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小区地下室上浮事故处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凯元 赖颖 淦家闻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58-64,共7页
某小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由于地下室顶板上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覆土,在突发性特大暴雨后,结构局部区域发生地下室上浮导致与主楼交界处开裂及地下室部分梁、墙体开裂、框架柱上部产生裂缝。结合该小区上浮后的实际情况和原设计图纸,... 某小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由于地下室顶板上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覆土,在突发性特大暴雨后,结构局部区域发生地下室上浮导致与主楼交界处开裂及地下室部分梁、墙体开裂、框架柱上部产生裂缝。结合该小区上浮后的实际情况和原设计图纸,对现场开展了检测鉴定,并针对小区上浮事故的原因及负一、二层地下室中各类建筑构件开裂的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地下室组合抗浮加固方案。经几个丰水期的实践检验,该小区地下室抗浮加固工程施工质量和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结构 抗浮分析 裂缝处理 加固设计
下载PDF
浅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聂海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022-0025,共4页
房屋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损伤和功能退化。为了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结构加固技术。本文综述了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几种结构加固技术,包括植筋加固法、... 房屋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损伤和功能退化。为了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结构加固技术。本文综述了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几种结构加固技术,包括植筋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技术、结构粘钢加固法、注浆加固法以及钢丝网砂浆加固技术等,分析了它们的原理、特点、适用条件和施工要点。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 结构加固 施工技术 植筋 粘钢 注浆
下载PDF
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3
作者 聂海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8期0031-0034,共4页
为了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生态污染等问题,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包括优先选择节能环保材料、严格遵守节能设计标准、重视低碳环保生态和谐等方... 为了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生态污染等问题,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包括优先选择节能环保材料、严格遵守节能设计标准、重视低碳环保生态和谐等方面。之后提出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通过灵活运用墙体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等措施,增强房屋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实现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 节能技术 应用策略
下载PDF
体内移植羊膜对家兔肌腱损伤模型肌腱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华萍 吕虎 +2 位作者 周英勇 李佳蓉 郭光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498,共8页
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羊膜体内移植对肌腱损伤修复的影响。60只跟腱损伤家兔动物模型采用同体对照动物实验方法,大体观察伤口愈合、肌腱粘连及肌腱肥大情况,并分别于术后第2、4、6周等3个时间点取跟腱,HE染色观察损伤区域炎细胞浸润和成... 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羊膜体内移植对肌腱损伤修复的影响。60只跟腱损伤家兔动物模型采用同体对照动物实验方法,大体观察伤口愈合、肌腱粘连及肌腱肥大情况,并分别于术后第2、4、6周等3个时间点取跟腱,HE染色观察损伤区域炎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排列塑形状况,拉伸试验测定肌腱弹性模量。另取4只家兔不做肌腱切断术作为正常对照,在第0周测定肌腱弹性模量。全部实验动物皮肤切口在术后1周内基本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情况。羊膜实验组跟腱粘连动物数量和肌腱断裂区域肥大程度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两组动物炎症反应均达到最高值,但羊膜实验组炎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数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两组实验动物样本中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胶原纤维积累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羊膜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排列更具有序性,尤其是在术后第6周,明显好于阴性对照组。术后第2周和第4周,羊膜实验组肌腱弹性模量均优于阴性对照组(P<0.05)。羊膜具有促进肌腱早期愈合和抗炎、抗粘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跟腱 跟腱愈合 粘连 细胞外基质支架
下载PDF
