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定量分析眶内侧壁结构参数与眶内壁骨折发生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冉德水 刘师舜 韩景超 《当代医学》 2023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CT定量分析眶内侧壁结构参数与眶内壁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眼眶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眶外伤结果分为未发生骨折组、眶内壁骨折组、眶下壁骨折组,每组50例。3组均进行CT... 目的探讨采用CT定量分析眶内侧壁结构参数与眶内壁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眼眶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眶外伤结果分为未发生骨折组、眶内壁骨折组、眶下壁骨折组,每组50例。3组均进行CT定量检查,比较3组筛骨纸板前后高、筛骨纸板前后径、筛骨纸板面积、筛窦气房分隔数及筛窦气房面积。结果3组筛骨纸板前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筛骨纸板后高、筛骨纸板前后径、筛骨纸板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眶内壁骨折组筛骨纸板后高高于未发生骨折组和眶下壁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眶下壁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眶内壁骨折组筛骨纸板前后径大于未发生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内壁骨折组与眶下壁骨折组、未发生骨折组与眶下壁骨折组筛骨纸板前后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眶内壁骨折组筛骨纸板面积大于未发生骨折组和眶下壁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眶下壁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筛窦气房分隔数、筛窦气房分隔数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眶内骨壁折组筛窦气房分隔数低于未发生骨折组和眶下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眶下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眶内骨折组筛窦气房分隔数面积大于未发生骨折组和眶下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骨折组与眶下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筛骨纸板和筛窦结构差异与眶内骨折发生有关,筛骨纸板面积和筛窦气房分隔面积增加与眶内壁骨折发生率升高有关,气房分隔数减少与眶内侧壁骨折发生率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定量分析 眶内壁骨折 眶内侧壁结构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玉新 马玉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2015-2017,共3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检查给予治疗的牙齿畸形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应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在100例...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检查给予治疗的牙齿畸形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应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在100例埋伏牙患者中,单个埋伏牙有65例,占65.00%;双个埋伏牙35例,占35.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个埋伏牙中22例为双侧埋伏牙,占62.86%(22/35),多个埋伏牙有13例,占37.14%(13/35)。经过CT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清晰地显示了埋伏牙的唇腭向位置、牙体形态、萌出的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可精确的观察到埋伏牙的位置、大小、形状、萌出位置以及和相邻牙齿关系,还可以深度观察到颌骨内的状况,牙齿的萌出方向、埋伏牙的倾斜程度、相邻牙齿是否出现移位或者压迫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埋伏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BCT对青少年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分类特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景超 王琳琳 +2 位作者 马玉新 樊明儒 崔婧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应用CBCT对青少年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与邻牙或周围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描述其分类特征。方法:收集行CBCT检查的400例山东地区青少年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585颗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进行三维重建分析... 目的:应用CBCT对青少年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与邻牙或周围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描述其分类特征。方法:收集行CBCT检查的400例山东地区青少年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585颗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根据其与第二磨牙、下颌神经管及牙槽骨的关系,结合临床治疗需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585颗中前倾、水平、倒逆、复合阻生构成比分别为50.43%(295/585)、48.89%(286/585)、0.34%(2/585)、0.34%(2/585)。②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高、中、低位阻生构成比分别为48.14%(142/295)、49.83%(147/295)、2.03%(6/295),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构成比分别为33.21%(95/286)、54.20%(155/286)、12.59%(36/286),复合阻生高、低位各1颗;倒逆阻生2颗均为低位阻生。③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神经管不接触、上壁接触、舌侧接触、颊侧接触、嵌入接触构成比分别为68.21%(399/585)、7.18%(42/585)、12.14%(71/585)、11.45%(67/585)、1.02%(6/585),接触率为31.79%(186/585)。④舌侧接触的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根尖临舌侧骨板发生率为70.42%(50/71)。结论:基于CBCT的青少年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可分为4个大类、9个亚类、60余个2级亚类,根尖与下颌神经管舌侧接触、颊侧接触率较高,与下颌神经管舌侧接触的根尖易临舌侧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阻生 磨牙 第三
