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骏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7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凝血指标、患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前组间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患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可保持凝血功能稳定,抗凝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注射液 溶栓
下载PDF
应用于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双凤 黄秋凤 +1 位作者 洪美娜 章丽婷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7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析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3)、研究组(n=33)。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 目的探析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3)、研究组(n=33)。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疼痛评分为(2.23±1.0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3.92±1.12)分、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骨折 术后护理 个体化口腔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静静 林成凤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9年第10期24-25,共2页
总结了63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急救护理、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护、体位的管理、胸腔穿刺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心理护理、宣教指导护理、康复护理。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可较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总结了63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急救护理、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护、体位的管理、胸腔穿刺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心理护理、宣教指导护理、康复护理。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可较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 骨折 血气胸 护理
下载PDF
81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防治ARDS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泉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治疗中阻止肺挫伤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81例多发肋骨骨折并严重肺挫伤。结果:81例中,治愈81例(100%),早期有10例向ARDS发展被阻断后无进展。无...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治疗中阻止肺挫伤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81例多发肋骨骨折并严重肺挫伤。结果:81例中,治愈81例(100%),早期有10例向ARDS发展被阻断后无进展。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止痛、抗休克、积极治疗合并伤,合理应用激素和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是治疗肺挫伤的重要方法。及时处理合并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截断ARDS的发生发展途径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肋骨骨折 肺挫伤 合并伤
下载PDF
压力性损伤预警管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黄秋凤 周泉腾 +1 位作者 肖文显 李艳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压力性损伤预警管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外科2022年1—12月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压力性损伤预警管理。比较两组压... 目的探讨压力性损伤预警管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外科2022年1—12月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压力性损伤预警管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负性情绪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预警管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使多发肋骨骨折术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减少,同时可使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保障其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此文的研究结果为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压力性损伤 预警管理 负性情绪 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
下载PDF
顺气散配合骨舒乳膏治疗肋骨骨折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肖文显 周泉腾 +5 位作者 颜燕煌 李骏 吴泉青 曾标龙 吴江林 朱聪发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内服顺气散配合骨舒乳膏外用治疗早期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6月泉州市正骨医院外科74例采取保守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胸部外固定、非甾体抗炎药消肿止痛以及预防... 目的:观察内服顺气散配合骨舒乳膏外用治疗早期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6月泉州市正骨医院外科74例采取保守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胸部外固定、非甾体抗炎药消肿止痛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服顺气散配合骨舒乳膏外用,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7、14天在静息、咳嗽情况下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第3、7天在静息状态下以及第3、7、14天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第7天测得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4天检测得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服顺气散配合骨舒乳膏外用针对性治疗早期肋骨骨折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及炎症反应,加快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顺气散 骨舒乳膏
下载PDF
外科护士减压调适探讨
7
作者 林静静 李慧芬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179-181,共3页
总结了外科护士减压调适的体会,构成外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包括:超负荷工作量;长期紧张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社会大环境对外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社会地位价值低;不良的工作环境。提出调适措施:护理管理者调适措施如人性化管理,改... 总结了外科护士减压调适的体会,构成外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包括:超负荷工作量;长期紧张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社会大环境对外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社会地位价值低;不良的工作环境。提出调适措施:护理管理者调适措施如人性化管理,改善人员不合理结构,加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自我调适措施如迎接压力,亲近大自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多与家人及朋友交流,增强自豪感和成就感。认为实施以上措施后,提高了护士对职业压力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护了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护士 减压调适
