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MEG3通过调控miR-21表达增加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薛明强 刘明博 +1 位作者 许广辉 王文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对肺癌细胞H1299的放射敏感性调控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法检测具有放射抗性的H1299细胞中MEG3、miR-21-5p的表达。将过表达对照组(转染pcDNA3.1)、过表达MEG3组(转染pcDNA3.1-MEG3)、抑制miR-NC组(转...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对肺癌细胞H1299的放射敏感性调控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法检测具有放射抗性的H1299细胞中MEG3、miR-21-5p的表达。将过表达对照组(转染pcDNA3.1)、过表达MEG3组(转染pcDNA3.1-MEG3)、抑制miR-NC组(转染anti-miR-NC)、抑制miR-21-5p组(转染anti-miR-21-5p)、过表达MEG3+过表达miR-NC组(转染pcDNA3.1-MEG3和miR-NC)、过表达MEG3+过表达miR-21-5p组(转染pcDNA3.1-MEG3和miR-21-5p mimics)均用脂质体法转染。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中MEG3与miR-21-5p的结合力。结果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H1299细胞中MEG3表达明显降低,miR-21-5p表达明显升高;过表达MEG3或抑制miR-21-5p均可促进H1299细胞凋亡,增强放射敏感性;MEG3可靶向调控miR-21-5p的表达。过表达miR-21-5p可逆转MEG3对H1299细胞放射增强作用。结论lncRNA MEG3可增强H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也许可能与靶向miR-21-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3 miR-21-5p 放射敏感性 肺癌细胞系
原文传递
围术期优质护理用于肺结核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金菊 万新敏 陈远远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用于肺结核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53例,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用于肺结核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53例,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优质护理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促进肺结核手术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围术期优质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肺曲菌球病36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殿清 徐翠云 +4 位作者 周丽君 张学宪 宋言峥 魏立 吴晓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43-244,共2页
我院自1985~1996年确诊肺部曲菌球病36例,经外科治疗32例(88.9%),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男∶女为1.57∶1。年龄18~71岁,平均51.5岁。临床突出症状为咯血,... 我院自1985~1996年确诊肺部曲菌球病36例,经外科治疗32例(88.9%),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男∶女为1.57∶1。年龄18~71岁,平均51.5岁。临床突出症状为咯血,有咯血史者33例(91.7%),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菌球病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师玉霞 宋静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443-3449,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POD)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0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POD)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0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CBT。术后3 d采用重症监护室(ICU)意识障碍评估法(CAM-ICU)进行POD评估。入院当天、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记录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出院前1 d,使用欧洲五维健康评价量表(EQ-5D)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患者睡眠状况。结果 术后3 d内研究组PO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OD严重程度和平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当天比较,对照组术后1、3、7 d时HAMD评分下降(P<0.05),术前1 d、术后7 d时HAMA评分下降,术后1 d时HAMA评分升高(P<0.05);与入院当天比较,研究组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研究组术前1 d和术后1 d、3、7 d时HAMD评分和HAMA评分较均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EQ-5D评分升高,PSQI、AIS总分降低(P<0.05)。结论 基于CBT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POD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认知行为疗法 老年人 术后谵妄 负性情绪
下载PDF
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鉴别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吴振江 白丰玺 +2 位作者 王洪涛 姜功前 王国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30例,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5例(结核组),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30例,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5例(结核组),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恶性组),比较两组血清及胸腔积液IFN-γ、ADA、CA12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别评估血清和胸腔积液IFN-γ、ADA、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核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FN-γ、ADA均明显高于恶性组,结核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恶性组;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ADA及CA125水平均高于同组血清中相同指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及胸腔积液IFN-γ、ADA和CA125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均以三者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血清及胸腔积液中IFN-γ、ADA、CA125三者联合检测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干扰素-Γ 腺苷脱氨酶 糖类抗原125 诊断
原文传递
DABDAB2相互作用蛋白和相互作用蛋白和β-联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联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吴振江 王洪涛 +2 位作者 姜功前 陈思诺 王国磊 《癌症进展》 2024年第9期968-973,981,共7页
目的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和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方法收集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另取5... 目的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和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方法收集9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另取55例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组织中DAB2IP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AB2IP和β-catenin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阳性表达率低于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和β-catenin表达呈负相关(r=-0.609,P﹤0.01)。不同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B2IP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优于DAB2IP阴性表达患者,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优于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和DAB2IP阴性表达均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AB2IP阳性表达率较低,β-catenin阳性表达率较高,二者有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DAB2相互作用蛋白 β-联蛋白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沉默S100A4基因对食管癌EC-9706细胞中MMP-9基因表达及浸润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少鹏 臧文巧 +1 位作者 王涛 轩小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S100A4基因在食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化学合成2对靶向S100A4的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同时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空白细胞作为对照。