羊膜对家兔神经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华萍 任越 +4 位作者 熊亚雯 陈杰 彭崇军 苗春云 吕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38-39,F0002,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对手术切断坐骨神经的家兔体内损伤神经修复的影响,探索生物羊膜对损伤神经修复效果。方法外科手术切断25只家兔双侧坐骨神经,再进行神经端-端缝合;采用同体对照法,实验组(右侧)神经切口缝合处包裹冻干生物羊膜,对照组...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对手术切断坐骨神经的家兔体内损伤神经修复的影响,探索生物羊膜对损伤神经修复效果。方法外科手术切断25只家兔双侧坐骨神经,再进行神经端-端缝合;采用同体对照法,实验组(右侧)神经切口缝合处包裹冻干生物羊膜,对照组(左侧)缝合处不用羊膜包裹;缝合皮肤,术后8周观察结果。结果大体肉眼观察:神经切口包裹羊膜的实验组神经愈合形态良好,未见神经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未见瘢痕与神经瘤形成;对照组中12例神经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1例有直径2.6mm的神经瘤形成。显微观察:实验组神经纤维生长情况良好,修复后的神经纤维形态结构正常;对照组可见部分恢复不良的纤维。神经纤维计数:实验组神经纤维再生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生物羊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神经损伤 修复 动物 实验 家兔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与移植医学的里程碑—羊膜 被引量:3
6
作者 邵毅 苗春云 余瑶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7期9-11,共3页
羊膜是生物技术和医学革命的产物,其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医学历史久远。随着Davis?首次用羊膜作为替代材料进行皮肤移植后,羊膜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在基础研究领域,羊膜用于细胞培养载体、分子生物筛、膜控释药系统... 羊膜是生物技术和医学革命的产物,其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医学历史久远。随着Davis?首次用羊膜作为替代材料进行皮肤移植后,羊膜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在基础研究领域,羊膜用于细胞培养载体、分子生物筛、膜控释药系统等;而在临床中羊膜可作为胶原纤维支架、生物敷料、植入材料、黏膜替代材料等应用于各个部位的皮肤、黏膜、肌肉、神经、骨骼等损伤。本研究阐述了羊膜的特点、羊膜移植技术及其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应用 医学
下载PDF
公路软土路基自动化监测及灰色模型预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木根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5期89-92,共4页
软土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高孔隙比等特点,会造成填筑后的路基发生快速或不均匀沉降,需要对实际沉降进行监测和稳定性分析,预测后续的沉降变化趋势,对累计沉降或速率变化异常值进行预警。以湖北省某高速公路项目为实例,对自动化沉降... 软土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高孔隙比等特点,会造成填筑后的路基发生快速或不均匀沉降,需要对实际沉降进行监测和稳定性分析,预测后续的沉降变化趋势,对累计沉降或速率变化异常值进行预警。以湖北省某高速公路项目为实例,对自动化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同时运用GM(1,1)模型进行动态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土路基沉降 自动化监测 灰色理论
下载PDF
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讨
8
作者 戚志敏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19期64-66,共3页
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工程,科技高速化发展改变了当下的施工形式,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不仅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本文主要剖析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 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工程,科技高速化发展改变了当下的施工形式,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不仅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本文主要剖析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施工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给排水工程 技术研究
下载PDF
基于BIM的地铁车站水系统价值工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军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4期7-9,共3页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引入,价值工程和BIM正是其中的代表。价值工程从顾客角度出发,在保证建造过程中实现顾客需要的价值,再借助BIM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为未来建筑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南昌某地铁车站为例...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引入,价值工程和BIM正是其中的代表。价值工程从顾客角度出发,在保证建造过程中实现顾客需要的价值,再借助BIM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为未来建筑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南昌某地铁车站为例,研究二者协同作用在其水系统中的实时成本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价值工程 地铁车站 水系统
下载PDF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碳酸稀土中氯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积锴 陈东英 +2 位作者 邱小英 洪侃 李忠岐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HNO_3(1+2)溶解样品,氯则全部以Cl^-形式溶解于溶液中,通过测定溶液中Cl^-质量浓度,即可计算出碳酸稀土中氯含量。试验探讨了在以硝酸钾和柠檬酸三钠为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体系中,主要以EDTA溶液络合稀土离子,采用氯离子... 采用HNO_3(1+2)溶解样品,氯则全部以Cl^-形式溶解于溶液中,通过测定溶液中Cl^-质量浓度,即可计算出碳酸稀土中氯含量。试验探讨了在以硝酸钾和柠檬酸三钠为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体系中,主要以EDTA溶液络合稀土离子,采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碳酸稀土中氯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溶液中Cl^-质量浓度在2.0~40.0mg/L范围内,EDTA溶液和TISAB溶液用量均为10mL,Cl^-质量浓度的负对数与相应电极电位(E)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和电极响应斜率S值的测定须在同一恒温体系下进行;方法检出限为0.947mg/L;对于5mg/L的Cl^-,大量K^+、Na^+、NO_3~—不干扰Cl^-的测定,RE^(3+)、Ca^(2+)、Fe^(2+)、Na^+最大允许量分别为10.0、4.0、5.5、23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碳酸镧和混合碳酸稀土中氯,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均小于5%;测定值与氯化银比浊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加入法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碳酸稀土 氯离子