下载PDF
贪婪皮肤杆菌致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郭庆昕 曾慧意 +4 位作者 郭超龙 庄智勇 郭金花 蔡丽龙 李炳钻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 探讨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1例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PJI患者的诊疗过程,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1.1 kg/m2,左肱骨近端骨折后行... 目的 探讨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1例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PJI患者的诊疗过程,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1.1 kg/m2,左肱骨近端骨折后行“左肱骨头假体置换术”,术后10个月伤口愈合不良伴渗出,左肩关节活动受限,诊断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感染扩创病灶清除术及假体取出术,组织、骨水泥、假体均培养出贪婪皮肤杆菌。检索并筛选出4篇文献,共报道30例因贪婪皮肤杆菌引起PJI的患者(髋关节28例,肩关节2例),78.6%(22例)的人工髋关节假体(THA)手术采用直接前入路(DAA);术前关节液培养阳性率为71.4%,29例进行外科手术结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除一例患者反复感染,行3次手术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PJI常见于肥胖且采用DAA的THA患者,少数病例也见于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术前受累关节穿刺微生物培养敏感性较高,可为手术策略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婪皮肤杆菌 贪婪丙酸杆菌 人工关节感染 肩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杰辉 庄智勇 +2 位作者 黄阿勇 蔡金表 郭超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7例接受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7例接受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另外24例接受海肤康人工皮膜治疗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患指与健侧指周径差、静态两点辨别觉、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患者自评量表(PEM)等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健侧指周径差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指静态两点辨别觉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VSS评分及PE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竭七胶囊联合海肤康人工皮膜在治疗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人工皮膜 指端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断指(肢)再植、游离皮瓣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3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向湘华 黄秋萍 黄阿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49-351,402,共4页
目的探讨断指(肢)再植、游离皮瓣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手外科2020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断肢再植、游离皮瓣病例中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3例病... 目的探讨断指(肢)再植、游离皮瓣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手外科2020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断肢再植、游离皮瓣病例中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3例病例资料,其中断指再植1例、断肢再植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例,分析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断指再植患者发生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抢救成功;断肢再植患者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及肺栓塞,抢救无效。结论再植、皮瓣术后患者血液常呈现高凝状态,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及剂量进行抗凝治疗;绝对卧床患者需要指导床上功能训练、增加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股前外侧皮瓣供区不宜缝合过紧;断指(肢)体再植、皮瓣术后不宜外固定或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固定期间需及时指导功能训练,尽量恢复患肢功能;股前外侧皮瓣等手术时间长者术前宜完善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明确患者既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再植 游离皮瓣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抗凝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道明 张沈屹婷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观察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抗凝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在保留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抗凝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在保留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或5000 AXaIU(按体重)腹壁皮下注射,qd,连续治疗7 d;试验组在联合使用竭七胶囊(餐后口服,0.9 g,tid),连续使用7 d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2000 AXaIU腹壁皮下注射,q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7 d时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APTT、INR、PT、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抗凝治疗1、3 d时,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INR、PT及APTT均增高,PLT均下降(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APTT、INR、PT、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抗凝治疗1、3、7 d,两组患者APTT、INR、PT、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断指再植术后的抗凝效果与高剂量低分子肝素效果相当;竭七胶囊的应用可减少临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竭七胶囊 低分子肝素 断指再植 抗凝效果
下载PDF
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修复创面并发症原因分析
12
作者 王道明 蔡金表 张沈屹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0-341,362,共3页
目的分析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转移加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病例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8月收治的4例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加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4例中,2例术后植皮区下有... 目的分析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转移加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病例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8月收治的4例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加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4例中,2例术后植皮区下有瘀血块,植皮坏死区约40%,但肌瓣血运良好,经换药后创面瘢痕愈合;1例术中用电刀将肌瓣自腓骨表面切取后,在距旋转点最远端肌瓣渗血缓慢,术后肌瓣远端3/5坏死相应区域植皮坏死,后期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创面;1例术后体位不当,肌瓣受压时间过长,至肌瓣坏死伴感染,在清创、换药后肉芽组织生长,二期游离植皮愈合。结论防止术后肌瓣与植皮区瘀血,以免影响皮片成活,减少术中操作对肌肉造成的损害,重视术后患者的体位管理,是提高最终手术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组织瓣 移植 并发症
