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淬火回火工艺对高碳热磨片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松 张卫红 +1 位作者 周啸颖 王建刚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37-543,共7页
为了解决热磨片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磨损失效问题,对高碳热磨片在淬火回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以高铬高碳铸铁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对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组织观察和性... 为了解决热磨片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磨损失效问题,对高碳热磨片在淬火回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以高铬高碳铸铁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对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原始组织由初生(Cr,Fe)7C 3、共晶(Cr,Fe)7C 3、马氏体及奥氏体组成;低温回火时,碳化物变化不明显,基体为回火马氏体+奥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逐渐增加,回火马氏体逐渐减少;当温度超过450℃时,回火马氏体消失,基体组织转变为铁素体+奥氏体;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先略微减小、然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在450℃时硬度最高,为63.4HRC;与铸态相比,均匀分布的碳化物耐磨性提高了2.53倍。研究淬火回火工艺对高碳热磨片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为提高高碳热磨片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高铬铸铁 热处理 组织转变 碳化物 磨损性能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GX40CrNiSi25-12奥氏体耐热钢析出相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杰 胡建文 陆子彤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为了研究高温时效对GX40CrNiSi25-12奥氏体耐热铸钢析出相的影响,采用JMatPro软件模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相图和析出相随温度的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对试验钢的析出相的形态、大小、析出... 为了研究高温时效对GX40CrNiSi25-12奥氏体耐热铸钢析出相的影响,采用JMatPro软件模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相图和析出相随温度的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对试验钢的析出相的形态、大小、析出位置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50℃时效24 h后,大量细小颗粒状的M_(23)C_(6)碳化物在基体奥氏体晶粒内析出,在奥氏体晶粒内还发现有少量细针状σ相析出,同时在枝晶处出现密集分布的块状σ相,试验钢的硬度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950℃时效24 h后,晶内析出相减少,颗粒状M_(23)C_(6)碳化物偏聚在枝晶附近析出,且出现集聚和长大,导致试验钢的硬度显著下降;1050℃时效24 h后,枝晶骨架中的一次碳化物基本溶入基体中,在晶界处分散的颗粒状M_(23)C_(6)相呈链状分布,无σ相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耐热铸钢 高温时效 析出相 热力学模拟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瓦楞辊的表面强化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刚 胡建文 +2 位作者 毛磊 秦森 王金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152,共5页
研究了经渗氮、碳氮共渗后高频淬火处理后42CrMo及45钢瓦楞辊试样的表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经渗氮加高频淬火处理后表层主要为氮化物和回火马氏体组织;碳氮共渗加高频淬火处理后试样表层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氮化... 研究了经渗氮、碳氮共渗后高频淬火处理后42CrMo及45钢瓦楞辊试样的表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经渗氮加高频淬火处理后表层主要为氮化物和回火马氏体组织;碳氮共渗加高频淬火处理后试样表层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氮化物。45钢和42CrMo钢试样经过处理表面硬度分别达到740和800HV0.1,经高频淬火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化层有较好的硬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淬火 磨粒磨损 渗氮 瓦楞辊
原文传递
Mo含量对铁基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刚 李壮 +3 位作者 黄风山 常超强 张乾坤 李建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7,共9页
