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庄晓燕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期60-61,64,共3页
目的分析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4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体位,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比... 目的分析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4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体位,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29.41%,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为13.73%、9.8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为(248.69±50.22)min,第二产程为(36.12±15.47)min,第三产程为(16.24±3.88)min及总产程时间为(301.05±69.57)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加快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运动 自由体位 助产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四种外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晓兰 谢涛 +1 位作者 刘晓兰 贺志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评价四种常见外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入选4个中心28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其中Ⅰ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栓,Ⅱ组给予替硝唑栓、Ⅲ组给... 目的评价四种常见外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入选4个中心28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其中Ⅰ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栓,Ⅱ组给予替硝唑栓、Ⅲ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栓,Ⅳ组给予甲硝维参膨胀栓。睡前给药,1次/d,连续治疗7d,对于复发或重度细菌性阴道患者则连续21d。主要评估四组的转阴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四组转阴率分别为67.1%、67.1%、62.8%、72.8%,四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复发率分别为22.8%、24.2%、34.3%、8.5%。Ⅳ组与Ⅰ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3.67,P=0.036)。Ⅲ组与Ⅰ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3.86,P=0.034)。(3)不良反应:硝呋太尔制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4.2%,x^(2)=9.12,P=0.0001)。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7%,发生率显著高于I组(3/70,4.3%)、Ⅱ组(2/70,2.9%)、Ⅳ组(2/70,2.9%),Ⅲ组与Ⅰ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8.75,P=0.001)。结论四组中转阴率相似,甲硝维参复发率更低,硝呋太尔制霉素复发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替硝唑 硝呋太尔制霉素 甲硝维参 细菌性阴道炎
下载PDF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莉娜 高永丽 石淑卿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从2003年1月到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子宫肌瘤病人120例,现将对该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 女性生殖器官 生育期妇女 良性肿瘤 病人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邸慧明 许凤莲 +6 位作者 王冬 王占东 冯强 杨立杰 周延安 王霞 刘玉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70-672,I014,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受体 (KDR)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子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8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KDR的表达情况 ,染色强度 (- )~ (+)者为KDR低表达 ,染色强度 (...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受体 (KDR)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子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8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KDR的表达情况 ,染色强度 (- )~ (+)者为KDR低表达 ,染色强度 (++)者为KDR高表达。结果 在肿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中KDR的表达为 ,临床分期≤Ⅰb者和Ⅱa~Ⅲa者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2 1 4%和6 0 6 % (P <0 0 1) ;病理分化程度为高、中、低分化者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7 7%、2 7 8%和 84 1%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均 <0 0 1) ;5例腺癌中无一例KDR高表达 ,而鳞癌的高表达率为 5 7 3%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77 8%和 46 8%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KDR高表达者的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和 5 1% ,显著低于KDR低表达者的 95 %和 82 % (P <0 0 5 )。结论 KDR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反应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BEGF KDR