下载PDF
复方三黄液在湿热瘀阻型慢性难愈性创面创基准备中的应用
13
作者 梁建华 李杰辉 +2 位作者 庄智勇 蔡金表 黄阿勇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慢性难愈性创面(CRW)创基准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湿热瘀阻型CRW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及手术清创治疗,术后...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慢性难愈性创面(CRW)创基准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湿热瘀阻型CRW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及手术清创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外科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三黄液创面湿敷。观察两组创面愈合面积比、创面愈合深度比、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病原菌阳性率、再手术率、术后Bates-Jensen伤口评估工具(BW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面积比、深度比及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病原菌阳性率及再手术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BW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三黄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CRW创基准备中,能有效促进创面修复,缩短病程,减少创面感染,避免多次手术,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三黄液 湿热瘀阻型 慢性难愈性创面 创基准备
下载PDF
混合型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志庆 庄至坤 +2 位作者 龚志兵 吴荣凯 徐福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讨Oxford第3代混合型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男4... 目的:探讨Oxford第3代混合型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男44例,女112例,年龄50~75(58.76±4.97)岁。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侧TKA组和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组。单侧TKA 81例(81膝),男23例,女58例,年龄51~75(58.60±5.01)岁;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 75例(75膝),男21例,女54例,年龄50~72(58.92±4.95)岁。比较两组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手术一般情况、相关并发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影像评估指标包括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emor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FCVA)、股骨假体后倾角(femor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FCPSA)、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ibi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ibi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TCPSA),是否发生膝关节外侧间室进展、衬垫脱位、假体下沉、松动。结果:UK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54(38.01±8.90)个月。末次随访两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HKA均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UKA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优于TKA组(P<0.05),TKA组HKA优于UKA组(P<0.05)。末次随访两组TCVA、F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TCPSA、FCPSA大于TKA组(P<0.05),UKA组未出现外侧室进展。结论: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较TKA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快速康复、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ford第3代混合型单髁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下载PDF
再灌注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沈屹婷 林乐发 王道明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6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究再灌注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某中医院收治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 目的:探究再灌注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某中医院收治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配合腕关节制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再灌注手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后3周的VAS疼痛评分、腕关节尺偏角度、拇指外展角度,全面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后3周时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值、腕关节尺偏角度、拇指活动度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32.5%)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5%)(P<0.05)。治疗后3周回访,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再灌注手法在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突出,同时在改善疼痛症状、腕关节活动度的远期疗效方面较对照组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手法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膀胱镜在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泉腾 李骏 曾标龙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膀胱镜治疗的整体获益,为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完成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31例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资料,作为A组;同... 目的观察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膀胱镜治疗的整体获益,为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完成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31例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资料,作为A组;同期医院完成腹腔镜联合膀胱镜修补术治疗的32例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资料,作为B组;全部患者病历资料、治疗资料、检查资料等均完整.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术前、随访结束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总耗时[(106.5±10.2)min和(123.3±10.4)min]、总住院时间[(6.2±1.4)d和(8.7±1.6)d]短于A组(t=6.444和6.583,均P<0.001);组间术中出血量[46.4(46.4,47.5)ml和45.7(41.3,47.5)ml,U=1.905,P=0.057]、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1.1)h和(2.7±1.1)h,t=0.874,P=0.386]、引流管拔除时间[(4.2±0.8)d和(4.3±0.8)d,t=0.619,P=0.5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前和随访结束时ADL评分为[52.3(51.9,53.3)分和75.9(75.3,76.4)分;Z=6.832,P<0.01];A组术前和随访结束时ADL评分为[52.2(51.2,53.2)分和65.6(64.6,68.8)分;Z=6.769,P<0.01];两组随访结束时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Z=6.653,P<0.001);B组和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和16.12%,x^(2)=0.003,P=0.959).结论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膀胱镜治疗,较单用腹腔镜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 腹腔镜 膀胱镜 日常生活活动
