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的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振宏 赵婷 张丹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探索身体表情的加工时程以及加工方式是否为构形加工,采用ERP技术考察对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恐惧和愤怒)的识别。行为结果发现倒置效应存在。ERP结果发现:早期阶段已有对威胁性情绪(P1)和倒置效应(N1)的加工;中期阶段主要存... 为探索身体表情的加工时程以及加工方式是否为构形加工,采用ERP技术考察对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恐惧和愤怒)的识别。行为结果发现倒置效应存在。ERP结果发现:早期阶段已有对威胁性情绪(P1)和倒置效应(N1)的加工;中期阶段主要存在对倒置效应的加工(N170);晚期阶段,威胁性情绪在正立条件上得到更多的加工(P3和LPP)。结果表明,威胁性身体表情加工有独特的时间进程,加工方式以构形加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情绪 身体表情 倒置效应 ERP
下载PDF
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选择性注意偏向 被引量:36
2
作者 彭家欣 杨奇伟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5-1093,共9页
高特质焦虑个体常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选择性注意偏向的特点。然而其潜在的神经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通过记录高、低特质焦虑者各17名进行情绪加工时的ERP,比较了两组个体在选择性注意偏向发生的时间进程和相关的神经反应的差异。结果发... 高特质焦虑个体常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选择性注意偏向的特点。然而其潜在的神经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通过记录高、低特质焦虑者各17名进行情绪加工时的ERP,比较了两组个体在选择性注意偏向发生的时间进程和相关的神经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高特质焦虑者诱发出更大的N1,进一步发现恐惧图片比中性图片诱发更大的N1;而低特质焦虑者诱发了更大的N2,特质焦虑得分越低,N2波幅越大。结果初步说明高特质焦虑者加工早期对恐惧图片分配了较多的注意资源,并且其抑制执行功能可能受损;而低特质焦虑者较晚开始区分恐惧图片和中性图片。这些结果提供了支持认知-动机模型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 情绪加工 恐惧图片 N1 N2
下载PDF
抑郁症人群的心境一致性认知偏向 被引量:35
3
作者 何振宏 张丹丹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18-2128,共11页
心境一致性认知偏向指的是抑郁病人的认知加工偏向负性情绪效价,简称认知偏向。大量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脑成像学的研究显示该认知偏向主要包括知觉偏向、注意偏向、记忆偏向以及解释偏向。该认知偏向以加工偏向负性、积极偏向缺失以... 心境一致性认知偏向指的是抑郁病人的认知加工偏向负性情绪效价,简称认知偏向。大量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脑成像学的研究显示该认知偏向主要包括知觉偏向、注意偏向、记忆偏向以及解释偏向。该认知偏向以加工偏向负性、积极偏向缺失以及认知控制受损为特点,且是杏仁核等边缘系统对负性信息过度激活、纹状体对正性信息激活不足以及额区激活模式异常三个相应脑机制协同作用的产物。目前此领域存在各认知偏向之间联系不清楚、认知偏向和抑郁症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以及各研究结果不一致等有待回答的问题,这些重要问题值得引起该领域未来研究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一致性偏向 抑郁症 知觉 注意 记忆 解释
下载PDF
应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罗跃嘉 林婉君 +1 位作者 吴健辉 秦绍正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53,共9页
应激对机体生理功能、心理与行为活动有极大调节作用,是人类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脑活动由"神秘"变得更加"可视"。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出发,揭示应激调节心理... 应激对机体生理功能、心理与行为活动有极大调节作用,是人类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脑活动由"神秘"变得更加"可视"。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出发,揭示应激调节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脑机制,将为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应激对大脑、心理与行为活动调节的基本规律,总结和概括了人类应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归纳并提出"应激对脑、心理与行为调节的多元交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认知神经科学 行为调节
下载PDF
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方晖 罗跃嘉 贾世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6-956,共11页
探讨了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加工中反应偏向和敏感性的影响。使用愤怒、恐惧原型生成表情连续体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类别知觉实验范式考察了高、低攻击个体识别和辨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的类别转折点和斜率。结果发现,与低攻击个体相比,高... 探讨了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加工中反应偏向和敏感性的影响。使用愤怒、恐惧原型生成表情连续体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类别知觉实验范式考察了高、低攻击个体识别和辨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的类别转折点和斜率。结果发现,与低攻击个体相比,高攻击个体识别愤怒—恐惧连续体类别界线处的曲线斜率更大;高攻击个体具有类别界线向恐惧一端偏移的倾向,但并没有达到统计显著。这表明,高攻击个体不存在敌意归因偏向,而是对愤怒和恐惧表情的转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加工 攻击性 类别知觉 敌意归因偏向 敏感性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对道德意图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甘甜 李万清 +4 位作者 唐红红 陆夏平 李小俚 刘超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4-1014,共11页
