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豪 王力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经椎间孔间融合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经椎间孔间融合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前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 d及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3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2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疼痛症状、脊柱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效果比较
2
作者 潘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0-4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行微创通道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行微创通道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通道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微创通道内固定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微创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霞 李小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8期121-121,123,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实践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干预措施。结果: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干预有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实践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干预措施。结果: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干预有效。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淑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全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伴胎儿宫内窘迫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倪玲玉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1-42,共2页
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伴胎儿宫内窘迫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74例妊娠期糖尿病伴胎儿宫内窘迫产妇,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年龄22~39(31.25±2.34)岁;分娩孕周31~40(38.64&... 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伴胎儿宫内窘迫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74例妊娠期糖尿病伴胎儿宫内窘迫产妇,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年龄22~39(31.25±2.34)岁;分娩孕周31~40(38.64±1.12)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0例。观察组年龄23~38(31.05±2.15)岁;分娩孕周30~40(38.42±1.08)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妊娠期糖尿病 经产妇 全面护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孕周 妊娠结局的影响 观察组
原文传递
做好安全管理 防范护理纠纷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淑玲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护理纠纷 护理管理 法律意识
下载PDF
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全脑放疗治疗脑膜转移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琦 徐玉秀 邢海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全脑放疗及单纯全脑放疗治疗脑膜转移癌(CM)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确诊的脑膜转移癌患者随机分试验组采用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全脑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脑放疗,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疾病控制率(D...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全脑放疗及单纯全脑放疗治疗脑膜转移癌(CM)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确诊的脑膜转移癌患者随机分试验组采用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全脑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脑放疗,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疾病控制率(DCR)65.7%,明显高于对照组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PFS、中位OS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喋呤鞘内注射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增加放疗不良反应。结论甲氨喋呤鞘内注射+全脑放疗治疗脑膜转移癌较单纯全脑放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未增加放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转移癌 鞘内化疗 全脑放疗
下载PDF
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琦 邢海霞 徐玉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4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同时行脑转移灶放疗.结果 25例患...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同时行脑转移灶放疗.结果 25例患者颅内病灶有效率(ORR) 28.0%,疾病控制率(DCR) 88.0%,全身病灶ORR和DCR分别为40.0%和88.0%.ORR和DCR与年龄、性别、PS评分、病理分型、脑转移灶数目、ECFR受体突变状况无关.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6个月(95% CI:4.8~8.4),EGFR突变型为10.8个月.PFS与EGFR基因突变状况有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干燥、皮疹、腹泻、乏力,1~2级为主.结论 埃克替尼联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埃克替尼 放射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诊治与血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农军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血糖
下载PDF
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安装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李小红 黄鑫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安装起搏器是治疗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术后生活质量[1‐2]。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起搏器安装效果具有突出的意义。我院近年来对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在起搏器安装中采取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安装起搏器是治疗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术后生活质量[1‐2]。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起搏器安装效果具有突出的意义。我院近年来对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在起搏器安装中采取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05—2014-04收治的房颤并脑梗死患者共27例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62.3±12.5)岁;心衰8例,反复黑嚎18例,晕厥15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安装VVI起搏器。首选常规左侧腋静脉穿刺;不适合左侧腋静脉穿刺者,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偏瘫患者选偏瘫侧穿刺;如不成功,行对侧穿刺。19例使用心室主动电极,8例使用心室被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安装 房颤合并脑梗死 护理体会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贺京京 陈运芳 +1 位作者 孔锐 杨扬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PIVAS应用于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各个环节,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2018年6月...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PIVAS应用于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的各个环节,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2018年6月)、实施初期(2018年7月~2018年12月)以及实施稳定期(2019年1月~2019年6月)的相关工作指标(审方时间、配置时间、排药时间、周转天数、失误和发现不合格医嘱)、肿瘤用药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抗肿瘤用药调配数12688次,实施初期13469次,实施稳定期13885次。实施初期、实施稳定期的审方时间、配置时间、排药时间和周转天数与实施前比较明显较少,且实施稳定期与实施初期比较明显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初期和实施稳定期的失误率分别为0.2%和0.1%,与实施前的0.46%比较明显较低,且实施稳定期与实施前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初期、实施稳定期的发现不合格医嘱率分别为0.1%和0.0%,与实施前的0.2%比较明显较低,且实施稳定期与实施前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对11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实施初期、实施稳定期的肿瘤用药护理人员满意度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稳定期的肿瘤用药护理人员满意度优于实施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初期和实施稳定期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4.7%和85.1%,高于实施前的73.7%,且实施稳定期的总满意度高于实施初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应用于PIVAS,提高了抗肿瘤药物配制效率,减少了失误率和不合格医嘱率,有效保障了抗肿瘤药物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抗肿瘤药物 配制质量
原文传递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良超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双黄连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双黄连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应组(P<0.05).结论 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愈时间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迅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利巴韦林 小儿手足口病 效果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龚红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3203-3205,共3页
急性颅脑损伤泛指头部因外伤导致的骨折、出血等症状,属于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多数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引起[1]。循证护理是指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下,参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提出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 急诊科 急危重症 术后生活质量 文献回顾 护理安全性 高空坠落
下载PDF
家庭授权模式在早期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沈洁 叶成森 +1 位作者 刘辉 宋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8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授权模式在早期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7年1—12月选取在某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94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剔除脱落患者后,两组各剩余42例患... 目的探讨家庭授权模式在早期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7年1—12月选取在某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94例早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剔除脱落患者后,两组各剩余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授权模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分30(QLQ-C30)、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QLQ-C30认知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失眠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UIS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RS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早期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通过家庭授权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提升社会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生活质量 家庭 授权模式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多奈哌齐与美金刚联合治疗对老年痴呆MMSE及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伟 台立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与美金刚联合治疗对老年痴呆MMSE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4-2015-06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行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对2组...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与美金刚联合治疗对老年痴呆MMSE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4-2015-06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行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AD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ADAS-co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明显高于研究组13.95%(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行为功能和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美金刚 老年痴呆 行为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艳华 史鸽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析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5例热性惊厥患儿病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7)、研究组(n=48)。参照组患儿给予地西泮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苯巴比妥... 目的探析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5例热性惊厥患儿病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7)、研究组(n=48)。参照组患儿给予地西泮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苯巴比妥 地西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凤华 袁方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8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58例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59例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58例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59例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1%)高于对照组(84.48%),并发症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22.41%,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MFV)、屏气指数(BHI)及CVR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克林,能够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脑血管储备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帅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 观察研究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0例,手术方式: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与传统组(30例,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 目的 观察研究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0例,手术方式: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与传统组(30例,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失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手术用时、失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和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与26.67%,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好,治疗预后理想,推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效果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中原 王守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