原文传递
成人高位髋脱位一期全髋置换术
17
作者 龚志兵 吴昭克 +5 位作者 庄至坤 郭金花 许志庆 张前进 林行会 吴荣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病因成人高位髋脱位行一期全髋置换治疗手术策略和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21年3月,对13例(17髋)不同病因成人高位髋脱位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包括7例(11髋)为发育性髋脱位,2例为化脓性髋关节后遗髋骨关节病,4例为...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病因成人高位髋脱位行一期全髋置换治疗手术策略和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21年3月,对13例(17髋)不同病因成人高位髋脱位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包括7例(11髋)为发育性髋脱位,2例为化脓性髋关节后遗髋骨关节病,4例为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短暂性股神经麻痹1例;术后脱位2例。随访时间平均(33.1±15.6)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髋屈-伸ROM、髋内-外旋ROM及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粗隆下截骨愈合时间为4~8个月。末次随访时,双下肢不等长及纵向旋转中心和水平旋转中心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无假体松动者。[结论]成人高位髋脱位行THA治疗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高移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修复踝关节周围感染性创面
18
作者 王道明 张沈屹婷 +2 位作者 庄智勇 蔡金表 杨国劲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 探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修复踝关节周围感染性创面的治疗要点及疗效。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9月,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骨感染4例,腓骨远端骨折术后腓骨感染1例,腓骨远端慢性骨髓炎1例,跟腱断裂术后感染1例。一期彻底清创,行抗生素骨水... 目的 探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修复踝关节周围感染性创面的治疗要点及疗效。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9月,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骨感染4例,腓骨远端骨折术后腓骨感染1例,腓骨远端慢性骨髓炎1例,跟腱断裂术后感染1例。一期彻底清创,行抗生素骨水泥或封闭负压引流护创;二期采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填充清创后死腔、覆盖创面,肌瓣表面用携带的肌皮瓣或游离植皮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7例患者中,肌瓣表面植皮4例,其中2例一期在肌瓣表面游离植皮,2例二期在肌瓣表面游离植皮,其中3例植皮全部成活,1例肌瓣因术后受压部分坏死,植皮未成活,再次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3例以腓骨短肌皮穿支为蒂切取成远端蒂腓骨短肌皮瓣,肌皮瓣转移后未发生肌皮瓣坏死或液化。随访2~12个月,创面愈合好,质地及外形好,感染性创面未再破溃。结论 远端蒂的腓骨短肌瓣,血运可靠,能填塞踝关节周围清创术后死腔,控制感染,并同时修复此区域周围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是治疗感染性创面并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蒂 腓骨短肌肌瓣 踝关节 感染创面 修复
下载PDF
第2趾胫侧皮瓣在■甲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道明 林乐发 +3 位作者 张松林 张沈屹婷 柯建华 叶永同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第2趾胫侧皮瓣在■甲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20年10月,切取短蒂动脉■甲瓣19例,行指-趾动脉吻合修复手指受区,以足第2趾胫侧趾底动脉为动脉供血的第2趾胫侧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甲瓣供区背侧骨和肌腱外露,■趾底供... 目的探讨第2趾胫侧皮瓣在■甲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20年10月,切取短蒂动脉■甲瓣19例,行指-趾动脉吻合修复手指受区,以足第2趾胫侧趾底动脉为动脉供血的第2趾胫侧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甲瓣供区背侧骨和肌腱外露,■趾底供区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第2趾胫侧皮瓣切取面积:1.5 cm×1.0 cm~3.5 cm×2.5 cm,直接修复■甲瓣供区2例,修复■趾背侧骨质与肌腱外露区结合■趾底游离全厚植皮17例;第2趾胫侧皮瓣供区直接闭合5例;游离植皮14例。结果本组皮瓣全部一期成活。足趾植皮区2例■趾底皮片部分坏死,1例第2趾胫侧皮片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42个月,全部皮瓣色泽质地好,17例■趾底植皮区无溃疡形成,已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第2趾胫侧皮瓣可良好地修复■甲瓣供区背侧骨和肌腱的外露区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前足跖背动脉及前足的供血,供区隐蔽,不影响足部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趾胫侧皮瓣 ■甲瓣供区 修复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21
20
作者 许志庆 王武炼 +1 位作者 庄至坤 张怡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15例(18膝)合并关节外畸形的KOA患者。男6例(6膝),女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15例(18膝)合并关节外畸形的KOA患者。男6例(6膝),女9例(12膝);年龄55~70岁,平均60.2岁;病程7~15年,平均10.8年。单膝12例,双膝3例。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57.44±1.06)分,功能评分为(60.88±1.26)分。膝关节活动度为(72.22±0.18)°。下肢力线偏移(18.89±0.92)°。合并股骨侧畸形8例(10膝),胫骨侧畸形5例(5膝),股骨侧及胫骨侧畸形2例(3膝)。术前3D打印骨骼模型、截骨导航模板并设计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膝关节假体后实施TKA。结果手术时间65~100 min,平均75.6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 L,平均90.2 m L。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2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未发现松动、下沉;下肢力线偏移(2.00±0.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0,P=0.007);KSS临床评分为(87.50±0.88)分、功能评分为(81.94±1.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53,P=0.000;t=35.551,P=0.000);膝关节活动度为(101.94±1.4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3,P=0.000)。结论对于合并关节外畸形的KOA,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TKA,可达到个体化治疗、降低手术难度,有效矫正畸形,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外畸形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