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开放切除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鹏 李永飞 +3 位作者 吴意赟 任晓梅 卞卫和 姚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开放切除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旋切组45例和开放组43例。旋切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开放切除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旋切组45例和开放组43例。旋切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钙化灶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旋切组钙化灶切除率为95.56%,开放组钙化灶切除率为100.00%。旋切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外形改变及病灶残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切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开放组,满意度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切口瘢痕小、疼痛轻微、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钙化 微创 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旋切术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颈动脉超极速脉搏波速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惠玲 赵淳 +3 位作者 黄辉 朱正球 王晗 邹冲 《现代医学》 2024年第6期831-836,共6页
目的:评估年龄对颈动脉弹性的影响价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超极速脉搏波(ufPWV)检测方法的定量评估。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2年9月于江苏省中医院体检及入院的159例高血压受试者(实验组),另将同期体检的253例血压正常者纳入研究为对照... 目的:评估年龄对颈动脉弹性的影响价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超极速脉搏波(ufPWV)检测方法的定量评估。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2年9月于江苏省中医院体检及入院的159例高血压受试者(实验组),另将同期体检的253例血压正常者纳入研究为对照组。通过ufPWV检测方法测量收缩开始时(PWV-BS)和收缩结束时(PWV-ES)的脉搏波速度,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所有研究对象被划分为6个不同的年龄段,分别是19~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对比分析各年龄段内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的PWV-ES值和PWV-BS值。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WV-BS、PWV-ES值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PWV-BS为(6.0±1.7)m/s、PWV-ES为(9.0±2.6)m/s、cIMT为(0.063±0.026) cm,对照组PWV-BS为(6.1±1.4)m/s、PWV-ES为(7.7±2.4) m/s、cIMT为(0.053±0.010) cm,两组之间分析结果显示PWV-ES和c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在被划分的6个不同年龄段内,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之间比较显示PWV-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仅为30~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段(分别P<0.05、P<0.01、P<0.001)。PWV-BS在各年龄段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对照组PWV-ES及PWV-BS值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实验组r_(1)=0.337、r_(2)=0.173;对照组r_(1)=0.659、r_(2)=0.350)。结论:ufPWV技术是评估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有价值的检测方法,其中PWV-ES和cI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尤其在30~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段内的高血压人群中更具价值。年龄与ufPWV技术指标及动脉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年龄 高血压 内中膜厚度
原文传递
超极速脉搏波评估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衰退的研究
3
作者 戴萍 朱正球 +4 位作者 高慧 栾云 刘文军 姜学忠 黄辉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评估单纯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者(以下称单TG高人群)颈动脉弹性衰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血脂满足:TG≥1.7 mmol/L且总...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评估单纯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者(以下称单TG高人群)颈动脉弹性衰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血脂满足:TG≥1.7 mmol/L且总胆固醇(TC)<5.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的患者纳入单TG高人群组(n=63);选取同期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脂指标TG、TC、LDL-C、HDL-C均在正常范围内的体检者纳入血脂正常人群组(n=68)。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总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内-中膜厚度(cIMT)。结果单TG高人群组与血脂正常人群组比较,BMI、收缩压、舒张压、TG、空腹血糖(FBG)、cIMT、PWV-E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BS、PWV-ES、cIMT与年龄均呈正相关,PWV-ES相关性最高(r=0.607,P<0.001),cIMT次之(r=0.590,P<0.001),PWV-BS最低(r=0.32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WV-ES可作为单TG高人群颈动脉弹性衰退风险的预测因素,且独立于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FBG等因素(OR=1.449,P<0.005)。结论ufPWV技术能够评估单TG高人群的颈动脉弹性衰退现象,PWV-ES增高是该人群颈动脉弹性衰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弹性衰退 甘油三酯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估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衰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银萍 朱正球 +5 位作者 高慧 吴林琳 栾云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西部医学》 2023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衰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2月于我院门诊及入院的共90例连续的高血压受试者(高血压组),依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组分为高血压1组和高血压2组;另...