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绍先 梁中信 王宝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耐药性及病原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VAP新生儿为VAP组,并选取同期住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但未合并VAP的新生儿65例为非VAP组。对VAP组新生儿气管内...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耐药性及病原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VAP新生儿为VAP组,并选取同期住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但未合并VAP的新生儿65例为非VAP组。对VAP组新生儿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致病菌感染情况和短期预后。结果65例VAP新生儿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49株,且检测结果显示所培养出的均是革兰阴性菌,占比最多的肺炎克雷伯菌为30.6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8.57%,鲍氏不动杆菌占20.41%,这三种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达到1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较为敏感。插管时及每隔1 d检测后,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逐渐降低,且VAP组显著高于非VAP组(P<0.05);VAP组机械通气时、N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体住院时均显著大长非VAP组(P<0.05),且前者的病死率高于VAP组(P<0.05)。结论VAP新生儿合并耐药菌感染,患儿在接受抗感染治疗时会出现疗效不佳、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更多等情况,而患儿病死率也呈现升高趋势。实际诊治中还需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予以敏感抗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婴儿 新生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血清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海娟 许泽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心肌做功(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HPH新生儿113例,按照P...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心肌做功(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HPH新生儿113例,按照PASP水平高低不同分为轻度组(n=37)、中度组(n=38)和重度组(n=38),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ET-1、vWF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Tei指数、PASP,Pearson积距相关分析血清ET-1、vWF水平与Tei指数、PASP的相关性。结果4组血清vWF、ET-1水平及Tei指数、PASP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vWF、ET-1水平、Tei指数、PAS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SaO 2、PaO 2均低于对照组,PaCO 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积距相关分析显示,血清ET-1、vWF水平及Tei指数与PASP呈正相关(r=0.839、0.866、0.657,P<0.05);血清ET-1、vWF水平与Tei指数呈正相关(r=0.530、0.618,P<0.05)。结论血清ET-1、vWF水平及Tei指数变化与HPH新生儿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ET-1、vWF水平帮助评估患儿心功能变化及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内皮素-1 肺动脉收缩压 心肌做功指数
下载PDF
不同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月华 赵万建 +1 位作者 李军华 曹素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8例,按照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将患儿分成革兰阳性菌组46例、革兰阴性菌组43例及真菌组19例,分析3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与...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8例,按照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将患儿分成革兰阳性菌组46例、革兰阴性菌组43例及真菌组19例,分析3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表现情况,比较3组患儿的血糖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在10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感染革兰阳性菌46例(42.59%),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07%)、屎肠球菌(9.26%)为主;感染革兰阴性菌43例(39.8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21.30%)、肺炎克雷伯杆菌(14.81%)为主;感染真菌19例(17.60%),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9.26%)为主。革兰阳性菌组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显著优于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3组患儿在胎龄及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组的发病日龄显著大于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且革兰阴性菌组的发病日龄显著大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糖异常比例(34.88%、31.58%)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13.04%)(P<0.05);真菌组的白细胞计数异常、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且革兰阴性菌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比例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结论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白细胞计数明显异常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时,细菌感染的概率较大;当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时,感染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概率较大。且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糖异常比例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医院感染性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月华 赵万建 +1 位作者 李军华 曹素芬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3762-376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医院感染性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收住廊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确诊为医院感染性败血症的101例新生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发病前末次和发病后首次血常规结果中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医院感染性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收住廊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确诊为医院感染性败血症的101例新生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发病前末次和发病后首次血常规结果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对医院感染性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医院感染性败血症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均高于发病前(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佳诊断截点为53.45%时,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9.1%;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最佳诊断截点为6.56×10^9/L,敏感度为59.4%,特异度为89.1%。结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医院感染性败血症早期的诊断价值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对医院感染性败血症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计数
下载PDF
血清IL-1β、vWF、HMGB1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娟 段劲松 +3 位作者 张梦华 许泽辉 梁中信 陈霞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54-960,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1β(IL-1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1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儿一科收治的PPHN患儿121例为PPHN组,根据病...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1β(IL-1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1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儿一科收治的PPHN患儿121例为PPHN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7例、中度41例、重度4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3例和预后良好亚组8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44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PHN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收缩压(SPAP/SBP)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对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PHN组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升高[t(U)=12.456、32.373、9.809,P均<0.001]。轻度、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依次升高(F=110.958、108.337、80.870,P均<0.001)。预后不良亚组宫内窘迫比例、机械通气时间、NO吸入时间、SPAP/SBP、IL-1β、vWF、HMGB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高频振荡通气比例、氧合指数低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HN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与SPAP/SBP呈正相关(r_(S)=0.644、0.673、0.616,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频振荡通气、氧合指数高为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23(0.741~0.914)、0.862(0.808~0.918)],机械通气时间、NO吸入时间、SPAP/SBP、IL-1β、vWF、HMGB1升高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59(1.458~4.490)、1.285(1.084~1.523)、2.643(1.051~6.645)、1.246(1.019~1.524)、1.085(1.006~1.171)、1.340(1.064~1.686)]。