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峰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296,共4页
吸入性损伤是影响危重烧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虽然既往临床医师在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大量吸入性损伤患者,但是对于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循证指导的诊疗以及潜在诊疗措施的了解和认识仍十... 吸入性损伤是影响危重烧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虽然既往临床医师在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大量吸入性损伤患者,但是对于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循证指导的诊疗以及潜在诊疗措施的了解和认识仍十分有限。随着当今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临床吸入性损伤的诊治面临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 临床诊断 防治 烧伤患者 生理学变化 临床医师 相关学科 医疗服务
原文传递
皮肤牵张装置的临床应用现状
2
作者 陈继秋 朱世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基于皮肤牵张术设计的皮肤牵张装置,由于其操作简单,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创面愈合效果较好,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皮肤牵张装置的理论基础、临床常见牵张装置的优势与不足、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禁忌证进行综述,并展望了皮肤牵... 基于皮肤牵张术设计的皮肤牵张装置,由于其操作简单,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创面愈合效果较好,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皮肤牵张装置的理论基础、临床常见牵张装置的优势与不足、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禁忌证进行综述,并展望了皮肤牵张装置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张装置 皮肤牵张术 伤口愈合
原文传递
迎接新时代:中国烧伤医学60年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葛绳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9-581,共3页
作为我国从事烧伤医学的第1代成员,笔者有幸撰文参与庆祝中国烧伤医学创建60年活动,借此概括地展示笔者一生参与烧伤外科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和专科教育工作。笔者回顾烧伤外科的发展,提示烧伤外科的转型和发展方向;还就烧伤外科和... 作为我国从事烧伤医学的第1代成员,笔者有幸撰文参与庆祝中国烧伤医学创建60年活动,借此概括地展示笔者一生参与烧伤外科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和专科教育工作。笔者回顾烧伤外科的发展,提示烧伤外科的转型和发展方向;还就烧伤外科和危重医学学科在群体烧伤大规模抢救合作中的协调和配合问题,提出建议;并希望对以往在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面存在的分歧进行研究和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以利于后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历史 学科发展
原文传递
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陆剑瑜 肖仕初 夏照帆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胞外囊泡(EV)是细胞分泌的内含大量生物活性分子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媒介,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进程。大量研究证明,EV在创面修复中具有极大潜力,主要通过参与调控创面的急慢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新生血管... 胞外囊泡(EV)是细胞分泌的内含大量生物活性分子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媒介,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进程。大量研究证明,EV在创面修复中具有极大潜力,主要通过参与调控创面的急慢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新生血管生成、调控创面重塑阶段等多方面来促进创面愈合。而角质形成细胞作为皮肤表皮中最主要的细胞,通过分泌EV来与其他皮肤细胞交流,参与皮肤创面愈合的过程。因此,本文对近年来角质形成细胞EV作用于创面修复和再上皮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创面修复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干预手段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炎症 胞外囊泡 角质形成细胞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处理经验 被引量:8
5
作者 寿倍明 谭谦 +17 位作者 孙炳伟 聂兰军 沈余明 吕国忠 张逸 林伟 王志学 于冶 赵耀华 王德伟 姚建 谢尔凡 郑东风 肖仕初 章宏伟 洪志坚 王磊 谢文忠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处理经验。方法2014年8月2日,98例"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的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收入全国20家医院,病历资料完整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粒植皮组56例... 目的探讨"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处理经验。方法2014年8月2日,98例"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的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收入全国20家医院,病历资料完整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粒植皮组56例患者和Meek植皮组42例患者,于残存皮肤区域切取刃厚皮,分别采用微粒皮移植和Meek微型皮片移植方式进行创面修复。回顾性统计2组患者伤后28 d未封闭创面面积、术后创面感染情况及患者供皮区总体来源。对数据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Meek植皮组患者伤后28 d未封闭创面面积为(59±13)%TBSA,明显小于微粒植皮组的(70±14)%TBSA(t=4.379,P〈0.05)。术后微粒植皮组中29例患者创面明显感染,Meek植皮组中11例患者创面明显感染。2组患者除了取头皮、躯干、腹股沟及腋窝等处创面周边残存皮肤修复创面外,还从阴囊(4例)、足底(10例)、趾/指蹼(8例)等非常规供皮区取皮修复创面。结论群体特重度烧伤患者首选Meek植皮修复创面,可使创面愈合加快、感染情况减少,皮源奇缺的情况下可从阴囊、足底、趾/指蹼等非常规供皮区取皮进行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事故 创面处理 群体烧伤 昆山爆炸
原文传递
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因腹壁包埋异体脐带行免疫治疗导致的腹壁严重感染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连杰 王晨 +2 位作者 罗鹏飞 陈甜胜 贲道锋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因腹壁包埋异体脐带行免疫治疗导致的腹壁严重感染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因腹壁包埋异体脐带行免疫治疗导致腹壁严重感染的患者。采用全身抗感染、局部彻底... 目的探讨应用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因腹壁包埋异体脐带行免疫治疗导致的腹壁严重感染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因腹壁包埋异体脐带行免疫治疗导致腹壁严重感染的患者。采用全身抗感染、局部彻底清创联合VSD治疗。创面安装VSD装置后连续冲洗3~5 d,负压值为-16.0~-12.0 kPa,5~7 d后去除VSD装置,继续用无菌纱条填塞无效腔换药,无效腔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关闭切口。结果12例患者的异体脐带被完全取出,腹壁感染均得以治愈。创面愈合良好,腹壁感觉正常,活动未受限。术后随访3~6个月,无再次感染或切口疝发生。结论将整段异体脐带进行腹壁包埋用于免疫治疗可导致腹壁严重感染。清创联合VSD治疗可治疗该类腹壁感染,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免疫疗法 清创术 负压伤口疗法 腹壁感染