下载PDF
口腔临床诊疗中数字牙片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马玉新 臧德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临床诊疗中数字牙片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就诊且需要拔牙治疗的50例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前,完成数字化牙片摄影和传统牙片摄影。记录投照上、下颌牙齿X线倾斜的... 目的探讨口腔临床诊疗中数字牙片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就诊且需要拔牙治疗的50例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前,完成数字化牙片摄影和传统牙片摄影。记录投照上、下颌牙齿X线倾斜的垂直平均角度,并统计牙齿根尖片的曝光时间,对比两种摄影技术对牙齿长度的测量结果。结果传统牙片摄影时,上颌和下颌切牙位、单尖牙、双尖牙位、第一磨牙位、第二及三磨牙位(足侧倾斜)选择投射角度低于数字化牙片摄影(P<0.05)。数字化牙片摄影投照上颌和下颌切牙位、单尖牙位、双尖牙位、第三磨牙位及第一、二磨牙位牙齿根尖片的曝光时间低于传统牙片摄影(P<0.05)。数字化牙片摄影对待拔除牙齿单根、双根颊和双根腭测量结果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牙片摄影对待拔除牙齿单根、双根颊和双根腭测量结果低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游标卡尺测量结果为依据,数字化牙片摄影和传统牙片摄影对待拔除牙齿单根、双根颊和双根腭测量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牙片影像技术投照条件宽容度相对较大,投射时曝光时间短,对牙齿根尖的测量准确度较高,便于细致观察牙齿,应用于口腔临床诊疗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临床诊疗 数字牙片影像技术 投射角度 根尖长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患者双颌术后1年髁突位置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琳琳 韩景超 +1 位作者 崔婧 王亚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CBCT在评价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患者双颌术后1年髁突位置变化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5例行双颌术治疗的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患者的CBCT资料,应用Mimics 20软件将术前评估及术后1年图像重建并配准髁突模型,记录并分析双侧髁突位置变化... 目的:探讨CBCT在评价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患者双颌术后1年髁突位置变化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5例行双颌术治疗的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患者的CBCT资料,应用Mimics 20软件将术前评估及术后1年图像重建并配准髁突模型,记录并分析双侧髁突位置变化情况。结果:骨性安氏Ⅲ类错颌双颌术后右侧、左侧髁突轴位内外旋转分别为(1.24±2.08)°、(3.17±2.5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的髁突内外向、前后向及上下向移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矢状位前后旋转及冠状位内外旋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CBCT及Mimics 20软件可发现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患者双颌术后1年发生髁突轴位内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手术 骨性安氏Ⅲ类错颌 锥形束容积断层成像
下载PDF
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牙槽突颊腭向角度关系的CB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景超 杜毅 +1 位作者 王新 文瑞雪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应用CBCT探讨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牙槽突颊腭向角度的关系,为种植修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CBCT的患者52例,应用NEW-TOM 5G CBCT自带软件NNT进行重建,牙列咬合面调整至水平状态,应用MPR功能选择牙及牙槽嵴最佳位置截面,对上颌第... 目的:应用CBCT探讨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牙槽突颊腭向角度的关系,为种植修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CBCT的患者52例,应用NEW-TOM 5G CBCT自带软件NNT进行重建,牙列咬合面调整至水平状态,应用MPR功能选择牙及牙槽嵴最佳位置截面,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槽突生理倾斜角(α角)、牙体长轴-牙槽突长轴夹角(β角)、牙槽突凹陷角(γ角)进行测量。结果:①52例共测量80处,上颌第一前磨牙区牙槽突长轴均偏向颊侧,第一前磨牙长轴相对于牙槽突偏向腭侧,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α角、β角、γ角区间分别为8.00°~30.00°、2.00°~34.00°、125.00°~166.50°,中位角度分别为18.68°、19.23°、146.48°;②α角、β角与γ角均呈负相关(r=-0.614、-0.590,均P<0.05);③成年女性α角、β角大于男性,γ角小于男性(t=-2.641、-2.697、3.156,均P<0.05)。结论: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区生理角度差异较大,γ角随α角、β角增大而减小,女性牙槽突倾斜程度较男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槽突 生理角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的CBCT测量
7