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衰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2月于我院门诊及入院的共90例连续的高血压受试者(高血压组),依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组分为高血压1组和高血压2组;另将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6名纳入研究作为正常组。利用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再利用ufPWV技术测量收缩早期脉搏波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以cIMT 0.05 cm为诊断内中膜增厚的阈值,将正常组及高血压1组及高血压2组均进一步分为A组(cIMT≤0.05 cm)、B组(cIMT>0.05 cm)2个亚组,正常组有62例(正常组A亚组),高血压1组有11例(高血压1组A亚组)及高血压2组有8例(高血压2组A亚组)。利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探讨3组cIMT、PWV-BS及PWV-ES的变化趋势及各自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比较cIMT在正常范围(≤0.05 cm)时3组中PWV-BS及PWV-ES的差异以评估PWV-BS及PWV-ES诊断效能。结果 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与正常组颈动脉弹性参数cIMT、PWV-BS及PWV-E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高血压2组cIMT、PWV-BS及PWV-ES均高于高血压1组及正常组,高血压2组与高血压1组PWV-E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PWV-B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弹性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及高血压1组PWV-ES(r=0.693,P<0.001;r=0.618,P<0.001)与年龄相关性显著优于PWV-BS(r=0.377,P=0.006;r=0.474,P<0.001)及cIMT(r=0.417,P<0.001;r=0.423,P=0.001),高血压2组PWV-ES(r=0.872,P<0.001)与年龄相关性显著优于cIMT(r=0.486,P=0.003),高血压2组PWV-BS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133)。颈动脉弹性参数PWV-ES与年龄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正常组(β=0.089,P<0.001)与高血压1组(β=0.105,P<0.001)及高血压2组(β=0.118,P<0.001)两两相互比较,其上升趋势依次显著增高。高血压1组及2组中A亚组分别与正常组A亚组PWV-BS及PW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高血压 早期高血压 颈动脉弹性
下载PDF
食管癌术前支气管动脉CTA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宁 刘慧 +2 位作者 蓝星 武惠明 周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CTA在食管癌术前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食管癌患者行胸部CTA,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开口、走行等解剖特征及其与食管的解剖关系。结果:支气管动脉共261支,其中右支气管动脉120支,左支气管动脉141... 目的:探讨CTA在食管癌术前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食管癌患者行胸部CTA,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开口、走行等解剖特征及其与食管的解剖关系。结果:支气管动脉共261支,其中右支气管动脉120支,左支气管动脉141支。降主动脉起源右支气管动脉111支,开口110处,主要开口于降主动脉内侧壁和前壁(107处,97.3%);左支气管动脉119支,开口118处,主要开口于前壁(88处,74.6%)。右支气管动脉多与肋间动脉共干54支(48.6%),左支气管动脉主要为降主动脉直接分支82支(68.9%)。右支气管动脉与食管、气管走行关系主要分4型,其中Ⅰ型(69.2%,83/120)、Ⅱ型(20.8%,25/120)最常见;Ⅰ型多见于降主动脉内侧壁开口(89.2%,74/83),Ⅱ型多见于降主动脉前壁开口(84.0%,21/25)。左支气管动脉与食管、气管走行关系主要分为2型,其中Ⅰ型占85.8%(121/141)、Ⅱ型占14.2%(20/141);Ⅰ型多见于降主动脉前壁开口(72.7%,88/121),Ⅱ型主要见于内侧壁开口(95.0%,19/20)。结论:食管癌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很好地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特征,明确其与食管的关系,为避免食管癌术中支气管动脉的损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食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戴萍 朱正球 +4 位作者 高慧 王银萍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44例门诊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总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44例门诊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总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颈总动脉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将门诊体检者分别以性别、CIMT分组(CIMT<0.050 cm组、CIMT≥0.050 cm组),对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女性中,PWV-ES、CIMT及PWV-BS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男性中,PWV-ES与年龄的相关性最高;女性中,CIMT和PWV-ES与年龄的相关性类似,PWV-BS与年龄的相关性最低.应用CIMT≥0.050 cm作为增厚阈值,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CIMT≥0.050 cm的人群比例逐渐增高.不同性别及不同CIMT分组间的PWV-BS、PWV-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PWV-BS、PWV-ES与CIMT增厚均有关(P<0.05),但校正年龄之后,该预测价值立即消失(P>0.05),而女性的PWV-BS、PWV-ES与CIMT增厚均无关(P>0.05).结论 ufPWV技术中的参数PWV-ES可作为早期AS评估的有效预测指标,其预测价值独立于除年龄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早期 动脉粥样硬化 弹性 差异 定量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弹性和MHR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吴林琳 朱正球 +6 位作者 张颖 王银萍 何姗姗 季雯晶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估颈动脉弹性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超声医学科行ufPWV检查的287名志愿者,根据MHR四分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Q1组(<3.56,n=71),Q2组(...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估颈动脉弹性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超声医学科行ufPWV检查的287名志愿者,根据MHR四分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Q1组(<3.56,n=71),Q2组(3.56~<4.75,n=72),Q3组(4.75~<6.05,n=72),Q4组(≥6.05,n=72),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ufPWV指标。