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丽 孙艳杰 +1 位作者 朱宏彬 黄玉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16-617,共2页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影像学检查无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的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颈髓损伤位置高,截瘫平面高,倘若护理不当常可造成不可逆的颈髓损害[1]。加之为老年患者绝大多数存在基础病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并发症较多...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影像学检查无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的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颈髓损伤位置高,截瘫平面高,倘若护理不当常可造成不可逆的颈髓损害[1]。加之为老年患者绝大多数存在基础病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并发症较多,护理工作繁琐,因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无骨折脱位型 颈髓损伤 基础病变 影像学检查 疾病认知 传统护理 骶尾部皮肤 膀胱功能 卧床时间
下载PDF
腰椎间经皮内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华 原野 +3 位作者 王双卉 赵静 刘家寅 李永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比较腰椎间经皮内镜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将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146例,根据术前不同麻醉方式分为A组69例、B组77例, A组行局部麻醉, B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评价2组术后疗效、术中疼痛和术后不良反应... 目的比较腰椎间经皮内镜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将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146例,根据术前不同麻醉方式分为A组69例、B组77例, A组行局部麻醉, B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评价2组术后疗效、术中疼痛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术后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13.0%),B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9.1%),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应用硬膜外麻醉较局部麻醉更能减轻患者术中疼痛,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麻醉 硬膜外 局部麻醉
下载PDF
联合复位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家寅 刘兰泽 +5 位作者 孙汝涛 王旭 黄玉国 孙来卿 郭晓辉 田发明 《中国综合临床》 2022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比较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效... 目的比较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8例OVCFs患者纳入观察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进行匹配分组,分为PVP联合组(调整手术床过伸20°~30°,如体位复位失败,依术前终板压缩程度双侧穿刺针反向撬拨,推注骨水泥)和PKP组(术前不调整手术床,穿刺后置入球囊并双侧扩张,推注骨水泥),每组各34例。术前拍摄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背功能。术中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后第2天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Cobb角、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骨水泥是否渗漏、记录VAS评分,术后3个月记录ODI评估患者腰背功能。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统计患者治疗费用及再骨折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PVP联合组手术时间[(42.7±5.9)min]、透视次数[(20.0±3.6)次]、治疗费用[(19153±601)元]均优于PKP组[(67.4±7.3)min、(30.1±5.9)次、(27496±669)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9、8.46、54.12,均P<0.001)。Cobb角:两组术后伤椎Cobb角[PVP联合组(10.7±4.5)°、PKP组(13.4±3.8)°]较术前[PVP联合组(17.0±5.1)°、PKP组(16.7±5.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1、5.61,均P=0.001),且PVP联合组较PKP组恢复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09)。PVP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穿刺针撬拨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TGF-β1在老年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福利 赵静 原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772-773,776,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老年患者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28例老年(>5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组织(病变组)与10例因外伤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老年患者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28例老年(>5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组织(病变组)与10例因外伤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中TGF-β1的表达。【结果】显示病变组椎间盘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在老年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纤维化进程与TGF-β1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老年 腰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胸腰椎结核一期前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春云 马征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417-1418,共2页
胸腰段脊柱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中最易感染的部位,占骨关节结核的40%~50%,病程缓慢,治疗时间长,严重者甚至遗留残疾[1]。传统的手术方式以前路的病灶清除或植骨融合为主,术后睡石膏床,病程的愈合需较长时间且易并发因长期卧床所致的相关... 胸腰段脊柱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中最易感染的部位,占骨关节结核的40%~50%,病程缓慢,治疗时间长,严重者甚至遗留残疾[1]。传统的手术方式以前路的病灶清除或植骨融合为主,术后睡石膏床,病程的愈合需较长时间且易并发因长期卧床所致的相关并发症[2]。前后路一期手术可以有效矫正胸腰椎结核患者后凸畸形,促进植骨融合,同时一期可缩短治疗周期,避免二期手术,降低医疗费用,患者也可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祛风止痛透骨散热熨法结合经络松筋拍打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英 王清贤 +1 位作者 刘雪辉 马金勇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律的加快,以及吖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唐山市中医医院采用祛风止痛透骨散热熨结合经络松筋拍打疗法,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药热熨法 经络松筋拍打疗法 颈椎病 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血栓预防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洪斌 杨佐明 +4 位作者 李永民 王旭 曹恒聪 谷守山 原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8期695-697,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肺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3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发生有症状PE 9例,DVT 32例。其中干预组760例,发生DVT 10例,PE 2例;对照组570例,发生DVT 22例,PE 7例,两组比较...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肺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3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发生有症状PE 9例,DVT 32例。其中干预组760例,发生DVT 10例,PE 2例;对照组570例,发生DVT 22例,PE 7例,两组比较发生率;两组随机选取行脊柱外科4种手术者各50例,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χ2和t检验。结果干预组DVT和PE发生率由3.86%和1.23%分别降至1.32%和0.26%,差别有显著性(DVTχ2=8.976,P=0.003;PEχ2=4.512,P=0.034)。手术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方面,干预组大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差别无显著性(χ2=0.042,P=0.838)。