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腺肽α1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晨 李俏俏 +1 位作者 叶舒婷 潘君素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33水平(IL-33)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33水平(IL-33)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腺肽α1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解痉、平喘、氧疗及抗生素治疗,胸腺肽α1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胸腺肽α1,1.6 mg/次,2次/周。两组患者给予持续治疗2周,测定肺功能指标、IL-33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胸腺肽α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Pa CO2及FEV_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3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胸腺肽α1组IL-33水平为(114.2±64.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176.3±4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集群分化3阳性T淋巴细胞(CD3^+)、集群分化4阳性T淋巴细胞(CD4^+)、集群分化8阳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胸腺肽α1组NK、CD3^+、CD4^+、CD8^+、CD4^+/CD8^+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CD4^+/CD8^+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NK、CD3^+、CD4^+、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胸腺肽α1组免疫功能指标NK、CD3^+、CD4^+、CD8^+、CD4^+/CD8^+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不仅能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腺肽Α1 白细胞介素-33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血清CTGF和PDGF-BB表达与老年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叶舒婷 赵敏华 +1 位作者 李梦远 张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好发于老年人[1]。该病发病机制复杂,诊治困难,大部分患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IIP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存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好发于老年人[1]。该病发病机制复杂,诊治困难,大部分患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IIP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存时间较短[2-3]。血清学标志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非创性诊断方法,既往研究显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与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4-5]。本研究检测老年IIP患者血清中CTGF和PDGF-BB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IIP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相关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及其基因突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俏俏 郑静 徐婷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被定义为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伴有严重的肺外作用,增加患者的严重程度风险[1-2]。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与微生物表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被定义为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伴有严重的肺外作用,增加患者的严重程度风险[1-2]。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与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激活补体系统。IL-6R与COPD急性加重相关。研究表明,IL-6R基因编码和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血清IL-6R水平有功能影响,IL-6R基因突变型AA与儿童呼吸道感染频率、早期感染发作及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高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密切相关[3-4],而携带IL-6R变异等位基因型GG的儿童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受体 基因突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支气管结石症的临床识别及支气管镜下处理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宇超 李强 +6 位作者 白冲 冯加喜 徐浩 黄怡 韩一平 姚小鹏 王琴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支气管结石症的认识;评价可弯曲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石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浙江省台州市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临床确诊支气管结石症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支气管结石症的认识;评价可弯曲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石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浙江省台州市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临床确诊支气管结石症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表现、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6±12.6)岁。临床漏诊26例(26/31),误诊19例(19/31);所有患者通过胸部CT联合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共诊断36枚支气管结石,其中腔内型26枚,透壁型9枚,管外型1枚。对其中26例的31枚结石进行了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取石治疗,成功取出25枚支气管结石,摘除腔内型结石23枚(23/25)。1例患者术后咯血300ml,其他患者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支气管结石症易漏诊、误诊;胸部CT联合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石症的有效方法;可弯曲支气管镜下治疗支气管结石症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腔内型结石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支气管结石症 临床识别 治疗
原文传递
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旭玲 屈瑛瑛 +1 位作者 杨招女 冯加喜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与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与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行为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_3^+和CD_4^+数值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CD_8^+数值较干预前降低(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减轻肺癌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心理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并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猛 张燕 +1 位作者 王碧君 杨希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肺心病患者在家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1例COPD稳定期并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每日无创通气治疗4—7h,治疗间期给予...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肺心病患者在家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1例COPD稳定期并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每日无创通气治疗4—7h,治疗间期给予低流量吸氧,无创通气加上低流量吸氧时间共15h以上。对照组21例给予长期家庭氧疗,每日低流量吸氧15h以上。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肺动脉压(54.2±2.75mmHg)与对照组(59.9±1.76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室Tei指数(0.74±0.02)与对照组(O.80±O.