结果Q4组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cIMT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3组PWV-BS、PWV-ES高于Q1、Q2组(P<0.05),而cIMT无明显差异(P>0.05)。Q1与Q2组间PWV-BS、PWV-ES、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R与PWV-BS(r=0.360,P<0.001)、PWV-ES(r=0.458,P<0.001)、cIMT(r=0.359,P<0.001)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HR、SBP是PWV-BS的独立影响因素,MHR、SBP、年龄及LDL-C是PWV-E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ufPWV技术可作为定量评估颈动脉弹性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可靠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超极速脉搏波 颈动脉弹性 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钱山 朱正球 +3 位作者 王晗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压控制良好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平均值和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平均值为界分为高P...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压控制良好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平均值和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平均值为界分为高PWV-BS组、低PWV-BS组和高PWV-ES组、低PWV-ES组,检测并对比高、低PWV-BS组及高、低PWV-ES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在院期间的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并分析PWV-BS及PWV-ES的影响因素。结果高PWV-BS组年龄、BMI、吸烟史人数、LDL及SBP明显高于低PWV-BS组,高PWV-ES组年龄、体重、BMI、吸烟史人数、LDL及SBP明显高于低PWV-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PWV-BS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史,影响PWV-ES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吸烟史和SBP(P<0.05)。结论控制血压还应注意危险因素进行调整治疗,从而进一步改善动脉弹性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分析 高血压 颈动脉 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 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及其在性别间的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慧 朱正球 +4 位作者 刘福明 邹冲 戴萍 马学慧 黄辉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2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的相关性及其在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人群130例,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226例,共356例,分别根据男女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的相关性及其在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人群130例,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226例,共356例,分别根据男女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全部人群分为Q1、Q2、Q3、Q4共4组。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和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比较不同尿酸水平间及男性女性间PWV-BS、PWV-ES差异。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年龄、BMI、eGFR等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ufPWV增高的关系。结果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年龄、BMI、TC、Scr、PWV-ES及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eGFR、HDL显著降低。男性血尿酸、PWV-BS及PWV-ES均显著高于女性(P分别为<0.001、0.0024、0.0018),男性血尿酸与PWV-BS、PWV-ES均不相关,女性血尿酸仅与PWV-ES呈正相关(r=0.265,P<0.05)。男性与女性血尿酸均与BMI、TC、Scr成显著正相关,与HDL、eGFR成显著负相关,并且女性相关程度大于男性。Logistic回归显示以Q1组为对照,在矫正了年龄、BMI、SBP、DBP、TC、TG、HDL、LDL、FBG、Scr、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血尿酸Q4组可独立于上述因素成功预测PWV-ES增高的风险,女性(OR:5.15,95%CI:1.20~22.10,P=0.027),全体人群(OR:2.41,95%CI:1.42~5.69,P=0.042),但该因子预测价值不能独立于eGFR而存在。结论血尿酸可间接反应动脉硬化的进展,同时PWV-ES可作为血尿酸对血管功能损伤早期无创性评估的指标;血尿酸是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预测价值具有一定的eGFR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血尿酸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性别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弹性及其与肝脂肪变性指数的相关性
10
作者 孙红叶 朱正球 +5 位作者 王银萍 马学慧 沈碧潇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弹性及其与肝脂肪变性指数(HS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336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SI中位值将其分为低HSI组(n=168,...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弹性及其与肝脂肪变性指数(HS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336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SI中位值将其分为低HSI组(n=168,HSI≤32.7)和高HSI组(n=168,HIS>32.7)。使用ufPWV技术测量两组体检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记录两组体检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比较两组体检者的临床指标,分析PWV-ES、PWV-BS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颈动脉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体检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血糖、尿素、收缩压、舒张压、c IMT、PWV-BS、PWV-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尿酸、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WV-ES、PWV-BS与年龄、体重、BMI、尿酸、HSI、收缩压、舒张压、cIMT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均呈负相关(P<0.05),而PWV-ES还与甘油三酯、血糖、肌酐、尿素均呈正相关(P<0.05),且PWV-ES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PWV-BS。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I增高可作为预测PWV-ES增高(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危险因素,且其预测价值独立于年龄、舒张压、性别(P<0.05)。结论HSI与PWV-ES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对于高HSI水平人群进行常规ufPWV检查,定期随访,有助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为潜在心血管疾病或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肪变性指数 超极速脉搏波 颈动脉弹性
