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47
1
作者 徐会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年第3期166-171,共6页
本文综述了有关甘草酸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如水、钠潴留,低钾血症,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过敏反应较少,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胆汁性肝硬化、上消化道或牙龈出血、腹泻和精神症状。甘草酸类... 本文综述了有关甘草酸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如水、钠潴留,低钾血症,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过敏反应较少,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胆汁性肝硬化、上消化道或牙龈出血、腹泻和精神症状。甘草酸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机制与该药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关。α异构体甘草酸类药物甘利欣的安全性优于β异构体甘草酸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类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安全性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副作用 低钾血症 高血压 过敏反应
原文传递
解毒疏肝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元磊 曹玉鹃 +3 位作者 孙韬 艾春健 王爽 张楠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疏肝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症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水化、保肝、止吐药物...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疏肝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症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水化、保肝、止吐药物应用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解毒疏肝汤口服,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胀、黄疸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C30(EORTC QLQ-C30)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主要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胀、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1),EORTC QLQ-C30量表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症状领域、单测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毒疏肝汤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症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症 中药治疗 解毒疏肝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志强 刘凤新 何玉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引入患者自觉好转率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评判指标,观察与其他评判指标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8例,采用... 目的:探讨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引入患者自觉好转率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评判指标,观察与其他评判指标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6Cm Mx Pto Pa Z/18Mx Pto Pa Z,对照组给予6Cm VPto Pa Z/18VPto Pa Z(Cm:卷曲霉素,Mx:莫西沙星片,Pto:丙硫异烟胺,Pa:对氨基杨酸钠,Z:吡嗪酰胺,V:左氧氟沙星片),其中Cm采用改良手法穴位注射,并均全程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保肝治疗。研究对照2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在6个月和24个月时,观察组的患者自觉好转率、病灶消化率、空洞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痰培养阴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个月时痰培养阴性率2组无明显差别,χ2=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统计学上无明显差。6个月时χ2=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时χ2=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良手法穴位注射卷曲霉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联合左氧氟沙星。虽然莫西沙星组费用较高,但治愈率高,在目前耐多药肺结核难治性前提下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患者自觉好转率与其他疗效评判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疗效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霉素 莫西沙星 穴位手法注射 自觉好转率 病灶消化率
下载PDF
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志深 田立川 马海红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11期66-67,共2页
医院行政后勤科室作为医院管理的关键岗位,其绩效考核一直是医院实施绩效考核的难点。以岗位管理为导向,以工作标准为考核依据,建立起"岗、责、编、绩、酬对应管理"与"日常KPI综合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医院行政后勤岗... 医院行政后勤科室作为医院管理的关键岗位,其绩效考核一直是医院实施绩效考核的难点。以岗位管理为导向,以工作标准为考核依据,建立起"岗、责、编、绩、酬对应管理"与"日常KPI综合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绩效考核体系,为医院内部分配提供了依据,使绩效管理转化为医院发展的内在驱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岗位评价 目标管理 分配制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志强 刘凤新 何玉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检查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检查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数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4个月、7个月、10个月和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递增,2组患者的转阴率也逐渐呈递增的态势;治疗4个月、7个月、10个月和13个月后,观察组转阴率分别为55.00%、76.67%、86.67%、91.67%,观察组同一时间的痰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病灶吸收情况、转阴率等方面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爱华 王新丽 +4 位作者 孙艳芹 姜清河 刘霞 张梅 张凤朝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6-68,7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观察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苏片。治疗4个月后,比较2组免疫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白介素-12和白介素-18、CD4+、CD4+/CD8+值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8+值、血清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程,可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恩替卡韦 肝苏片 白介素-12 白介素-18 转化生长因子Β1 层黏连蛋白 透明质酸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志强 何玉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2,共5页
本研究了灵芝多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药物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对各组细胞分别进行干预,检测其凋亡、增殖能力变化情况,对细胞凋亡蛋白Bcl-2、PI3K、Ak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相比其他... 本研究了灵芝多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药物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对各组细胞分别进行干预,检测其凋亡、增殖能力变化情况,对细胞凋亡蛋白Bcl-2、PI3K、Ak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各组,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较低,且随着使用灵芝多糖干预时间延长,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自44.37%下降至20.11%。相比其他各组,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较高,且随着使用灵芝多糖干预时间延长,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自46.52%上升至77.93%。相比其他各组,高浓度组细胞Bcl-2、PI3K、Akt相对表达量较低。