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模糊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1
-
-
作者
李嘉祥
-
机构
江西省临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1993年第3期42-46,共5页
-
文摘
所谓“模糊”,指的是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思维与语言)的不稳定、不精确、不清晰。通常,人们的认知就有一种模糊性。学生的学习亦然。学生的学习对象,既有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大致地把握住学习的对象,如果他们学会对学习材料的“模糊处理”,就能够更加快速而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事物。
-
关键词
作文兴趣
学习对象
语感能力
中学生作文
思节
文学作品
李龟年
《项链》
仿写
精确语言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刺激——反应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嘉祥
-
机构
江西省临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5-37,共3页
-
文摘
刺激——反应理论是本世纪上半叶在西方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是继承英国联想心理学派的一种理论体系。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桑代克、吴伟士与斯金纳。这一理论的主要命题有三:①学习联结说,②共同元素说,③操作条件反射说。学习联结说桑代克认为,神经系统中刺激同反应联结的形成是最基本的,学习就是形成这种联结。他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因此,学习联结说又称尝试错误,简称试误说。共同元素说桑代克与吴伟士进行了知觉训练迁移实验,他们认为,任何单独心理官能的改善,未必使其它有同一名称的官能得到改善。
-
关键词
反应理论
尝试错误
联想心理学
心理官能
元素说
操作条件反射
心理学流派
桑代克
试误说
主要命题
-
分类号
G527.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