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美丽 吴振纲 +5 位作者 叶励超 陈雅芳 黄银辉 卓识途 何惠玲 王凌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隐藏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20例和镜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镜像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采用镜像视觉反...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隐藏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20例和镜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镜像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采用镜像视觉反馈治疗。对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忽略程度采用凯瑟林-波哥量表(CBS)评分,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BS评分明显降低,BBS和FIM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镜像组治疗后CBS评分明显降低[(10. 65±4. 17)分vs (15. 76±8. 89)分,BBS和FIM评分明显升高(56. 10±20. 23)分vs (44. 43±11. 38)分,(74. 69±17. 71)分vs (57. 82±12. 11)分,P <0. 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能显著改善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临床便捷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功能偏侧化 视觉 反馈
下载PDF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2
作者 吴振纲 肖尧 +4 位作者 陈雅芳 张金英 郭泽铭 林君 杨美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2周组(CIH12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CIH12和CIH8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CIH4组的无显著差异。另外,常氧组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未见明显表达,CIH4组可见少许表达,CIH8组和CIH12组可见明显表达,同时CIH1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CIH8组。结论:CIH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间断缺氧时间越长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越显著。此外,CIH还导致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缺氧12周比8周增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缺氧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脑损害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振纲 杨美丽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尤其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明显,常有认知功能损害,与痴呆的共病率较高,并可出现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加重其预后不良。其脑部损害病理改变有脑血管动脉硬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尤其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明显,常有认知功能损害,与痴呆的共病率较高,并可出现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加重其预后不良。其脑部损害病理改变有脑血管动脉硬化、内皮功能障碍、脑白质损伤,并可致神经元细胞变性、凋亡等改变。本文就OSAS与脑部疾病的关系及其脑部的病理生理改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损害 病理生理
下载PDF
片段化教学结合PWW教学法在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颜丽芳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片段化教学结合PWW教学法在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统一示教后,学生自由练习,最后考核,实验组将心肺复苏术划分成4个主要片段,学生在观看每一片段视频的同时,需按视频手法同步练习,最... 目的探讨片段化教学结合PWW教学法在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统一示教后,学生自由练习,最后考核,实验组将心肺复苏术划分成4个主要片段,学生在观看每一片段视频的同时,需按视频手法同步练习,最后将所有片段化的内容整合成完整的心肺复苏流程加以巩固练习,最后考核。比较两组同学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片段化教学结合PWW教学法应用到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有利于护生对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教学法 PWW教学法 片段化教学
下载PDF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美丽(综述) 吴振纲 +1 位作者 肖尧 林君(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7期2946-2949,2954,共5页
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重要生理功能,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学基础,记忆的形成涉及基因转录、新蛋白质合成和突触可塑性改变等一系列分子机制。近年研究者发现,各种表观遗传修饰、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神经递质等分子机制在突触可塑性... 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重要生理功能,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学基础,记忆的形成涉及基因转录、新蛋白质合成和突触可塑性改变等一系列分子机制。近年研究者发现,各种表观遗传修饰、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神经递质等分子机制在突触可塑性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该文回顾了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对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学习记忆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胸腰段脊椎前路手术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志远 黄杰聪 +2 位作者 陈小青 蔡雅谷 卢天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椎(T10~L3)前路手术入路局部解剖结构指导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0具(男性6具、女性4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胸腰段脊椎(T12~L3)进行解剖学研究,并于2010年1月~2013年10月对30例...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椎(T10~L3)前路手术入路局部解剖结构指导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0具(男性6具、女性4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胸腰段脊椎(T12~L3)进行解剖学研究,并于2010年1月~2013年10月对30例脊髓压迫主要来自于椎管前方的胸腰段椎体暴散性骨折病人行胸腰段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岁。均采用右侧卧位、左侧入路,切除左第十一肋骨,行T12、或L1、L2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其中T125例,L112例、L213例,所有病例均行相隔一个椎体、短节段固定。观察手术时间中出血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后随访对比分析,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1.3)h,平均术中出血量(400~2100)800mL,术中胸腹损伤5例,术后胸腔引流3例,无大血管损伤及内脏脏器损伤,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病例。随访6~46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满意复位,随访期间无复位丢失,内固定位置佳,无松动断裂,均于5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对于胸腰段(T12~L2)椎体暴裂性骨折,脊髓压迫主要来自于椎管前方,熟悉脊椎前入路局部解剖,掌握前路技术要点,采用前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脊髓减压确实,术中植骨融合率高,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椎 前路 解剖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