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改善COPD稳定期并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 右心功能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多样本二代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苍宋 陈振 +3 位作者 郭雪晶 周建娅 孙文佳 方梁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样本二代测序(NGS)检测基因突变状态的临床意义,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NSCLC患者5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病理...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样本二代测序(NGS)检测基因突变状态的临床意义,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NSCLC患者5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胸膜侵犯情况、脑膜侵犯情况等资料,对组织、脑脊液、胸腔积液及血浆标本行NGS检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癌基因1(ROS1)]突变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hen Kappa系数分析比较不同标本间NGS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1例患者中7例送检了3种不同类型标本,其中3例脑脊液标本驱动基因突变均阳性,2例胸腔积液标本存在双基因突变。驱动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90.48%(19/21)比50.00%(15/30),χ^2=9.107,P=0.003]、非吸烟[80.00%(24/30)比47.62(10/21),χ^2=5.829,P=0.016]、腺癌[72.34%(34/47)比0,P=0.017]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92.86%(13/14)比56.76%(21/37),χ^2=4.443,P=0.035]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驱动基因突变率在不同年龄和肿瘤分期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7例患者血浆标本与配对组织标本间驱动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致率为70.27%(26/37),κ值为0.430,二者一致性良好。结论晚期NSCLC伴脑膜转移的患者行脑脊液基因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伴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积液基因突变状态检测是筛选靶向治疗药物的有效手段。多样本NGS检测能更好地反映基因突变状态,可用于指导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二代测序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彩娇 吴旭佳 王赛赛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9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新华医院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前(实施前)及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后(实施后)外出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率、护送工具与病情符...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新华医院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前(实施前)及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后(实施后)外出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率、护送工具与病情符合率以及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41%,实施后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95%,实施后患者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前患者外出检查护送工具与病情符合率为93.02%,实施后为99.84%,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后护送工具与病情符合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前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评分为(96.25±4.39)分,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后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评分为(98.78±5.15)分,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后患者外出检查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全程管理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外出检查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管理 护理 外出检查 意外事件
下载PDF
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君飞 金礼通 +1 位作者 张友林 应申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8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化疗-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2005~2009年间46例小细胞肺癌随机分成同期A组(23例)与序贯B组(23例),化疗用药:VP16 100 mg第1~5天静滴,DDP 25 mg/m2第1~3天静滴。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化疗-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2005~2009年间46例小细胞肺癌随机分成同期A组(23例)与序贯B组(23例),化疗用药:VP16 100 mg第1~5天静滴,DDP 25 mg/m2第1~3天静滴。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处方剂量为95%PTV接受剂量56~60 Gy,200 cGy/fx。同期组放疗第1、29天同时行EP方案化疗,序贯组EP方案化疗4~6周期后开始胸部放疗,化疗间隔为21 d 1周期。结果同期组、序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82.6%,2年无进展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0.2%、32.8%和52.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序贯组3级及以上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3.4%、34.8%和18.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对绝大数患者能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期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同期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家庭无创通气并家庭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猛 朱君飞 +1 位作者 陈晓 吴文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2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家庭无创通气并家庭氧疗的疗效。方法将25例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例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每日治疗4—8h,治疗...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家庭无创通气并家庭氧疗的疗效。方法将25例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例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每日治疗4—8h,治疗间期给予低流量吸氧,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加上低流量吸氧总时间15h以上。对照组13例给予长期家庭氧疗,每日低流量吸氧15h以上。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min行走距离、FEV1%、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分别为(230.2±15.8)m、(42.2±9.6)%、38.0±3.4、(69.1±2.7)分,与对照组的(217.4±8.3)m、(38.1±8.7)%、35.3±2.4、(71.8±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无创通气并家庭氧疗是治疗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积极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无创通气 家庭氧疗
原文传递
良性肿瘤样生长的支气管内膜结核一例
11
作者 陈晓 朱君飞 +1 位作者 吴文龙 林菊芬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4-305,共2页
患者女,56岁,某船厂退休工人,反复咳嗽4年,以刺激性阵咳为主,伴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胸闷气短、咯血和胸痛等症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病情无好转,拟"慢性咳嗽原因待查"于2008年3月28日收住入院.