原文传递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唐照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1Z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体重、进奶量、睡眠与胎便变黄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正常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抚触组100例,由有证书的人员对新生儿在出生24h后进行抚触;对照组100例,按常规护理。对新生儿体重增加、睡眠时间、进奶量、胎便...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体重、进奶量、睡眠与胎便变黄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正常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抚触组100例,由有证书的人员对新生儿在出生24h后进行抚触;对照组100例,按常规护理。对新生儿体重增加、睡眠时间、进奶量、胎便变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体重增加:抚触组(207.68±46.29)g,对照组(156.45±32.18)g,P<0.05;出生后5d第1次睡眠时间:抚触组(224.16±21.35)min/d,对照组(179.63±15.79)min/d,P<0.05;出生后5d第1次进奶量:抚触组(37.16±1.24)mL,对照组(29.32±2.17)mL,P<0.05;胎便变黄时间:抚触组(38.21±13.05)h,对照组(56.08±23.89)h,P<0.05。结论抚触有益于新生儿的发育,体重增加快、睡眠时间长、进奶多,更能促进胎便排出,胎便变黄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新生儿 生理指标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照青 田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用于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地西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娩。观察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宫口扩张平均速度、产...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用于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地西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娩。观察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宫口扩张平均速度、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潜伏期时间为(4.08±1.0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2±2.09)h,活跃期时间为(2.78±0.35)h明显快于对照组的(4.21±0.4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0±25)ml、新生儿Apgar评分轻度窒息2例,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50±37)ml、新生儿Apgar评分轻度窒息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产妇及胎儿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能加速子宫颈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地西泮 产程进展 阴道分娩
下载PDF
两种剂量来曲唑对SD大鼠子宫内膜VEGF、IGF-Ⅰ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莉 郑志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研究两种剂量的来曲唑(LE)和克罗米酚(CC)对大鼠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等子宫内膜容受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2mg/kg CC组、0.26m... 目的:研究两种剂量的来曲唑(LE)和克罗米酚(CC)对大鼠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等子宫内膜容受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2mg/kg CC组、0.26mg/kg LE组、0.52mg/kg LE组。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VEGF、IGF-Ⅰ表达的强弱。结果:0.26mg/kg LE组、0.52mg/kg LE组大鼠子宫内膜VEGF、IGF-Ⅰ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C组的子宫内膜VEGF及IGF-Ⅰ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0.26、0.52mg/kg LE不影响大鼠着床窗期VEGF、IGF-Ⅰ等容受性标志物的表达,而5.2mg/kg CC对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容受性 克罗米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大鼠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云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165-2167,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白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的效果及对患者产程、血压的影响。方法:泉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中57例经阴道试产,在全程胎... 目的:探讨硬膜外白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的效果及对患者产程、血压的影响。方法:泉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中57例经阴道试产,在全程胎心监护下,对其中19例产妇用硬膜外白控给药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另外38例未干预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产程中血压及新生儿5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效果非常显著(P〈0.001),两组产程中血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白控镇痛有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且有助于降低血压,尤其适合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硬膜外镇痛 子痫前期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16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华 陈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3期8290-8291,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16例S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常见症状为腹部包块和腹部不适;2例合并腹水者血清CA 125升高。16例均为良性。12例为单纯性,4例为混合性。结论:SO是...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16例S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常见症状为腹部包块和腹部不适;2例合并腹水者血清CA 125升高。16例均为良性。12例为单纯性,4例为混合性。结论:SO是一种发生于卵巢的少见的单胚层畸胎瘤。合并腹水的患者其CA 125均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诊断 卵巢甲状腺肿/诊断
下载PDF