为改善铁基熔覆层组织的均匀性,提高其耐磨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研究了Mo元素对铁基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Mo的熔覆层主要由奥氏体和针状碳化物(M_(... 为改善铁基熔覆层组织的均匀性,提高其耐磨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研究了Mo元素对铁基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Mo的熔覆层主要由奥氏体和针状碳化物(M_(7)C_(3))组成,熔覆层组织不均匀,整体硬度波动大,耐磨性较差,磨损过程中出现了大范围剥落;添加Mo元素后,熔覆层组织均匀细化,强化相(M_(7)C_(3)及Fe_(7)Mo_(3))主要呈网状分布,整体硬度较为均匀,其中Mo添加量为10%时熔覆层的耐磨性能最好,较基体提升了1.76倍。因此,加入Mo元素可以改善铁基熔覆层组织的均匀性及耐磨性,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材料表面的耐磨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功能金属材料 负重轮损伤 铁基合金熔覆层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基于知识工程的鞋楦重构及制造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华军 孙萃芳 +1 位作者 张双杰 马世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针对鞋楦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知识工程的鞋楦模型重建及鞋楦曲面参数的设计方法。采用便携式关节臂测量仪获取样楦的点云数据,利用逆向处理方法重建了楦底和楦面。为了便于修改和调整鞋楦模型,楦底以中轴线为基准,确定关键基准点,并设... 针对鞋楦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知识工程的鞋楦模型重建及鞋楦曲面参数的设计方法。采用便携式关节臂测量仪获取样楦的点云数据,利用逆向处理方法重建了楦底和楦面。为了便于修改和调整鞋楦模型,楦底以中轴线为基准,确定关键基准点,并设置辅助参考点,从而方便精确控制鞋底轮廓曲线,再由鞋底空间控制曲线,最终建立完整的鞋底模型。楦面以最小二乘逼近法反算出沿长度和宽度方向的若干条NURBS曲线,依次连接曲线生成可局部变化的楦面模型。采用PLA料丝,在加热温度200℃、打印速度60mm/s,填充率15%等参数下,最终打印出尺寸精度误差3%以内的鞋楦。本论文获得的鞋楦模型创建及加工方法,模型数字化程度高,便于鞋楦改型,也便于进行鞋型开发,对于个性化鞋楦定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楦 模型重建 知识工程 逆向工程 3D打印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铸造双相不锈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6
作者 石少坤 胡建文 +1 位作者 李杰 陆子彤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对CD-4MCu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相含量、成分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CD-4MCu双相不锈钢中α相含量增加,γ相中Cr元素含量逐渐增多,Ni含量减少,细长条棒状γ相逐渐被短棒状或块状γ相取代,... 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对CD-4MCu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相含量、成分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CD-4MCu双相不锈钢中α相含量增加,γ相中Cr元素含量逐渐增多,Ni含量减少,细长条棒状γ相逐渐被短棒状或块状γ相取代,而且γ相逐渐粗化;宏观硬度与α相显微硬度均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时效处理后两相晶粒内及界面上均未见碳化物的析出,但硬度较铸态和固溶态都有明显提升。时效温度为460℃时,硬度最大达HBW 350,α相显微硬度与宏观硬度变化规律一致,固溶和时效态γ相的显微硬度变化很小。CD-4MCu双相钢固溶与时效后硬度的升高均与铁素体相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MCu 铸造双相不锈钢 显微组织 相含量 硬度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的铝合金汽车地板梁成形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8
7
作者 臧其其 闫华军 +1 位作者 张双杰 马世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对某轿车的铝合金地板梁的拉延成形进行研究,运用Dynaform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压边力F、摩擦系数f、冲压速度v及凸凹模间隙c对地板梁成形的影响规律。对上述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获得了最优... 为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对某轿车的铝合金地板梁的拉延成形进行研究,运用Dynaform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压边力F、摩擦系数f、冲压速度v及凸凹模间隙c对地板梁成形的影响规律。对上述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获得了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压边力1200 k N,摩擦系数0. 12,冲压速度2000 mm·s-1,模具间隙2. 835 mm。最终制件的成形效果良好,最大减薄率为21. 01%,最大增厚率为6. 25%。在模拟分析及正交优化的基础上对制件进行了实际的拉延试验,实际拉延制件的最大减薄率与最大增厚率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分别为2. 4%、6. 2%,均符合制件的质量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铝合金 地板梁 模拟分析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优化
下载PDF
连接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闫华军 陈宝杰 +3 位作者 刘玉忠 马世博 张双杰 石小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118,共6页
通过对连接板的结构、板厚、材料等因素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采用级进模设计方案进行制件生产。考虑到载体形式及边距因素,设计了7个冲裁、2个向下弯曲、2个向上弯曲、2个空工位、1个切断共14个冲压工序的双侧载体级进模排样,材料利用率为4... 通过对连接板的结构、板厚、材料等因素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采用级进模设计方案进行制件生产。考虑到载体形式及边距因素,设计了7个冲裁、2个向下弯曲、2个向上弯曲、2个空工位、1个切断共14个冲压工序的双侧载体级进模排样,材料利用率为42. 6%。进行了模具设计,冲裁凸模采用快换式结构,通过螺塞、顶柱固定,异形冲裁凸模采用局部搭肩定位,凹模采用镶块结构。设计了双排弹性浮料结构、双排导正销和内导柱导套等导料机构,确保了送料和导料精度。为了解决弯曲回弹问题,设计了30°向下弯曲、90°向下弯曲和30°向上弯曲、90°向上弯曲4种弯曲工艺,通过弹性推件机构进行压料和卸料,保证了弯曲精度。进行了模具加工和冲压实验,制件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进模 连接板 排样 双侧载体 模具设计 弯曲回弹
