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合成聚甘醇碳酸(MAXON)可吸收缝线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修复术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予彬 王惠芳 +4 位作者 李文锋 谢国瑞 张伟佳 刘威 李国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聚甘醇碳酸 (MAXON)可吸收缝线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术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半月板损伤 15 3例在镜下应用MAXON可吸收缝线缝合裂伤的半月板 ,其中缝合 2针 119例 ,4针 2 8例 ,6针 4例 ,8针 2例。术后由专科治...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聚甘醇碳酸 (MAXON)可吸收缝线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术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半月板损伤 15 3例在镜下应用MAXON可吸收缝线缝合裂伤的半月板 ,其中缝合 2针 119例 ,4针 2 8例 ,6针 4例 ,8针 2例。术后由专科治疗师指导康复训练。 结果  5例术后 3周~ 8周时缝线打结处轻度疼痛 ,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恢复。平均随访 2 6月 ,3例关节劳累后出现胀痛 ,1例症状复发 ,2例关节屈曲活动受限 2 0°。其余患者症状消失 ,无关节弹响 ,关节功能良好。Ly sholm评分 ,术前 (5 8± 13)分 ,术后 (93± 7)分 (t=2 6 2 8,P <0 0 1)。 结论 MAXON可吸收缝线关节镜下缝合半月板 ,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缝线吸收后 ,避免对半月板的制约 ,使愈合的半月板更好地发挥生理和生物力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关节镜 缝合 人工合成聚甘醇碳酸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与颈椎稳定性的相关观察 被引量:135
2
作者 潘胜发 孙宇 +3 位作者 朱振军 陈景春 刘忠军 蔡钦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颈脊髓压迫症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神经功...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颈脊髓压迫症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和颈椎动态侧位片.结果:神经功能的改善与轴性症状的出现无关(P>0.05);术后80%患者有轴性症状,主要分布在C2~C3(占27%)和C6~C7(占26%)皮节支配区,并与这两个节段椎间成角和椎间滑移的增大有关(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出现与椎间活动的增加有关,而与神经功能的改善与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范围 轴性症状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颈脊髓压迫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宇 潘胜发 +3 位作者 陈景春 朱振军 刘忠军 蔡钦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活动度)、各椎体间活动度。结果:术后3年颈椎总活动度、总屈曲及总仰伸角度均减小(P≤0.001),与术前相比平均下降15%,其中42例伴有颈部僵硬、疼痛等症状。颈椎总活动度的改变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无相关性。各椎体间的屈伸运动范围从C2至C6均明显减小,而C6/7却稍有增加;椎体间滑移在C3/4、C4/5两个节段明显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使颈椎总活动度和各椎体间活动度均减少并伴有颈部僵硬和疼痛。术后短期围领制动并早期主动伸、屈颈部的锻炼可能有助于减少颈部僵硬和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颈椎运动 影响因素 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不同固定节段数目椎弓根螺钉在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卫强 郭新军 蒋振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数目的不同对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合理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严重脱位(Ⅱ度及Ⅱ度以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数目的不同对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合理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严重脱位(Ⅱ度及Ⅱ度以上)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经椎弓根8枚螺钉4节段内固定治疗,对照组6枚螺钉3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7%)(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伤椎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良好28例,2例存在Ⅰ度以内脱位,对照组6例存在Ⅰ度以内脱位,4例存在Ⅱ度以内脱位(更改为4节段固定后脱位纠正),其余复位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8枚螺钉4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能有效治疗严重脱位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满意,脊柱稳定性牢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 严重脱位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胸腰段骨折二次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姬洪全 陈仲强 +2 位作者 党耕町 陈景春 朱建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二次手术 手术疗法 原因
下载PDF
两种入路钢板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永明 郭新军 +2 位作者 杨卫强 田致忠 崔玉波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钢板固定术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完成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钢板固定术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完成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跟骨解剖结构(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87±7.63)min,长于对照组的(46.41±5.92)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3.28±5.04)ml,少于对照组的(94.23±7.18)ml(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升高,跟骨宽度均降低(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50),低于对照组的12%(6/50),P<0.05。结论采用扩大外侧入路与经跗骨窦入路进行钢板固定术均可有效恢复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跟骨解剖结构,经跗骨窦入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钢板固定术 扩大外侧入路 经跗骨窦入路 足部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道东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22)和微创组(n=23)。传统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微创组采取微...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22)和微创组(n=23)。传统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微创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微创组VAS评分较传统组低(P<0.05)。术后24 h,微创组CRP、IL-6、TNF-α水平较传统组低(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8.70%,2/23)较传统组(40.91%,9/2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8,P=0.012<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和炎性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个性化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的研制及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星火 刘融 +6 位作者 唐超 冯立平 徐松 陆林 杨操 刘国辉 叶哲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4-310,共7页
目的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研制个性化C1/2椎弓根螺钉置入导向器,并应用于临床寰枢椎骨折的治疗并观察其早期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1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数字骨科工作站,三维重建、数据建模,3... 目的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研制个性化C1/2椎弓根螺钉置入导向器,并应用于临床寰枢椎骨折的治疗并观察其早期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1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数字骨科工作站,三维重建、数据建模,3D打印制作个性化寰枢椎导向模板;术中在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c1、c2椎弓根螺钉,行骨折复位短节段融合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损伤脊髓及椎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36—222min,平均168.0min;术中出血量为260~556mL,平均356.0mL。17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4—6个月(平均4.8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疗效按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ASIA92)感觉评分由术前的(7.4±3.2)分提高至(13.1±5.9)分;运动评分由术前的(5.3±3.1)分提高至(11.7±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退出等并发症。结论3D制定个性化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可使复杂、高风险的寰枢椎螺钉置入手术变得准确、安全、操作简便,大幅度提高手术精确性并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骨钉 3D打印
原文传递
改良Halo-Vest架固定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并脊髓损伤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延征 朱振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896-897,共2页
目的 :寻求一种方便、可靠的颈椎稳定装置 ,并在此基础上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方法 :选用改良Halo -Vest架将头、颈、胸固定在一起 ,取颈椎前路手术方法进行颈髓致压物的切除、取自体髂骨移植 ,实现椎体的融合。结果 :本方法临床应用... 目的 :寻求一种方便、可靠的颈椎稳定装置 ,并在此基础上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方法 :选用改良Halo -Vest架将头、颈、胸固定在一起 ,取颈椎前路手术方法进行颈髓致压物的切除、取自体髂骨移植 ,实现椎体的融合。结果 :本方法临床应用 32例 ,Frankel分级平均进步 1 .6级 ,总有效率 90 .62 %。结论 :改良Halo-Vest架具有可靠、方便的颈椎稳定作用 ,在固定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 ,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VEST架 颈髓损伤 前路减压 植骨 颈椎损伤
下载PDF
