸乳在货架期内pH值、黏度、滴定酸度和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等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酸乳在货架期冷藏中存在着后发酵过程,导致酸乳的pH值降低,滴定酸度上升;黏度在初期上升,在后期随pH值降低有所下降;酸乳冷藏过程中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的变化与黏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说明在货架期内乳酸菌仍然进行生命代谢活动,酸乳凝乳的稳定与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货架期 PH值 黏度 滴定酸度
下载PDF
牙周炎影响下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季明辉 谭选平 +2 位作者 徐婷 潘忆宁 何建安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牙周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导,因牙齿支持结构破坏而导致的慢性炎症;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细菌沉积在牙龈边缘形成炎症浸润,导致附着在牙齿上的结缔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和牙齿脱落。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是导致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其发... 牙周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导,因牙齿支持结构破坏而导致的慢性炎症;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细菌沉积在牙龈边缘形成炎症浸润,导致附着在牙齿上的结缔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和牙齿脱落。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是导致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其发病机理与致病菌、宿主和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有利于牙周炎病因的研究和针对性治疗。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检测方法也由传统的培养鉴定技术发展至分子生物技术,使得研究者从种属水平上全面研究口腔微生物种类及群落构成成为可能。本文将从牙周炎的病因及危险性因素、牙周炎的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常用的牙周炎致病菌检测技术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牙周炎致病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微生物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大规模生产中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储王龙 李童婧 +10 位作者 上官燕 何方涛 吴建福 曾秀萍 郭涛 王清芳 张芬 钟振忠 梁晓 胡隽源 刘沐芸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3-750,共8页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制剂,取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分别静置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储存,细胞原液储存时间间隔为0、2、4、6 h,半成品储存时间间隔为0、1、2、3 h,考察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活细胞浓度、细胞活率、细胞表面标记、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及无菌检查。此外,取细胞制剂复苏后分别进行稀释和培养稳定性探索,复苏稀释液分别为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0.9%氯化钠注射液+2%人血白蛋白,稀释倍数包括10倍及40倍,稀释后静置时间间隔为0、1、2、3、4 h。复苏培养液分别为DMEM培养基、DMEM+2%血小板裂解物、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培养时间为24 h。考察项目为活细胞浓度及细胞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原液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静置6 h内均维持稳定,细胞半成品在同样条件下静置3 h内维持稳定。制剂复苏后,使用含1%或2%人血白蛋白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在4 h内细胞活率维持在80%以上。不同稀释倍数对细胞活性存在影响。制剂复苏后,使用含2%血小板裂解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后,细胞活率达到80%以上。综上表明,细胞原液在6 h内、细胞半成品在3 h内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细胞制剂复苏后稀释液中添加1%或2%人血白蛋白更好保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生产 原液 半成品 制剂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农产品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根 陈宝锐 +3 位作者 潘璐璐 王慧 杨波 卜钦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8-1418,共11页
在农业上,抗生素广泛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使得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将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抗生素检测技术存在程序... 在农业上,抗生素广泛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使得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将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抗生素检测技术存在程序繁琐、操作复杂、耗时长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即时、高效和准确的现场检测需求。因此,为应对抗生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规范抗生素在农业上的使用,建立农产品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抗生素在养殖业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抗生素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特征和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危害,归纳了近5年内农产品中抗生素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各项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农产品抗生素管控和即时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抗生素 养殖业 食品安全 即时检测
原文传递
两份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及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红亮 杨波 +9 位作者 关方霞 李建斌 杜英 单泓 胡祥 胡炜 马建 满勇 赵林娜 段艳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021-4025,共5页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但在临床中发现干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的数量不足。目的:观察两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的生长情况,以及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设计、...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但在临床中发现干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的数量不足。目的:观察两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的生长情况,以及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7—01/10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完成以细胞为对象的对照观察性实验。材料:健康分娩产妇自愿捐献的脐血60~180mL。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以密度梯度法获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当细胞传至第3代时,随机取培养的6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半量)为A组,6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半量)为B组,将A、B组各剩余的半量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混合为C组。3组细胞密度均为1.0×10^4L^-1。主要观察指标:以活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法比较3组细胞扩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的表达。结果:活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检测显示,将两份不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后,细胞贴壁比单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快(P〈0.05),增殖也非常快(P〈0.05)。3组细胞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均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并且巢蛋白阳性表达率无差别(P〉0.05)。结论:混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之间有互相促增殖作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充质干细腿诱导 分化 混合培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5