使用灵芝多糖进行干预,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其能力与自身细胞毒性无关,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PI3K、Akt表达有关,说明灵芝多糖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发展和扩散,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起到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肺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洁冰 唐平阳 《四川中医》 2020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规范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替诺福韦+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试验组4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自拟蚁利肝汤辅助西医规范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共9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替诺福韦+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试验组4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蚁利肝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相关因子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P<0.05);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接受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蚁利肝配方辅助西医规范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肝脏功能,延缓纤维化病程,且不良反应可耐受;该方案疗效优势可能与其对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表达更佳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利肝汤 乙肝 肝硬化 疗效 肝纤维化指标 炎性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宾 高爱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测定比较86例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测定比较86例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与载量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CD3^+、CD4^+、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1)。HBV DNA阳性组CD4^+/CD8^+、CD3^+、CD4^+低于HBV DNA阴性组,CD8^+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低拷贝组CD3^+、CD4^+、CD4^+/CD8^+高于高拷贝组(P<0.05),低拷贝与高拷贝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随着病毒载量增加逐渐减少,CD8^+逐渐升高,CD4^+/CD8^+逐渐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免疫功能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T淋巴细胞亚群 病毒拷贝 免疫
下载PDF
真武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柴梅 姚耀 +1 位作者 曹玉鹃 苏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用真武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观... 目的:观察用真武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内服。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腹水消退率,检测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监测外周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肾脏损伤因子-1(Kidney damage factor-1,KIM-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χ~2=4.107,P<0.05);观察组患者腹水消退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3周、4周后的腹水消退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U=10.814,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肝功能、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相关指标AST、TBiL、ALT、BUN、24h尿蛋白定量、SCr、尿α1-MG、β2-M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而Alb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sIL-2R、IL-8、KI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利于促进患者腹水的消退,提高肝肾功能,其机制与调控血清中sIL-2R、IL-8、KIM-1水平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减轻局部炎性损伤、发挥肝肾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顽固性腹水 真武汤 防己茯苓汤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殷智晔 侯永华 +1 位作者 李素方 殷志晓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α-...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α-硫辛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总体症状评分(total symptoms score,TSS),异常压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例数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及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CSS及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力觉异常者所占比例、温度觉异常者所占比例及振动感觉阈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河北省沧州市不同水碘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顺利 温松臣 +7 位作者 赵明 刘华 朱占军 李金文 路萍 王琳琳 孙红轩 张从容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了解沧州市不同水碘地区儿童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沧州市选择15个村作为监测村,每个监测村采集饮用水水样2份(均是集中供水),测定水碘含量;抽取8—10岁儿童100名(男女各半)检查甲状腺,抽取其... 目的了解沧州市不同水碘地区儿童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沧州市选择15个村作为监测村,每个监测村采集饮用水水样2份(均是集中供水),测定水碘含量;抽取8—10岁儿童100名(男女各半)检查甲状腺,抽取其中不少于50名儿童(男女各半)检测尿碘含量。在水源性高碘村,居民食用盐监测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进行;在非高碘村,采集检测尿碘的学生家庭食用盐盐样,进行盐碘监测。高碘村盐碘检测采用半定量法。非高碘村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检测采用仲裁法(GB/r13025.7—2012)。水碘和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结果共调查15个村,水碘含量范围为28.2—1128.0μg/L。共检测尿样1066份,各调查村尿碘中位数在102.6~1162.0μg/L。共检查8~10岁儿童1575人,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125例,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7.9%。男性检出率为7.0%(61/871),女性检出率为9.1%(64/704),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7,P〉0.05);尿碘处于适宜水平(100-〈200μg/L),超过适宜水平(200-〈300μg/L)、碘过量(≥300μg/L)监测村的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5%(23/508)、7.8%(4/51)、11.6%(59/507),不同尿碘水平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0,P〈0.01)。水碘含量在10~〈100、100-〈300、≥300μg/L的监测村8~10岁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13/448)、7.9%(25/317)、10.7%(87/810),x2=23.86,P〈0.05]。甲状腺结节单侧患病占64.8%(81/125),多发结节占58.4%(73/125),其中,水碘〈300和≥300μg,L的监测村多发结节占34.2%(13/38)和69.0%(60/87),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尿
原文传递
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永利 孔令茹 +3 位作者 张洁 郭素玲 吴昱 谢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59-660,共2页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菌溶解产物 儿童
下载PDF
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宝栋 白晶 +5 位作者 潘亮 刘涛 毕振云 宋伟伟 董猛 李娜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观察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法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 目的观察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法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针法是一种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吞咽障碍 中风后遗症 序贯针法 针药并用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英 李玉苓 孔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1-42,46,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抑制人肝癌组织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①选用昆明种小鼠6只(雌雄各半,供传代用),昆明种小鼠1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肝癌模型组(30只),人参皂苷Rg3组(30只),5-FU(5-氟尿嘧啶)组(30只),人参...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抑制人肝癌组织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①选用昆明种小鼠6只(雌雄各半,供传代用),昆明种小鼠1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肝癌模型组(30只),人参皂苷Rg3组(30只),5-FU(5-氟尿嘧啶)组(30只),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30只)。