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是人类进行道德判断的重要依据,大量研究表明,右侧颞顶联合区是意图加工的关键脑区。为考察该脑区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阳极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探讨促进该脑区的活动对被试在道德判断中意图... 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是人类进行道德判断的重要依据,大量研究表明,右侧颞顶联合区是意图加工的关键脑区。为考察该脑区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阳极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探讨促进该脑区的活动对被试在道德判断中意图及相关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假刺激条件相比,阳极刺激后道德判断反应时显著延长,在伤人未遂和意外伤人条件下差异显著,证明促进右侧颞顶联合区的激活能影响道德判断中的意图加工,尤其在意图与结果产生冲突的条件下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意图 结果 右侧颞顶联合区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抑郁障碍的核心脑机制—基于fMRI元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耀中 柳昀哲 +4 位作者 林碗君 何振宏 张丹丹 关青 罗跃嘉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4-1223,共10页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伤、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受到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随着脑影像技术,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的发展,对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伤、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受到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随着脑影像技术,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的发展,对抑郁症背后的神经机制已有了很多的了解.但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带来聚敛性的证据.相反,更多的脑区被发现与抑郁障碍有关.本文尝试利用Neurosynth平台,分析总结特异于抑郁障碍的核心脑机制.Neurosynth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无偏的全自动化元分析技术,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现有的脑激活模式推断相应的心理认知过程,即逆向推断.元分析流程可以大体分为6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取坐标;离析全文,根据关键词挑选相关文献;人工检查,排除无关文献;分类,根据关键词,将所有的激活坐标分为两类:与抑郁障碍有关和与抑郁障碍无关;元分析,计算和比较与抑郁障碍相关和无关的坐标;生成统计推断结果.本次元分析包含307篇抑郁障碍的文献,137篇重度抑郁障碍的文献和252篇焦虑障碍的文献,发现最特异于抑郁障碍的三大脑区:杏仁核、腹内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具体而言,杏仁核的过度激活体现了过强的情绪加工;腹内侧前额叶的过度激活反映了抑郁患者过度自我关注;而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减弱则体现了抑郁患者执行控制功能的缺陷.进一步的辨别比较表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的过度激活也是焦虑障碍的神经机制,逆向推断表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都有一定的几率能推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其中最特异于抑郁障碍(相对于焦虑障碍)的是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异常,无法抑制过敏化的情绪加工是抑郁障碍的重要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元分析 功能磁共振 逆向推断 杏仁核 腹内侧前额叶 背外侧前额叶
原文传递
恐惧情绪面孔和身体姿势加工的比较: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丹丹 赵婷 +1 位作者 柳昀哲 陈玉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3-970,共8页
面孔和身体姿势均为日常交往中情绪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成年被试对恐惧和中性身体姿势的加工时程,并将此与同类表情的面孔加工ER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情绪性面孔... 面孔和身体姿势均为日常交往中情绪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成年被试对恐惧和中性身体姿势的加工时程,并将此与同类表情的面孔加工ER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情绪性面孔加工类似,大脑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也是快速的,早在P1阶段即可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区分开来,同时身体姿势图片比面孔图片诱发了更大的枕区P1成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情绪性身体姿势诱发出的N170和VPP幅度较小,潜伏期较短,这两个ERP成分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面孔,但不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说明在情绪性信息加工的中期阶段,大脑在身体姿势加工方面的优势不如在面孔加工方面的优势大。最后,在加工的晚期阶段,P3可区分情绪载体和情绪类别,且在两个主效应上均产生了较大的效应量,体现了大脑在此阶段对情绪性信息的更深入的加工。本研究提示,情绪性身体姿势和面孔的加工具有相似性,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大脑似乎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在早期阶段(P1时间窗)更有优势。本文对情绪性面孔和身体姿势的结合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情绪脑的工作机制,同时找到更多的情绪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帮助临床诊断具有情绪认知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脑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姿势表情 面孔表情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证据与争议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丽丽 贾丽娜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5-1197,共13页
