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欣 孙志刚 李全修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6月、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适合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三角肌结节指数联合术前因素构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大星 纪木强 +3 位作者 涂泽松 许伟鹏 徐伟龙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9-3305,共7页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术前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临床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符合标准的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的15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亚组和复位维持亚组。采用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000次后,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关联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和影响曲线评价其拟合优度、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3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模型外部验证组,评价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组1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出现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失效率为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角肌结节指数[OR=9.782,95%CI(3.798,25.194)]、骨折端内翻成角移位[OR=4.209,95%CI(1.472,12.031)]、肱骨内侧柱粉碎[OR=4.278,95%CI(1.670,10.959)]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②基于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训练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0.812(P=0.976),曲线下面积=0.830[95%CI(0.762,0.898)];校准图结果表明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结果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③预测模型在验证组预测术后复位失效总正确率86%,曲线下面积=0.902[95%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 骨折内固定 三角肌结节指数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机器学习分析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骨折术后失效的风险因素
3
作者 徐大星 纪木强 +3 位作者 涂泽松 许伟鹏 徐伟龙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295-5301,共7页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并按照风险变量对结局变量影响的权重评分排序,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62例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年龄(60.6±10.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术后5个月随访是否发生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组(n=64)和复位维持组(n=19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模型变量及其分类,将数据集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按照5折交叉检验获取最优超参数,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4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在测试集用AUC、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得分观察不同算法的表现,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将表现最佳的模型利用SHAP评估重要风险变量,并对其临床指导意义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间三角肌结节指数、骨折类型术前骨折端合并内翻畸形、肱骨头下干骺端碎片长度、术后复位情况、肱骨近端内侧柱皮质支撑情况、肱骨距螺钉置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4种机器模型中综合表现能力最好的是极端梯度提升,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0.885,0.885和0.743,其次是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模型表现能力基本持平,逻辑回归的综合表现能力最差;在最优模型中利用SHAP解释工具发现三角肌结节指数、肱骨内侧柱皮质支撑、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肱骨距螺钉状态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利用机器学习分析临床问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不稳定 机器学习 影响因素 SHAP解释工具
下载PDF
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欣 李全修 吕海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01~2013-01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01~2013-01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 dynamic hip screw ,DHS)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以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9.7±17.4)min、(317.9±81.3)ml、(96.4±11.3)d、(18.5±3.1)w,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4±19.1)min、(476.3±89.5)ml、(113.3±12.5)d、(21.9±3.2)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9例(63.3%),良7例(23.3%),一般3例(10.0%),差1例(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骨折不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系统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加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67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樊培新 孙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3期8232-823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外科学 外科皮瓣 血管/移植 人类
下载PDF
PFNA与LCP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欣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7期78-80,8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内固定手术方式。方法:将8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组,每组41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LCP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内固定手术方式。方法:将8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组,每组41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LCP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出院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优良率以及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无差异;LCP组术中出血量大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9,P<0.05)。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P<0.05);术后12个月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优于LCP组;LCP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1,P>0.05)。结论:PFNA内固定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便携式血糖仪的比对评估报告
7
作者 张利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0期144-146,共3页
目前临床上对血糖的检测通常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生化仪的结果恒定、灵敏度高,但是检测耗时长,通常从采血到出报告大概最快要1个小时,而便携式血糖仪体积小、操作方便、采血量少、简单快速,正逐渐得到患者和... 目前临床上对血糖的检测通常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生化仪的结果恒定、灵敏度高,但是检测耗时长,通常从采血到出报告大概最快要1个小时,而便携式血糖仪体积小、操作方便、采血量少、简单快速,正逐渐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可,但是便携式血糖仪采用末梢血,由非专职人员检测,其检测结果与生化仪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便携式血糖仪的监管、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尤为重要,其中又以本院检验科的比对试验操作具很高的可行性,我院检验科每年1月和7月会对本院所有科室的全部血糖仪进行比对评估,以了解血糖仪的运行情况,现将本年度1月的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血糖仪 评估报告 全自动生化仪 检测结果 临床医生 专职人员 室内质控 比对试验
原文传递
中药汤剂治疗肢体骨折肿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裴代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肢体骨折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骨折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日1次,连续15 d。观察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连续服用15 d。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肢体骨折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骨折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每日1次,连续15 d。观察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连续服用15 d。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时感觉输液部位疼痛及发生静脉炎11例;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治疗肢体骨折肿胀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四肢骨折肿胀的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汤剂 骨折 肿胀
下载PDF