采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肝内注射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22肝内注射24h后,人参皂苷Rg3组小鼠灌胃给药,5-FU组腹腔内注射给药,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灌胃和腹腔内注射给药,连续10d后处死各组全部小鼠并留取标本进行检测。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5-FU组、人参皂苷Rg3组、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肝癌模型组(均P<0.05);人参皂苷Rg3组和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5-FU组(均P<0.05);人参皂苷Rg3联合5-FU组小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人参皂苷Rg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抑制肝癌细胞血管生成,其可能机制是抑制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人参皂苷RG3 药理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小鼠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介导IL-23/Th17对重症肺炎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洪丽 张良东 +2 位作者 郭连胜 沈红瑞 张梅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通过介导IL-23/Th17平衡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免疫功能及肺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另设健康组。经一系...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通过介导IL-23/Th17平衡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免疫功能及肺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另设健康组。经一系列干预后,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变化;脱颈处死大鼠,取双侧肺组织测量肺湿干质量比;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23、IL-17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肺病理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健康组大鼠静息通气量、气道阻力比值依次升高,肺湿干质量比与血清IL-23、IL-17水平依次降低(P<0.05)。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变实,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浆液性渗出;与模型组比较,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肺泡结构完整性、形态均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模型组、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健康组,大鼠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依次降低(P<0.05)。模型组、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健康组,大鼠肺组织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NF-κB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通过介导IL-23/Th17平衡,增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免疫功能,减轻肺部损伤,这可能与调节IκBα/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肺炎 IL-23/Th17轴 免疫功能 核转录因子kappaB信号通路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梅 杨永生 +1 位作者 韩金鹏 周惠娟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UDCA治疗... 目的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UDCA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AC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肝纤维化相关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Ⅳ-C)和透明质酸酶(HA),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ALB),凝血功能相关指标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磷脂转运蛋白(PLTP)和肝胆酸(CG)水平,观察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腹胀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PCⅢ、Ⅳ-C和HA水平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TBIL和AST水平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ALB水平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APTT、PT和TT显著长于联合组(P<0.05),FIB水平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sVCAM-1、PLTP和CG水平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NAC联合UDC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微循环及肝纤维化,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NAC) 熊去氧胆酸(UDCA)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内胆汁淤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血清HMGB1、CTLA4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清河 高爱华 欧亚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肝脏组织受损的炎症疾病,而重度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一种分型,据调查显示,约有60%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将会发展至重症乙型肝炎[1-3]。其病理特点为肝脏组织细胞坏死,同时具... 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肝脏组织受损的炎症疾病,而重度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一种分型,据调查显示,约有60%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将会发展至重症乙型肝炎[1-3]。其病理特点为肝脏组织细胞坏死,同时具有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乙型肝炎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N-乙酰半胱氨酸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苏片联合替诺福韦对重症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洁冰 唐平阳 +3 位作者 张晓兰 亢泽峰 韩元丽 徐会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77-78,84,共3页
目的探究肝苏片联合替诺福韦对重症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乙肝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替诺福韦组、联合治疗组各63例,替诺福韦组患者使用替诺福韦进行治疗,联合治疗... 目的探究肝苏片联合替诺福韦对重症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乙肝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替诺福韦组、联合治疗组各63例,替诺福韦组患者使用替诺福韦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肝苏片联合替诺福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AST、GGT、ALT水平低于替诺福韦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HA、LN、PC-Ⅲ水平均低于替诺福韦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IL-8、IL-17、hs-CRP水平均低于替诺福韦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gA、IgM、IgG水平均低于替诺福韦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替诺福韦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替诺福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肝苏片联合替诺福韦对重症乙肝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肝功能,减轻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苏片 替诺福韦 重症乙肝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芝晶 胡叶 李洪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研究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患者240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190例再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常规测定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 目的研究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患者240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190例再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常规测定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用ELISA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发病后24h内SIRS组D-二聚体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MODS组患者血D-二聚体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D-二聚体与预后呈负相关(r=-0.2879,P<0.01)。结论检测SIRS患者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MODS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