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与法治“探究学习点”的选择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存贵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年第6期66-68,共3页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基于大量的课程实践和观察,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探究学习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标和教材,从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知识的冲突、学生的兴趣、生活的联系等方...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基于大量的课程实践和观察,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探究学习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标和教材,从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知识的冲突、学生的兴趣、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点
下载PDF
异质分组下的思想品德学科分层教学之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存贵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7年第3期70-72,共3页
分层教学是近年来从事教学工作人员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力图通过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但在分层教学中,势必在班级中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有标签化倾向,给教... 分层教学是近年来从事教学工作人员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力图通过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但在分层教学中,势必在班级中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有标签化倾向,给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实施在异质分组下进行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分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分组 道德与法治 分层教学策略
下载PDF
基于教育价值内化的问题导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存贵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1,共3页
教育价值认同和内化是思想品德学科所寻求的目标,更是学生真正实现德性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学未从学生内在心理机制出发,致使教育与行为脱节,教育内容不能自觉外化为行动,而问题导向教学在实现教育价值认同和内化中具有独特的... 教育价值认同和内化是思想品德学科所寻求的目标,更是学生真正实现德性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学未从学生内在心理机制出发,致使教育与行为脱节,教育内容不能自觉外化为行动,而问题导向教学在实现教育价值认同和内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责 教师修养 教育价值 思想品德学科
原文传递
法律条文对法治素养培育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存贵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8,共2页
对于法律条文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多大程度的呈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主张在教材中适量增加法律条文,或者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引用法律条文,让学生在阅读法律条文中增长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素养。
关键词 法律条文 法治 培育 素养 价值 教学实践 法律知识 教材
原文传递
民法典,送给未成年人最好的礼物
5
作者 王存贵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第8期4-7,共4页
民法典,规范和保护人一生中所涉及的各项权益的法典。它的编纂及实施,不论在编写的初心、使命承担以及对未成年人的引领上,无不体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宗旨,关注人们的呼声,契合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民法典在... 民法典,规范和保护人一生中所涉及的各项权益的法典。它的编纂及实施,不论在编写的初心、使命承担以及对未成年人的引领上,无不体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宗旨,关注人们的呼声,契合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民法典在立法立意上尊重他们的自主天性,在权益保护方面,时间上做到全程相伴,内容上做到全面覆盖,给予了未成年人严格的行为规范及方向指引,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未成年人 尊重 维护 引领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民法典的内容及呈现方式
6
作者 邹晓娟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第8期8-12,共5页
民法典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必然要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民法典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各有特色。教师教学中应该避免民法典内容选择的片面性、重复性,增加正面案例,增加案例加法条的模式,并注意... 民法典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必然要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民法典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各有特色。教师教学中应该避免民法典内容选择的片面性、重复性,增加正面案例,增加案例加法条的模式,并注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 民法典 内容选择 呈现方式
下载PDF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7
作者 王存贵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16年第9期22-23,共2页
体验式教学一直是南京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所极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推行近1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此,我将几年来实施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一直是南京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所极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推行近1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此,我将几年来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体验式教学 教学模式 初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三位一体 南京市
下载PDF
让法律教育绽放道德之花
8
作者 王存贵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3,共2页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要求,必须把"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中,也要以此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有机实现道德教育。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力图在法律教学中为更好地...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要求,必须把"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中,也要以此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有机实现道德教育。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力图在法律教学中为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作出探索。一、将道德教育作为法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俗话说,理念先行。在思想品德课法律教学中实现道德教育,需要树立"将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 法律教学 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 国情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 日常教学 法律内容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初中活动型法治教育课程实施价值及实现路径
9
作者 王存贵 《中国德育》 2021年第7期26-30,共5页
初中活动型法治教育是指在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时,通过对法治教育内容的整合,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实现法治内容活动化和法治活动内容化;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综合运用法律知识以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 初中活动型法治教育是指在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时,通过对法治教育内容的整合,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实现法治内容活动化和法治活动内容化;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综合运用法律知识以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型法治教育课程 内涵 价值 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德性养成的课堂教学
10
作者 顾润生 王存贵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第9期16-18,共3页
2019年5月7日至8日,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组织的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两天的课听下来感触颇深。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对本次展示课进行归纳总结。一、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 2019年5月7日至8日,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组织的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两天的课听下来感触颇深。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对本次展示课进行归纳总结。一、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价,能够得出好课的不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养成 公平和正义 司法公正 情境创设 特级教师 价值引领 启发性 江苏省
下载PDF
创新阳光体育 分享运动快乐——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阳光体育活动掠影
11
作者 王海燕 《体育教学》 2013年第7期59-60,共2页
南京市建邺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月,建邺区教育局提出了“万名家长进校园、教师走访进万家”的口号,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作为开放日的首家展示学校,以“阳光体育,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化零为整,效能加倍、内容丰富,个性... 南京市建邺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月,建邺区教育局提出了“万名家长进校园、教师走访进万家”的口号,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作为开放日的首家展示学校,以“阳光体育,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化零为整,效能加倍、内容丰富,个性飞扬、体育导师,跨越学科、科研引领,课程指路、特色体育,助力青奥、未来展望,多彩阳光六方面为阳光体育课程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整为零 阳光体育 科研引领 特色体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