TNF-α对成骨细胞凋亡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知玻 李子锋 +1 位作者 章莹 夏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2-894,891,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NF-α,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TNF-α15 ng/mL... 目的探讨TNF-α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NF-α,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TNF-α15 ng/mL组、30 ng/mL组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又以30 ng/mL组最明显。结论 TNF-α在一定浓度中对成骨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以30 ng/mL组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TNF—α 凋亡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疼痛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永红 尚鸿生 +1 位作者 蓝勇波 户红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引起疼痛部位护理相关知识认知状况,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护理人员在髋关节OA引起疼痛部位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髋关节OA引起疼痛部位相关知识的认...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引起疼痛部位护理相关知识认知状况,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护理人员在髋关节OA引起疼痛部位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8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髋关节OA引起疼痛部位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做出综合评分。结果:护理人员对髋关节OA引起疼痛的护理的理解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率不高;不同科室及职称背景的护理人员对髋关节OA引起疼痛的护理的理解程度方面有差异(P<0.01)。结论:髋关节OA引起疼痛部位治疗和新进展等相关知识在护理人员中普及率不高,不同科室、背景是影响护理质量重要因素之一,提高髋关节OA疼痛护理的认知水平根本在于加强髋关节OA引起疼痛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疼痛 认知情况 调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裴代平 《河北中医》 2013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对前臂或小腿骨折者,先行手法闭合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或行跟骨牵引,将患肢置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流灌注,应用20%甘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对前臂或小腿骨折者,先行手法闭合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或行跟骨牵引,将患肢置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流灌注,应用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 h 1次。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观察2组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及筋膜切开减压手术率。结果治疗组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间(3.03±1.07)h,治愈时间(6.37±2.67)d,筋膜切开减压手术率11.90%,对照组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间(4.12±1.14)h,治愈时间(9.12±3.06)d,筋膜切开减压手术率42.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手术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急性病 筋膜间隔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抗坏血酸拮抗TNF-α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12
作者 李知玻 李子锋 +1 位作者 杨启友 吴承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5-408,40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对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TNF-α培养液诱导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后,分别加人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相对于模型组,加入抗坏血酸的各组凋亡率...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对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TNF-α培养液诱导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后,分别加人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相对于模型组,加入抗坏血酸的各组凋亡率显著降低,尤以10 ng/mL组最为明显。结论抗坏血酸能抑制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以浓度10 ng/mL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成骨细胞 TNF-Α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欣 李全修 吕海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1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精神障碍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因髋部骨折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发生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65岁)60例,其中27例为躁狂型(A组),33例为抑郁型(B组),对其行VAS评分,并回...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精神障碍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因髋部骨折在我科住院治疗并发生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65岁)60例,其中27例为躁狂型(A组),33例为抑郁型(B组),对其行VAS评分,并回顾性分析其手术类型,麻醉类型,脑部CT表现及血糖、血压指标,分析不同指标与精神障碍发生率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患者VAS评分优良率均低于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切开复位内固定、血糖、血压高及CT显示原有脑部血管阻塞灶的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病例,而其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精神障碍主要分躁狂和抑郁两种,VAS评分,全麻、切开手术、高血压、高血糖和脑部CT显示原有微小梗死灶是发生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精神障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14
作者 裴代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2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慢性骨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慢性骨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用药后有胃肠道反应(恶心、食欲减退、腹胀)8例,未中断治疗均自行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无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骨髓炎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肢体骨折不愈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探讨(附24例报道)
15
作者 裴代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9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肢体骨折不愈合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骨折不愈合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其中17例给予钢板内固定(3例为加压钢板),4例给予髓内针内固定,1... 目的探讨肢体骨折不愈合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骨折不愈合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其中17例给予钢板内固定(3例为加压钢板),4例给予髓内针内固定,19例术中同时给予游离髂骨移植。全部病例在最后一次手术后2个月~1年时间内骨折愈合,平均4.78个月,患肢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骨不愈合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次手术植骨)+石膏外固定治疗是比较满意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骨折 不愈合 原因 临床处理
下载PDF
影响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初探
16
作者 张利霞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299-299,共1页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实验室诊断比患者的主诉更客观、敏感、直接,大量的临床检验数据对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评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现代医学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从而...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实验室诊断比患者的主诉更客观、敏感、直接,大量的临床检验数据对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评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现代医学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从而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也越发重要起来。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单申请检验开始至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及登记、审核发出报告和抱怨处理等全程中一系列保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管理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质量控制 控制措 实验室诊断 检验仪器 临床疾病 检验数据 自动化程度 检验技术
下载PDF
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的临床分析-附7例报告
17
作者 裴代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33期125-125,共1页
目的:探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对策.方法: 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7例脂肪拴塞综合征患者与骨折端妥善制动;持续高流量湿化吸氧、机械辅助通气;地塞米松+甘露醇脱水;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急性肾功... 目的:探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对策.方法: 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7例脂肪拴塞综合征患者与骨折端妥善制动;持续高流量湿化吸氧、机械辅助通气;地塞米松+甘露醇脱水;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抗生素,支持疗法.结果: 7例经1d~9d的治疗,均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结论: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同时需要加强对脂肪拴塞综合征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脂肪栓塞综合症 诊断 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