下载PDF
基于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析对乳腺炎性病变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1
作者 栾云 吴意赟 +1 位作者 许华宁 高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63-666,675,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析(HA)在鉴别乳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216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提取HA定量参数。216例中乳腺炎性病变88例,良性肿瘤1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组... 目的:评价基于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析(HA)在鉴别乳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216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提取HA定量参数。216例中乳腺炎性病变88例,良性肿瘤1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一步分析处理,并用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及参数联合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2位医师提取的16个HA参数一致性良好,ICC为0.754~0.9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个参数灰度中位值、灰度平均值、能量、灰度值的50%对应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上述4个参数联合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871。结论:基于超声图像提取的HA参数,能够定量反映乳腺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回声强度和均匀度的声学差异,可用于两者的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直方图分析 诊断 鉴别 乳腺疾病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栾云 李宏波 +3 位作者 高慧 朱正球 王银萍 黄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537-541,57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史及头颅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史及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或磁共振检查情况将其分为脑卒中病史组(n=120)和无脑卒中病史组(n=67)。采用Kruskale Wallis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单独参数及参数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重度造影剂充填方式、斑块表面不光整、峰值强度越强是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越大是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保护因素(P<0.05)。参数联合诊断AUC为0.798(95%CI:0.732~0.864),高于造影剂充填方式的0.707(95%CI:0.629~0.786)、斑块表面情况的0.643(95%CI:0.560~0.727)、峰值强度的0.689(95%CI:0.613~0.765)、曲线下面积的0.598(95%CI:0.515~0.682)。结论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技术联合检测能够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斑块稳定性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水平及超极速脉搏波技术指标对颈动脉弹性衰退的影响
13
作者 郑雪 朱正球 +2 位作者 石琨群 刘彤彤 黄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及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指标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对颈动脉弹性衰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Hb水平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及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指标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对颈动脉弹性衰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Hb水平将患者分为Q1组(Hb<115 g/L)(n=50)、Q2组(115 g/L≤Hb<130 g/L)(n=45)、Q3组(130 g/L≤Hb<141 g/L)(n=51)、Q4组(Hb≥141 g/L)(n=42)。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ufPWV技术测定颈动脉弹性,获得颈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和PWV-ES。通过逐步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WV-ES增快的影响因素。结果4组患者的性别、慢性肾病情况、血尿素氮(BUN)水平、血清肌酐(SCr)水平、血尿酸(BUA)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Hb水平、PWV-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PWV-ES较PWV-BS能够更好地反映组间差异,故使用PWV-ES作为ufPWV技术代表性颈动脉弹性衰退指标用于后续分析。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WV-ES与年龄、Hb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BUN、SCr、BUA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WV-ES与年龄、Hb水平均呈正相关,年龄增加、Hb水平升高均是PWV-ES增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年龄增加、Hb水平升高均是PWV-ES增快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弹性衰退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Hb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 弹性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技术定量评估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学慧 朱正球 +9 位作者 王银萍 沈碧潇 高慧 戴萍 张心怡 栾云 何姗姗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观察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形态及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纳入330名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成年人,根据血压分为正常组(n=159)、临界组(n=43)及高血压组(n=128)。