17
作者 古利明 李涛 +15 位作者 曾勇 陈俊辉 王福平 郝应禄 吴海鹰 阮继银 李燕皎 陈云 夏婧 孙佳 胡隽源 李薇 余从涛 马朝霞 钱传云 胡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降低了主要炎症因子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水平,输注期间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持续下降,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绝对值持续回升,CT影像结果显示肺部的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COVID-19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IL-6 组织修复
下载PDF
IFN-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和免疫调节蛋白表达的体外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立林 傅泽钦 +7 位作者 廖延 胡隽源 曾桂芳 胡樾 曾伟杰 谢长峰 曾劲峰 刘沐芸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65-871,共7页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外连续制备过程中其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探究IFN-γ刺激hUC-MSCs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ELISA等方...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外连续制备过程中其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探究IFN-γ刺激hUC-MSCs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ELISA等方法检测在连续传代扩增hUC-MSCs中多种细胞因子(IL-6、IL-1β、TGF-β、HGF和PGE-2)和免疫调节蛋白(PD-L1和IDO1)的基础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其次,探究hUC-MSCs受到炎症因子IFN-γ刺激后因子分泌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hUC-MSCs在连续传代中其9种MSC相关表面标志物没有明显改变;P0代hUC-MSCs分泌高水平的HGF和TGF-β,但会随着传代增加而分泌水平显著下降;而IL-6和PGE-2则会随着传代增加而分泌上升;IL-1β总体基础表达水平不高;同时,WB和流式结果显示,免疫抑制相关的蛋白IDO1和PD-L1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表达。而当hUC-MSCs受到炎症因子IFN-γ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普遍没有明显上调,其中HGF和PGE-2刺激后还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但是免疫抑制相关蛋白IDO1和PD-L1的表达却显著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UC-MSCs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别。在受到炎症因子IFN-γ的激活后,可能通过提高IDO1和PD-L1的蛋白表达来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此结果为hUC-MSCs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干扰素-Γ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细胞智造产线与人工制备对比
19
作者 钟桂强 张芬 +2 位作者 王清芳 梁晓 刘沐芸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016-1023,1031,共9页
针对人工制备细胞效率低、成本高及产品批间差异大等缺点,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智造产线,并对比了其与传统人工制备所得细胞的基本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呈纤维状,... 针对人工制备细胞效率低、成本高及产品批间差异大等缺点,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智造产线,并对比了其与传统人工制备所得细胞的基本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呈纤维状,细胞表面标志物均符合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协会中定义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要求;细胞无菌、支原体结果均呈阴性,内毒素含量低于0.5 EU/mL;癌基因、抑癌基因和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端粒酶表达为低活性,异常毒性结果正常;所得细胞的活率高于90%,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对Th1、Th2、Th17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对Treg细胞的增殖则有促进作用。该细胞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与人工制备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符合质量标准;并且,在细胞均一性、产能提升、成本优化和部署优越性等方面更有优势,为实现细胞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智造产线 自动化 产能提升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CDK1在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杨垲威 唐开 +2 位作者 廖霞 潘兴华 周仁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2701-2705,2727,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水平,并用于评估ACC患者预后的价值及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CDK1在A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级、...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水平,并用于评估ACC患者预后的价值及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CDK1在A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等临床特征和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ACC中CDK1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关系。通过STRING数据库和GENEMANIA数据库分析与CDK1相关蛋白的互作网络,并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以上蛋白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CDK1在A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CDK1的高表达与ACC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CDK1表达愈高预后愈差(P<0.05);CDK1的表达水平与浆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P<0.05),而与CD8^(+)T细胞、CD4^(+)T细胞、M2型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免疫浸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P<0.05)。CDK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相变、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调节、周期蛋白依赖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调控等生物学过程。结论:CDK1可作为ACC预后不良的标志物,CDK1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浸润及细胞增殖分化途径调控A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CDK1 预后 免疫浸润 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