原文传递
书夹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闫华军 王峰 +1 位作者 刘玉忠 王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根据书夹件需要毛刺方向向内、制件平整、无压痕的要求,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获得了合理的级进模(10工位)排样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制件送进强度和精度,采用两侧双排载体和双排导正孔结构,安排内导柱进行精确导向和保护凸模,设计了3个局部... 根据书夹件需要毛刺方向向内、制件平整、无压痕的要求,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获得了合理的级进模(10工位)排样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制件送进强度和精度,采用两侧双排载体和双排导正孔结构,安排内导柱进行精确导向和保护凸模,设计了3个局部废料冲裁工位。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造,能保证制件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夹件 级进模 排样 模具结构
下载PDF
基于ProCAST的40CrNiMo金属型铸造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伟 周研 +2 位作者 屈晓阳 马瑞 马世博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9-455,共7页
以40CrNiMo多元合金的金属型铸造为研究对象,计算获得了40CrNiMo的形核和生长参数。基于ProCAST软件及CAFE模块,建立了40CrNiMo圆柱型棒料铸造充型和凝固组织演变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铸造工艺、浇注温度、浇注时间、换热系数和冷却... 以40CrNiMo多元合金的金属型铸造为研究对象,计算获得了40CrNiMo的形核和生长参数。基于ProCAST软件及CAFE模块,建立了40CrNiMo圆柱型棒料铸造充型和凝固组织演变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铸造工艺、浇注温度、浇注时间、换热系数和冷却介质等工艺条件对凝固缺陷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型铸件相对砂型铸件的整体组织更致密、晶粒更细小。金属型铸造时,采取较低的浇注温度、较大的换热系数和激冷能力较强的冷却介质,铸件的缩松和缩孔缺陷相对较少且微观组织相对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Mo 金属型铸造 PROCAST CAFE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锁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世博 侯瑞东 +3 位作者 邵明杰 刘召生 王春祥 郝兵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根据锁片零件的尺寸、结构和生产批量要求,进行了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分析。为保证冲制过程中成形工位带料平整和良好流动,设计了3道工位完成工艺切口,确定了以冲孔、冲切、成形和整形为主的排样方案。对模具和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 根据锁片零件的尺寸、结构和生产批量要求,进行了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分析。为保证冲制过程中成形工位带料平整和良好流动,设计了3道工位完成工艺切口,确定了以冲孔、冲切、成形和整形为主的排样方案。对模具和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采用导料板配合导正钉定位,设计了内外导向机构和弹性卸料装置进行压料和卸料,保证了产品精度。加工模具后进行了试冲,结果表明,设计的排样方案和模具结构是合理的,得到的制件符合尺寸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片 冲压 多工位级进模 排样 拉深工艺切口
原文传递
基于Dynaform的前防撞梁回弹分析及模具补偿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华军 邢博 +4 位作者 张双杰 马世博 王伟 闫志刚 刘召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41,共7页
针对高强钢制件冲压成形后的回弹问题,采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汽车前防撞梁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回弹规律并对回弹进行了控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和模具间隙对回弹的影响,获得最优工... 针对高强钢制件冲压成形后的回弹问题,采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汽车前防撞梁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回弹规律并对回弹进行了控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和模具间隙对回弹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压边力为1300 kN、摩擦因数为0.17、模具间隙为1.05 t、冲压速度为1000 mm·s-1。对防撞梁模具进行了回弹补偿,经过4次迭代补偿,将前防撞梁的最大回弹量降至0.46 mm。以补偿后的模具型面进行实际冲压试验,得到了成形结果良好的前防撞梁制件,实际最大回弹量为0.5 mm,满足制件的回弹要求,实际回弹值与模拟回弹数据误差为8.7%,证明了本次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回弹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回弹补偿
下载PDF