下载PDF
浸矿液对离子型稀土矿孔隙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芳芳 尹升华 +4 位作者 袁长林 齐炎 梁健 朱志成 李刚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6,共9页
为了研究浸矿液对离子型稀土矿孔隙的影响机制,通过柱浸试验,借助CT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及扫描电镜手段,分析了颗粒重配比下稀土矿渗透性,浸出前后矿体孔隙率变化以及颗粒表面微观形貌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渗流速率随... 为了研究浸矿液对离子型稀土矿孔隙的影响机制,通过柱浸试验,借助CT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及扫描电镜手段,分析了颗粒重配比下稀土矿渗透性,浸出前后矿体孔隙率变化以及颗粒表面微观形貌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渗流速率随浸出时间不断下降直至稳定,浸出前后矿体孔隙率呈时空差异性变化,浸出后矿体高度下降了8.66mm,孔隙率减小了4.47%,矿物颗粒表面孔裂隙增大增多并呈贯通趋势。提出并探讨了浸矿液对离子型稀土矿孔隙4种影响机制:颗粒迁移、扩散双电层作用、化学反应作用和压力溶解。分析表明,4种机制的作用结果不同,其中颗粒迁移、扩散双电层作用和压力溶解导致矿体孔隙率减小,而化学反应作用导致矿体孔隙率变大;4种机制的作用效果室内试验和现场实际不一样,室内试验:颗粒迁移>化学反应作用>扩散双电层作用>压力溶解,现场实际:化学反应作用>扩散双电层作用>颗粒迁移>压力溶解。浸出后矿体孔隙率增大或减小最终取决于矿体自身条件和物理化学综合作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浸矿液 颗粒 孔隙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渣金熔分法从钕铁硼超细粉废料中回收稀土和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卢小能 邱小英 +1 位作者 张金祥 杨新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研究采用渣金熔分法回收钕铁硼超细粉废料中的稀土和铁,探究了坩埚材质、造渣剂配比、熔分温度、反应时间对渣金熔分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熔渣和金属相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通过EDS对金属相表面物相组成进行能谱点和面扫描分析。研究结... 本研究采用渣金熔分法回收钕铁硼超细粉废料中的稀土和铁,探究了坩埚材质、造渣剂配比、熔分温度、反应时间对渣金熔分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熔渣和金属相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通过EDS对金属相表面物相组成进行能谱点和面扫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降低渣相中的氧化硼含量,提高渣相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在1 550℃反应4 h,渣相中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可达到82.72wt.%;使用石墨材质坩埚,在物料中添加CaO和SiO_2为造渣剂,控制渣系碱度可以得到稀土氧化物富集的渣相和铁基金属相,渣金分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金熔分 稀土 钕铁硼 渣相 金属相
下载PDF
原地浸矿经验注液下离子型稀土浸出和氨氮残留规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观石 谢芳芳 +4 位作者 罗嗣海 彭陈亮 秦磊 洪本根 姚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4-1465,共12页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注液过程多凭经验决策,缺乏理论指导,导致稀土资源回收率低,氨氮污染严重。本文选取我国南方某生产中的离子型稀土矿山进行原地浸矿现场实验,测试浸矿前后山体不同位置(山顶、山腰和注液边界)稀土品位和尾矿氨氮残留...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注液过程多凭经验决策,缺乏理论指导,导致稀土资源回收率低,氨氮污染严重。本文选取我国南方某生产中的离子型稀土矿山进行原地浸矿现场实验,测试浸矿前后山体不同位置(山顶、山腰和注液边界)稀土品位和尾矿氨氮残留量,揭示原地浸矿经验注液下离子型稀土浸出和氨氮残留规律。结果表明:1)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经验注液下,浸矿山体不同位置稀土浸出情况不同。从稀土浸出率在深度上的变化规律推断,浸出效果山顶优于山腰优于注液边界。2)经验淋洗下,尾矿不同位置氨氮残留情况不同。从矿体内氨氮残留量最大值及其所在深度推断,淋洗程度注液边界较山腰充分,山腰较山顶充分。3)受注液孔辐射程度不同、矿体渗透性空间变异性、杂质离子、注液量和淋洗量、注液时间和淋洗时间等影响,经验注液下稀土浸出与氨氮残留皆呈非均匀性。因此,根据浸矿影响因素建立区块化均衡注液模型,科学指导注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浸矿 离子型稀土 氨氮 注液 淋洗
下载PDF
氧化-铁盐混凝沉淀法处理钨冶炼含砷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赖兰萍 陈后兴 陈冬英 《中国钨业》 CAS 2018年第1期66-70,共5页
钨冶炼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含砷废水的处理。研究采用氧化-铁盐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赣南某钨冶炼废水。试验研究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用量、铁盐种类、铁盐用量、p H值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水合硫酸亚... 钨冶炼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含砷废水的处理。研究采用氧化-铁盐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赣南某钨冶炼废水。试验研究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用量、铁盐种类、铁盐用量、p H值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水合硫酸亚铁"除砷效果较好,当双氧水用量0.44 m L/L,氧化反应时间5~10 min,水合硫酸亚铁投入量1.48 g/L,混凝反应p H=9~10时,废水中砷的去除率达到99.0%,反应过后残留砷的浓度降至0.49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冶炼废水 氧化 铁盐 混凝沉淀
