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高乳酸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娟 梁玲玲 王彩霞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对患者呼吸功能、高乳酸血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慢阻肺并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对患者呼吸功能、高乳酸血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慢阻肺并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无创正压通气。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乳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呼气峰流速、每分钟通气量、呼吸商等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血乳酸水平均较之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该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其呼吸功能改善效果,对纠正血乳酸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盐酸氨溴索 呼吸功能 高乳酸血症 影响效果
原文传递
胸腺肽α1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小变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胸腺肽α1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重症肺炎(S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间ICU收治的PDR-Ab感染SP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90例,单用头孢哌酮... 目的:评价注射用胸腺肽α1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重症肺炎(S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间ICU收治的PDR-Ab感染SP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90例,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和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值、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和血清炎性因子(CRP、IL-6)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vs 85.56%,P<0.05),APACHE-Ⅱ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CRP、IL-6水平测得值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肽α1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治疗PDR-Ab感染SP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且联用优于单用,有效改善了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了炎性反应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 胸腺肽Α1
下载PDF
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肺癌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原高明 李兵 张建强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490-2494,共5页
目的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肺癌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0例肺癌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n=42,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和对照组(n=38,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肺癌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0例肺癌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n=42,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和对照组(n=38,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咳痰持续时间、呼吸困难持续时间、胸痛胸闷持续时间、肺湿啰音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CRP、IL-6、PCT水平和PaC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与对照组患者的34.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肺癌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细菌清除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感染 替加环素 美罗培南 肺癌 肺功能指标
下载PDF
持续气道湿化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闪闪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8期995-996,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湿化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气道湿化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0)、 MR810组(n=26)、 MR850组(n=34),分别采用普通雾化器持续湿化、MR810型湿化管道系统持...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湿化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气道湿化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0)、 MR810组(n=26)、 MR850组(n=34),分别采用普通雾化器持续湿化、MR810型湿化管道系统持续湿化、 MR850型湿化管道系统持续湿化。比较三组的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控制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 MR850组的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控制情况、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MR810组、对照组(P <0.05)。结论 MR850型湿化管道系统持续湿化可有效改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痰液黏稠,控制肺部感染,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肺部感染控制 持续气道湿化
下载PDF
持续性气道温湿化管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云霞 闫旭辉 王春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76-2478,共3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气道温湿化管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61例)... 目的分析持续性气道温湿化管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61例)。给予对照组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持续性气道温湿化管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康复进程[带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92%(3/61)]较对照组[25.42%(15/59)]低(P<0.05)。观察组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性气道温湿化管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能提高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管切开 持续性气道温湿化管理 早期肺康复锻炼 并发症 湿化效果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闫旭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琢)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琢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有助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反应,保护残存肾单位,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肾康注射液 营养状态 炎症介质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结合乳果糖对慢性肝性脑病患者炎症指标及血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结合乳果糖对慢性肝性脑病患者炎症指标及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结合乳果糖对慢性肝性脑病患者炎症指标及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血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IL-6、IL-8、hs-CR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比,两组IL-6、IL-8、hs-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血氨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比,两组血氨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结合乳果糖可有效降低慢性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乳果糖 炎症指标 血氨水平
下载PDF
立式呼吸体操联合四肢肌力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云霞 杨芮 +1 位作者 闫旭辉 王春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分析立式呼吸体操联合四肢肌力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1... 目的分析立式呼吸体操联合四肢肌力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n=61)与观察组(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联合立式呼吸体操联合四肢肌力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采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FEV 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 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MRC、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RC、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接受立式呼吸体操联合四肢肌力训练,能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立式呼吸体操 四肢肌力训练 肺功能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亚楠 《西藏医药》 2020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替加环素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加环素治疗可缩短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恢复时间,降低IL-6、IL-8、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专业医护人员引导下的一体化管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希 平萍 傅伊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8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探究专业医护人员引导下的一体化管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5(... 目的探究专业医护人员引导下的一体化管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5(73.56±4.15)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3~87(74.11±4.32)岁,给予常规护理+专业医护人员引导下的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及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86±0.53)d比(3.45±0.61)d、(2.67±0.46)d比(3.57±0.59)d、(4.76±0.68)d比(6.01±0.73)d;t=4.618、7.608、7.924,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2.87±0.18)L比(2.55±0.12)L、(2.31±0.16)L比(2.05±0.17)L;t=9.355、7.044,均P<0.001];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41.68±3.58)分比(46.82±4.15)分],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82.46±6.28)分比(76.59±5.93)分](t=5.931、4.298,均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39/40)比80.00%(32/40);χ^(2)=4.507,P=0.034]。结论专业医护人员引导下的一体化管理可促进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老年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帅强 成丽媛 赵泽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8期3298-330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治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共计116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治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共计116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两组均接受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观察组接受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均连续治疗48 h。于治疗前、治疗48 h时,检查并统计两组患者生物学指标和体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比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治疗后随访30 d,以患者病死或随访截止时间为观察终点,统计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8 h,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PHVHF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死率,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 预后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娟 《西藏医药》 2020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研讨莫西沙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给药前后采... 目的研讨莫西沙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给药前后采集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病原菌清除情况、相关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免疫功能情况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咳嗽、湿罗音以及白细胞计数值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用时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对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院内感染 效果
