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颖 李欣 +2 位作者 姜达 张增叶 董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指导下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126例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生存质量影响评分3个方面改善的情况;分... 目的:探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指导下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126例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生存质量影响评分3个方面改善的情况;分析不同疼痛分级、病种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癌痛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规范化治疗后NRS评分的改善率在不同疼痛分级(P=0.001)、不同性别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不同病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112);规范化治疗后生存质量影响总分下降和爆发痛次数减少的改善率各组内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分级、病种对癌痛缓解情况影响不大。抗肿瘤治疗、无远处转移两个因素是促使NRS评分、生存质量影响评分下降的独立因素;无远处转移(P=0.046)是促使爆发痛次数减少的独立因素。结论:规范化治疗癌痛带来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生存质量影响评分的获益;接受抗肿瘤治疗、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止痛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镇痛 阿片类
下载PDF
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颖 姜达 +3 位作者 张增叶 董倩 崔彦芝 郑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就诊于该院的Caprini模型评分≥3分的37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监测其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分为预防抗凝组与非预防抗凝组,预防抗凝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 000 IU/d,...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就诊于该院的Caprini模型评分≥3分的37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监测其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分为预防抗凝组与非预防抗凝组,预防抗凝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 000 IU/d,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腺癌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鳞癌患者缩短(P=0.005),纤维蛋白原(FIB)增多(P=0.018);淋巴结转移患者DD升高(P=0.042);分期较晚的患者较分期较早的患者APTT缩短(P=0.042),FIB增多(P=0.023)。2预防性抗凝治疗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01),APTT延长(P=0.007),FIB减少(P=0.003)。3预防抗凝组、非预防抗凝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3.47%和9.76%(P=0.020)。4预防抗凝组中位OS较非预防抗凝组延长(P=0.016),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分期、是否转移最终进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P=0.003和P=0.002),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5)。5预防性抗凝治疗组应用LMWH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住院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如无抗凝禁忌应常规给予LMWH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高凝状态 肝素/低分子量 预后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颖 张增叶 姜达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20-522,527,共4页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Lovastatin)在体内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B16细胞株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等渗盐水灌胃1次/日;Lov1组:给予Lov 4 mg/(kg.d)灌胃;Lov2组:给予Lov 16 mg/(kg.d)灌胃;...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Lovastatin)在体内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B16细胞株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等渗盐水灌胃1次/日;Lov1组:给予Lov 4 mg/(kg.d)灌胃;Lov2组:给予Lov 16 mg/(kg.d)灌胃;DDP组:给予DDP 10 mg/kg(d14、21),腹腔注射;联合组:给予Lov 16 mg/(kg.d)+DDP 10 mg/kg(d14、21)。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Survivin、Fas、VEGF表达水平。结果C57小鼠接种B16细胞后3-5天,多数小鼠可以触及到瘤体,第21天测得各处理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周后处死小鼠,联合组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最低;对照组VEGF呈高表达(5.750±0.619);对照组Fas表达最低。对于每一种指标,比较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IH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v可通过下调Survivin、VEGF的表达而发挥其抑制B16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的作用,并可通过上调Fas的表达而诱导B16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洛伐他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urvivin!Fas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颖 赵晶 +3 位作者 姜达 董倩 崔彦芝 张增叶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栓治疗的意义。方法:观察37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血栓组18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共2次)以及常规抗肿瘤治疗。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栓治疗的意义。方法:观察37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血栓组18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共2次)以及常规抗肿瘤治疗。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比较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差异。结果:37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为4.9%。血栓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较非血栓组缩短(P<0.0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1),纤维蛋白原升高(P<0.01),血栓组的D-二聚体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的总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非血栓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血栓组患者明显延长(P=0.002)。置入静脉导管(P=0.004)和升高白细胞治疗(P=0.035)是影响血栓形成的独立因素。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患者可从抗凝治疗联合抗肿瘤治疗中获益。升高白细胞治疗和置入静脉导管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预后 治疗
原文传递
肝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狄岩 张增叶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8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肝素 抗肿瘤作用 TGF-Β VEGF
下载PDF
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姜达 董倩 张增叶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 诊断 隐匿型癌 CUPS