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联用治疗产后缺乳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6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联用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后缺乳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20例联合服用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对照组180例按常规服用麦当乳通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泌乳量。结果:五加生化胶...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联用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后缺乳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20例联合服用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对照组180例按常规服用麦当乳通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泌乳量。结果: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合用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缺乳患者的泌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生化胶囊 产后缺乳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稽留流产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稽留流产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来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治疗154例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统计分析患者孕囊大小、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稽留流产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来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治疗154例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统计分析患者孕囊大小、孕周长短、年龄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数、是否瘢痕子宫及药物流产次数导致流产结局的情况。结果孕囊<2 cm的患者清宫率0.00%小于孕囊≥2 cm患者28.36%,随访成功率5.00%小于孕囊≥2 cm患者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孕周<10周的随访成功率10.81%小于孕周≥10周患者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位置前位或者中位患者不全流产发生率35.54%、完全流产发生率61.98%及失败率2.48%分别与子宫位置后位或者屈位患者的96.97%、0.00%及3.0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不全发生后,子宫位置前位或者中位清宫率9.92%小于子宫位置后位或者屈位患者78.79%,(P<0.05);子宫位置前位或者中位的随访成功率26.45%大于子宫位置后位或者屈位患者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在流产不全发生后,瘢痕子宫清宫率37.50%大于非瘢痕子宫患者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5);瘢痕子宫的随访成功率8.33%低于非瘢痕子宫患者2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囊大小、年龄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及是否瘢痕子宫因素均可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稽留流产成功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终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产妇内源性阿片肽与正常分娩疼痛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红 陈丽影 郭建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阿片肽与分娩产痛的关系以及内源性阿片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40例足月分娩即刻产妇血浆中三种内源性阿片肽(β-内啡肽6.44±3.93ng/mL、强啡肽Al-1320.30±18.84ng/mL及亮啡肽1.63±2... 目的探讨内源性阿片肽与分娩产痛的关系以及内源性阿片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40例足月分娩即刻产妇血浆中三种内源性阿片肽(β-内啡肽6.44±3.93ng/mL、强啡肽Al-1320.30±18.84ng/mL及亮啡肽1.63±2.00ng/mL)的含量。结果血清中强啡肽A1-13与第一产程情绪评分(ES)无显著相关(r=-0.08,P=0.26),而与第二产程ES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1,P=0.04);血清中β-内啡肽、亮啡肽分别与第一产程(r=0.16,P=0.26;r=-0.04,P=0.8)和第二产程(r=0.08,P=0.57;r=-0.14,P=0.35)ES无显著相关性;血清中β-内啡肽水平与亮啡肽有显著相关性(r=0.371,P=0.04),强啡肽A1-13与β-内啡肽、亮啡肽都无显著相关性(r=0.25,P=0.13;r=0.21,P=0.21)。结论血清强啡肽A1-13升高可削弱第二产程产妇的疼痛感受,β-内啡肽和亮啡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阿片肽 Β-内啡肽 强啡肽A-13 亮啡肽 分娩 疼痛感受
下载PDF
两种剂量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小莉 郑志群 叶琴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842,852,共6页
目的:探讨2种剂量来曲唑(LE)与克罗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种剂量LE与CC治疗9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CC组(A组,n=32,50 mg/d)、低剂量LE组(B组,n=30,2.5 mg/d)和高剂量LE组(C组,n=28,5.0... 目的:探讨2种剂量来曲唑(LE)与克罗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种剂量LE与CC治疗9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CC组(A组,n=32,50 mg/d)、低剂量LE组(B组,n=30,2.5 mg/d)和高剂量LE组(C组,n=28,5.0 mg/d)。同时以28例正常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D组)。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卵巢血流的参数,比较排卵率、妊娠率。结果:①LE的2个剂量组子宫卵巢血流均出现类似正常育龄妇女的周期性血流变化;②C组方案治疗PCOS有较高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论:来曲唑改善了PCOS患者的子宫卵巢血流供应,5.0 mg可能有更好的促排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彩色多普勒超声 来曲唑(LE) 子宫卵巢血流
原文传递
联合腰麻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法用于产科分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艳 柯一凡 姚伟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病人自控镇痛法 硬膜外阻滞 产科分娩 联合腰麻 临床观察 降低剖宫产率 自然过程 产道异常 精神紧张 产时镇痛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凌幼霞 陈丽影 黄菁菁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11-414,共4页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维生素D缺乏可明显加重PCOS代谢紊乱,临床上维生素D辅助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干预PCOS患者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探讨维生素D辅助干预对PCOS患者胰...