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松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龙红 周锡祥 +2 位作者 沈家智 董世绫 饶文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9-320,共12页
本研究根据吉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大量解析木资料,在分析其干形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湿地松二元立木动态材积模型。材积模型经适用性检验表明:具有精度高、稳定可靠的特点。该模型不但能充分利用样木信息,而且参数能对样木信息... 本研究根据吉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大量解析木资料,在分析其干形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湿地松二元立木动态材积模型。材积模型经适用性检验表明:具有精度高、稳定可靠的特点。该模型不但能充分利用样木信息,而且参数能对样木信息资料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作出解释。材积模型可以在研究区域范围内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立木材积 模型
下载PDF
湿地松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龙红 周锡祥 +2 位作者 沈家智 董世绫 饶文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3期39-50,共12页
湿地松目前已成为江西省重要的森林资源.本研究根据吉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大量解析木资料,在分析其干形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湿地松二元立木动态材积模型.材积模型经适用性检验表明:模型具有高精度、稳定可靠的特点.该模型不但... 湿地松目前已成为江西省重要的森林资源.本研究根据吉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大量解析木资料,在分析其干形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湿地松二元立木动态材积模型.材积模型经适用性检验表明:模型具有高精度、稳定可靠的特点.该模型不但能充分利用样木信息,而且其参数能对样木信息资料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作出解释.材积模型可以在研究区域范围内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93
3
作者 旷远文 温达志 +1 位作者 钟传文 周国逸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9-717,共9页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在土壤一植物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植物去除土壤水体等介质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项安全、廉价的技术,已成为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它通过植物吸收、根滤、稳...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在土壤一植物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植物去除土壤水体等介质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项安全、廉价的技术,已成为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它通过植物吸收、根滤、稳定、挥发等方式清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国内外有关植物修复的研究报道和概述很多,但对植物根系分泌物在植物修复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理少有述评。本文从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和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出发,对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在去除环境污染物中的作用机理和功能地位进行了总结,并借助研究事例对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的内外因子,如植物种类、营养胁迫、重金属胁迫、根际环境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其它环境因子进行了讨论。概言之,根系分泌物在修复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通过调节根际pH值、与重金属形成螯合物、络合反应、沉淀、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来改变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存在形态以及提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减轻它对环境的危害。在清除有机污染物时,根系分泌物中的酶可以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直接降解,根系分泌物影响下的微生物也可以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间接降解,且被认为是主要的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樟树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丹 曾解放 +2 位作者 范国荣 王鹏 陈尚钘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
概述了樟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按樟树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樟树划分为芳樟型,樟脑型,油樟型,异樟型和龙脑型等5个化学类型,主要含有芳樟醇、樟脑、黄樟油素、橙花叔醇和龙脑等化含物。介绍了樟树精油的抑菌活性与应用,综述了其对... 概述了樟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按樟树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樟树划分为芳樟型,樟脑型,油樟型,异樟型和龙脑型等5个化学类型,主要含有芳樟醇、樟脑、黄樟油素、橙花叔醇和龙脑等化含物。介绍了樟树精油的抑菌活性与应用,综述了其对细菌、真菌的抑制作用,并讨论了我国樟树育种、精油提取及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樟树精油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精油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湿地松幼林施肥五年生长反应 被引量:17
5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2 位作者 黄小勤 肖齐绪 李祖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24-628,共5页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幼林对N、P、K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幼林对N、P、K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2、P2O5100kg/hm2时,立木蓄积达到42.01m3/hm2,比不施肥增加90%;单施磷肥湿地松幼林的生长反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施P2O550~200kg/hm2时,立木蓄积比不施肥增加34%~74%;P肥不同用量水平的肥效差异不显著;作基肥优于追肥,同等P量分次追施优于一次性施肥。K肥效果不明显。单施N肥在施后前三年有显著负效应,至第五年负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幼林 施肥 生长效应 低丘红壤
下载PDF
油茶优良无性系1年生苗木生长表现 被引量:11
6