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中山 刘春亮 +3 位作者 杨卫强 蒋振刚 郭新军 冯立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1-19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固定松动等。骨...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1-19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固定松动等。骨折愈合时间11-28周。完全负重9-25周。术后1 a膝关节HSS评分76-99分。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切口小、骨折固定稳定性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钢板固定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5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秋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3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护理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焱 倪淑娜 王梅芹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第9期10-12,共3页
为观察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92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术后7d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7d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7d后再给予肠内营养。检测干预前后患者血清补... 为观察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92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术后7d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7d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7d后再给予肠内营养。检测干预前后患者血清补体C3、C4、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B)表达水平;调查患者术后2个月知信行(KAP)、生理功能(PF)、心理状态(PS)、身体活动功能(PAF)、社会功能(SF)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补体C3、C4、CD4+、CD8+、CD4+/CD8+、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健康指标血清TP、ALB、PA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KAP、PF、PS、PAF、SF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提高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健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脊柱椎间孔镜,对照组予以椎板开...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脊柱椎间孔镜,对照组予以椎板开窗术。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少,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术后1、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P<0.05)。术后1、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JOA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2/50)与对照组(12.00%,6/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223,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利于围术期恢复,减轻疼痛,促腰椎改善,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 并发症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47例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新军 程田 王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10期55-56,共2页
目的总结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7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47例中高处坠落伤12例,带惯性摔伤32例,非惯性摔伤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 目的总结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7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47例中高处坠落伤12例,带惯性摔伤32例,非惯性摔伤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2个月。其中优25例,良17例,可5例,优良率89.36%。结论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张力带 解剖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类固醇局封治疗坐骨结节囊肿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兰荣 李兵 +1 位作者 郝晓东 郭敏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4年第1期21-22,共2页
类固醇局封治疗坐骨结节囊肿陈兰荣,李兵,郝晓东,郭敏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骨科坐骨结节囊肿是局部组织受机械性刺激形成的假性囊肿。因其囊壁紧贴在肌腱上故手术切除难以将完整囊壁剥出。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用穿刺抽出积液注入... 类固醇局封治疗坐骨结节囊肿陈兰荣,李兵,郝晓东,郭敏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骨科坐骨结节囊肿是局部组织受机械性刺激形成的假性囊肿。因其囊壁紧贴在肌腱上故手术切除难以将完整囊壁剥出。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用穿刺抽出积液注入类固醇药物治疗此症,效果极佳。现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结节囊肿 类固醇 封闭疗法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经皮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其川 王素芳 +1 位作者 付新生 郑云龙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93-193,195,共2页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可以导致关节面应力分布不稳定、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另外,胫骨平台骨折常伴发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因此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极为重要。采用关节镜术中检查并辅助进行经皮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减少手...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可以导致关节面应力分布不稳定、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另外,胫骨平台骨折常伴发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因此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极为重要。采用关节镜术中检查并辅助进行经皮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固定治疗 经皮可吸收螺钉 关节镜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术中检查 关节内骨折 应力分布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永明 郭新军 +1 位作者 杨卫强 田致忠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入...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入选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6例,占77.65%;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19例,占22.3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与性别、体重指数、骨折部位无关(P>0.05);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与年龄、是否存在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是否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有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未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较大、有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未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严格规范术中操作,尽可能减少医源性软组织损伤,加强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以降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术 肱桡肌腱入路 腕关节功能 医源性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滑槽式可变应力接骨板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振刚 谢国瑞 +3 位作者 范玉刚 孟庆恩 张金萍 刘建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滑槽式可变应力接骨板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蒋振刚,谢国瑞,范玉刚,孟庆恩,张金萍,刘建军自Danis(1979)首创,经Miiller等发展的坚强内固定原则推广以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一般认为加压... 滑槽式可变应力接骨板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蒋振刚,谢国瑞,范玉刚,孟庆恩,张金萍,刘建军自Danis(1979)首创,经Miiller等发展的坚强内固定原则推广以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一般认为加压接骨板的坚强内固定及骨折端间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板 滑槽式 可变应力接骨板 实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4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新军 朱振军 程田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5期73-74,共2页
目的介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4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该法进行围术期处理,其中行前路内固定25例,后路内固定16例。结果本组41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个月。35例骨盆骨折3个月达骨性愈合,6... 目的介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41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该法进行围术期处理,其中行前路内固定25例,后路内固定16例。结果本组41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个月。35例骨盆骨折3个月达骨性愈合,6例4个月达骨性愈合。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恢复骨盆的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病残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体位固定改良法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碧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采用体位固定改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固定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手术固定效果及术后...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采用体位固定改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固定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手术固定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手术的影响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固定改良法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手术 固定改良法 体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