下载PDF
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金 王慧娟 +1 位作者 汪江萍 邓扬悟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9期235-236,共2页
废弃矿区立地条件差,植物难以生长。客土覆盖技术代价大、土壤改良技术持续性差。丛枝菌根能提高植物生存能力,非常适用于矿区生态恢复。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将丛枝菌根用于废弃矿区植被恢复的相关研究,从改良土壤、促进植物对养分吸... 废弃矿区立地条件差,植物难以生长。客土覆盖技术代价大、土壤改良技术持续性差。丛枝菌根能提高植物生存能力,非常适用于矿区生态恢复。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将丛枝菌根用于废弃矿区植被恢复的相关研究,从改良土壤、促进植物对养分吸收和提高宿主植物抗逆性等三个方面说明了丛枝菌根对矿区植被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废弃矿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露天矿山爆破及安全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飞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4,130,共6页
为安全有效地实现鹅仔岭石灰石矿山露天台阶爆破,针对施工环境复杂、爆破技术难度较大等技术难点,在爆破安全控制方面结合该工程周边环境、岩体特性等情况,通过选取三角式布孔、连续装药结构、排孔分别延时起爆等技术方案,优化爆破参数... 为安全有效地实现鹅仔岭石灰石矿山露天台阶爆破,针对施工环境复杂、爆破技术难度较大等技术难点,在爆破安全控制方面结合该工程周边环境、岩体特性等情况,通过选取三角式布孔、连续装药结构、排孔分别延时起爆等技术方案,优化爆破参数和爆破网路,最终顺利实施了露天台阶爆破。爆破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未对周围建筑物产生较大影响,爆破振动、飞石飞散距离、粉尘危害均在安全控制范围内,可为其他类似复杂环境下的爆破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开挖 爆破设计 爆破振动 爆破飞石 安全控制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尾矿残留铵缓释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芳芳 王观石 +4 位作者 罗嗣海 尹升华 温腾 张世良 刘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33-4340,共8页
为探究尾矿残留NH_(4)^(+)的缓释性,以江西信丰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柱浸制备浸出尾矿,去离子水淋洗尾矿.按照淋洗→封存→再淋洗的步骤,考察了淋洗尾矿不同含水率(1.3%,15%,35%,250%),不同封存时间(15,30,60,120,180,195,210,240d)... 为探究尾矿残留NH_(4)^(+)的缓释性,以江西信丰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柱浸制备浸出尾矿,去离子水淋洗尾矿.按照淋洗→封存→再淋洗的步骤,考察了淋洗尾矿不同含水率(1.3%,15%,35%,250%),不同封存时间(15,30,60,120,180,195,210,240d)和不同传质机制(对流、扩散)下NH_(4)^(+)的淋出量.结果表明:尾矿再淋洗仍能淋出NH_(4)^(+),NH_(4)^(+)淋出量受含水率、封存时间和传质方式影响;含水率≥15%时,NH_(4)^(+)淋出量整体随时间推移而递增;同时间下,NH_(4)^(+)淋出量整体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其他条件相同时,对流传质下NH_(4)^(+)淋出量大于扩散.尾矿再次淋出的NH_(4)^(+)是可交换态NH_(4)^(+)向水溶态NH_(4)^(+)转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尾矿 缓释 水溶态 可交换态 扩散双电层
下载PDF
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子良 《散装水泥》 2023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既是积极响应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既是积极响应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我国建筑设计开始向信息化、绿色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节能减排。基于此,文章对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 发展
下载PDF
金刚石表面镀钛及其在胎体中结合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莉 周强 +2 位作者 杨树忠 魏世超 常德民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采用真空蒸发–扩散镀的方法在金刚石表面镀钛,研究了镀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金刚石表面形貌、镀层厚度、镀层物相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镀钛金刚石的抗氧化性能,研究了镀钛金刚石及其在铁基胎体中的结合状态。结果表明:在低温下(680℃)镀覆时... 采用真空蒸发–扩散镀的方法在金刚石表面镀钛,研究了镀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金刚石表面形貌、镀层厚度、镀层物相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镀钛金刚石的抗氧化性能,研究了镀钛金刚石及其在铁基胎体中的结合状态。结果表明:在低温下(680℃)镀覆时,金刚石表面开始出现TiC;随镀覆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镀层逐渐致密并增厚,在720℃镀覆时出现Ti沉积,在820℃镀覆时由于应力原因产生裂纹并导致镀层的破坏;镀层可隔绝金刚石与氧的直接接触,大幅度延缓氧对金刚石的侵蚀作用;镀钛后金刚石在胎体中可实现牢固的冶金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镀钛 抗氧化性 结合状态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江萍 黄金 王慧娟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第11期231-232,共2页
离子型稀土矿是战略性资源,本文综述了堆浸和原地浸矿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堆浸工艺会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但可通过治理进行生态修复。原地浸矿工艺对植被破坏小,但对于底板发育不良的矿山易发生渗漏,需进一步完善收液系统。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堆浸 原地浸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