作者 左继林 幸伟年 +6 位作者 雷小林 刘胜 易文红 周文才 龚春 敖婉初 徐林初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为给油茶良种优质苗木的培育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定量研究了赣无系列油茶24个无性系的生长规律,将其苗木生长过程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从9月中旬开始各无性系的苗高与叶片都进入速生期,9月下旬达生长高峰,各无性系... 为给油茶良种优质苗木的培育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定量研究了赣无系列油茶24个无性系的生长规律,将其苗木生长过程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从9月中旬开始各无性系的苗高与叶片都进入速生期,9月下旬达生长高峰,各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生长阶段差异显著;同时,调查分析了各无性系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变化情况,其中赣无24、赣447、兴46与赣190成活率较高,无24与赣84-3成活率较低;各无性系保存率随时间递减,其中赣84-8、赣83-1、赣447与赣无24最终保存率较高,而无12保存率最低,不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苗木 生长表现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疫木生物除害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元生 李新远 +1 位作者 于海萍 罗致迪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6,52,共6页
为提高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效率,并提高林间天敌花绒寄甲种群数量,采用"疫木隔离+释放花绒寄甲+种植茯苓"的方法,开展了疫木生物除害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铁丝网罩就地隔离疫木、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利用疫木... 为提高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效率,并提高林间天敌花绒寄甲种群数量,采用"疫木隔离+释放花绒寄甲+种植茯苓"的方法,开展了疫木生物除害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铁丝网罩就地隔离疫木、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利用疫木种植茯苓3种措施组合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对松褐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可起到明显的阻断作用,降低了松材线虫对健康松树的致死率。"疫木隔离+释放花绒寄甲+种植茯苓"处理的病死木减退率达93.05%、防效达85.34%,为各处理中最优;其次是"疫木隔离+释放花绒寄甲"处理,病死木减退率为92.91%,防效为85.07%,与前一处理的防效无显著差异;"疫木隔离+种植茯苓"处理的病死木减退率为88.62%,防效为76.03%,显著低于前两处理的防效。"疫木隔离+释放花绒寄甲"措施中的疫木未能充分利用;"疫木隔离+种植茯苓"措施虽然提高了疫木无害化利用价值,但未能增加林间花绒寄甲种群数量。综合考量,疫木就地隔离后,在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待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在疫木木段接菌种植茯苓是利用生物技术对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无害处理的优良方法,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褐天牛 花绒寄甲 疫木隔离 茯苓种植
原文传递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剑敏 龚倾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049-18051,共3页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与此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与此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适游期、旅游区位条件等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风景资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井冈山竹柏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其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邓贤兰 肖平根 +2 位作者 吴杨 段世华 徐日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97,共6页
采用样方法对江西井冈山竹柏〔Nageia nagi(Thunb.)Kuntze〕种群的4个样地进行了调查,并据此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格局及其群落区系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将种群分为6个径级,其中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数量最... 采用样方法对江西井冈山竹柏〔Nageia nagi(Thunb.)Kuntze〕种群的4个样地进行了调查,并据此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格局及其群落区系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将种群分为6个径级,其中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数量最多,比例分别达到33.33%和30.48%,种群的年龄结构为金字塔型。随径级增加种群生命期望值逐级递减、种群中的存活个体数逐渐减少;其中,Ⅰ级幼苗的死亡率最小、生命期望值最大,而Ⅵ级衰老株死亡率最大;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直线型);种群的方差/均值比达到3.41,表明其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该竹柏群落包含维管植物34科56属62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8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25科47属53种,以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维管植物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但均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各样地间的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但均为Pielou指数较高,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较低;群落不同层次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均为灌木层最高、乔木层最低,但乔木层的多样性变幅较大。研究结果显示:该竹柏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但物种多样性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柏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物种组成 群落特征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火炬松林分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家智 《江西林业科技》 1995年第6期10-16,共7页
火炬松林分生长过程研究沈家智(江西省永丰县林业局331500)火炬松PinustaedaL.,我省70年代开始引种营造的已郁闭成林,成为全省重要的森林资源。本文对现实火炬松林分按径阶抽取树干解析样木,通过回归分析,对... 火炬松林分生长过程研究沈家智(江西省永丰县林业局331500)火炬松PinustaedaL.,我省70年代开始引种营造的已郁闭成林,成为全省重要的森林资源。本文对现实火炬松林分按径阶抽取树干解析样木,通过回归分析,对林分生长过程进行解析,探讨火炬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林分生长
下载PDF
黄栀子栽培技术与利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钟传文 温达志 《林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系统阐明了黄栀子生长发育特性、生境条件、栽培与管理技术及其加工利用途径 ,指出黄栀子品种、产地、年龄、栽植密度及经营水平是影响其丰产不稳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天然采种与人工栽培试验进行黄栀子产量、种质性状和果实色泽等指标的... 系统阐明了黄栀子生长发育特性、生境条件、栽培与管理技术及其加工利用途径 ,指出黄栀子品种、产地、年龄、栽植密度及经营水平是影响其丰产不稳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天然采种与人工栽培试验进行黄栀子产量、种质性状和果实色泽等指标的对比分析 ,选出 3个优良种群即丰栀子 1号、大果 2号和密粒 3号。针对当前有些黄栀子林丰产期短、丰产稳产甚至栀园过早衰败等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栀子 生长特性 栽培技术 抚育管理 收获 加工利用
