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字当头,写好矛盾型作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卢锡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49,共4页
面对矛盾型作文,很多学生存在不能选择一个好的论证角度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矛盾思维法则,明确相互矛盾的信息必有一错。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信息价值判断三原则:符合说、相融说、有用说,对所给信息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将思维过... 面对矛盾型作文,很多学生存在不能选择一个好的论证角度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矛盾思维法则,明确相互矛盾的信息必有一错。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信息价值判断三原则:符合说、相融说、有用说,对所给信息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将思维过程外化成文字即完成矛盾型作文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型作文 信息价值判断三原则 相符说 相融说 有用说
下载PDF
点评:渗透分类讨论 感悟类比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宝仓 高庆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年第5期23-25,共3页
本节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杨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整节课设计新颖、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给学生及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培养良好认知习惯,逐步渗透分类意识 1.1 注重情境创... 本节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杨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整节课设计新颖、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给学生及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培养良好认知习惯,逐步渗透分类意识 1.1 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直接呈现点C在线段AB所在直线上的位置不确定性问题,使点C的位置条件弱化,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该问题的起点较低,学生容易入手,能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讨论 类比思想 感悟 激发学习兴趣 不确定性问题 集中注意力 条理清楚 教学环节
原文传递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探究
3
作者 李洪涛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2年第6期89-90,共2页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学习要从基础教育开始。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此时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略高等级的信息语言,同时也便于进行简单的操作.更有利于进行检索资料辅助整个初中课程学习中所需的信息。文章就如何将计算机教育...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学习要从基础教育开始。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此时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略高等级的信息语言,同时也便于进行简单的操作.更有利于进行检索资料辅助整个初中课程学习中所需的信息。文章就如何将计算机教育深入发展到中学教育体系中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计算机教育:实施模式
下载PDF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志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年第11期11-12,共2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课堂上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教学 家国情怀
下载PDF
论创课的创造性思维——基于《孙权劝学》两个课例的研讨
5
作者 卢锡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1,共4页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可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境界。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开发创课。那么,什么是创课?开发创课又需要教师有怎样的素养呢?下面就以《孙权劝学》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孙权劝学》 创课 创造性思维 课例 敏捷性 新课标
下载PDF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中伟 赵静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年第2期11-13,共3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通过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研究传统和学科视角的解读,确定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由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课标中四大核心素养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通过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研究传统和学科视角的解读,确定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由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课标中四大核心素养的优点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 解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学历案”设计策略——以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一”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巧丽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第12期11-13,共3页
“单元学历案”是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的一种课程文本,其旨在落实“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的新课标要求,引导教师从“课时教案”走向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单元学习方案设计”。“单... “单元学历案”是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的一种课程文本,其旨在落实“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的新课标要求,引导教师从“课时教案”走向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单元学习方案设计”。“单元学历案”重在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重在“单元贯通”,文本编制分单元概览、分课时学习方案、单元整体作业与学后反思三部分,以期促使学生进入高投入、高认知、高表现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单元学历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一”
下载PDF
谈垂直化与水平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姝侠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2年第11期27-28,共2页
水平数学化是指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是把情景问题表述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亦指数学问题的水平发展.垂直数学化是从符号到概念的转化或用符号解决数学问题,亦指数学问题的梯度发展,类似演绎推理.本文拟举例来谈谈垂直化与水... 水平数学化是指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是把情景问题表述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亦指数学问题的水平发展.垂直数学化是从符号到概念的转化或用符号解决数学问题,亦指数学问题的梯度发展,类似演绎推理.本文拟举例来谈谈垂直化与水平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垂直 应用 数学问题 情景问题 梯度发展 演绎推理 符号
下载PDF
经典赛题 魅力飞扬——由一道竞赛题衍生出来的考题
9
作者 李姝侠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2期88-90,共3页
一般而言,竞赛题因难度大而不宜直接“拿来”作为中考题,但解决竞赛题所用到的独特思想方法又能反应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因而一些典型竞赛题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加工、打造竞赛题使之成为有一定份量和选拔功能的中考题,是中... 一般而言,竞赛题因难度大而不宜直接“拿来”作为中考题,但解决竞赛题所用到的独特思想方法又能反应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因而一些典型竞赛题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加工、打造竞赛题使之成为有一定份量和选拔功能的中考题,是中考命题的新动向之一,值得关注.下面以一道竞赛题为例,捕捉将其演变成中考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题 中考题 数学思维能力 “拿来” 思想方法 选拔功能 中考命题 命题者
下载PDF
数学学科中考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李姝侠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6期241-242,共2页
中考的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直接决定着中考成绩的优劣。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我认为数学学科中考复习应该重点关注六个问题,即:重视对资料的整合和复习计划的落实;重视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对中考说明的学习和研究;重... 中考的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直接决定着中考成绩的优劣。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我认为数学学科中考复习应该重点关注六个问题,即:重视对资料的整合和复习计划的落实;重视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对中考说明的学习和研究;重视教师教法和对学生学法的具体指导;重视对错误积累本的有效使用;重视考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中考 复习 策略
下载PDF
对一元二次方程审题引发的一些思考
11
作者 李姝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8期103-103,共1页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审题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失分的环节之一,其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审好题.那如何才能够避免学生在审题上存在的失误呢?本文针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审题针对性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确保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由于...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审题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失分的环节之一,其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审好题.那如何才能够避免学生在审题上存在的失误呢?本文针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审题针对性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确保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由于审题不利而导致失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一元二次方程 审题
下载PDF
善待学生的朴素理论
12
作者 王翠丽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0年第11期41-41,共1页
所谓的朴素理论是人们对某一组信息、事物、现象等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学生的朴素理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形成的,是不系统的、零散的,但其中有学生的思考、归纳和推理。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朴素理论,以激发并引导... 所谓的朴素理论是人们对某一组信息、事物、现象等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学生的朴素理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形成的,是不系统的、零散的,但其中有学生的思考、归纳和推理。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朴素理论,以激发并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理论 学生 生活经验 知识形成 学习兴趣 归纳 教师
下载PDF
浅议初中不等式例题的分类解法
13
作者 李姝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93-93,共1页
一、不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类型例题求解不等式|x-4|-|2x-3|≤1.分析在这一不等式中存在2个表示绝对值的符号,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零点分段法"对这个例题进行分类解析.解法|x-4|和|2x-3|。
关键词 绝对值符号 分类讨论思想 夏令营活动 思维能力 已知条件 题干 解集 旅游旺季 阅读题 宜春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