转染48 h后,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S100A... 目的探讨S100A4基因在食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化学合成2对靶向S100A4的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同时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空白细胞作为对照。转染48 h后,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S100A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S100A4和MMP-9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转染48 h后,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穿膜细胞数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相比,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S100A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相比,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样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yden侵袭小室结果显示: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相比,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2对靶向S100A4的siRNA的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小于转染阴性siRNA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空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A4参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发生,S100A4可能通过影响MMP-9的表达参与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S100A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侵袭转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患者重返工作后健康和劳动力现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会民 潘兰 +2 位作者 李瑞娟 王慧芳 宋洁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4期45-49,53,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由于健康问题在有偿和无偿工作中的健康和劳动力状况,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30例重返工作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由于健康问题在有偿和无偿工作中的健康和劳动力状况,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30例重返工作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健康和劳动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从事有偿工作的患者在过去两周内由于健康问题平均缺勤天数为(4.64±2.37)d,隐性缺勤平均分值为(13.17±3.91);患者付出无偿劳动平均时长为(19.14±8.63)h,因健康问题对无偿劳动影响程度平均分值为(4.18±1.89)分。重返工作小于6个月患者的缺勤天数及隐性缺勤的程度均高于重返工作6个月及以上者(t=2.229,P=0.031;t=3.243,P=0.002)。劳动障碍与生命质量综合维度呈负相关(r=-0.230,P=0.014),与疲劳呈正相关(r=0.212,P=0.023)。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由于健康问题在有偿和无偿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和劳动力损失,且患者生活质量越差越容易出现劳动障碍,应加大对食管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后工作生存质量的关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返工作 健康和劳动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TPX2 siRNA 对食管鳞癌 EC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汤少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0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 siRNA 沉默 TPX2对食管鳞癌 EC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TPX2的 siRNA 载体,利用 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食管癌 EC1细胞。采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分析 TPX2、Bcl-2、Cyclin D1的变化。用 MTT 法测... 目的:研究 siRNA 沉默 TPX2对食管鳞癌 EC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TPX2的 siRNA 载体,利用 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食管癌 EC1细胞。采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分析 TPX2、Bcl-2、Cyclin D1的变化。用 MTT 法测定 TPX2 siRNA 对 EC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 EC1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对 EC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靶向 TPX2基因的 siRNA 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入 pRNAT-U6.1载体,经测序分析插入片段正确。RT-PCR 和 Western-blot 检测显示,转染 TPX2 siRNA 载体的细胞 TPX2、Bcl-2、Cyclin D1表达下调。TPX2 siRNA 能够抑制 EC1细胞的增殖,降低穿透 Matrigel 的肿瘤细胞数(P ﹤0.05),诱导肿瘤细胞凋亡(P ﹤0.01)。结论 siRNA 沉默食管癌 EC1细胞 TPX2基因表达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X2 SIRNA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在胸腺瘤患者全胸腺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刘文静 王甘露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胸腺瘤患者全胸腺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行全胸腺切除术的胸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胸腺瘤患者全胸腺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行全胸腺切除术的胸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胸腺瘤患者全胸腺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胸腺瘤 全胸腺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向波 钱如林 +2 位作者 杨玉伦 江南 张恒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临床特征和吻合方法,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6例行支气管断端吻合术,3例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术。3例用prolene线单纯连续缝合,4例用微桥线间断全层缝合,3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临床特征和吻合方法,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6例行支气管断端吻合术,3例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术。3例用prolene线单纯连续缝合,4例用微桥线间断全层缝合,3例用prolene线环部连续加膜部间断缝合。结果术后发生患侧肺不张3例,术后无呼吸衰竭、死亡病例,住院10~17d。结论术后常规行纤维支气管检查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手段,左侧行单纯连续缝合、右侧环部连续加膜部间断缝合即简化操作且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断裂 气管重建
原文传递
螺旋式荷包缝合技术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笑 钱如林 《临床研究》 2022年第9期8-10,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形式的双荷包缝合技术在降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均采用... 目的对比不同形式的双荷包缝合技术在降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均采用圆管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观察组食管端采用食管断端螺旋式荷包缝合,对照组食管端采用常规荷包钳法缝合。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断端采用螺旋式连续贯穿缝合,可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部吻合 螺旋式缝合 荷包缝合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