原文传递
人工杉木林单株径阶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曙我 贺传峰 +5 位作者 姚闻 伍亮亮 朱龙章 王武文 张俊 张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7期95-99,共5页
对树干开展削度方程的研究,既有利于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也是编制出材量和出材率表的需要。选择人工杉木林作为对象,用1 389株伐倒样木数据,通过干形分析和多指标比较,选定能拟合树干任意直径限处的材长、任意高度处的直径的最佳削度方程... 对树干开展削度方程的研究,既有利于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也是编制出材量和出材率表的需要。选择人工杉木林作为对象,用1 389株伐倒样木数据,通过干形分析和多指标比较,选定能拟合树干任意直径限处的材长、任意高度处的直径的最佳削度方程;通过计算机理论造材,编制出杉木单株径阶材种出材率表。该方法提高了材种数表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杉木林 削度方程 材种出材率
下载PDF
吉安市主要树种类型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家智 《江西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6-19,46,共5页
针对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对林分或样地材积估计偏差太大,本研究利用103块样地资料,建立了吉安市杉木、国外松、阔叶树等3个主要树类的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3个树类的模型用于林分材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都在±1%以内,相对误... 针对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对林分或样地材积估计偏差太大,本研究利用103块样地资料,建立了吉安市杉木、国外松、阔叶树等3个主要树类的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3个树类的模型用于林分材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都在±1%以内,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小于3.6%。其估计精度可达到近似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而又不增加野外工作量。此外,还将杉木和国外松人工林合并进行了建模,效果也相当理想,仍能满足建模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安市 树种类型 相对树高 曲线模型 应用
下载PDF
湿地松幼林施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炳堂 洪顺山 +1 位作者 肖齐绪 李祖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0-387,共8页
在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45%、52%~109%、119%~1... 在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45%、52%~109%、119%~195%、29%~49%。湿地松连年生长的比较反映出,施P或配合N、K,造林施肥的当年肥效极为显著,H、GBA较对照分别增长26%~55%、119%~195%;其后效在第2年也极显著;第3年结合追肥,其当年H、GBA、BA生长仍较对照有极显著的增长。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NPK完全肥料的效果最佳,但除与单施P的GBA有显著差异外,NPK与NP、PK、P无明显区别,不同剂量P之间也无明显差异。将P用作基肥和追肥及其联合施用的效果是,基施远较追施为优;同等剂量时,一次基肥比基、追或追、追各半要优。单追施N(尿素)在一次施用量较大(100kg/hm2N)时,则有显著的负效应,以第2年追施尿素的负效应最大。试验表明在该土壤立地条件下,基施P2O525~50kg/hm2时,对目前的湿地松幼林生长即有足够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幼林 施肥试验 幼林生长
下载PDF
花绒寄甲与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三者间长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元生 黄名广 +4 位作者 罗致迪 曾凡玉 温德才 吴艳 魏钦钦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9,共7页
利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是一条优良的、长效的措施,花绒寄甲是控制松褐天牛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优势天敌。为评价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效果,于2020—2022年在江西部分疫区开展了“疫木不砍伐或不清除,只释放花绒寄甲”试验,通过对林间松... 利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是一条优良的、长效的措施,花绒寄甲是控制松褐天牛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优势天敌。为评价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效果,于2020—2022年在江西部分疫区开展了“疫木不砍伐或不清除,只释放花绒寄甲”试验,通过对林间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监测、花绒寄甲寄生率及病死树下降率调查,研究了花绒寄甲林间种群增加量、松褐天牛种群下降率与病死树减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最高寄生率达94.19%,平均寄生率由2020年的13.19%增加到2022年的72.44%,提高5.49倍;病死株数量在前2 a下降不明显,直至第3 a之后,病死树数量才急剧下降,病死树校正减退率平均为68.00%,其中马尾松纯林的校正减退率为72.37%,显著高于松阔混交林的校正减退率(59.26%);松材线虫病的病株率随松褐天牛种群密度降低而降低,呈显著正相关;与防治前(2019年)相比,2022年的松褐天牛种群密度下降58.43%~98.67%,平均下降了89.43%,而花绒寄甲的种群数量却呈现急剧增加,3 a平均上升221.03%,这说明,在疫木不清除条件下,通过3 a的天敌释放,能大幅度提高林间自然花绒寄甲虫口密度,同时显著降低害虫天牛的虫口密度,显著降低松材线虫病的病死树数量,从而达到持续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病 种群密度 病株率 减退率 寄生率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确权的监测报告——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小兰 曾解放 朱述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明晰产权、分山到户"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核心,2011年通过对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确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林权确权工作进展顺利,主要表现为集体林改中农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林地产权落实到... "明晰产权、分山到户"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核心,2011年通过对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确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林权确权工作进展顺利,主要表现为集体林改中农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林地产权落实到位、农户对家庭林地勘界结果清楚,林权纠纷数量逐步减少、村级组织是林权纠纷调处的基础力量。但同时发现各地林权纠纷现象普遍,有许多新的纠纷出现,纠纷原因复杂且呈现动态性,没有调处的林权纠纷还有两成左右。林权纠纷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农户对已调解的林权纠纷满意度不高,不满意率占到31%。为此,建议调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以维护林区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权确权 监测报告
