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臧广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4-07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2组,每组65例,对照组单独采取依达拉奉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4-07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2组,每组65例,对照组单独采取依达拉奉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76.92%,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SS评分、ADL评分相差不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S评分、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军祥 赵旭华 谭钦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8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与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198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并分组进行比较,对服药后表现随访调查。结果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的病灶部位,累积面积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与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198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并分组进行比较,对服药后表现随访调查。结果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的病灶部位,累积面积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氟西汀
下载PDF
缺血性脑梗死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军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态学类型的关系。方法统计400名脑梗死患者, 均经双功能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分型:硬斑、软斑、混合斑。结果 183例内膜中层增厚,2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态学类型的关系。方法统计400名脑梗死患者, 均经双功能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分型:硬斑、软斑、混合斑。结果 183例内膜中层增厚,231例颈动脉形成粥样斑块,提示:共297例(74.2%)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斑块的类型与脑梗死形成有一定关系。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粥样斑块并不少见,软斑更易形成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大剂量甲泼尼龙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力 肌力及RNFL厚度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军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力、肌力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3-06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36例(42眼),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研究组给予甲泼尼...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力、肌力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3-06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36例(42眼),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研究组给予甲泼尼龙1g静滴,1次/d,冲击治疗6d;地塞米松10mg静滴,1次/d,共5d;泼尼松1mg/d,口服,维持治疗6周。对照组仅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滴,1次/d,共10d;泼尼松1mg/d口服,维持治疗6周。结果研究组Barthel评分总有效率88.9%,视力表评定总有效率81.8%;对照组Barthel评分总有效率66.7%,视力表评定总有效率6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视力提高2级时间(7.6±2.5)d,肌力提高2级时间(7.8±2.7)d,对照组患者视力提高2级时间(16.8±4.2)d,肌力提高3级时间(15.6±2.4)d,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RNFL厚度均明显升高,研究组RNFL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可促进患者肌力和视力的恢复,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冲击疗法 视神经脊髓炎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系统性健康教育用于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9期134-135,共2页
选取2012-06-2013-06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并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系统性健康教育 脑血管病 康复护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5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谭钦峰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治疗 CT引导 高血压脑出血 CT引导下 微创治疗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臧广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6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和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及4周...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68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和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及4周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及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异丙嗪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氟桂利嗪 异丙嗪 前庭周围性眩晕
下载PDF
法舒地尔+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及MCA、PCA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臧广霞 李军朋 +1 位作者 黄圣明 李燕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57-759,773,共4页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联合用于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血管痉挛(CVS)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后CV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尼莫...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联合用于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血管痉挛(CVS)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后CV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法舒地尔+尼莫地平治疗。对比疗效、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格拉斯哥(CO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P <0.05);治疗前,组间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CA、PCA平均血流速度低(P <0.05);治疗前,组间COS、NF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OS评分高,NIHSS评分低(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可缓解脑动脉瘤栓塞术后CVS患者脑血管痉挛现象,改善MCA、PCA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血管痉挛 颅内 格拉斯哥评分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宋新阁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椎动脉、基底动脉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两指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中药丹参川穹嗪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能很好地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抑制血小板凝集,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穹嗪注射液 脑血栓 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疏血通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朋 臧广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疏血通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微循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 目的:分析疏血通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微循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量表(MA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bg)]、炎症介质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GOS、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长于对照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确切,利于减轻机体炎症状态,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尼麦角林和茴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钦峰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目的:对脑梗死后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运用尼麦角林和茴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对脑梗死后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运用尼麦角林和茴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存在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对照组采用茴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MMSE评分、ADL评分及TCD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MMSE评分、ADL评分、LMCA、RMCA、LACA、RACA分别为(26.8±2.5)分、(44.7±20.3)分、(81.04±10.25)cm/s、(88.42±11.37)cm/s、(57.84±8.65)cm/s、(62.34±8.77)cm/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茴拉西坦,尼麦角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LMCA、RMCA、LACA、RACA,疗效显著,安全性与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 脑梗死 认知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新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741-742,共2页
目的:探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头痛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颍颍 党冬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8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分析盐酸美金刚与多巴丝肼联合治疗在帕金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帕金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治... 目的:分析盐酸美金刚与多巴丝肼联合治疗在帕金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帕金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及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04%较对照组的70.3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疗效肯定,并可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 多巴丝肼 帕金森 认知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65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小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血脂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稳定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
下载PDF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钦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6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本次主要对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早期脑梗死认知的水平。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早期脑梗死患者5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所选54例早期脑梗死患... 目的:本次主要对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早期脑梗死认知的水平。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早期脑梗死患者5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所选5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在患病6h内便实施CT检查,得出患者检查出阳性的人数有27例,占比为50%,且主要表现均各不相同,分别为豆状核境界显示不清、局限性低密度、皮质髓质的界面显示不确切、大脑中动脉区以及区域密度变化等等。结论: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学诊断具有不广泛的特异性,临床诊断中需结合患者的体征,表现症状和相关特殊医学检查,再作出诊断,可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 CT影像学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住院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变化分析
16
作者 臧广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413-414,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接受诊治前后的变化,并在登记记录相关数据后,通过与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人群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对比,对人体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脑梗死诊断的标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 目的临床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接受诊治前后的变化,并在登记记录相关数据后,通过与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人群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对比,对人体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脑梗死诊断的标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进入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试验组进行研究。患者进入医院后的第2天和病情得到控制后的1周,对患者进行血液抽取,时间均为早上,患者要求空腹,静脉血的抽血量为3mL。将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人78名作为对照组,他们的采血时间的采静脉血量与试验组相同。被检测者的血液样品实行平行操作。观察、登记试验组患者的在接受诊治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一步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对比。同时,对试验组患者病情稳定后的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登记,与接受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在接受诊治前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要明显高很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该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水平下降为(11.9±0.15)μmol/L,与接受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脑梗死并判断患者恢复情况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变化分析
下载PDF
静息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影像学特点
17
作者 谭钦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3期731-732,共2页
目的:本次主要对静息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静息性脑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通过... 目的:本次主要对静息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静息性脑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通过头颅DWI(磁共振)成像显示梗死病灶为急性期的作为缺血性卒中(A组)13例,以及合并陈旧性腔梗(B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得出,观察组与B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静息性脑梗死患者的MRI影像学显示为腔隙性小梗死灶和梗死灶,大部分分布在基底核区、双侧额顶叶以及侧脑室旁。结论:通过分析静息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得出,其危险因素可推测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性脑梗死 影像学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血糖致急性脑血管病样改变26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谭钦峰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8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低血糖 急性脑血管病 分析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7期141-141,共1页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曲唑酮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帕罗西汀+曲唑酮治疗)各30例。观察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曲唑酮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帕罗西汀+曲唑酮治疗)各3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为(8.5±1.6)分,低于对照组的(12.0±2.2)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有利于减轻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帕罗西汀 曲唑酮
下载PDF
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永平 党冬丽 《北方药学》 2018年第5期123-123,共1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双嘧达莫、常规+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双嘧达莫、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对比98.00%(49/50)VS 82.00%(41/50),两组复发率对比2.00%(1/50)VS 14.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可优化临床防治效果,保证生命安全,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 脑血管疾病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