结论对于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规范化血栓监测和预防性治疗是安全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32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军军 张艳 +5 位作者 刘志旺 卢占斌 王立功 周钱宏 陈先 黄玉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ASCS)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ASCS患者的资料,对受伤机制、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ASCS)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ASCS患者的资料,对受伤机制、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损伤特点采用单纯前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发病机制:过屈型损伤22例(68.75%),垂直打击5例(15.62%),过伸型损伤1例(3.12%),混合因素致伤4例(12.5%)。病理特点:单纯前脱位4例(12.5%),骨折并发前脱位28例(87.5%)。诊断:入院初步诊断时仅8例成功诊断为ASCS,其余24例皆笼统为脊髓损伤。结论 ASCS并非少见,颈椎屈曲型损伤为其主要受伤机制。前脱位和骨折并发前脱位较常见,严格查体辅助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根据损伤机制,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是适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脊髓综合征 过屈损伤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军军 张艳 +5 位作者 周钱宏 赵冰 程潭 范宁建 卢占斌 王立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28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伤后3~5周)。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28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伤后3~5周)。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并获随访,时间6~18(10.6±4.8)个月。伤椎高度矫正率约93%,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ODI评分外,术后1个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植骨未吸收。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可增加前柱支撑,减少椎体高度丢失,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胸腰椎 骨折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恒聪 李永民 王旭 《中国医药》 2007年第8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臂X光机监控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35例。本研究共治疗41个椎体,对其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评价。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臂X光机监控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35例。本研究共治疗41个椎体,对其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评价。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其中24例患者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立即消失,11例患者疼痛部分缓解;8例当日离床,27例次日离床,35例患者均于5 d内出院。术后X线片示伤椎内骨水泥均匀分布,无渗漏。术后3个月复查,疼痛无复发,X线片示椎体高度无进一步丢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和明显的微创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玉国 申勇 +1 位作者 丁文元 李永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探讨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7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颈腰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67个月,平均37个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颈椎术前评分平均10.6分,术后评分14.5分,腰椎术前评... [目的]探讨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7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颈腰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67个月,平均37个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颈椎术前评分平均10.6分,术后评分14.5分,腰椎术前评分平均6.4分,术后评分13.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腰椎 颈腰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化浊解毒通络法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金颖 王旭 +3 位作者 刘震钢 王昊 张侨 张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275-2280,共6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通络法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通络法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期间注重饮食调节;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化浊解毒通络法内外合治,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生化指标[血尿酸(Uric acid,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变化,客观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4.48%(4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化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UA、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介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未影响治疗的轻度不良反应,未发生各项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结论化浊解毒通络法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且可能与下调尿酸与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化浊解毒通络法 关节疼痛 关节功能 生化指标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外科手术结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冰 黄玉国 +3 位作者 卢占斌 徐丽 张军军 王立功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8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治疗胸腰段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8例胸腰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均为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脊柱...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治疗胸腰段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8例胸腰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均为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脊柱后路复位椎板切除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疗程为4周~3个月,对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24个月,并通过ADL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作为胸腰段脊髓损伤术后常规治疗方案,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胸腰段
下载PDF
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合并颈髓损伤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占斌 黄玉国 +1 位作者 陈先 刘丽芸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引起的颈髓损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引起的颈髓损伤13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6~27个月,所有骨折脱位均闭合复位成功,没有发生颈...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引起的颈髓损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引起的颈髓损伤13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6~27个月,所有骨折脱位均闭合复位成功,没有发生颈髓损伤加重的现象。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4例,低钠血症9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呼吸道感染1例,异位骨化3例。结论持续闭合复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矫正安全有效,结合颈椎前路手术固定,在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上有效,利于护理和脊髓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前路手术 颈椎脱位 颈髓损伤
原文传递