下载PDF
红壤丘陵湿地松造林施肥的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炳堂 洪顺山 +2 位作者 李祖勋 肖齐绪 袁润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5-52,共8页
在江西省永丰县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丘陵,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两年的结果初步表明,造林时施肥的当年就有明显肥效,并且延续到第2年,使地径总生长量较对照增加42%~70%、树高增长51%~64%、冠幅增大40%... 在江西省永丰县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丘陵,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两年的结果初步表明,造林时施肥的当年就有明显肥效,并且延续到第2年,使地径总生长量较对照增加42%~70%、树高增长51%~64%、冠幅增大40%~78%。在各施肥处理中,以NPK完全肥料的效果最佳,NP配施的效果为其次;PK配合与NP相当或略别;再次为单施P与对照均有极显著差异。在本试验区土壤条件下,施P_2O_525kg/hm ̄2时,剂量已足够;单施N会使湿地松当年生长量减少,减少幅度随施N量的提高明显加大,单施K对生长无明显作用。钙镁磷肥用于造林时施基肥和第2年追肥都有明显肥效,但作基肥明显优于追肥。施肥对湿地松的造林成活率无显著影响,施N会使之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造林施肥 红壤丘陵 效应
下载PDF
温度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元生 李欣 邓必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5-551,共7页
【目的】致瘿性昆虫-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探明温度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该害虫的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恒温接种、饲养的方法,测... 【目的】致瘿性昆虫-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探明温度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该害虫的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恒温接种、饲养的方法,测定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19、22、25、28、31℃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利用直线回归(图测法)、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了温度与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关系,并用直线回归方程求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温度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卵至蛹各虫态、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在19~31℃范围内,各虫态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图测法直线回归方程更能准确拟合桉树枝瘿姬小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桉树枝瘿姬小蜂卵、幼虫、蛹、成虫(存活)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78、10.29、14.64、14.73和12.68℃,有效积温分别为86.96、588.24、92.59、104.17和712.34 d·℃,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25.68、25.65、24.58、26.42和23.84℃,发育适宜温区为12.21~35.48℃。2017-2019年,该害虫在江西赣南发生世代数理论值为4.27代,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结论】温度是影响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预测该蜂的发育历期、发生区域、发生期和发生代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尤其对该蜂成虫发生期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温度 发育速率
下载PDF
马褂木优良地理种源试验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廷超 夏春平 +2 位作者 吴昊 史涛 杨春惠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湖北来凤县推广应用马褂木优良地理种源及其栽培技术并营造试验林400hm2,经过6年试验,造林地林分郁闭度和蓄积等都达到了速生丰产指标,起到了示范作用。对造林地土壤监测发现,采用马褂木造林后,林地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情况... 在湖北来凤县推广应用马褂木优良地理种源及其栽培技术并营造试验林400hm2,经过6年试验,造林地林分郁闭度和蓄积等都达到了速生丰产指标,起到了示范作用。对造林地土壤监测发现,采用马褂木造林后,林地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在马褂木造林推广之前,我们做了马褂木种源对比试验,选出在当地表现较优的鹤峰和庐山两个种源,并在湖北省西部地区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地理种源 栽培技术 水土保持
下载PDF
Quality Evaluation on Forest Resources in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Qingliang Mountain in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剑敏 龚倾 余本锋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9期62-65,共4页
Based on the deep survey, the paper had concluded basic conditions of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Qingliang Mountain including geological location, physiographic condition, climate and hydrologic condition. It had introdu... Based on the deep survey, the paper had concluded basic conditions of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Qingliang Mountain including geological location, physiographic condition, climate and hydrologic condition. It had introduced forest resources from the aspects of biological landscape, physiographic landscape, hydrologic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it had mad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tourism period, and tourist location condition of the Forest Park. On this basis, it has evaluated forest resources' quality, regional environment's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Qingliang Mountain, beneficial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tection standards, utilization forms, development scale and service fun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providing effective guidance fo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forest p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Qingliang MOUNTAIN FOREST RESOURCES QUALITY Evalu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