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雪萍 单利华 付新征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5-86,共2页
卒中是一种导致严重致残的高危性疾病,中国Sino-MONICA-北京计划统计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我科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治疗方法 氯比格雷 阿司匹林 安全性 缺血性脑卒中 统计分析 高危性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
2
作者 雍先毅 单利华 +4 位作者 丁雪萍 付新征 饶华强 任周明 乐添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8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降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降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d,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观察侧支循环开放率及神经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侧支循环开放率(57.5%)高于对照组(35.0%),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开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下载PDF
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基层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丁雪萍 雍先毅 +11 位作者 任周明 乐添 马千里 张许燕 姚苇 吕兰 陈忠华 姚娟 苏旭红 张琪 张永巍 刘建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63-2168,共6页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恢复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尽管在有效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一种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但...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恢复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尽管在有效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一种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但只有少数患者能使用。目的 探讨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AIS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的影响及对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进行分组,2015年11月-2018年3月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流程为常规组,2018年4-11月患者接受优化静脉溶栓流程为优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病至就诊时间(OTD)、入院至CT检查时间(DTI)、入院至化验检验时间(DTL)、DNT、溶栓距发病时间(TP_WINDOW)、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率,入院时、溶栓24 h及出院时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ΔNIHSS评分≥4分为有效,出院后3个月临床结局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结果 优化组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优化组患者OTD、sICH发生率、有效率、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DTI、DTL、DNT、TP_WINDOW、出院后3个月m RS评分低于常规组,DNT<60 min所占比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可以有效缩短AIS患者DNT,并有助于DNT达标控制在60 min内,未增加溶栓出血风险且影响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卒中中心
下载PDF
3004例乌灵胶囊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嘉麟 周莉 +11 位作者 王忠 邢佳 高翔 焉石 侯震 刘小北 曹利民 陆文惠 单利华 吕莹 常和生 郭蓉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0-996,共7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不良事件(ADE)和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医院集中监测的临床试验,监测2013年6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12家临床研究中心使用乌灵胶囊且符合伦理要求的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ADR/ADE以及处理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3004例,其中发生ADE19例,发生率0.63%,发生ADR15例,发生率0.50%。ADR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包括食欲减退、口干、恶心、腹泻、胃部不适、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尚未发现与ADR/ADE相关的影响因素。结论乌灵胶囊的ADR发生率低,属于偶见,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医院集中监测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
下载PDF
结核性脊髓炎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断(附4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柴长凤 刘振宇 +2 位作者 丁素菊 宋佳贤 毕晓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0-792,F0003,共4页
结核性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中比较少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缺乏特异性。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共收治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脊髓炎的患者4例。本研究总结分析了结核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表... 结核性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中比较少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缺乏特异性。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共收治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脊髓炎的患者4例。本研究总结分析了结核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以期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 诊断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志鑫 单利华 《海峡药学》 2009年第4期143-144,共2页
目的比较醒脑静(A组)与胞二磷胆碱(B组)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A组50例用醒脑静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用药2周。B组50例用胞二磷胆碱10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用药2周。结果... 目的比较醒脑静(A组)与胞二磷胆碱(B组)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A组50例用醒脑静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用药2周。B组50例用胞二磷胆碱10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用药2周。结果A组与B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75.0%和5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醒脑静是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可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胞二磷胆碱 脑出血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丁雪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三类,即轻型:NIHSS≤8,中型:8<NIHSS<14,重型:NIHSS≥14,检测甲状腺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的三碘甲状腺...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三类,即轻型:NIHSS≤8,中型:8<NIHSS<14,重型:NIHSS≥14,检测甲状腺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显著下降(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素(T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轻型组比较,中型组TT3明显下降(P<0.05)、重型组TT3显著下降(P<0.01);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TT3明显下降(P<0.05),TT4、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3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病情越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幅度越大,致残率及死亡率越高。甲状腺功能可间接提示急性脑梗死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甲状腺素 NIHSS 正常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低T3综合征
下载PDF
埃森脑卒中风险评分和踝臂指数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风险的研究
8
作者 付新征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2期25-27,32,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埃森脑卒中风险评分(ESRS)和踝臂指数(AB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复发及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海宁市人民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TIA患者共86例。根据AB... 目的回顾性研究埃森脑卒中风险评分(ESRS)和踝臂指数(AB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复发及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海宁市人民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TIA患者共86例。根据ABI值和ESRS分数分为ABI≤0.9组43例与ABI>0.9组43例;ESRS≥3分组65例与ESRS<3分组2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5年后随访,调查患者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或死亡情况。结果ABI≤0.9组患者ESRS、血糖、高血压、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史与ABI>0.9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2.145、2.268、5.939、4.170,P<0.05)。ESRS≥3分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33例,死亡15例;ESRS<3分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3例,死亡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0,P<0.01)。ABI≤0.9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18例,死亡16例;ABI>0.9分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18例,死亡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S和ABI是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2.438(1.528~3.890)、9.504(8.402~11.304),P<0.05]。结论通过ABI及ESRS测定,可筛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TIA的复发与死亡高危患者,加强高危患者二级预防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臂指数 复发风险 死亡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新征 冯丽 +1 位作者 王建 丁雪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865-866,共2页