椎弓根定向爆裂器在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兰泽 刘梦扬 +4 位作者 逯强 项力源 安毅 郭晓辉 郭玉芬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弓根定向爆裂器在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固定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9 ~56岁,平均42.9岁;男11例,女20例.骨折节段:单节段,T12 3例,L111例,L210例;双... 目的 探讨椎弓根定向爆裂器在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固定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9 ~56岁,平均42.9岁;男11例,女20例.骨折节段:单节段,T12 3例,L111例,L210例;双节段,T11、T124例,T12、L13例.骨折按照Denis分型:压缩型16例,爆裂型15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20例.椎弓根横径:5 mm者15侧,4~5 mm者26侧,<4 mm者7侧.所有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时采用在现有的“开路器”的基础上自行改进的椎弓根定向爆裂器置钉. 结果 本组31例患者术后获12 ~ 28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观察见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明显恢复.术后CT示椎管减压充分,螺钉均未进入椎管内,椎弓根爆裂者内壁完整,外壁胀裂状,螺钉大部分被椎弓根骨质包裹.伤椎愈合时间为3~6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断钉、脱钉现象.本组患者术后1周内伤椎相对高度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取物出后伤椎相对高度和伤椎cobb角与术后1周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神经损伤者,多获明显恢复. 结论 采用椎弓根定向爆裂器进行细小椎弓根的螺钉置入操作准确、简单易学,且安全有效,为椎弓根细小者行后路固定术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爆裂 定向
原文传递
显微内镜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洪斌 李永民 +3 位作者 王旭 曹恒聪 原野 谷守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的影响。方法MED组76例,传统开窗组80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髓核切除量,手术前后X线正位片,测量手术所开骨窗的窗宽、窗高,...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的影响。方法MED组76例,传统开窗组80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髓核切除量,手术前后X线正位片,测量手术所开骨窗的窗宽、窗高,手术中上、下关节突切除范围,按Nakai标准评价疗效,观察术前、术后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椎体矢状位位移和角度改变。结果MED组无论是骨窗的窗宽、窗高,还是上、下关节突切除百分比都明显小于传统开窗组(P=0.000),而髓核摘除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1.75±0.58)和(1.95±0.77)g,t=-1.825,P=0.070]。MED组与传统开窗组优良率分别为86.8%和88.8%,差异无显著性(Z=-0.184,P=0.854)。术后椎间隙高度变窄百分比和椎间不稳发生例数2组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0.30±0.18和0.34±0.15,t=-1.246,P=0.215;3例和5例,x^2=0.425,P= 0.515)。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疗效良好,椎间盘镜手术创伤小,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应作为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定
下载PDF
改良TLIF技术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晓辉 刘兰泽 +3 位作者 栾媛媛 逯强 项力源 安毅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良TLIF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改良TLIF技术手术治疗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4-56岁,平均(44.93±6.29)岁;病变节段:L1-25例,L2-38例,L3-... 目的 评价改良TLIF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改良TLIF技术手术治疗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4-56岁,平均(44.93±6.29)岁;病变节段:L1-25例,L2-38例,L3-414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VAS法进行评分,测量椎间隙相对高度,评价临床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椎间融合率为100%。无脊髓、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无脊柱感染,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良TLIF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TLIF 椎间融合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军军 程潭 +5 位作者 周钱宏 赵冰 范宁建 卢占斌 王立功 宋海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发肺栓塞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2014年12月~2015年7月本院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5例。结果 23例出现下肢DVT,其中15例置入IVCF,除10例有抗凝禁忌证外,...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发肺栓塞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2014年12月~2015年7月本院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5例。结果 23例出现下肢DVT,其中15例置入IVCF,除10例有抗凝禁忌证外,其他患者行抗凝治疗。随访观察有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滤器以远广泛血栓形成,并发双下肢重度肿胀、肾功能不全、高血压;1例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结论脊髓损伤并发下肢DVT后,尽管IVCF置入作为预防肺栓塞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应该高度重视滤器并发症的形成,滤器置入应非常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并发症
下载PDF
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综合征术式选择与疗效评价
19
作者 张艳 魏威 +4 位作者 张洪梅 李谷 李建华 张军军 关维俊 《中国医药》 2018年第9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综合征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治疗的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综合征3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手术... 目的探讨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综合征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治疗的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发前部脊髓综合征3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对于单纯前脱位经颅骨牵引复位后能够稳定的,或无骨折脱位但有椎间盘损伤突出的患者,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摘除损伤的椎间盘,取自体髂骨或椎间融合器植骨,行蝶形钢板内固定术。对于椎体骨折患者,经颅骨牵引复位稳定后选用经前路伤椎次全切除,取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行蝶形钢板内固定术。对于合并关节突关节骨折、椎板骨折或小关节嵌顿无法经牵引复位或复位后仍不稳定患者,选择联合后路切开复位椎板减压侧块钢板或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于合并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或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的患者,选择前路手术同时联合相应的后路手术。所有患者随访期间骨折脱位均经手术复位固定效果满意,均无感染、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39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日本骨科协会总分明显高于术前[(6.02±1.45)分比(2.74±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过屈型颈椎损伤并前部脊髓综合征的患者,应根据受伤机制、影像学病理特征及临床症状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使患者获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屈型颈椎损伤 前部脊髓综合征 骨科手术 预后评价
下载PDF
补肾通督汤辅助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光华 曹秦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汤辅助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督汤...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汤辅助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督汤。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依据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进行腰部疼痛、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7,P=0.018)。治疗后,治疗组腰部疼痛、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评分,以及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80、-2.059、-1.985、-2.177、-2.045、-2.238,P值均<0.05)。结论补肾通督汤辅助经皮微创减压术可减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感觉及运动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保守治疗 补肾通督汤 减压术 外科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