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维生素D缺乏可明显加重PCOS代谢紊乱,临床上维生素D辅助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干预PCOS患者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探讨维生素D辅助干预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09-01-2018-07-31收治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服用维生素D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年龄等因素接近的原则选择未服用维生素D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测定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D)、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雌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和LH/FSH,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变化差值为(2.18±0.38)mmol/L,高于对照组的(1.31±0.39)mmol/L,t=7.085,P<0.001;FINS变化差值为(4.64±1.29)mmol/L,高于对照组的(2.95±1.34)mmol/L,t=6.576,P=0.003;25-OH-VD变化差值为(10.5±3.8)ng/mL,高于对照组的(1.2±3.9)ng/mL,t=18.806,P<0.001。观察组TC变化差值为(0.92±0.27)mmol/L,高于对照组的(0.47±0.29)mmol/L,t=23.317,P<0.001;TG变化差值为(0.71±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0.31±0.24)mmol/L,t=5.894,P<0.001;LDL-C变化差值为(0.35±0.18)mmol/L,高于对照组的(0.22±0.15)mmol/L,t=7.782,P=0.001。两组患者LH、FSH、T和LH/FSH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维生素D辅助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 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妇科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莉娜 高永丽 陈幼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术前心理护理 妇科病人 妇科手术病人 术后心理障碍 术前心理障碍 临床实践 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 医护人员 临床常见
下载PDF
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艺玲 蔡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游泳与抚触 新生儿抚触 生长发育 皮肤感受器 中枢神经系统 情感心理 婴儿健康 新生儿游泳
下载PDF
601例缩宫素催产引产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8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 分析缩宫素催产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基层妇幼保健院使用缩宫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催产的60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妊娠结局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601例使... 目的 分析缩宫素催产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基层妇幼保健院使用缩宫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催产的60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妊娠结局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601例使用缩宫素的孕妇中,使用指征以胎膜早破、延迟妊娠为主,分别占53.91%和31.11%。缩宫素最长使用时间以1 d为主占87.35%,缩宫素不同使用指征分布孕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使用时间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使用1 d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2 d和使用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117例行剖宫产,其原因以胎儿窘迫、宫颈不成熟及头盆不称为主。孕妇中出现不良反应26例,用药后30 min内出现7例,30~60 min内出现9例,60 min以上10例。结论 缩宫素引产催产的顺产率与使用的剂量、使用时间无关,但使用时间增加后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明显升高,引产催产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引产 妊娠结局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泉州市泉港区6367例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7期4049-4051,共3页
目的探讨泉州市泉港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型别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4月9日-2018年11月30日在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体检并行HPV检查的女性资料,共计6367例研究对象,年龄19~66岁,利用SLAN-96s全自动PCR分析系统图和实... 目的探讨泉州市泉港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型别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4月9日-2018年11月30日在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体检并行HPV检查的女性资料,共计6367例研究对象,年龄19~66岁,利用SLAN-96s全自动PCR分析系统图和实验室平台YN-H18型杂交仪进行相关检测。结果HPV感染者共1273例,总感染率为19.99%,其中高危感染人数1213例,感染率为19.05%,低危感染人数325例,感染率为5.10%。感染率较高的高危亚型依次为基因型52、16、58、51、53、39,感染率较高的低危亚型依次为基因型42、43、6。19~30岁组为感染的高峰年龄组,其次为61~66岁组。单一感染924例,感染率为14.51%,多重感染349例,感染率为5.48%。各年龄组均以单一感染为主。结论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女性HPV感染类型以高危型为主,常见的高危型为基因型52、16、58、51,HPV感染高发人群为19~30岁和61~66岁,且不同年龄组女性感染率、单一感染率及多重感染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感染率 宫颈病变
原文传递
分化抑制因子及其与肿瘤性血管生成
20
作者 陈艳艳 张声 江忠清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03-506,共4页
分化抑制因子(Id)属于螺旋-环-螺旋(HLH)转录因子家族,缺乏DNA结合所必须的碱性氨基酸,在与bHLH结合形成二聚体后抑制bHLH与DNA及其他组织特异性bHLH转录因子结合,起负调节作用。哺乳动物Id有4种亚型,各种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各异。Id基因... 分化抑制因子(Id)属于螺旋-环-螺旋(HLH)转录因子家族,缺乏DNA结合所必须的碱性氨基酸,在与bHLH结合形成二聚体后抑制bHLH与DNA及其他组织特异性bHLH转录因子结合,起负调节作用。哺乳动物Id有4种亚型,各种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各异。Id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特性,编码的Id蛋白能阻止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参与肿瘤的发生。Id基因在多种原发性肿瘤中均有表达,它是肿瘤性血管生成必需的,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蛋白 基因特征 细胞分化 肿瘤性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