下载PDF
慢性应激性抑郁对大鼠皮下种植性肿瘤Walker256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双彪 姜达 张增叶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8-12,1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慢性应激性抑郁对大鼠皮下种植性肿瘤Walker256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及皮下种植性肿瘤模型,将48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单纯种瘤组(A组)只给予大鼠...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慢性应激性抑郁对大鼠皮下种植性肿瘤Walker256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及皮下种植性肿瘤模型,将48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单纯种瘤组(A组)只给予大鼠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种瘤前后均不给予应激;种瘤后给予应激性抑郁组(B组)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给予16d各种不同应激;种瘤前给予应激性抑郁组(C组)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前给予16d各种不同的应激;种瘤前后均给予应激性抑郁组(D组)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前后均给予16d各种不同的应激。观察各组大鼠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的生存期,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以及脾重、瘤重、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大鼠行为学指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活动时间、活动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5),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D组与B、C组相比,活动总路程亦显著减少(P<0.05),而活动时间、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减少、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延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生存期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明显缩短(P<0.05),而其他各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脾重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明显减轻(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瘤重的比较:A、B、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皮质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D组显著升高(P<0.05);D组较B、C组亦显著升高(P<0.05)。各组大鼠血清IL-6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能使大鼠表现出较明显的抑郁症状,自发活动减少,探究行为降低,且应激性抑郁时间越长,抑郁症状越严重。较长时间的慢性应激性抑郁可显著缩短荷瘤大鼠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抑郁 慢性 种植性肿瘤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7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雪莉 张增叶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8-359,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各部位 疼痛 芬太尼 投药 皮肤
下载PDF
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CDH1基因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丽 张立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研究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胃癌、30例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8例正常胃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单发... 目的研究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胃癌、30例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8例正常胃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1.3%和76.7%,癌旁组织分别为22.6%和23.3%,正常胃组织为0。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与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P>0.05)。结论 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胃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双原发癌 CDH1 甲基化
下载PDF
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丽 张立玮 丁国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11-4413,共3页
目的:研究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变化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18例双原发癌食管鳞癌患者癌... 目的:研究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变化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18例双原发癌食管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的表达。结果: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51.6%和66.7%,癌旁组织为22.6%和22.2%,正常组织为0%。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旁与正常组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发和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结论: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CDH1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双原发癌 CDH1 甲基化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雪莉 张增叶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735-1736,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生物碱类 卡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睾丸内胚窦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丽 丁国瑾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内胚窦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睾丸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经1个周期化疗后,左颈部、下腹及右睾丸肿物明显缩小,甲胎蛋白(AFP)显著下降。结论AFP结合睾丸B型超声检查能提高睾... 目的探讨睾丸内胚窦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睾丸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经1个周期化疗后,左颈部、下腹及右睾丸肿物明显缩小,甲胎蛋白(AFP)显著下降。结论AFP结合睾丸B型超声检查能提高睾丸内胚窦瘤的诊断率;早期诊断和睾丸高位切除术辅以术后化疗能提高其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内胚窦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癌性恶病质内科治疗进展
13
作者 张红欣(综述) 张增叶(综述) 姜达(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1-394,400,共5页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综合征,是肿瘤组织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肿瘤组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及特定因子作用于机体,而机体应激产生全身急性反应及神经内分泌反应,如此相互作用导致恶病质。同时,患者的年龄、体力活动水平和肌...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综合征,是肿瘤组织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肿瘤组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及特定因子作用于机体,而机体应激产生全身急性反应及神经内分泌反应,如此相互作用导致恶病质。同时,患者的年龄、体力活动水平和肌肉蛋白的异常代谢也被认为与癌性恶病质发生相关。目前,临床治疗癌性恶病质的策略主要针对改善患者的厌食症状,随着对发病机制深入了解,一些具有明确靶点的药物研究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病质 药物疗法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脑转移瘤合理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