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4、0.763、0.782、0.907,三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各指标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白介素-1Β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预后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吕国栋 齐超 +2 位作者 马改霞 谢晓颖 夏雨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用于剖宫产术对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廊坊管道局中心医院和廊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剖宫产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用于剖宫产术对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廊坊管道局中心医院和廊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剖宫产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3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的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在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在胎儿娩出时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12 h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在术后清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 <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对剖宫产孕妇及新生儿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艳秋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药物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口...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药物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好。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肾、心、脑等靶器官起到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 厄贝沙坦 2型糖尿 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迪 王英杰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患...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门冬胰岛素。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功能指数和空腹胰岛素、血浆内脏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 50%比10. 00%,P> 0. 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胰岛素功能及血糖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特胰岛素 二甲双胍 门冬胰岛素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640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荣梅 李彩辉 +2 位作者 闫建华 赵启利 李兆祥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645-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冠脉支架CTA随访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I/ml... 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支架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冠脉支架CTA随访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I/ml)低剂量(100 Kvp)扫描;B组用高浓度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I/ml),常规剂量(120 kVp)扫描。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CTA(coronary stent CTA,CSCTA)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比较2组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组CSCTA与支架CAG检查结果,评价冠脉支架狭窄的检出率差异。结果共检出81枚冠脉支架,其中78枚支架可评价(A组43枚,B组35枚)。2组的SD、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CTDIvol、DLP、ED以及碘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明显低于B组,其中A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较B组下降约61.72%。2组均有较高的冠脉支架再狭窄检出率,2组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TA随访中,在保证图像质量和冠脉支架再狭窄检出率的前提下,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扫描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对比剂有效碘用量,因此低剂量低浓度对比剂扫描将成为今后冠状动脉支架CTA随访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0层螺旋CT 低辐射剂量 低浓度对比剂 冠状动脉支架CTA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付慧稳 权学莲 +3 位作者 王金燕 王丹 刘芳 徐秀芹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811-812,共2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的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对138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对引起的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发生类固醇...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病)的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对138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对引起的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发生类固醇性糖尿病44例,发生率为31.9%,均以午餐后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空腹血糖一般正常,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治疗,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引起糖尿病酮症及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均未影响原发病的治疗。结论类固醇性糖尿病血糖变化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其血糖变化与激素作用高峰有关,经合理干预治疗均能得到良好控制,并发酮症酸中毒比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性糖尿病 多点血糖监测 血糖变化特点 综合防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心肌梗死后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薛增明 李雅超 +1 位作者 杨彦立 安蕾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心肌梗死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治...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心肌梗死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治疗)和观察组(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分析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二组治疗前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全血黏度(高切值、低切值)、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二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ET、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肌梗死冠脉微循环障碍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ET、AngⅡ水平的表达来达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尼可地尔 冠脉微循环障碍 心脏功能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五味消毒饮加味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肢体肿胀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鹏 张殿乙 +1 位作者 段俞伽 崔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4例。2...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4例。2组均接受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五味消毒饮加味。2组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X线与CT测量跟骨Gissane角与Bohler角、跟骨高度,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ES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全血黏度;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跟骨Gissane角[(130.01±15.76)°比(121.33±14.33)°,t=2.793]、Bohler角[(33.04±5.03)°比(28.93±4.31)°,t=4.189]、跟骨高度[(44.13±6.13)mm比(40.06±5.87)mm,t=6.556]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ESR[(13.65±1.94)mm/h比(18.99±2.30)mm/h,t=11.772]、Fb[(301.83±32.04)g/L比(319.85±33.62)g/L,t=2.536]水平及全血黏度[(7.04±0.82)mPa?s比(8.34±0.92)mPa?s,t=6.997]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66.85±8.17)d比(78.04±9.44)d,t=5.945]早于对照组(P<0.01),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97.7%(43/44)比81.8%(36/44),χ^2=4.456]高于对照组(P=0.035),并发症发生率[4.6%(2/44)比20.5%(9/44),χ^2=5.091]低于对照组(P=0.024)。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可促进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骨骼形态的恢复及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五味消毒饮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LR4、TGF-β1和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秀娟 金大鹏 +2 位作者 张小云 刘泽林 孙向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12例CHB、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选择的33例...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12例CHB、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选择的33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验血清IL-17、TLR4、TGF-β1水平,常规进行肝活检。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健康人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64.42±32.53)pg/ml、(271.54±33.71)pg/ml和(64.18±5.52)ng/ml,血清TLR4水平分别为(5.81±0.83)pg/ml、(37.41±6.05)pg/ml和(1.07±0.13)ng/ml,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3.67±0.42)pg/ml、(7.82±1.07)pg/ml和(1.61±0.07)ng/ml,差异明显(P<0.05);19例Child-Pugh B级血清IL-17、TLR4和TGF-β1水平分别为(231.38±28.67)pg/ml、(18.61±2.87)pg/ml和(5.76±0.52)ng/ml,16例C级患者分别为(301.72±32.72)pg/ml、(39.47±6.82)pg/ml和(9.42±1.27)ng/ml,均明显高于17例Child-Pugh A级患者【分别为(204.53±26.57)pg/ml、(4.72±0.71)pg/ml和(3.18±0.34)ng/ml,P<0.05】;肝活检组织学检查发现S0 8例、S1 42例、S2 43例、S3 19例、S4 52例,血清IL-17、TLR4、TGF-β1水平随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严重而升高。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LR4、TGF-β1和IL-17水平升高,对诊断和指导治疗可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TOLL样受体4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庄增美 陈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45-146,共2页