前防撞梁拉延成形过程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闫华军 邢博 +3 位作者 张双杰 马世博 王伟 闫志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防撞梁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工艺补充面对零件成形的影响,以减薄率为评价标准,最终选取凸模圆角半径25 mm、凹模圆角半径15 mm的两端补充形式和符合零件形状的非平面压料面。采用正交试验法...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防撞梁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工艺补充面对零件成形的影响,以减薄率为评价标准,最终选取凸模圆角半径25 mm、凹模圆角半径15 mm的两端补充形式和符合零件形状的非平面压料面。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和模具间隙4个工艺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获得了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压边力1100 kN、摩擦因数0.17、冲压速度3000 mm·s^(-1)、凸凹模间隙1.2 t,优化后制件最大减薄率为21.8%,符合制件要求标准。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了实际拉延试验,结果显示,最大减薄率为21.6%,制件成形规律与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前防撞梁 工艺补充面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冷拔态GH4738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
14
作者 田曾 金万军 +5 位作者 王倩 张欢欢 吴大勇 马海坤 董会苁 苏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目的研究紧固件用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为紧固件热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1000~1080℃、应变速率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热... 目的研究紧固件用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为紧固件热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1000~1080℃、应变速率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变形量为50%。计算了该合金的材料常数和变形激活能Q,建立了基于峰值应力的冷拔态GH4738合金的本构方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绘制了冷拔态GH4738合金的能量耗散图和失稳图,获得了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讨论了显微组织演变情况。结果冷拔态GH4738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证实了描述该材料热变形行为的本构方程的准确性。基于冷拔态GH4738合金的热加工图及显微组织验证结果可得,冷拔态GH4738合金的主要失稳区工艺参数区间为1000~1035℃/0.12~3s^(−1),1030~1072℃/0.25~10 s^(−1)和1075~1080℃/2.72~10 s^(−1)。热加工较佳工艺条件为1000~1028℃/0.02~0.14 s^(−1)和1040~1080℃/0.06~0.74 s^(−1)。结论通过对冷拔态GH4738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进行研究,获得了冷拔态GH4738合金优化的热变形工艺参数,可用于指导冷拔态GH4738合金的紧固件热加工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38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下载PDF
超长多孔板间歇冲裁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15
作者 闫华军 杨京 +4 位作者 张双杰 代学蕊 刘玉忠 刘召升 闫博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为满足某多孔板的大批量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其成形工艺,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生产方式。根据制件尺寸大、孔型多的特点,设计了间歇冲裁排样和凸、凹模排布顺序。首先,不同位置的冲裁凸、凹模的工作状态不同,经11个工步完成孔冲裁,材料... 为满足某多孔板的大批量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其成形工艺,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生产方式。根据制件尺寸大、孔型多的特点,设计了间歇冲裁排样和凸、凹模排布顺序。首先,不同位置的冲裁凸、凹模的工作状态不同,经11个工步完成孔冲裁,材料利用率达88.5%。其次,部分孔采用机械式间歇机构进行冲裁,间歇处设置凸轮结构,在模具开合动作下,通过棘爪拉杆和棘轮配合带动凸轮旋转,凸轮偏心运动引起滑板移动,使凸、凹模处于合理状态,实现了部分孔冲裁次数与压力机行程次数不同。最后,模具采用浮动导料销导料和导正销定位,利用滚动式导柱导套导向,使该模具能够冲制出满足工业要求的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进模 间歇冲裁 模具设计 排样 多孔板
原文传递
工艺参数对楔横轧大断面多台阶轴拉细缩颈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闫华军 张超 +4 位作者 路红岩 张双杰 张军改 马世博 石小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7,共8页
针对在大断面多台阶轴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拉细缩颈的问题,以实际生产中的复杂大断面多台阶轴为研究对象,研究轧制工艺方案和轧件拉细缩颈缺陷。根据成形角α和展宽角β这两个工艺参数与金属流动速度的制约关系,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轧制实... 针对在大断面多台阶轴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拉细缩颈的问题,以实际生产中的复杂大断面多台阶轴为研究对象,研究轧制工艺方案和轧件拉细缩颈缺陷。根据成形角α和展宽角β这两个工艺参数与金属流动速度的制约关系,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个工艺参数对轧件轧制应力和内部疏松程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寻找两个工艺参数对应的轧件轧制应力转折点和内部疏松转折点,最终界定了断面收缩率为81.22%时两个工艺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成形角α为31°~32.4°、展宽角β为8.2°~9°。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轧制成形,缩短了模具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细缩颈 多台阶轴 工艺参数 轧制应力 内部疏松