关键词 支气管 结核 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对老年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杨波 余中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2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对老年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省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老年COPD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对老年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省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老年COPD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61)。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6次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每周2次,持续3周。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结果对照组4例失访,试验组3例失访,最终完成研究对照组57例,试验组58例。干预3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35.08±2.01)分,其中身体负担维度(17.18±1.34)分、情感负担维度(14.01±1.23)分、经济负担维度(3.77±0.6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43、6.856、-10.812、-2.109;P<0.01)。结论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老年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建议将其作为一种常规护理融入老年COPD患者的出院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自我感受负担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付海卫 张松 +1 位作者 张添威 黄昌河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5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IL-2)、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h1细胞因子(INF-γ、IL-2)明显升高(P<0.05),Th2细胞因子(IL-4、IL-10)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速峰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水平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细胞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松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比阿培南组(18例)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22例)进行治疗,采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比阿培南组和亚胺...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比阿培南组(18例)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22例)进行治疗,采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比阿培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90.91%(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66.01和113.58。结论比阿培南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比阿培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雷 王嫔 +1 位作者 王亚飞 邬盛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351-1352,共2页
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了解我院呼吸道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分析 病菌种类 内科患者 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疾病 呼吸内科 感染患者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51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斌梁 张蓉映 +1 位作者 李小波 孔一名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退热、机械通气、黏液溶解剂等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退热、机械通气、黏液溶解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 mL/k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肺炎 疗效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下呼吸道耐药菌检测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鲍秋红 丁式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2019-2021,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易合并细菌性肺炎,而目前严峻的细菌多重耐药形势,常给COPD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细菌耐药具有时间、空间变异的特点,不同医疗单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易合并细菌性肺炎,而目前严峻的细菌多重耐药形势,常给COPD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细菌耐药具有时间、空间变异的特点,不同医疗单位,甚至不同时间,耐药特点均有差异。因此,本研究拟对我院近3年,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耐药菌检测以及耐药分析,以期对此类患者治疗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呼吸道标本 耐药分析 耐药菌 检测 COPD患者 细菌性肺炎
下载PDF
甲壳质酶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18在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丽君 喻长法 +1 位作者 蔡莎莎 付海卫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YKL-4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哮喘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43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YKL-4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哮喘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43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分为3组,分别为轻度组51例、中度组55例和重度组37例。根据疗效,哮喘患者分为哮喘未控制组59例和哮喘控制组84例,同时选择该院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YKL-40、MCP-1和IL-18浓度。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轻度组YKL-40、MCP-1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YKL-40、MCP-1和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组的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YKL-40、MCP-1和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MCP-1和IL-18检测哮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889和0.802,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血清中YKL-40、MCP-1和IL-18的检测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质酶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18 哮喘
原文传递
榄香烯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斌梁 蔡媛媛 张蓉映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690-693,共4页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取肺腺癌细胞株A549,分别以10μg/m L、20μg/m L、40μg/m L、80μg/m L、160μg/m L榄香烯处理,标记为观察组1-5,并设空白对照组6。于处理24 h、48 h、72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取肺腺癌细胞株A549,分别以10μg/m L、20μg/m L、40μg/m L、80μg/m L、160μg/m L榄香烯处理,标记为观察组1-5,并设空白对照组6。于处理24 h、48 h、72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以Wsetern Bolt法检测真核起始因子4E(e IF4E)蛋白水平。结果 1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G2/M期、sub-G1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48 h、72 h后,观察组G2/M期细胞比率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组内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榄香烯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2随药物浓度增长,细胞凋亡率显著性提升。3相较对照组,处理24 h后,观察组e IF4E表达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表达越低。结论榄香烯对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强,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存在剂量与时间依耐性;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过高剂量可能导致毒副作用,降低凋亡率;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生理机制可能与抑制e IF4E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肺癌A549细胞 细胞凋亡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一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晓 林菊芬 +3 位作者 朱君飞 吴文龙 杨希 卢洪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患者女,46岁。3年前因受凉后咳嗽、咳痰1个月,外院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现肺部多发结节来台州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检查并收住呼吸科。患者呈阵发性干咳,无发热、咯血、气促、胸痛、盗汗及消瘦等。
关键词 平滑肌瘤病 肺部 转移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台州市中心医院 良性 阵发性干咳 多发结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