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志军 陈雪纯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8期67-71,共5页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以及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呈现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在实践中存在学生评价意识淡薄、教师评价观念落后以及学校评价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以及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呈现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在实践中存在学生评价意识淡薄、教师评价观念落后以及学校评价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不同评价主体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读,实践操作存在形式化和简单化,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存在冲突和博弈。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不同评价主体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从而推进有序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高校招生 综合素质评价 多元评价
下载PDF
综合素质评价: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关键与路径 被引量:66
2
作者 刘志军 徐彬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育人目的的异化、发展功能的遮蔽化、多维指标的简单化、实施操作的绝对化。综合素质评价因其在理论、实践、公平、政策等多方面具有破解"唯分数"评价顽疾的优势和可能而成为关键,需要以顶层设计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以举措落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以广泛共识营造综合素质评价宽松环境,以审慎方式处理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唯分数”评价 评价育人 考试评价
原文传递
教师的教育情怀及其养成——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3,共6页
教育现象学以教育生活体验为研究对象,以"替代父母"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实践智慧为旨归。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情怀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域。在教育现象学视域中,教育情怀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迷恋,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智慧,是教师... 教育现象学以教育生活体验为研究对象,以"替代父母"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实践智慧为旨归。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情怀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域。在教育现象学视域中,教育情怀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迷恋,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智慧,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承诺。教育情怀的养成需要唤醒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迷恋,需要引领教师对教育情怀的自我构建,对教育情怀的自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情怀 教育情怀
下载PDF
课堂评价: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关键路径 被引量:17
4
作者 姬国君 范韵婧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6,共6页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涉学生能否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课堂评价经常被边缘化和遮蔽化,仅仅作为一种测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探究课堂评价对学生...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涉学生能否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课堂评价经常被边缘化和遮蔽化,仅仅作为一种测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探究课堂评价对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之策,必须以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功能、评价氛围四个方面作为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为此,需要树立“学为中心”的课堂评价理念、创建“多元+个性”的课堂评价方法、发挥“评价即育人”的课堂评价功能、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评价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成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评价 学为中心 多元+个性 评价即育人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红霞 刘志军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9,共9页
随着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较大进展,同时,有关综合素质评价若干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出现新疑问、新困扰,有待作进一步再认识和再思考。具体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的性质定位应合理区分为育人之道与选... 随着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较大进展,同时,有关综合素质评价若干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出现新疑问、新困扰,有待作进一步再认识和再思考。具体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的性质定位应合理区分为育人之道与选才之术,评价价值特质应适度把握准则重建与标准固化,评价对象指向应正确识别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评价主体重心应科学辨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评价使用效度应理性看待坚守有效与追求公平,评价技术保障应审慎处理智慧实现与数据祛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澄清,将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性质 价值 对象 主体 效度 技术
原文传递
论我国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志军 徐彬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2期79-87,共9页
建构符合我国实际、体现我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体系,是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需要,是新时代呼唤高质量教育评价的必然要求,以及我国丰硕的教育评价实践经验理论化和教育评价理论更新的应然需求。建构我国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体... 建构符合我国实际、体现我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体系,是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需要,是新时代呼唤高质量教育评价的必然要求,以及我国丰硕的教育评价实践经验理论化和教育评价理论更新的应然需求。建构我国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遵循的指导之下,依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运用一定的思维逻辑。立足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和发展实际,可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内容论、方法论和关系论六个方面尝试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理论 体系建构 立德树人 评价育人
下载PDF
中国教材分析: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肖磊 王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2-50,共9页
教材分析是指基于分析主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以总结教材的特点与规律,发现教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教材分析主题包括通用性分析主题和具有学科特色的分析主题;教材分析类型有单一版本教材分... 教材分析是指基于分析主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以总结教材的特点与规律,发现教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教材分析主题包括通用性分析主题和具有学科特色的分析主题;教材分析类型有单一版本教材分析、横向教材比较分析和纵向教材演变分析;教材分析方法集中于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整体来看,教材分析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对教材分析的认识有待深化、教材分析缺乏双向对话理解、部分研究选题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以及高质量教材分析成果数量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大教材分析理论研究、积极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多视角构建研究选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主题 教材分析类型 教材分析方法
下载PDF
探寻综合素质评价“落地”的校本化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洪席 王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43,共6页