原文传递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移植人工真皮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金剑 周浩 +8 位作者 崔真慈 王丽 罗鹏飞 纪世召 胡晓燕 马兵 王光毅 朱世辉 夏照帆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5-232,共8页
目的 研究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移植人工真皮后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1)取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各1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从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 目的 研究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移植人工真皮后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1)取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各1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从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20株,测定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对上述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实验重复3次。临床菌株MIC和/或MBC高于对应标准菌株者判定为对该消毒剂敏感性降低,计算3种细菌各自的敏感性降低菌株百分比。(2)将人工真皮于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中分别浸泡5 min、1 h、2 h、4 h(每个时间点21块),另分别于静置0(即刻)、12、24、36、48、60、72 h(每个时间点3块)后测量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标准菌株抑菌圈直径,实验重复3次。以浸泡消毒剂的人工真皮可形成有效抑菌圈(直径〉7 mm)的最长静置时间所对应的最短浸泡时间为该消毒剂对人工真皮的充分浸泡时间。(3)取4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伤后3、7、14、21 d取材组,每组10只。于每只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各做1个直径20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脊柱左侧创面移植未进行任何处理的人工真皮(下称对照创面),脊柱右侧创面移植充分浸泡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人工真皮(下称消毒剂创面)。伤后3、7、14、21 d,观察所有存活大鼠创面大体情况,计算对照创面和消毒剂创面的新发感染率,随后处死对应时间取材组大鼠,取所有包含人工真皮的全层创面组织行细菌定量,对比未感染对照创面和未感染消毒剂创面的细菌含量。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1)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人工 胞壁质酶 伤口感染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 最低抑菌浓 最低杀菌浓度
原文传递
促进创面愈合的生长因子及其基因的递呈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彤 李海航 +1 位作者 盛嘉隽 朱世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6-569,共4页
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局部应用生长因子治疗是一种较佳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但由于生长因子在创面局部易被水解,其疗效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因此需要合适的生长因子递呈系统协助其发挥作用。除向创面直接递呈... 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局部应用生长因子治疗是一种较佳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但由于生长因子在创面局部易被水解,其疗效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因此需要合适的生长因子递呈系统协助其发挥作用。除向创面直接递呈生长因子外,还可利用病毒和非病毒载体向创面转染生长因子基因,并进一步转录、翻译为生长因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本文主要对促进创面愈合的生长因子及基因递呈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载体 基因 伤口愈合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嗜水气单胞菌致右下肢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一例
9
作者 陈郑礼 张勇 +1 位作者 盛嘉隽 朱世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9-401,共3页
患者男,62岁,身材健硕,发育正常。2016年11月12日晚因"交通事故致右小腿皮肤撕脱、出血1 h"急诊收入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受伤时天雨路滑,患者不慎被机动车撞伤右小腿,即感疼痛,患肢活动受限并伴出血,量较多。当即被救护车送... 患者男,62岁,身材健硕,发育正常。2016年11月12日晚因"交通事故致右小腿皮肤撕脱、出血1 h"急诊收入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受伤时天雨路滑,患者不慎被机动车撞伤右小腿,即感疼痛,患肢活动受限并伴出血,量较多。当即被救护车送至急诊,伤后患者无意识丧失、胸闷气促。既往病史:左大隐静脉高低位结扎+抽剥术后1年,胆囊切除术后3年;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重大疾病史,否认疫源疫地接触史;有烟酒嗜好史,烟约40支/d,黄酒1 L/d;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示呼吸频率20次/min、脉搏78次/min、体温37.0 ℃、血压116/72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右小腿上段至右踝部皮肤广泛撕脱,面积约45 cm×18 cm,挫伤明显,污染严重,皮瓣远端色暗红,可见肌层、肌腱外露,敷料包扎见较多血性渗出(图1A)。右下肢活动受限,右足肿胀明显,肢端血运欠佳,痛温觉不敏感,右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X线片示右小腿软组织外伤改变,右胫腓骨骨折。初步诊断为右小腿皮肤撕脱伤,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晚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右胫腓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右小腿撕脱伤清创术+负压留置术。将右小腿撕脱皮肤皮下坏死组织清除后,皮瓣旷置于原位,外用VSD装置覆盖,负压值约-120 mmHg。术后予以补液、输血、抗休克、青霉素及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皮肤 软组织坏死感染 嗜水气单胞菌 胆囊切除术后 皮肤撕脱伤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足背动脉搏动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吸入性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10
作者 沈纵 魏晨如 +3 位作者 朱邦晖 包郁露 伍国胜 孙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吸入性损伤是由热力及吸入化学物质引起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作为烧伤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归巢、促进增殖、抗细胞凋亡、自分泌与旁分泌、抗炎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文章... 吸入性损伤是由热力及吸入化学物质引起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作为烧伤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归巢、促进增殖、抗细胞凋亡、自分泌与旁分泌、抗炎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了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吸入性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轻吸入性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是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吸入性损伤 急性肺损伤 动物实验 细胞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