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心设计问题 实践评价功能
1
作者 梁玉萍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8年第Z1期3-4,共2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好的教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实践教育评价功能.
关键词 评价功能 解决问题能力 评价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维 过程性评价 陶行知 教学问题 教师 实践教育
原文传递
情感教学策略下的思品课堂
2
作者 李建敏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68,共2页
所谓情感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和... 所谓情感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和谐课堂的理想境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也得到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情感策略 思品课堂 学生整体素质 教学活动 情感因素 学习动机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
3
作者 李建敏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72,共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与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都成为强有力的教学工具。对一线教师而言,多媒体教学是整合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学科课程整合 多媒体教学 学科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
原文传递
螺旋上升式教学的宏观把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
螺旋上升式教学指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加深与拓展。它一般要求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统筹和优化课程深度与广度。各版本思想品德教材都打破了直线式课程编排理念,取而代... 螺旋上升式教学指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加深与拓展。它一般要求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统筹和优化课程深度与广度。各版本思想品德教材都打破了直线式课程编排理念,取而代之以螺旋上升式。这是课程设计与发展从"学科为本"理念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上升 课程难度 思想品德 成熟性 课程设计 宏观把握 直线式 学习过程 深度与广度 思维过程
原文传递
三重视野提升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1,共4页
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情意等诸多方面。本文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实现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出发,紧扣前沿热点,以高端站位和... 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情意等诸多方面。本文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实现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出发,紧扣前沿热点,以高端站位和宽阔视域,深刻论述了三重视野提升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这对广大教师突破一点、一线、一面,纵向贯通、横向铺排、周轮扩散,两向延伸、四面扩展、八方辐射,在更广阔的时空视界与社会场域提升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视野 社会发展 能力 学生 站位
原文传递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
6
作者 杜鹏 《学苑教育》 2015年第6期88-88,共1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师生互动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关键词 物理 课堂 师生互动
下载PDF
如何巧设历史课的导入
7
作者 李金颖 《学苑教育》 2015年第3期77-77,共1页
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被将要学习的知识所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导入的设计。
关键词 导入 开门见山 热点诗词 情境 故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