综合素质评价是着力于改善学生评价生态的一场思想革命,它与传统学科分数式评价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品质和逻辑。受传统学生评价观念的规约、束缚与禁锢,学校对该制度价值诉求的整体认识较为混沌与模糊,进而在校本化实践环节出现了诸多... 综合素质评价是着力于改善学生评价生态的一场思想革命,它与传统学科分数式评价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品质和逻辑。受传统学生评价观念的规约、束缚与禁锢,学校对该制度价值诉求的整体认识较为混沌与模糊,进而在校本化实践环节出现了诸多"不宜"施行的做法和倾向。为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地",评价实施的战略性定位要深度融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评价维度的观测点设计需强化对关键性行为表现的客观评价,评价过程中的学生活动记录应遵循客观写实的"叙事"逻辑,评价方法的适切性选择宜破除"分数式评价"的单向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校本化实践 评价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综合素质评价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志军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1,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资源,明确了新时代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和要求。教育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教育评价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长期以来,“唯分数”评价作为教育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资源,明确了新时代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和要求。教育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教育评价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长期以来,“唯分数”评价作为教育评价改革亟待破除的顽障痼疾,无疑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巨大阻障。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以综合素质评价为改革关键点,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进行不断创新和突破,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新时代教育 创新实践 牵引作用 人才培养 指挥棒
下载PDF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志军 袁月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8,共7页
随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改善教育评价生态的关键举措。当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偏离育人理念、评价过程失序失范、过度追逐等级呈现等现实困境。基于多维度的审视,其背后受到评价思维、评价理论、评价... 随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改善教育评价生态的关键举措。当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偏离育人理念、评价过程失序失范、过度追逐等级呈现等现实困境。基于多维度的审视,其背后受到评价思维、评价理论、评价文化等因素的阻滞。为此,应以理论探析定位综合素质评价的本真价值,以实践举措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程序,以多元方式增添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色彩,从而促使综合素质评价走出困境、切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形成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
下载PDF
论综合素质评价定位的偏差及其回归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磊 陈雪纯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2-48,共7页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然而,综合素质评价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实施动力不足的短板,本应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这个内在目的,却屈从于为高一级学校考试招生服务。...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然而,综合素质评价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实施动力不足的短板,本应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这个内在目的,却屈从于为高一级学校考试招生服务。这一定位偏差使综合素质评价陷入科学性不足、信任感缺失和合法性质疑的窘境。从理论层面审视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偏差,其根本原因乃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尚存在争议,尤其是评价对象究竟应定位于基础素养还是个性特长这个问题尚未达成一致。为此,我们应在各学段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秉持静待花开的心态看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多样化活动,在活动中以多元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多方面素质,进而指导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全面发展 个性特长 考试招生 内涵争议
原文传递
“育人为本”理念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落地”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洪席 陈平静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44,共6页
国家从政策层面客观、清晰地明确或厘清了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底层逻辑,即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度实施来撬动、“倒逼”学校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理念、模式、路径以及运行机制等,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从“育分”到“育人”的这一... 国家从政策层面客观、清晰地明确或厘清了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底层逻辑,即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度实施来撬动、“倒逼”学校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理念、模式、路径以及运行机制等,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从“育分”到“育人”的这一历史性转变。基于“育人为本”理念,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应回归本源定位,坚守育人初心;应识别潜能优势,瞄准育人“靶心”;应聚焦“关键事件”,改进育人过程;应消弭“学段壁垒”,强化一体化育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为本 综合素质评价 关键事件 一体化育人设计
下载PDF
作为德性实践的学生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彬 刘志军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4,共10页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要件,事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局。当下的学生评价过于重视对外在利益的获得,呈现为一种功利化的实践样态,并表征出学生评价范式的管理和量化、评价生态的功利和无序、评价语言的实体和封闭、评价文化的异化...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要件,事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局。当下的学生评价过于重视对外在利益的获得,呈现为一种功利化的实践样态,并表征出学生评价范式的管理和量化、评价生态的功利和无序、评价语言的实体和封闭、评价文化的异化和迷失等问题。基于学生评价的育人本质,反思学生评价实践的功利化,学生评价应当注重唤醒学生追求内在利益的动力,涵养学生的德性品质与德性智慧,从而成为一种德性实践的现实存在。通过对儒家实践哲学、麦金泰尔实践哲学和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有关德性实践思想的探讨和反思,学生评价作为德性实践这一命题得到理论确证,其内在意蕴也得到进一步廓清。实现作为德性实践的学生评价,需要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发挥和彰显学生评价主体的德性品格,动态反思和建构作为德性实践的学生评价标准,适切分析和选择作为德性实践的学生评价方法,审慎解释和使用作为德性实践的学生评价结果,交互生成和转化作为德性实践的学生评价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价 功利化实践 德性实践 评价育人
原文传递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混合课程教学质量审视与优化路向
14
作者 冯永华 惠凯雯 曾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以学生为中心是混合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定,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审视混合课程教学质量需从价值主体入手。基于混合课程教学质量构成编制调查问卷,以具有混合课程学习体验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调研。研究发现,... 以学生为中心是混合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定,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审视混合课程教学质量需从价值主体入手。基于混合课程教学质量构成编制调查问卷,以具有混合课程学习体验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调研。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高校混合课程教学质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鉴于高质量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促进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融合”为出发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资源、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等方面尚待提升;不同性别、学校类别、学科类别、年级、所学混合课程门数不同的学生,其学习体验有差异。讨论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混合课程教学理念与行为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混合学习适应性达不到混合课程要求。提升混合课程教学质量,需要教学、学习、服务等内外主体协同发力。教师应以能力提升、目标驱动、联动实施的行动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转变,并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更新;教师团队、机制建设及平台服务应协同保障,以教师行动与多主体协同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优化混合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课程教学质量 混合课程 高质量发展 质量审视 优化路向