14
作者 李颖 房晓萌 +3 位作者 姜达 董倩 张增叶 郑飞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脑转移瘤的合理治疗模式。方法以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各数据库建立起至2012年12月30日。以Jadad评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共纳入25篇文献,2 750例患者,依...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脑转移瘤的合理治疗模式。方法以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各数据库建立起至2012年12月30日。以Jadad评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共纳入25篇文献,2 750例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结果与单一治疗相比,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OR=0.58,95%CI为0.46-0.71,P<0.000 01);在综合治疗组中,与2种联合治疗方式相比,3种联合治疗方式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OR=0.63,95%CI为0.50-0.80,P=0.000 1);与局部治疗相比,全身+局部治疗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OR=0.68,95%CI为0.53-0.86,P=0.001);与全身治疗相比,全身+局部治疗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OR=0.59,95%CI为0.41-0.86,P=0.006);在全身+局部治疗中,与2种联合治疗方式相比,3种联合治疗方式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OR=0.52,95%CI为0.35-0.78,P=0.002);与非靶向治疗相比,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OR=0.76,95%CI为0.67-0.87,P<0.000 1)。结论脑转移瘤的合理治疗模式为手术、放疗、化疗3种治疗方式结合,即全身+局部治疗,如果具有应用分子靶向药物的指征,在原方案基础上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肿瘤治疗方案 存活率 脑转移
原文传递
拓扑替康、鬼臼乙叉甙、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5
作者 姜达 张增叶 +2 位作者 董倩 冯威健 石淑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拓扑替康 鬼臼乙叉甙 顺铂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肺炎的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荣华 张增叶 +2 位作者 李永丽 张运清 李同建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患者化疗后肺炎的发生率、致病菌、药敏及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化疗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出 12 0例化疗病人 ,72例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 ,查体肺部出... 目的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患者化疗后肺炎的发生率、致病菌、药敏及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化疗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出 12 0例化疗病人 ,72例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 ,查体肺部出现干、湿性口罗音 ,胸部CT ,胸透或胸片示肺部感染 ,临床诊断为化疗后肺炎 ,痰培养阳性。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有关方法 ,将疑为化疗后肺炎患者晨起漱口后第一口痰接种于血平板 ,3 7℃培养 72h ,并用MIC(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 )定量法做普通药敏试验。结果  ( 1)肺炎和白细胞的关系 :2 5 % ( 12 0例 480周期 )的患者因化疗后外周血WBC降至 3 4级而不同程度发热 ,发热的平均起始时间为停化疗后 7d。 15 % ( 72例 480周期 )的患者WBC降至 4级而发生肺炎。( 2 )肺炎与年龄的关系 :3 6.1% ( 2 6 72例 )发生于 3 2~ 5 9岁的患者中 ,63 .9% ( 4 6 72例 )的肺炎发生于 60~ 76岁的患者中 ( P <0 .0 5 )。 ( 3 )痰中致病菌种类 :一种细菌的肺炎感染率为 72 .2 % ( 5 2 72例 ) ,两种细菌的感染率为 2 5 % ( 18 72例 ) ,合并霉菌的感染率为 2 6.4% ( 19 72例 )。共检出革兰阴性菌 65株( 90 .2 8% ) ,革兰阳性菌 7株 ( 9.72 % ) ,二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学疗法 肺炎 致病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CDH1基因甲基化与食管鳞癌的关系
17
作者 李永丽 张立玮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9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状况及其与烟酒史、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食管鳞癌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组织CDH1基因的甲基化阳性...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状况及其与烟酒史、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食管鳞癌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组织CDH1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1.6%(32/62)、22.6%(14/62)和0(0/18)。癌与癌旁组织比较,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和正常组织比较,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84,P<0.01);癌旁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87,P>0.05)。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与其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鳞癌发生关系密切,在食管鳞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CDH1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 CPG岛 DNA甲基化
下载PDF
高剂量强度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转移性骨肉瘤1例
18
作者 张雪莉 丁国谨 +1 位作者 张运清 闫振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联合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E—cad基因甲基化与消化道肿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永丽 丁国瑾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E-cad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消化道肿瘤中该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可致E-cad表达下降或缺失,与食管癌、胃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胆囊癌、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E-cad基因甲基... E-cad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消化道肿瘤中该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可致E-cad表达下降或缺失,与食管癌、胃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胆囊癌、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E-cad基因甲基化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可能指导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基因治疗、预防及预测肿瘤转移复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黏着糖蛋白类 基因 甲基化 消化道肿瘤
原文传递
以眼球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达 董倩 张增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眼球转移 肺癌 手术 诊断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