情绪信息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研究者一直在探讨情绪产生的本质问题:情绪的产生是"自动"的吗?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情绪可以被快速识别,甚至在非注意条件下或者无意识条件下,情绪信息也可以被大脑(尤其是杏仁核)识别。大... 情绪信息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研究者一直在探讨情绪产生的本质问题:情绪的产生是"自动"的吗?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情绪可以被快速识别,甚至在非注意条件下或者无意识条件下,情绪信息也可以被大脑(尤其是杏仁核)识别。大量实验结果分析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表现,并探讨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大脑机制:皮层下通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接受后,经上丘脑与枕核传递至杏仁核,这条通路被称为皮层下通路,负责情绪信息的快速化加工。但是新的研究对已有的实验范式与技术手段进行了质疑,反驳情绪的自动化加工,并质疑皮层下通路存在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理清情绪加工的本质与大脑机制,今后的研究应当采用更为严格地控制意识、注意资源的实验范式,以及采用更精确、更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自动 杏仁核 皮层下通路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正常儿童心算事件相关电位及行为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惠娟 董选 +4 位作者 罗跃嘉 吴婷 易阳 江凯华 陈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执行心算任务时左右大脑半球事件相关电位(ERP)及行为学特征,探讨ADHD心算神经机制.方法 对象ADHD组32例,正常对照组32名,采用20以内加、减、乘法心算任务,进行ERP及行为学检测.结果 ... 目的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执行心算任务时左右大脑半球事件相关电位(ERP)及行为学特征,探讨ADHD心算神经机制.方法 对象ADHD组32例,正常对照组32名,采用20以内加、减、乘法心算任务,进行ERP及行为学检测.结果 (1) ERP:①心算加、减、乘法左右额区N2波幅比较:AD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法(-6.2±7.3)μV,(-6.6±8.1)μV;减法(-5.5±6.4)μV,(-5.8±6.5)μV;乘法(-5.9±8.2)μV,(-6.0±8.6)μV;均P>0.05].正常组左额区(F3)明显高于右额区(F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法(-6.8±4.0)μV,(-5.9±4.3)μV;减法(-7.5±4.8)μV,(-6.3±4.4)μV;乘法(-6.9±3.7)μV,(-5.7±4.4)μV;均P<0.05].②ADHD组执行减法任务时额区N2波幅明显低于加法及乘法,正常组则减法最高.③心算加、减、乘法左右额区N2潜伏期比较:二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①反应时间:ADHD组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法(983± 183) ms,(833±164) ms;减法(1 005± 160) ms,(859±170) ms;乘法(975± 180) ms,(836± 175) ms;均P<0.05].②正确率:ADHD组均低于正常组.结论 ADHD心算时大脑激活无明显优势半球,功能协调受限,处理冲突信息及判断决策障碍,尤其减法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心算 左右大脑半球 事件相关电位 行为学
原文传递
面部表情的类别知觉及其个体差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方晖 罗跃嘉 贾世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6-958,共13页
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是指连续变化的表情在人脑中按照类别表征,且不同类别的表情之间存在明显的类别界线。介绍了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的行为和脑电研究范式及基础研究,综述了攻击性、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社交焦虑等对面部表情类别知... 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是指连续变化的表情在人脑中按照类别表征,且不同类别的表情之间存在明显的类别界线。介绍了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的行为和脑电研究范式及基础研究,综述了攻击性、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社交焦虑等对面部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以及面部表情类别知觉的发展研究。综述表明,类别知觉研究能够揭示不同人群表情知觉类别界线及其偏移情况,有助于解释相应的社会行为。未来研究应注重对面部表情类别知觉效应的个体差异和神经生理机制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 类别知觉 类别界线 个体差异
下载PDF
行为和金钱的反馈效应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芬 袁璐 罗跃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2,共4页
目的:通过任务分离,探讨行为反馈和金钱反馈的生理基础。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让18名大学生完成猜测任务,比较行为结果(猜对、猜错)和金钱结果(得分、失分)的FN和P3成分。结果:1行为反馈效应体现在FN的FZ、FCZ、CZ位置,P300的FZ、... 目的:通过任务分离,探讨行为反馈和金钱反馈的生理基础。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让18名大学生完成猜测任务,比较行为结果(猜对、猜错)和金钱结果(得分、失分)的FN和P3成分。结果:1行为反馈效应体现在FN的FZ、FCZ、CZ位置,P300的FZ、FCZ、CZ、CPZ位置;2金钱反馈效应体现在P300的PZ位置。结论:与金钱反馈相比,行为反馈在大脑神经生理基础水平加工时间快、强度高、分布范围广,反映了在人类强化学习过程中,行为反馈可能是比金钱反馈更有意义的反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反馈 金钱反馈 FN P30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