下载PDF
从知识导向到素养立意:生成论视域下的作业评价变革
15
作者 刘志军 李颖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受预成论哲学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作业评价长期陷于知识导向的评价困局,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过程性和生活性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区别于传统的预成论哲学,生成论哲学以主张生成性、强调主体间性和注重现实生活性为显著特征,可为突破当下知识... 受预成论哲学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作业评价长期陷于知识导向的评价困局,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过程性和生活性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区别于传统的预成论哲学,生成论哲学以主张生成性、强调主体间性和注重现实生活性为显著特征,可为突破当下知识导向的作业评价困局提供有益的变革思路和可鉴的变革行动。在生成论视域下,素养立意是当下作业评价变革的主要方向。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中小学的作业评价需要调整作业评价目的,确立以素养立意的作业评价理念;革新作业评价过程,强调协同共生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改革作业评价方式,注重分层分类的现实情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评价 生成论 预成论 素养立意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现实阻滞与纾解路径
16
作者 刘志军 陈雪纯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一大亮点,但并非课程改革历程中的新事物,它所蕴含的跨学科知识统整思维在以往课标的改革举措中已有所体现。在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及理念的明确,赋予了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一大亮点,但并非课程改革历程中的新事物,它所蕴含的跨学科知识统整思维在以往课标的改革举措中已有所体现。在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及理念的明确,赋予了跨学科学习实践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及价值。作为核心素养导向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创新实践,跨学科学习真正落地需以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整体性变革为牵引。当前实践中跨学科学习面临着课程结构学科化、教学设计还原化以及评价生态功利化等困境,其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价值难以充分发挥。为推动核心素养导向下跨学科学习实践落地,需要形成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主题式课程结构,展开深度学习为基准的大概念项目式教学设计,实施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表现性学习评价,以及建设多元支持协同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学术发展的特点与启示——基于博耶理论视角的探究
17
作者 苏鑫 王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9-98,共10页
学科建设的主体是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教师。文章从博耶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各自的表现与特色,厘清其学术发展的内涵及特点。通过借鉴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学术发展的特点,提出我国教育学科教师队... 学科建设的主体是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教师。文章从博耶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各自的表现与特色,厘清其学术发展的内涵及特点。通过借鉴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学术发展的特点,提出我国教育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应在建立促进教师学术发展的服务机制和树立辐射广的社会服务理念的同时,构建促进合作的体制架构,组建促进教学的学术共同体,从而有效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科 学术 欧内斯特·博耶 教师队伍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18
作者 王洪席 孙雯雯 《中国德育》 2024年第14期46-50,共5页
推动基础教育学校“五育”融合,进而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举措和路径选择。综合素质评价是“五育”融合在评价领域的反映。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综合... 推动基础教育学校“五育”融合,进而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举措和路径选择。综合素质评价是“五育”融合在评价领域的反映。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应超越单一维度,立足对学生“个性整体”的评价;根植真实情境,强化对学生“问题解决”行为的考察;实施鉴赏评价,指向对学生“潜能优势”的激发;强化技术赋能,实现对学生“数字画像”的构建;提升评价素养,释放“评价育人”的本体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综合素质评价 个性整体
原文传递
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关系辩证和联动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军 徐彬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41,共9页
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高频热点。与分别研究与论述相比,两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更为人们所困。在分析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意蕴和核心素养学理意涵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关系辩证,可知两者在生成逻辑下辩证统... 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高频热点。与分别研究与论述相比,两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更为人们所困。在分析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意蕴和核心素养学理意涵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关系辩证,可知两者在生成逻辑下辩证统一于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在运行过程中辩证统一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价值旨归上辩证统一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两者是同向同行的联动发展,而走心、走深和走实两者的联动发展,则需要塑造两者联动发展的价值理念,加强两者联动发展的理论研究,探索两者联动发展的实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核心素养 高质量发展 全面发展 联动发展
下载PDF
基础教育领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热点、演进与启示——基于2004—2022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冯永华 惠凯雯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综合素质评价”自2004年首次提出以来,一直是推进素质教育和中高考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满足其持续的“完善”需求,结合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和文献质性分析,对2004—2022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素质评... “综合素质评价”自2004年首次提出以来,一直是推进素质教育和中高考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满足其持续的“完善”需求,结合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和文献质性分析,对2004—2022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热点和演进进行了深入探寻。研究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研究热点涵盖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内涵、主体探讨,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研究,借助网络平台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以及实践经验与实施问题的研究。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经历了初步建立框架下的早期探索、制度确立背景中的深入推进、规范实施指向下的多维探讨、完善实施诉求下的技术支持四个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既受到政策的引导,又具有实际操作的性质。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整合理论指导、实践发展与技术支持,强化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区域一体化与校本化协同落地的实践研究、评价结果使用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支持实施新方式的研究,以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基础教育 高考改革 可视化分析 研究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