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建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对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具体处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抽取70例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确诊老年患者病例,采用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对... 目的对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具体处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抽取70例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确诊老年患者病例,采用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的全面且有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抽样中70例患者中,有62例的手术顺利完成,8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其中5例经过相应临床处理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另外3例由于治疗和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围手术期 治疗护理
下载PDF
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8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永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胸外伤 并发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及其处理
3
作者 刘江峰 徐黎青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总结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07年1月—2012年5月189例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98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58例、快速心房纤颤19例、房性期前... 目的总结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07年1月—2012年5月189例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98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58例、快速心房纤颤19例、房性期前收缩13例、室性期前收缩8例。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对术后心律失常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去除病因及合理药物治疗,确保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手术治疗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胸外伤32例
4
作者 张永清 徐黎青 李建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胸外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5
作者 周建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对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胃瘫症状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46例手术治疗后出现胃瘫症状的临床确诊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病例,在... 目的对患有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胃瘫症状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46例手术治疗后出现胃瘫症状的临床确诊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病例,在确诊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宜的方法对每位患者进行治疗,对导致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胃瘫症状的主要原因,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的病例资料的整理分析后我们发现,在了解该类患者出现胃瘫症状的主要原因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通过治疗46例抽样患者的胃瘫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均在顺利完成治疗方案后康复出院。结论充分了解导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胃瘫症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胃瘫 原因 诊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呈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节患者,全部患者均行CT、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比较2种方法诊断肺结节的检出情况、检查时间。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评价2种检查方法诊...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结节患者,全部患者均行CT、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比较2种方法诊断肺结节的检出情况、检查时间。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评价2种检查方法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效能。结果 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的肺结节检出率为97.00%(97/100),高于CT检查的86.00%(8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的肺结节平均检出时间为(391.15±156.08) s,短于CT检查的(482.71±248.03)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对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高于CT检查,漏诊率、误诊率低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CT检查能够有效检出肺结节,降低漏诊率,提高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结节 准确性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板利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食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效...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食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食管癌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韦江启 赵呈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1月份到2011年8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病例进行分析,后进行统计和比较所选患者进行的手术入路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1月份到2011年8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病例进行分析,后进行统计和比较所选患者进行的手术入路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12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进行了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其中经左胸后外侧入路者73例,经右胸后外侧入路者12例,经胸腹部正中联合入路者25例,经上腹部正中入路者10例;患者在术后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主动脉出血、奇静脉出血、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后经过精心的治疗,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愈效果。结论治疗食管癌时,首先对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要做到熟练掌握,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取适合患者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性,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不同手术入路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蕾 《临床研究》 2020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及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以此进行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综合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临床用血70例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黎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9期194-195,共2页
目的对心脏手术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70例,对其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心脏瓣膜置换术... 目的对心脏手术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70例,对其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心脏瓣膜置换术血液使用量最多,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血液使用量相对较少,法洛四联症血浆使用量相对较多。结论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液使用量相对较大,应根据患者的病种和病情在术前做好备血工作,对患者展开自身输血以及有效血液保护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临床用血 输血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小霞 贺垒 刘学筝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7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影响,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恐惧,消除消极心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对2012年10月后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时时健康教育,对护理...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影响,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恐惧,消除消极心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对2012年10月后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时时健康教育,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54例占96.43℅的手术患者心态较为平稳,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心理状况发生率较低,55例患者进行随访护理满意度为98.21%。结论:在食管癌的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人文关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暖,从而减轻焦虑、恐惧的心理,主动配合术前术后的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减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护理 食管癌
原文传递
病区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玉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日益重视,并且由于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护理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21世纪医院的管理环境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医院管理转向“病人满意”战略。为规范医疗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日益重视,并且由于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护理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21世纪医院的管理环境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医院管理转向“病人满意”战略。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病区护士长作为临床最基层的管理者,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护理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小霞 贺垒 高伟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8例PICC置管患者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16例置管成功,未发生并发症,有2例病人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经过治疗恢复正常。结论采用PICC技术结合针对性护理,保...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8例PICC置管患者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16例置管成功,未发生并发症,有2例病人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经过治疗恢复正常。结论采用PICC技术结合针对性护理,保护外周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各种药物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在临床中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护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小霞 杨蕾 贺垒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B组30例术前常规口服甘露醇溶液,C组30例术前常规肥皂水清洁灌肠。对全部患者... 目的:观察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B组30例术前常规口服甘露醇溶液,C组30例术前常规肥皂水清洁灌肠。对全部患者观察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并发症及患者接受性上明显好于B组、C组。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术前肠道清洁效果理想,且胃肠功能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并减少护士工作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溶液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准备 甘露醇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分布及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宏伟 张熙曾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8期48-49,共2页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淋巴结的分布及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300例肺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总结各部位肺癌14组淋巴结的清扫个数及转移个数。结果 1—11组清扫最多的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1、17、12、19、9、9、18、8、1...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淋巴结的分布及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300例肺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总结各部位肺癌14组淋巴结的清扫个数及转移个数。结果 1—11组清扫最多的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1、17、12、19、9、9、18、8、12、11、13枚,合计为139枚淋巴结。右上叶肺癌主要转移在3、4、7、10组,1。4、7。11组都有转移的淋巴结。右中下叶肺癌主要转移在3、4、7、10组,1、2、8、9组未清扫转移淋巴结。左上叶肺癌主要转移在5、6、9、10组,3、4、7组也有转移。左下叶肺癌主要转移在5,6、7、10组,8、9组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所在部位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这与肺的淋巴回流途径及癌细胞的浸润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 分布 转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及风险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黎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及风险进行探究。方法 142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A组(92例,<65岁)和B组(50例,≥65岁),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合并症、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指标进行观... 目的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及风险进行探究。方法 142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A组(92例,<65岁)和B组(50例,≥65岁),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合并症、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为46.0%,B组并发症率为6.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而正确处理并发症,降低手术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 风险
下载PDF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黎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35例患者采用二尖瓣置换术治疗、11例患者采用三尖瓣置换术、18例患者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患者采用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8例患者采用二尖瓣及...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35例患者采用二尖瓣置换术治疗、11例患者采用三尖瓣置换术、18例患者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患者采用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8例患者采用二尖瓣及主动脉双瓣置换术,29例患者采用三尖瓣整形、21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患者采用左心耳结扎、13例患者采用左心房血栓清除;其中生物瓣130例、人工机械瓣20例。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2例,其余138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2年随访期内死亡9例,患者存活率为86.0%。结论针对性给予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瓣膜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江启 赵呈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肺大泡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行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肺大泡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行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术后随访4个月治疗满意度,术前及术后7 d炎性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曲马多用量少于参照组,术后随访4个月治疗满意度95.24%(40/42),高于参照组的73.81%(3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实验组TNF-α、IL-1、CRP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 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 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两孔胸腔镜下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赵呈华 韦江启 +1 位作者 马志刚 李海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两孔胸腔镜下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接受两孔胸腔镜下根治术治疗,B组接受单孔胸腔镜下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讨两孔胸腔镜下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接受两孔胸腔镜下根治术治疗,B组接受单孔胸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较长,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孔胸腔镜相比,两孔胸腔镜下根治术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未减少淋巴清扫个数且术后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下根治术 根治术 淋巴清扫个数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探析
20
作者 徐黎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1046例患者择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根据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分为慢性肾脏病组(67例)与非慢性肾脏病组(979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治疗...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1046例患者择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根据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分为慢性肾脏病组(67例)与非慢性肾脏病组(979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治疗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组发病率为6.4%;两组患者年龄,左室射血分数,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及脑血管病史所占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具有较高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