作者 王琳琳 田洪盛 +2 位作者 徐莹 樊明儒 秦秀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研究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的CBCT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100例Nolla 8期、100例Nolla 9期的正常年轻上颌中切牙CBCT影像资料,观察根尖区骨硬板的影像学特征,应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根尖区阴影近远... 目的:研究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的CBCT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100例Nolla 8期、100例Nolla 9期的正常年轻上颌中切牙CBCT影像资料,观察根尖区骨硬板的影像学特征,应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比较Nolla 8期与Nolla 9期根尖孔及根尖区阴影各径线的大小,分析根尖孔与正常根尖区阴影各径线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年轻上颌中切牙Nolla 8期根尖孔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分别为:(2.75±0.68)mm、(3.28±0.74)mm,正常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分别为:(3.84±0.73)mm、(4.49±0.68)mm、(3.41±1.27)mm;年轻上颌中切牙Nolla 9期根尖孔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分别为:(1.50±0.51)mm、(1.92±0.79)mm,正常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分别为:(2.76±0.60)mm、(3.41±0.80)mm、(2.06±0.65)mm;Nolla 9期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较Nolla 8期显著减小(t=14.75,P<0.01;t=12.65,P<0.01;t=11.42,P<0.01;t=10.27,P<0.01;t=9.36,P<0.01);正常根尖区阴影近远中径、唇舌向径及上下径与根尖孔近远中径及唇舌向径呈正相关(根尖孔近远中径:r=0.904,P<0.01;r=0.700,P<0.01;r=0.552,P<0.01。根尖孔唇舌向径:r=0.739,P<0.01;r=0.876,P<0.01;r=0.445,P<0.01)。Nolla 8期上颌中切牙根尖区更可能出现模糊的宽带骨硬板,随着根尖孔的发育,根尖区骨硬板倾向于清晰锐利。结论:Nolla 8期较Nolla 9期上颌中切牙具有更大的根尖孔及根尖区阴影,骨硬板趋于清晰锐利,对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解剖结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年轻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病变的诊断、治疗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上颌中切牙 根尖区解剖结构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上颌侧切牙根管弯曲角度的锥形束CT测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琳琳 韩景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了解上颌侧切牙根管弯曲情况。方法:收集88例患者(176颗上颌侧切牙)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进行性别、年龄及左右分组。应用CBCT三维方向寻找弯曲平面,测量根管弯曲角度,计算根管弯曲长度及弯曲半径。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 目的:了解上颌侧切牙根管弯曲情况。方法:收集88例患者(176颗上颌侧切牙)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进行性别、年龄及左右分组。应用CBCT三维方向寻找弯曲平面,测量根管弯曲角度,计算根管弯曲长度及弯曲半径。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侧切牙根管均为Ⅰ型根管;直根管构成比为39.2%(69/176),弯曲根管构成比为58.0%(102/176),S型根管构成比为2.8%(5/176)。性别、年龄及左右分组中上颌侧切牙直根管、中度弯曲根管及重度弯曲根管的总体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分组及左右分组间上颌侧切牙根管弯曲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侧切牙根管弯曲半径在性别、年龄及左右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颌侧切牙以弯曲根管为主,其中中度弯曲根管所占比例最大,40岁及以上患者的上颌侧切牙根管弯曲长度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上颌侧切牙 根管弯曲角度
下载PDF
上颌骨发育不足上颌窦形态的锥形束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琳琳 韩景超 +1 位作者 马玉新 崔婧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上颌窦形态及容积进行测量,分析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上颌窦的形态及容积特点。方法:根据上颌长(ANS-Ptm),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间的夹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间的夹...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上颌窦形态及容积进行测量,分析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上颌窦的形态及容积特点。方法:根据上颌长(ANS-Ptm),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间的夹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间的夹角(SNB),上牙槽座点、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间的夹角(ANB)大小,选取1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及10例上颌骨发育正常者,应用NEWTOM 5G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上颌窦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Mimics Research 20软件测量上颌窦窦腔容积;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骨发育不足组上颌窦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容积与上颌骨发育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上颌骨发育不足与上颌骨发育正常者的上颌窦形态及容积大小相似,上颌窦的形态及容积并不是造成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颅面骨发育不全 上颌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