正常组收缩压(SBP)<130 m... 目的观察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形态及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纳入330名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成年人,根据血压分为正常组(n=159)、临界组(n=43)及高血压组(n=128)。正常组收缩压(SBP)<130 mmHg且舒张压(DBP)<80 mmHg;临界组130 mmHg≤SBP<140 mmHg和/或80 mmHg≤DBP<90 mmHg;高血压组SBP≥140 mmHg或DBP≥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测量并比较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并以cIMT=0.05 cm为临界值进行亚组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cIMT、cIMT≥0.05 cm者占比、PWV-BS及PWV-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血压水平升高,cIMT、cIMT≥0.05 cm比例及PWV-ES均升高(P均<0.05),但仅正常组与临界组间PWV-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0.05 cm时,各亚组间PWV-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亚组PWV-ES高于正常亚组(P<0.05);cIMT<0.05 cm时,临界亚组PWV-BS及PWV-ES均高于正常亚组(P均<0.05),高血压亚组PWV-BS低于临界亚组(P<0.05)而PWV-ES高于正常亚组(P<0.05)。cIMT、PWV-BS及PWV-ES均与年龄成正相关(r=0.64、0.33、0.69,P均<0.01)。结论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形态及弹性已发生改变,且弹性变化可能早于形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实时定量评估健康成人颈动脉弹性的模型确立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银萍 朱正球 +7 位作者 马学慧 何姗姗 沈碧潇 张心怡 戴萍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2-866,共5页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健康成人颈动脉弹性,建立ufPWV理想阈值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行ufPWV检测的健康成人100例为建模组,另招募534例患者为验证组。建...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健康成人颈动脉弹性,建立ufPWV理想阈值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超声医学科行ufPWV检测的健康成人100例为建模组,另招募534例患者为验证组。建模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与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模型公式;根据此公式,将验证组再分为弹性正常组(≤理想PWV-ES值)及弹性增高组(>理想PWV-ES值),并以年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作为参考体系对该模型进行初步双重验证。结果:建模组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收缩起始脉搏波波速(PWV-BS)及PWV-ES与年龄均有显著相关性;但PWV-ES(r=0.790,P<0.001)与年龄的相关性显著优于cIMT(r=0.676,P<0.001)及PWV-BS(r=0.393,P<0.001)。建模组PWV-E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模型公式为:PWV-ES(m/s)=0.101×年龄(岁)+0.467×总胆固醇(mmol/L)+0.651×性别(男=1,女=0)+0.413。验证组PWV-ES与年龄亦具有良好相关性(r=0.563,P<0.001)。进一步验证显示,在不同年龄段中,弹性增高组比弹性正常组的PWV-ES均有较显著的提升,二者之间可见较清晰的分界;PWV-ES增高人群随年龄不断增高,其比例也随之逐步增高。此外,以cIMT作参考体系的验证显示,ROC分析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95%CI 0.695~0.794,P<0.001),初步证实该模型公式对于粥样硬化相关动脉弹性衰退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结论:本研究为ufPWV技术提供了理想值预测模型公式,对该技术及相关动脉弹性个体化阈值在临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建立 颈动脉弹性 个体化阈值
原文传递
基于超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速度指数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季雯晶 朱正球 +4 位作者 张颖 吴林琳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基于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速度指数(PWV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ufPWV检测的健康成年人121名为建模组,另招募208例高血压患者为试验... 目的基于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速度指数(PWV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ufPWV检测的健康成年人121名为建模组,另招募208例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与ufPWV影像学检查结果,建模组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理论的弹性指标方程,然后利用该方程计算PWVI进一步分析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PWVI的影响。结果根据建模组得出理论的弹性方程为收缩终末脉搏波速度(PWVES)(m/s)=0.083×年龄(岁)+0.036×平均动脉压(mmHg)+0.681×性别(女=0,男=1)+0.164,据此将试验组分为弹性衰退组(n=115,PWVI≥0)及弹性正常组(n=93,PWVI﹤0),两组患者性别、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I的增加与TC(r=0.251,P=0.006)、LDL(r=0.401,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HDL(r=-0.247,P﹤0.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基于ufPWV技术检测动脉弹性指标PWV-ES及其计算所得的PWVI可以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弹性衰退进展的无创且可靠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脉搏波 脉搏波速度指数 高血压 动脉弹性衰退
下载PDF