下载PDF
强化降压用于重症脑梗死的rt-PA静脉溶栓对患者神经功能及出血转化的影响
13
作者 莫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55-225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降压用于重症脑梗死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对患者神经功能及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强化降压用于重症脑梗死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对患者神经功能及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1)和强化组(n=41),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常规组予以常规降压治疗,强化组予以强化降压治疗。比较短期内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神经功能改善以及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3 m后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24 h、72 h以及7 d后强化组患者收缩压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溶栓后72 h内强化组出血转化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强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3 m后强化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降压处理rt-PA静脉溶栓的重症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水平,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减少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后更佳,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降压 重症脑梗死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出血转化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强化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陈珊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联合强化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超早期静...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联合强化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超早期静脉溶栓,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强化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机体氧化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强化他汀 急性脑梗死 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声门下间歇吸痰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曼曼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声门下间歇吸痰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某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声门下间歇吸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开展声门下间歇吸痰而行常规吸痰)与实验组(声门... 目的:观察声门下间歇吸痰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某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声门下间歇吸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开展声门下间歇吸痰而行常规吸痰)与实验组(声门下间歇吸痰)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吸痰治疗后30min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等血气分析数值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吸痰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声门下间歇吸痰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间歇吸痰 常规吸痰 危重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去定植治疗对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陈孟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6期4868-4870,共3页
目的探究去定植治疗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RICU的1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隔离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去定植治疗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RICU的1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隔离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去定植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去定植效果及感染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定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同组处理前,且观察组血清CRP、PCT、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R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定植治疗可有效降低RICU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RICU住院时间,预防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定植治疗 机械通气 呼吸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永杰 单琦 +2 位作者 卫肖肖 何艳辉 谢小娟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加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血压、心率、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麻醉后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 h、4 h、6 h、12 h、24 h疼痛评分更低,镇静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0.5 h、拔管时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比较,观察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能够减小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镇痛和镇静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妇科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对我国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晔 富奇志 +1 位作者 代冰 张建强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9-21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家庭无创正压通气(HNPPV)对我国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建设数据库,检索时... 目的系统评价家庭无创正压通气(HNPPV)对我国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建设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月,查找有关HNPPV对我国稳定期重度慢阻肺患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7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NPPV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相对危险度0.51,95%CI 0.33~0.78,P=0.002),提高患者的PaO2[加权均数差(MD) 7.84,95%CI 5.81~9.87,P﹤0.000 01],显著降低患者的PaCO2(MD–10.78,95%CI–13.17~–8.39,P﹤0.000 01),改善患者的FEV1(MD 0.13,95%CI0.08~0.18,P﹤0.000 0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MD–6.27,95%CI–9.04~–3.51,P﹤0.000 01)。结论 HNPPV可以降低我国稳定期重度慢阻肺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但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西维来司他钠治疗脓毒症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单琦 张永杰 +7 位作者 李名航 曲丹丹 董琦 马弯弯 张莉 张建强 陈文娜 富奇志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治疗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伴有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治疗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伴有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西维来司他钠,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肺损伤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小板计数(PLT)、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与14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PLT、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肺损伤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LT、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用于伴有ARDS的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中,与常规治疗方案比较,可更好地改善肺损伤,避免器官衰竭,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还能更好地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西维来司他钠 炎症因子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风险防控及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晓君 吴丹 丁秀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269-275,共7页
获得性衰弱在ICU患者中较为常见,不仅会导致患者康复延迟、病死率增加,而且会给患者带来持续数月至数年的严重后遗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明确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实现早期预警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对获得... 获得性衰弱在ICU患者中较为常见,不仅会导致患者康复延迟、病死率增加,而且会给患者带来持续数月至数年的严重后遗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明确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实现早期预警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对获得性衰弱发生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对获得性衰弱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危险因素探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风险防控及相关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推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应用以及风险预警措施的研究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衰弱 获得性肌无力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