下载PDF
固定支座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17
作者 王达 马世博 +4 位作者 闫华军 代学蕊 刘玉忠 刘召升 何鹏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为满足固定支座精度高、批量大的生产需求,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后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并选择了53°斜排的排样方案,包括6个冲裁、1个弯曲、1个空工位和1个切断工位。根据排样进行了模具设计:采用向上弯曲,并降低浮料高度;弯曲凸... 为满足固定支座精度高、批量大的生产需求,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后确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并选择了53°斜排的排样方案,包括6个冲裁、1个弯曲、1个空工位和1个切断工位。根据排样进行了模具设计:采用向上弯曲,并降低浮料高度;弯曲凸模安装在卸料板上,设计浮料钉保证弯曲的稳定性;对细小凸模设计保护套,提高凸模强度;易磨损凸模采用快换式设计,凹模采用镶块设计,便于加工和更换;采用滚动式导柱导套对正模具间隙,保证运行平稳;采用浮动导料销、小导柱导套、导正销联合精定位,保证送进及成形精度,并设计限位块保护模具。经过试模生产,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制件的尺寸和精度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支座 级进模 斜排 成形精度 材料利用率
原文传递
楔横轧多台阶轴轧齐曲线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路红岩 闫华军 +3 位作者 张双杰 张军改 石小猛 韩会玲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48,共9页
轧齐曲线是控制楔横轧轴件台阶平整的重要因素,目前的轧齐曲线公式,应用复杂、准确性差,实际生产需要多次修模调整。以实际生产中多台阶轴为研究对象,对其工艺方案和轧件螺旋状斜面缺陷进行分析,研究了轧齐曲线对轧件不同位置直角台阶... 轧齐曲线是控制楔横轧轴件台阶平整的重要因素,目前的轧齐曲线公式,应用复杂、准确性差,实际生产需要多次修模调整。以实际生产中多台阶轴为研究对象,对其工艺方案和轧件螺旋状斜面缺陷进行分析,研究了轧齐曲线对轧件不同位置直角台阶的影响规律。根据体积平衡原理,建立在轧齐曲线作用下的模具楔形体积与其对应的轧件台阶体积的平衡关系。根据制件台阶轴端体积变化规律,利用各参数和条件建立了一次函数形式的轧齐曲线方程,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轧齐曲线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减少了台阶轧齐修复次数,提高了轧齐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多台阶轴 轧齐曲线 体积平衡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对6N01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贯盈 孙卓彬 +2 位作者 梁永梅 彭珍珍 梁志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4-59,共6页
探讨了电流密度对6N01铝合金晶粒、拉伸性能、硬度和强化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经150、200、250A/mm2的脉冲电流处理后均发生晶粒细化,电流密度为200 A/mm^(2)时,晶粒的细化效果最好。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6N01铝合金塑性逐渐增加,强... 探讨了电流密度对6N01铝合金晶粒、拉伸性能、硬度和强化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经150、200、250A/mm2的脉冲电流处理后均发生晶粒细化,电流密度为200 A/mm^(2)时,晶粒的细化效果最好。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6N01铝合金塑性逐渐增加,强度和硬度逐渐下降。电流密度为250 A/mm^(2)时,原始态的伸长率由12.3%增长至13.6%,屈服强度由254.6 MPa降至117.3 MPa,抗拉强度由286.3 MPa降至190.9 MPa,硬度由87 HV降至53 HV。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长均对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存在影响,电流密度越大或处理时长越长,PLC效应越显著。高密度脉冲电流处理可导致强化相快速溶解,且溶解程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N01铝合金 电脉冲处理 晶粒细化 PLC效应 强化相溶解
下载PDF
微合金钢中碳化物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沉淀析出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郑亚旭 杨钦 +3 位作者 赵紫玉 魏翠虎 回士旭 吴康业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根据多元复合析出相的固溶热力学计算和经典形核长大动力学理论,研究了Ti-Mo、Ti-Nb-Mo和Ti-NbMo-V复合微合金化钢中碳化物在奥氏体(γ)和铁素体(α)中沉淀析出规律。研究表明,在γ区,Ti-Mo钢中析出相主要为富Ti的(Ti,Mo)C粒子,在较高... 根据多元复合析出相的固溶热力学计算和经典形核长大动力学理论,研究了Ti-Mo、Ti-Nb-Mo和Ti-NbMo-V复合微合金化钢中碳化物在奥氏体(γ)和铁素体(α)中沉淀析出规律。研究表明,在γ区,Ti-Mo钢中析出相主要为富Ti的(Ti,Mo)C粒子,在较高温度区间,Ti-Nb-Mo和Ti-Nb-Mo-V钢中主要析出富Ti富Nb的碳化物粒子。在α区,Ti-Mo和Ti-Nb-Mo钢中析出相主要为富Mo的碳化物粒子,Ti-Nb-Mo-V钢主要析出富V的碳化物粒子。Ti-Mo、Ti-Nb-Mo钢中析出相在γ中沉淀析出的PTT曲线和NrT曲线分别呈“C”和反“C”形,而(Ti,Nb,Mo,V)C在奥氏体中沉淀析出NrT曲线呈反“ε”形,随着温度降低开始析出时间先缩短后延长。(Ti,Nb,Mo,V)C在高温奥氏体区形核速率最快,(Ti,Nb,Mo)C次之,(Ti,Mo)C最慢,且对应形核的最快析出温度依次升高。在铁素体区,(Ti,Mo)C和(Ti,Nb,Mo)C的PTT曲线和NrT曲线分别呈现“ε”形和反“ε”形。Ti-Nb-Mo-V钢中碳化物在整个铁素体区的形核速率快于Ti-Mo和Ti-Nb-Mo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碳化物 热力学计算 析出动力学 PTT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