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大华 殷立平 +5 位作者 吴意赟 周正国 李宏波 马云飞 高慧 蔡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39例患者,其中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50分(缓解期)18例,150~450分(活动期)21例,分别测量肠壁厚度,对增厚肠壁根据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Limb... 目的探讨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39例患者,其中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50分(缓解期)18例,150~450分(活动期)21例,分别测量肠壁厚度,对增厚肠壁根据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Limberg分型,并分别进行CEUS,对比分析上升时间、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峰值降半时间、上升斜率及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患者的肠壁厚度、峰值强度及上升斜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期LimbergⅠ型1例,LimbergⅡ型4例,LimbergⅢ型10例,LimbergⅣ型6例;缓解期LimbergⅠ型10例,LimbergⅡ型7例,LimbergⅢ型1例。活动期肠壁血流以LimbergⅢ、Ⅳ型为主,缓解期以Ⅰ、Ⅱ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EUS可为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定量资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造影剂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极速脉博波传导速度技术实时定量评估慢性肾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辉 朱正球 +7 位作者 吴意贇 王晗 邹冲 李惠玲 刘牛 孙卉娟 戴萍 栾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0-1655,共6页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CKD患者,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1、2期者为早期组(n=44),eGFR<60 ml/(min·1.73 ...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CKD患者,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1、2期者为早期组(n=44),eGFR<60 ml/(min·1.73 m^(2))的3~5期者为中晚期组(n=47);另选择47例无CKD且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并获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以ufPWV技术检测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以双侧颈动脉平均值为最终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早期组PWV-ES较对照组增高(P<0.05);中晚期组cIMT、PWV-ES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中晚期组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cIMT与年龄相关(r=0.216,P=0.011);PWV-BS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r=0.183,P=0.031);PWV-ES与年龄(r=0.496,P<0.001)、收缩压(r=0.338,P<0.001)、舒张压(r=0.264,P=0.002)及空腹血糖(r=0.241,P=0.004)均相关。随年龄增加,3组cIMT均呈上升趋势(P均<0.01),其中早期组cIMT与年龄相关系数最高(r=0.572);PWV-ES亦升高(P均<0.01),早期组PWV-ES与年龄的相关系数最高(r=0.698)。结论ufPWV参数PWV-ES用于评估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优于传统指标cIMT,并对评估早期CKD患者肾功能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牛 黄辉 +3 位作者 朱正球 王晗 刘福明 邹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弹性变化及进展程度。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招募266名健康成人,年龄23~85岁,男女各133例...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弹性变化及进展程度。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招募266名健康成人,年龄23~85岁,男女各133例,检测各生化指标、二维超声模式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脉搏波指标: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end of systole,PWV-ES),双侧颈动脉IMT、PWV-BS及PWV-ES取均值并记录,再根据年龄分6组(18~29岁,30~39岁,49~49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并整理分析。结果受试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浓度随年龄增长并无显著变化(除外40~49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P>0.05),但40~49岁组人群三酰甘油及脉压差较18~29岁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49岁组cIMT及ufPWV指标PWV-BS、PWV-ES亦较18~29岁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39岁组人群PWV-ES比18~29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WV-BS(r=0.248,P<0.05)、PWV-ES(r=0.713,P<0.05)均与年龄呈密切正相关(均P<0.001),PWV-ES的相关系数要明显优于PWV-BS。结论 ufPWV技术可作为早期发现AS血管弹性功能变化的有效手段,并可通过PWV-ES的变化定量评估AS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速脉搏波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 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不同浸润程度乳腺癌的鉴别:基于B型超声灰度图像直方图分析方法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栾云 朱建国 +2 位作者 吴意赟 李宏波 张芹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B型超声灰度图像直方图分析(histogram analysis,HA)方法在鉴别不同浸润程度乳腺癌中的效能和价值。方法:收集224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回顾并分析术前超声图像。采用美国GE公司的Omni-Kinetics软件对超... 目的:评价基于B型超声灰度图像直方图分析(histogram analysis,HA)方法在鉴别不同浸润程度乳腺癌中的效能和价值。方法:收集224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回顾并分析术前超声图像。采用美国GE公司的Omni-Kinetics软件对超声图像进行处理,于肿瘤区和正常乳腺腺体区勾画感兴趣区,分别生成18个HA定量参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2名观测者测量参数的信度进行评价。为消除个体差异,采用相对值(瘤区/对照区)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组间(无浸润、早期浸润、浸润)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处理。结果:所有18个直方图定量参数一致性良好,ICC为0.799~0.997。除最小值(Min intensity)和平均差(Mean deviation)之外,其余16个参数的相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值(Mean intensity),偏度(Skewness),均质度(Uniformity),5%(Quantile5)、10%(Quantile10)、75%(Quantile75)、90%(Quantile90)分位数的相对值有助于不同浸润程度乳腺癌的组间鉴别。结论:从超声灰度图像中衍生的HA参数,能够用于不同浸润程度乳腺癌的定量分析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程度 超声 灰度 直方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