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言意之辩与《文心雕龙》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士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刘勰的言意观继承了前人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世界的划分,但没有象前人那样停留于形上与形下两世界的割裂,而是努力沟通、弥合言尽意与言不尽意之间的矛盾联系,其理论贡献在于他改造了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促成了这一玄学命题向“言...
刘勰的言意观继承了前人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世界的划分,但没有象前人那样停留于形上与形下两世界的割裂,而是努力沟通、弥合言尽意与言不尽意之间的矛盾联系,其理论贡献在于他改造了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促成了这一玄学命题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命题转化。刘勰的隐秀论一方面要求极为实在的描写,另一方面又要求着极为空灵的远神,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依存,言意之辩终于在隐秀论中结出了美丽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言意之辩
隐秀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言意之辩与《文心雕龙》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士新
机构
江苏
江南
大学
中文系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摘
刘勰的言意观继承了前人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世界的划分,但没有象前人那样停留于形上与形下两世界的割裂,而是努力沟通、弥合言尽意与言不尽意之间的矛盾联系,其理论贡献在于他改造了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促成了这一玄学命题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命题转化。刘勰的隐秀论一方面要求极为实在的描写,另一方面又要求着极为空灵的远神,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依存,言意之辩终于在隐秀论中结出了美丽的硕果。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言意之辩
隐秀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言意之辩与《文心雕龙》
钱士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