目的:总结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确诊患者临床的诊治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人格改变及痴呆。15例患者MRI腑部检查发现弥漫性皮质及皮质下萎缩。所有患者血浆反... 目的:总结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确诊患者临床的诊治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人格改变及痴呆。15例患者MRI腑部检查发现弥漫性皮质及皮质下萎缩。所有患者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甲PA)、脑脊液RPR、TPPA均阳性。腑脊液蛋白、白细胞均升高。确诊麻痹性痴呆后17例给予青霉素强化治疗2周,1例子头孢曲松强化治疗2周,随访6个月,13例出现症状改善,5例无明显改善。结论:麻痹性痴呆缺乏典型临床症状特征,早期诊断困难。临床需提高对麻痹性痴呆的警惕,加强对可疑患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神经梅毒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青壮年脑卒中64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飞锋 欧阳好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7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选择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4例青壮年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一周内均行胸部X线、心电图、颈动脉彩超、超声心动图和其他相关检验。结果青壮年脑卒... 目的探讨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选择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4例青壮年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一周内均行胸部X线、心电图、颈动脉彩超、超声心动图和其他相关检验。结果青壮年脑卒中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高脂血症是引起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肥胖、吸酒、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青壮年脑卒中的常见高危因素。而免疫系统疾病、口服避孕药、妊娠也是影响女性青壮年脑卒中因素。结论高脂血症、高血压、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青壮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青壮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型-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飞锋 王海燕 +1 位作者 宋佳贤 李毅鸣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4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型-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并诊断重型-极重型GBS患者4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免疫球蛋白(IVIG)和甲泼尼龙治疗...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型-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并诊断重型-极重型GBS患者4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免疫球蛋白(IVIG)和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VIG联合激素治疗GBS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甲泼尼龙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雪萍 雍先毅 +5 位作者 乐添 任周明 姚苇 马千里 张许燕 姚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4期90-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预后情况与TOAST分型的关系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海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患者97例,以改良Rankin...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预后情况与TOAST分型的关系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海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患者97例,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治疗结局,其中预后良好组71例,占73.2%,预后不良组26例,占26.8%。分析不同TOAST分型患者预后差异;同时比较其人口统计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心房颤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3.822、9.436,P<0.01)。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TOAST分型、溶栓前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及空腹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χ^(2)=7.657、23.656、-8.031、-11.453、-2.938,P<0.01)。(2)Logistic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OR(95%CI)=0.759(0.650~0.885),P<0.05]和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OR(95%CI)=14.918(1.338~166.280),P<0.05]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TOAST分型及发病时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及溶栓前NIHSS评分低者静脉溶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出血转化 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TOAST分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晨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1期808-80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皮质醇 ,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均较对照组高 ,ISI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显著性 ;血糖...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皮质醇 ,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均较对照组高 ,ISI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显著性 ;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在合并糖尿病者较不合并糖尿病的要高、发生在半球者较发生在基底节区者要高 ,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IR存在于脑梗死患者 ,并与梗死部位和有否合并糖尿病有关。皮质醇与I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皮质醇 糖尿病
下载PDF
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3
14
作者 雍先毅 单利华 朱志鑫 《北方药学》 2013年第11期28-29,共2页
目的:对比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手法复位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对8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复位)与对照组(改良Epley复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 目的:对比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手法复位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对8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复位)与对照组(改良Epley复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1次手法复位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一次治愈率两组基本相同。治疗2w后,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共计有7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0.4%,治疗组为2.7%,对照组为20.0%。结论:消旋止晕片联合改良Epley复位治疗后半规管BPPV疗效肯定,植物神经功能症状改善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改良Epley手法复位 消旋止晕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新征 饶华强 任周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患者共360例,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非脑梗死患者180例,检测36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急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患者共360例,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非脑梗死患者180例,检测36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P=0.01)、颈动脉斑块例数(P=0.00)、收缩压(P=0.00)、舒张压(P=0.00)、总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P=0.00)、踝臂指数(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调整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踝臂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危险因素后,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独立相关,与急性脑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还有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踝臂指数。结论高尿酸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独立相关,与急性脑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还有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踝臂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酸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的T188K基因突变克雅病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张许燕 彭国平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0期44-46,共3页
克雅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具有传染性和极高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朊蛋白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以快速进行性痴呆、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晚期可出现无动性缄默,以视物模... 克雅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具有传染性和极高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朊蛋白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以快速进行性痴呆、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晚期可出现无动性缄默,以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见。但克雅病临床特征非特异性,故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困难。现我院遇到1例以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的遗传型克雅病,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因“视物模糊两月余,加重伴认知功能障碍3周”于2020年12月21日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性肾盂肾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1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华强 付新征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3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均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每日10mg,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颈动...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均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每日10mg,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血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由治疗前的(22.5±8.7)mm^2缩小到(10.1±4.4)mm^2;血LDL水平由治疗前的(2.6±0.8)mmol/L下降到治疗后的(1.8±0.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斑块消退38例(26.0%)。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减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效果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附32例分析)
18
作者 单利华 《河北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本文分析了3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该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发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血管性痴呆,主要病变是皮质深穿动脉硬化引起的大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该部位神经纤维数的减少及髓鞘变... 本文分析了3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该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发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血管性痴呆,主要病变是皮质深穿动脉硬化引起的大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该部位神经纤维数的减少及髓鞘变薄导致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害 脑动脉硬化 皮质下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