老年人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其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近年来,已有不少报道探讨了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预防性护理措施,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降低医院感... 老年人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其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近年来,已有不少报道探讨了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预防性护理措施,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32例,均具有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意识障碍或伴精神疾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预防性护理 呼吸疾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薛增明 李雅超 +1 位作者 杨彦立 安蕾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前1...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前1周、治疗后3和6个月以及1年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PCI治疗前相比,患者经治疗后LVEF及FS明显升高,而WMSI明显降低;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SAS评分:治疗后3个月(50±6)分、治疗后6个月(45±5)分、治疗后1年(42±4)分比治疗前1周(57±8)分;SDS评分:治疗后3个月(51±6)分、治疗后6个月(46±6)分、治疗后1年(40±4)分比治疗前1周(60±6)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独立性领域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后血清IL-2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的变化愈加明显。结论PCI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逐渐改善,此过程可能与血清中IL-2及CRP水平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薛增明 杨彦立 +4 位作者 安巨会 刘新民 张崟 聂绍平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同时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46例,按照是否合并低T3综...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同时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46例,按照是否合并低T3综合征分为两组:低T3综合征组(n=50)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96)。分别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血管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67天,一级终点为全因病死率。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在再次血运重建(P=0.037)、新发心力衰竭(P=0.016)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总病死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通过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游离T3水平(HR=0.813,95%:CI:0.725~0.854,P=0.003)是影响患者发生死亡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行直接PCI的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但二者长期病死率相似;患者游离T3水平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运重建
下载PDF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冬辉 刘颖辉 +1 位作者 李永红 于丽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9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451例1个月~2岁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 目的观察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451例1个月~2岁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27)和治疗组(n=224)。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3%浓高渗盐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缺氧症状评分、各项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6.2%)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5天,治疗组患儿的缺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咳嗽持续、喘息持续、血气恢复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高渗盐水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水平与变化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价值判断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彦立 安巨会 薛增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982-985,9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水平与变化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性与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依据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入院后即时检测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NT-proBNP)、血...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水平与变化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性与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依据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入院后即时检测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NT-pro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肌钙蛋白(cTnI)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与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a),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BNP与EF、E/Ea之间相关性。入院后即时、24 h、48 h、72 h,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计算24 h、48 h、72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率NT-proBNPd 24 h、NT-proBNPd 48 h、NT-proBNPd72 h。依据患者是否伴有利尿剂抵抗分为利尿剂抵抗组与利尿剂反应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即时血浆钠尿肽水平与24 h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于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的预测价值。依据患者入院14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连续观察入院即时、24 h、48 h、72 h、96 h 2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ROC分析入院72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与Ⅳ级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cTnI水平逐渐升高,总组间以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与EF值呈直线负相关(r=-0.783,P<0.05),与E/Ea比值呈直线正相关(r=0.851,P<0.05)。利尿剂抵抗组与利尿剂反应组患者入院即时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入院后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对于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有较好预测价值(AUC=0.806)。当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34.5%时,其敏感度为78.13%,特异度为81.90%。入院后病死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血浆NT-PROBNP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自制中药方剂浸泡治疗跖疣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GF-β、IFN-γ、CD28及CD4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2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自制中药方剂浸泡治疗跖疣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8(CD28)及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CD4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自制中药方剂浸泡治疗跖疣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8(CD28)及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CD4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跖疣患者85例,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光动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制中药方剂浸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总面积,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IFN-γ水平及CD28、CD40占比,比较两组副作用、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皮损总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D28占比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D40占比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光动力联合自制中药方剂浸泡治疗跖疣,可缩小皮损面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复发率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光动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 自制中药方剂浸泡 跖疣 转化生长因子-β Γ-干扰素 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8 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
下载PDF
小剂量丙泊酚联合缩减约束方案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晓伟 陈萍 +1 位作者 李翠玲 曹云红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联合缩减约束方案用于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气管插管的ICU患者129例,采用常规小剂量丙泊酚镇静方案,作为对照组。另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联合缩减约束方案用于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气管插管的ICU患者129例,采用常规小剂量丙泊酚镇静方案,作为对照组。另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气管插管的ICU患者132例,采用小剂量丙泊酚镇静联合缩减约束方案,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约束前后躁动评分、约束以及非计划拔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2组患者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约束后2组患者躁动评分较约束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非计划拔管率及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支持以及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联合缩减约束方案能有效改善ICU气管插管患者躁动评分及约束情况,减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缩减约束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